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變更

User:慧慧

增加 44,282 位元組, 5 年前
無編輯摘要
姓名;李贺,人名,如唐代著名诗人李贺,代表作有《高轩过》、《雁门太守行》、《罗浮山人与葛篇》等。如英语教授李贺。
人物生平
 
  李贺(790~816),字长吉,世称李长吉、鬼才、诗鬼、李昌谷、李奉礼,与李白、李商隐三人并称唐代“三李”。自称陇西长吉、庞眉书客、唐诸王孙、李长吉。李贺祖籍陇西,生于福昌县昌谷(今河南洛阳宜阳县)。家居福昌之昌谷,后人因称李昌谷.体貌细瘦,巨鼻,通眉,长指爪.因仕途失意,就把全部精力用在写诗上.外出时背一破囊,得句即写投囊中,暮归足成诗篇.他的母亲见他作诗辛苦,责怪说:"是儿要当呕出心乃已尔."唐宗室郑王李亮后裔。虽家道没落,但李贺志向远大,勤奋苦学,博览群书,顺利通过河南府试,获得了“乡贡进士”的资格。但李贺的竞争者毁谤他,说他父名晋肃,当避父讳,不得举进士。韩愈曾为此作《讳辩》,驳斥无耻奥步,鼓励李贺应试。但无奈“阖扇未开逢猰犬,那知坚都相草草”,礼部官员昏庸草率,李贺虽应举赴京、却未能应试,遭馋落第。一生愁苦多病,仅做过3年从九品微官奉礼郎,因病27岁卒。李贺是中唐的浪漫主义诗人,又是中唐到晚唐诗风转变期的一个代表者。他所写的诗大多是慨叹生不逢时和内心苦闷,抒发对理想、抱负的追求;对当时藩镇割据、宦官专权和人民所受的残酷剥削都有所反映。他喜欢在神话故事、鬼魅世界里驰骋,以其大胆、诡异的想象力,构造出波谲云诡、迷离惝恍的艺术境界,抒发好景不长、时光易逝的感伤情绪,他因此被后人称为“诗鬼”。
诗词特色
李贺诗受楚辞、古乐府、齐梁宫体、李杜、韩愈等多方面影响,经自己熔铸、苦吟,形成非常独特的风格,因而被称为“诗鬼”。   最大的特色,就是想象丰富奇特、语言瑰丽奇峭。长吉上访天河、游月宫;下论古今、探鬼魅,他的想象神奇瑰丽、旖旎绚烂。长吉刻意锤炼语言,造语奇隽,凝练峭拔,色彩浓丽。他的笔下有许多精警、奇峭而有独创性的语言。如“羲和敲日玻璃声”(《秦王饮酒》)、“银浦流云学水声”(《天上谣》)、“玉轮轧露湿团光”(《梦天》)等匪夷所思的奇语,比比皆是。可以说,尚“奇”是长吉所处的时代、特别是他的良师益友韩愈所代表的韩孟诗派共同的追求。他也有不少明快易懂的作品,如《勉爱行》、《感讽五首》其一、《京城》、《嘲少年》等。   长吉诗的另一大特点就是较多地写古体诗、写乐府,很少写当时流行的近体诗,现存诗作无一首七律。李贺在乐府诗的继承和创新方面作出了杰出贡献,借古寓今,或讽或叹,灵活多变,涣然有新意。在同时代的“元白”、“张(籍)、王(建)”两派乐府外,别开境界,独树一帜。他特别擅长短篇,如《天上谣》、《梦天》、《帝子歌》等,是后人称为“长吉体”的代表作。在唐代,李商隐、温庭筠的古诗,就是走李贺所开辟的道路。宋人贺铸、周邦彦、刘克庄、谢翱、文天祥,元人萨都剌、杨维桢,明人汤显祖,清人曹雪芹、黎简、姚燮,都受到李贺诗的影响。   杜牧(《李长吉歌诗叙》)赞之为“骚之苗裔。”