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變更

里氏震级

增加 284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里氏震级'''(英语:Richter magnitude scale,港澳称黎克特制地震震级,台湾称芮氏地震规模),亦称近震震级(记作{\displaystyle M_{L}}{\displaystyle M_{L}},英语:local magnitude,[[中国大陆]]又称地方性震级),是一种表示[[地震]]规模大小的标度。它是由观测点处地震仪所记录到的地震波最大振幅的常用对数演算而来。震级定义在距离震中100千米处之观测点地震仪记录到的最大水平位移为1微米(这也是伍德-安德森扭力式地震仪的最高精度)的地震作为0级地震。如果录得按照这个定义,如果距震中100千米处的伍德-安德森扭力式[[地震仪]]测得的地震波振幅为10微米(0.01毫米)为1级,100微米(0.1毫米)为2级,1000微米(1毫米)为黎克3级,如此类推。所以,震级相差1代表振幅相差10倍,而所释出的能量则相差约32倍 <ref>[https://k.sina.cn/article_1222135407_48d84e6f04000y024.html?from=science&vt=4 地震震级是地震释放能量的定量表示……],新浪网,2020-6-11</ref> 。由于地震仪的位置一般并不在震中,考虑到[[地震波]]在传播过程中的衰减以及其它干扰因素,计算时需减去观测点所在地地震震级所应有的振幅之对数。
==发展历史==
为了使结果不为负数,里克特定义在距离震中100千米处之观测点地震仪记录到的最大水平位移为1[[微米]](这也是伍德-安德森扭力式地震仪的最高精度)的地震作为0级地震。按照这个定义,如果距震中100千米处的伍德-安德森扭力式地震仪测得的地震波振幅为1毫米(103微米)的话,则震级为里氏3。里氏地震震级并没有规定上限或下限。现代精密的地震仪经常记录到规模为负数的地震。
由于当初设计里氏地震震级时所使用的伍德-安德森扭力式地震仪的限制,近震规模ML若大于约6.8或观测点的震中距超过约600[[千米]]便不适用。后来研究人员提议了一些改进,其中面波震级(MS)和体波震级(mb)最为常用 <ref>[https://www.doc88.com/p-4089175041998.html 地震等级] ,道客巴巴, 2019-4-23</ref>
==缺点和改进==
<center>可汗讲里氏震级</center>
<center>{{#iDisplay:m035596mqr1|560|390|qq}}</center>
 
==参考文献==
[[Category:350 地球科學總論;地質學總論]]
46,162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