王夫之(《唐诗评选》)说:“长吉于讽刺,直以声情动今古”,“真与供奉(李白)为敌。”毛先舒《诗辨坻》说:“大历以后,解乐府遗法者,惟李贺一人。设色浓妙,而词旨多寓篇外。刻于撰语,浑于用意。”薛雪(《一瓢诗话》)认为:“唐人乐府,首推李、杜,而李奉礼、温助教(即温庭筠),尤益另炷瓣香。”沈德潜(《唐诗别裁集》):“依约楚辞,而意取幽奥,辞取环奇。”高棅称他为“天纵奇才”(《唐诗品汇》);姚文燮以为他“力挽颓风”(《昌谷集注凡例》);黎简甚至说:“论长吉每道是鬼才,而其为仙语,乃李白所不及”。鲁迅先生同情李贺的不幸,且“年轻时较爱读唐朝李贺的诗”,在他手书古人的诗文中,李贺是最多的一位。毛泽东主席与陈毅元帅探讨诗词时也曾说:“李贺的诗很值得一读,不知你有兴趣否?”(《致陈毅》)   毋庸讳言,李贺的诗也有不少缺点。一方面由于过分雕琢求奇,有的作品语意晦涩、堆砌词藻,艺术形象欠完整,情思脉络欠连贯。杜牧含蓄地说:“贺能探寻前事,所以深叹恨古今未尝道者,如《金铜仙人辞汉歌》、《还自会稽歌》,求取情状,离绝远去笔墨畦径间,亦殊不能知之。”钱钟书评曰:“长吉穿幽入仄,惨淡经营,都在修辞设色,举凡谋篇命意,均落第二义。”(《谈艺录》)另一方面由于李贺仕进无路,体弱多病,尽管是一个青年诗人,但在作品中出现的“死”字却达20多个,“老”字达50多个。这反映了他对好景不常、时光易逝的感伤情绪,有的诗中也流露生命短促、及时行乐的思想。贬李者说是“牛鬼蛇神太甚”(张表臣《珊瑚钩诗话》),甚至认为是“诗之妖”(潘德舆《养一斋诗话》)。 王世贞用一个“过”字来简要概括长吉诗,还是很有道理的。   吴企明说:“如果假诗人以年寿,使他有更广阔的社会观察和创作实践,那么,诗人的思想将会更成熟,观察和表现社会生活将会更为宽广和深刻,他的缺陷和弱点将会更少一些,长吉诗将会取得更大的成就。”
诗作概览
 
  李贺一生,以诗为业。他的《高轩过》赞韩愈和皇甫湜的诗文“笔补造化天无功”,也可以作为他的自我评赞。他的诗,包括四方面内容:   (1)讽刺黑暗政治和不良社会现象。他写这类作品,有一定的现实基础。早年家居昌谷,邻近洛阳到长安的大道,征调运输所必经,使他对人民所受重赋剥削,统治阶级所为淫奢恶行,有所见闻;后来京城羁旅,游历南北,贵族官僚的腐朽骄奢,宦官集团的乱政无能,藩镇割据的祸国殃民,贪官污吏的横行不法,下层人民的受苦受难,进一步激发诗人的愤慨。李贺所写这一类诗篇,所反映的社会生活相当广阔,有的是直陈时事,有的是借古刺今:①隐射抨击永贞宫变的,如《汉唐姬饮酒歌》;②批判唐宪宗沉湎迷信、追求长生的,如《仙人》《昆仑使者》《神弦》《苦昼短》《官街鼓》;③拥护中央集权、反对藩镇割据的,如《秦王饮酒》《雁门太守行》《古邺城童子谣效王粲刺曹操》《上之回》;④揭露藩镇祸国殃民的,如《猛虎行》《公出无门》;⑤ 反映权贵骄奢淫逸、好景不常的,如《荣华乐》《秦宫诗》《牡丹神曲》《夜饮朝眠曲》《贵公子夜阑曲》《嘲少年》《梁台古愁》;⑥讽刺宦官专权、乱政无能的,如《吕将军歌》《感讽五首》(其二)《感讽六首》(其二、四);⑦反映边塞敌人侵扰、抗敌士兵艰苦生活的,如《摩多楼子》;⑧揭露统治阶级剥削压迫的,如《老夫采玉歌》《感讽五首》(其一);⑨同情妃嫔悲苦生活的,如《宫娃歌》《堂堂》;⑩反映少数民族军事活动的,如《黄家洞》。   (2)个人发愤抒情。李贺有积极用世的政治怀抱,虽然因仕途困厄,疾病缠身,存在“我当二十不得意,一心愁谢如枯兰”(《开愁歌华下作》)的消沉情绪,但也有许多诗篇反映对“臣妾气态间,唯欲承箕帚”的官宦生活不满,表现“天荒地老无人识”的不平;他也不甘沉沦,发出“男儿屈穷心不穷,枯荣不等嗔天公”,“少年心事当拏云,谁念幽寒坐呜呃”的豪言壮语,更满怀着“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的雄心壮志。《赠陈商》、《送沈亚之歌》《野歌》《致酒行》等正是这方面的代表作。   (3)写神仙鬼魅的题材。长吉插上想象的翅膀,以奔放热烈的浪漫主义情怀,描摹神仙境界,王母娘娘、嫦娥等神话人物,银河、月宫等天国风光,出现在《天上谣》《梦天》等名作中,极尽奇丽谲幻之观。但长吉诗也有另一种鬼魅世界的可怕描述:“鬼灯如漆点松花”(《南山田中行》)、“鬼雨洒空草”(《感讽五首》其三)、“秋坟鬼唱鲍家诗,恨血千年土中碧”(《秋来》)、“百年老枭成木魅,笑声碧火巢中起”(《神弦曲》),这也是后人称其为“诗鬼”的重要原因。李贺诗中多仙境鬼域,一方面是因为他极度坎坷的人生有时令他极度的迷茫苦闷,然而更多的是体现他的朴素唯物主义思想。“东指羲和能走马,海尘新生石山下”(《天上谣》),“南风吹山作平地,帝遣天吴移海水。王母桃花千遍红,彭祖巫咸几回死?”(《浩歌》)等诗肯定了万事万物的变化,指出了沧海桑田、生老病死的自然规律。《神弦》、《苦昼短》等诗更是直接写出神鬼的虚诞,矛头直指不问苍生问鬼神的唐宪宗,抨击他一心追求长生不老的荒唐。杜牧说:“梗莽邱陇,不足为其怨恨悲愁也”,“牛鬼蛇神,不足为其虚荒诞幻也”(《李长吉歌诗叙》),是对这类诗篇的总评。   (4)咏物等其他题材。其中如《李凭箜篌引》《申胡子觱篥歌》《听颖师弹琴歌》等,通过“石破天惊”的奇特想象和比喻等手法,描绘音乐家的高超技艺和动人的音乐美,并抒发了作者的怀抱,给人以很深的感受。《杨生青花紫石砚歌》,赞颂了劳动人民巧夺天工的手工艺。《罗浮山人与葛篇》,描写织布老人织雨剪湘的绝技。还有《昌谷北园新笋四首》,借咏笋以赞美青春的活力;《马诗二十三首》(长吉属马),借咏马以反映现实政治,抒发作者的愤激心情。后两组诗并且运用了李贺不常用的绝句形式。这类诗总的表现了李贺诗题材的广度和思想的深度。而象《美人梳头歌》一类作品,则体现了作者对贵族妇女生活的态度(一说新婚燕尔描写自己的妻子)。
诗词集锦
 
  李贺存世之作二百余首(一说243),著有《李贺诗全集》。   《高轩过》   华裾织翠青如葱,金环压辔摇玲珑。马蹄隐耳声隆隆,入门下马气如虹。   云是东京才子,文章巨公。   二十八宿罗心胸,元精耿耿贯当中。殿前作赋声摩空,笔补造化天无功。   庞眉书客感秋蓬,谁知死草生华风。我今垂翅附冥鸿,他日不羞蛇作龙。   《梦天》   老兔寒蟾泣天色,云楼半开壁斜白。玉轮轧露湿团光,鸾佩相逢桂香陌。   黄尘清水三山下,更变千年如走马。遥望齐州九点烟,一泓海水杯中泻。   《雁门太守行》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致酒行》    零落栖迟一杯酒,主人奉觞客长寿。主父西游困不归,家人折断门前柳。   吾闻马周昔作新丰客,天荒地老无人识。空将笺上两行书,直犯龙颜请恩泽。   我有迷魂招不得,雄鸡一声天下白。少年心事当拏云,谁念幽寒坐呜呃。   《李凭箜篌引》   吴丝蜀桐张高秋,空山凝云颓不流。江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箜篌。   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十二门前融冷光,二十三丝动紫皇。   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梦入神山教神妪,老鱼跳波瘦蛟舞。   吴质不眠倚桂
树,露脚斜飞湿寒兔。   《金铜仙人辞汉歌并序》   魏明帝青龙九年八月,诏宫官牵车西取汉孝武捧露盘仙人,欲立置前殿,宫官既拆盘,仙人临载乃潸然泪下,唐诸王孙李长吉遂作金铜仙人辞汉歌。   茂陵刘郎秋风客,夜闻马嘶晓无迹。画栏桂树悬秋香,三十六宫土花碧。   魏官牵车指千里,东关酸风射眸子。空将汉月出宫门,忆君清泪如铅水。   衰兰送客咸阳道,天若有情天亦老。携盘独出月荒凉,渭城已远波声小。   《秦王饮酒》   秦王骑虎游八极,剑光照空天自碧。羲和敲日玻璃声,劫灰飞尽古今平。   龙头泻酒邀酒星,金槽琵琶夜枨枨。洞庭雨脚来吹笙,酒酣喝月使倒行。   银云栉栉瑶殿明,宫门掌事报一更。花楼玉凤声娇狞,海绡红文香浅清,黄鹅跌舞千年觥。   仙人烛树蜡烟轻,清琴醉眼泪泓泓。   《汉唐姬饮酒歌》   御服沾霜露,天衢长蓁棘。金隐秋尘姿,无人为带饰。   玉堂歌声寝,芳林烟树隔。云阳台上歌,鬼哭复何益。   铁剑常光光,至凶威屡逼。强枭噬母心,奔厉索人魄。   相看两相泣,泪下如波激。宁用清酒为,欲作黄泉客。   不说玉山颓,且无饮中色。勉从天帝诉,天上寡沈厄。   无处张繐帷,如何望松柏。妾身昼团团,君魂夜寂寂。   蛾眉自觉长,颈粉谁怜白。矜持昭阳意,不肯看南陌。   《还自会稽歌并序》   庾肩吾于梁时,尝作宫体谣引,以应和皇子。及国势沦败,肩吾先潜难会稽,後始还家。仆意其必有遗文,今无得焉,故作还自会稽歌以补其悲。   野粉椒壁黄,湿萤满梁殿。台城应教人,秋衾梦铜辇。   吴霜点归鬓,身与塘蒲晚。脉脉辞金鱼,羁臣守迍贱。   《老夫采玉歌》   采玉采玉须水碧,琢作步摇徒好色。老夫饥寒龙为愁,蓝溪水气无清白。   夜雨冈头食蓁子,杜鹃口血老夫泪。蓝溪之水厌生人,身死千年恨溪水。   斜杉柏风雨如啸,泉脚挂绳青袅袅。村寒白屋念娇婴,古台石磴悬肠草。   《野歌》   鸦翎羽箭山桑弓,仰天射落衔芦鸿。 麻衣黑肥冲北风,带酒日晚歌田中。   男儿屈穷心不穷,枯荣不等嗔天公。寒风又变为春柳,条条看即烟蒙蒙。   《苦昼短》   飞光飞光,劝尔一杯酒。吾不识青天高,黄地厚。   唯见月寒日暖,来煎人寿。食熊则肥,食蛙则瘦。   神君何在?太乙安有?天东有若木,下置衔烛龙。   吾将斩龙足,嚼龙肉,使之朝不得回,夜不得伏。   自然老者不死,少者不哭。何为服黄金、吞白玉?   谁是任公子,云中骑白驴?刘彻茂陵多滞骨,嬴政梓棺费鲍鱼。   《马诗二十三首》   【其五】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南园十三首》   【其一】 花枝草蔓眼中开,小白长红越女腮。可怜日暮嫣香落,嫁与春风不用媒。   【其五】 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   【其六】 寻章摘句老雕虫,晓月当帘挂玉弓。不见年年辽海上,文章何处哭秋风。   《昌谷北园新笋四首》   【其一】 箨落长竿削玉开,君看母笋是龙材。更容一夜抽千尺,别却池园数寸泥。   【其二】 斫取青光写楚辞,腻香春粉黑离离。无情有恨何人见,露压烟啼千万枝。   【其三】 家泉石眼两三茎,晓看阴根紫脉生。今年水曲春沙上,笛管新篁拔玉青。   【其四】 古竹老梢惹碧云,茂陵归卧叹清贫。风吹千亩迎雨啸,鸟重一枝入酒尊。   《仁和里杂叙皇甫湜》   大人乞马癯乃寒,宗人贷宅荒厥垣。横庭鼠径空土涩,出篱大枣垂朱残。   安定美人截黄绶,脱落缨裾瞑朝酒。还家白笔未上头,使我清声落人後。   枉辱称知犯君眼,排引才升强絙断。洛风送马入长关,阖扇未开逢瘈犬。   那知坚都相草草,客枕幽单看春老。归来骨薄面无膏,疫气冲头鬓茎少。   欲雕小说干天官,宗孙不调为谁怜。明朝下元复西道,崆峒叙别长如天。   《感讽五首》   【其一】   合浦无明珠,龙洲无木奴。足知造化力,不给使君须。越妇未织作,吴蚕始蠕蠕。   县官骑马来,狞色虬紫须。怀中一方板,板上数行书。不因使君怒,焉得诣尔庐?   越妇拜县官,桑牙今尚小。会待春日晏,丝车方掷掉。   越妇通言语,小姑具黄粱。县官踏飧去,簿吏复登堂。   【其二】   奇俊无少年,日车何躃躃。我待纡双绶,遗我星星发。都门贾生墓,青蝇久断绝。   寒食摇扬天,愤景长肃杀。皇汉十二帝,唯帝称睿哲。一夕信竖儿,文明永沦歇。   《杨生青花紫石砚歌》   端州石工巧如神,踏天磨刀割紫云。佣刓抱水含满唇,暗洒苌弘冷血迹。   纱惟昼暖墨花春,轻沤漂沫松麝熏。干腻薄重立脚匀,数寸秋光无日昏。   圆毫促点声静新,孔砚宽硕何足云。   《罗浮山人与葛篇》    依依宜织江雨空,雨中六月兰台风。博罗老仙时出洞,千岁石床啼鬼工。   蛇毒浓凝洞堂湿,江鱼不食衔沙立。欲剪湘中一尺天,吴娥莫道吴刀涩。   《天上谣》   天河夜转漂回星,银浦流云学水声。玉宫桂树花未落,仙妾采香垂佩缨。   秦妃卷帘北窗晓,窗前植桐青凤小。王子吹笙鹅管长,呼龙耕烟种瑶草。   粉霞红绶藕丝裙,青洲步拾兰苕春。东指羲和能走马,海尘新生石山下。   《浩歌》   南风吹山作平地,帝遣天吴移海水。王母桃花千遍红,彭祖巫咸几回死?   青毛骢马参差钱,娇春杨柳含细烟。筝人劝我金屈卮,神血未凝身问谁?   不需浪饮丁都护,世上英雄本无主。买丝绣作平原君,有酒唯浇赵州土。   漏催水咽玉蟾蜍,卫娘发薄不胜梳。看见秋眉换新绿,二十男儿那刺促。   《古悠悠行》   白景归西山,碧华上迢迢。今古何处尽?千岁随风飘。   海沙变成石,鱼沫吹秦桥。空光远流浪,铜柱从年消。   《神弦》   女巫浇酒云满空,玉炉炭火香咚咚。海神山鬼来座中,纸钱窸窣鸣旋风。   相思木贴金舞鸾,攒蛾一啑重一弹。呼星召鬼歆杯盘,山魅食时人森寒。   终南日色低平湾,神兮长在有无间。神嗔神喜师更颜,送神万骑还青山。   《神弦曲》    西山日没东山昏,旋风吹马马踏云。画弦素管声浅繁,花裙綷縩步秋尘。   桂叶刷风桂坠子,青狸哭血寒狐死。古壁彩虬金帖尾,雨工骑入秋潭水。   百年老鸮成木魅,笑声碧火巢中起。   《秋来》   桐风惊心壮士苦,衰灯络纬啼寒素。谁看青简一编书,不遣花虫粉空蠹?   思牵今夜肠应直,雨冷香魂吊书客。秋坟鬼唱鲍家诗,恨血千年土中碧。   《吕将军歌》   吕将军,骑赤兔。独携大胆出秦门,金粟堆边哭陵树。   北方逆气污青天,剑龙夜叫将军闲。将军振袖抚剑锷,玉阙朱城有门阁。   溘溘银龟摇白马,傅粉女郎火旗下。恒山铁骑请金枪,遥闻菔中花箭香。   西郊寒蓬叶如刺,皇天新栽养神骥。厮中高桁排蹇蹄,饱食青刍饮白水。   圆苍低迷盖张地,九州人事皆如此。赤山秀挺御时英,绿眼将军会天意。   《送沈亚之歌并序》   文人沈亚之,元和七年,以书不中第,返归于吴江。吾悲其行,无钱酒以劳,又感沈之勤请,乃歌一解以送之。   吴兴才人怨春风,桃花满陌千里红。紫丝竹断骢马小,家住钱塘东复东。   白藤交穿织书笈,短策齐裁如梵夹。雄光宝矿献春卿,烟底蓦波乘一叶。   春卿拾材白日下,掷置黄金解龙马。携笈归江重入门,劳劳谁是怜君者。   吾闻壮夫重心骨,古人三走无摧捽。请君待旦事长鞭,他日还辕及秋律。   《赠陈商》    长安有男儿,二十心已朽。楞伽堆案前,楚辞系肘后。人生有穷拙,日暮聊饮酒。   只今道已塞,何必须白首?凄凄陈述圣,披褐锄俎豆。学为尧舜文,时人责衰偶。   柴门车辙冻,日下榆影瘦。黄昏访我来,苦节青阳皱。太华五千仞,劈地抽森秀。   旁苦无寸寻,一上戛年斗。公卿纵不怜,宁能锁吾口?李生师太华,大坐看白昼。   逢霜作朴樕,得气为春柳。礼节乃相去,憔悴如刍狗。风雪直斋坛,墨组贯铜绶。   臣妾气态间,唯欲承箕帚。天眼何时开?古剑庸一吼。   《巫山高》   碧丛丛,高插天,大江翻澜神曳烟。楚魂寻梦风飒然,晓风飞雨生苔钱。   瑶姬一去一千年,丁香筇竹啼老猿。古祠近月蟾桂寒,椒花坠红湿云间。   《出城》   雪下桂花稀,啼乌被弹归。关水乘驴影,秦风帽带垂。   入乡试万里,无印自堪悲。卿卿忍相问,镜中双泪姿。   《始为奉礼忆昌谷山居》   扫断马蹄痕,衙回自闭门。长枪江米熟,小树枣花春。向壁悬如意,当帘阅角巾。   犬书曾去洛,鹤病悔游秦。土甑封茶叶,山杯锁竹根。不知船上月,谁棹满溪云?   《京城》 驱马出门意,牢落长安心。两事谁向道,自作秋风吟。   《勉爱行二首送小季之庐山》   【其一】   洛郊无俎豆,弊厩惭老马。小雁过炉峰,影落楚水下。   长船倚云泊,石镜秋凉夜。岂解有乡情?弄月聊鸣哑。   《昌谷读书示巴童》 虫响灯光薄,宵寒药气浓。君怜垂翅客,辛苦尚相从。   《巴童答》 巨鼻宜山褐,庞眉入苦吟。非君唱乐府,谁识怨秋深。   《帝子歌》   洞庭帝子一千里,凉风雁啼天在水。九节菖蒲石上死,湘神弹琴迎帝子。   山头老桂吹古香,雌龙怨吟寒水光。沙浦走鱼白石郎,闲取真珠掷龙堂。   《古邺城童子谣效王粲刺曹操》   邺城中,暮尘起。探黑丸,斫文吏。棘为鞭,虎为马。团团走,邺城下。   切玉剑,射日弓。献何人?奉相公。扶毂来,关右儿。香扫涂,相公归。   《猛
 
虎行》   长戈莫舂,强弩莫烹。乳孙哺子,教得生狞。举头为城,掉尾为旌。   东海黄公,愁见夜行。道逢驺虞,牛哀不平。生何用尺刀,壁上雷鸣。   泰山之下,妇人哭声。官家有程,吏不敢听。   《河南府试十二月乐词并闰月》   【正月】   上楼迎春新春归,暗黄着柳宫漏迟。薄薄淡霭弄野姿,寒绿幽风生短丝。   锦床晓卧玉肌冷,露脸未开对朝暝。官街柳带不堪折,早晚菖蒲胜绾结。   【二月】   二月饮酒采桑津,宜男草生兰笑人,蒲如交剑风如熏。劳劳胡燕怨酣春,薇帐逗烟生绿尘。   金翘峨髻愁暮云,沓飒起舞真珠裙。津头送别唱流水,酒客背寒南山死。   【三月】   东方风来满眼春,花城柳暗愁杀人。复宫深殿竹风起,新翠舞衿净如水。光风转蕙百余里,   暖雾驱云扑天地。军装宫妓扫蛾浅,摇摇锦旗夹城暖。曲水漂香去不归,梨花落尽成秋苑。   【四月】   晓凉暮凉树如盖,千山浓绿生云外。依微香雨青氛氲,腻叶蟠花照曲门。   金塘闲水摇碧漪,老景沉重无惊飞,堕红残萼暗参差。   【五月】   雕玉押帘上,轻縠笼虚门。井汲铅华水,扇织鸳鸯文。   回雪舞凉殿,甘露洗空绿。罗袖从徊翔,香汗沾宝粟。   【六月】   裁生罗,伐湘竹,帔拂疏霜簟秋玉。炎炎红镜东方开,晕如车轮上徘徊,啾啾赤帝骑龙来。   【七月】   星依云渚冷,露滴盘中圆。好花生木末,衰蕙愁空园。夜天如玉砌,池叶极青钱。   仅厌舞衫薄,稍知花簟寒。晓风何拂拂,北斗光阑干。   【八月】   孀妾怨长夜,独客梦归家。傍檐虫缉丝,向壁灯垂花。   檐外月光吐,帘中树影斜。悠悠飞露姿,点缀池中荷。   【九月】   离宫散萤天似水,竹黄池冷芙蓉死。月缀金铺光脉脉,凉苑虚庭空澹白。   露花飞飞风草草,翠锦斓斑满层道。鸡人罢唱晓珑璁,鸦啼金井下疏桐。   【十月】   玉壶银箭稍难倾,缸花夜笑凝幽明。碎霜斜舞上罗幕,烛笼两行照飞阁。   珠帷怨卧不成眠,金凤刺衣着体寒,长眉对月斗弯环。   【十一月】   宫城团回凛严光,白天碎碎堕琼芳。挝钟高饮千日酒,却天凝寒作君寿。   御沟泉合如环素,火井温水在何处。   【十二月】   日脚淡光红洒洒,薄霜不销桂枝下。依稀和气排冬严,已就长日辞长夜。   【闰月】   帝重光,年重时,七十二候回环推。天官玉琯灰剩飞,今岁何长来岁迟。   王母移桃献天子,羲氏和氏迂龙辔。   《唐儿歌》   头玉硗硗眉刷翠,杜郎生得真男子。骨重神寒天庙器,一双瞳人剪秋水。   竹马梢梢摇绿尾,银鸾睒光踏半臂。东家娇娘求对值,浓笑书空作唐字。   眼大心雄知所以,莫忘作歌人姓李。   《洛妹真珠》   真珠小娘下青廓,洛苑香风飞绰绰。寒鬓斜钗玉燕光,高楼唱月敲悬珰。   兰风桂露洒幽翠,红弦袅云咽深思。花袍白马不归来,浓蛾叠柳香唇醉。   金鹅屏风蜀山梦,鸾裾凤带行烟重。八骢笼晃脸差移,日丝繁散曛罗洞。   市南曲陌无秋凉,楚腰卫鬓四时芳。玉喉窕窕排空光,牵云曳雪留陆郎。   《苏小小墓》   幽兰露,如啼眼。无物结同心,烟花不堪剪。   草如茵,松如盖。风为裳,水为佩。   油壁车,夕相待。冷翠烛,劳光彩。西陵下,风吹雨。   《王濬墓下作》   人间无阿童,犹唱水中龙。白草侵烟死,秋梨绕地红。   古书平黑石,袖剑断青铜。耕势鱼鳞起,坟科马鬣封。   菊花垂湿露,棘径卧干蓬。松柏愁香涩,南原几夜风。
个人履历
 
  李贺27岁英年早逝,他的生平履历和交游经历并不清晰。朱自清先生(《李贺年谱》)、钱仲联先生(《李贺年谱会笺》)等许多著名学者对此做了大量的研究。   确定李贺生平的关键,在于确定他参加河南府试的时间。朱自清认为是元和五年“是年韩愈为河南令。贺应河南府试,作《十二月乐词》,获隽。冬,举进士入京。”田北湖《昌谷别传并注》认为是元和三年。周阆风《诗人李贺》认为是元和四年。于必昌《李贺生卒年新论》认为是元和六年。傅经顺《李贺传论》认为是元和二年。李贺参加河南府试所作的应试诗题为《河南府试十二月乐词并闰月》,共13首,以此看来,这一年极有可能是闰年。可能的年份只有元和二年、元和六年。而元和六年太晚,与李贺公认的履历甚至卒年不合。故定为元和二年,较为妥当。据此,以吴企明先生著作和朱自清先生《李贺年谱》为基础,制此简表,谨供参考。   唐德宗贞元六年(790) 1岁   李贺出生。   贞元十二年(796) 7岁   《唐摭言》载“七岁能辞章。韩愈、皇甫湜始闻未信。过其家,使贺赋诗,援笔辄就,如素构,自目曰《高轩过》。二人大惊。自是有名”。《新唐书》未考辨而引之、《太平广记》亦引之有“贺年七岁,以长短之歌名动京师。时韩愈、皇甫湜贤贺所业……”云云。据考证,此说误。   贞元二十年(804) 15岁   《新唐书》之《李益传》云:“益故宰相揆族子,于诗尤所长。贞元末,名与宗人贺相埒。”李益与李贺齐名之说可疑,李益年长李贺很多很多,成名已久。据闻一多先生:疑原意或仅谓二子皆以乐府见称;虽益成名在前,而贺才情匮,亦能比肩先辈。(朱自清《李贺年谱补记》)   唐顺宗永贞元年(805) 16岁   是年正月,顺宗带病继位(中风),任用王叔文、韦执谊等除弊革新,史称永贞革新。八月宦官俱文珍勾结贵族官僚改元永贞,逼顺宗称病退位,新政遂败。次年,顺宗病亡。唐人(刘禹锡、柳宗元等)在诗文中有影射,指称顺宗并非病故,而是遇害而死。李贺成年后,得知此事,做《汉唐姬饮酒歌》刺之。   唐宪宗元和二年(807) 18岁   《幽闲鼓吹》载:贺以歌(《雁门太守行》)谒韩吏部(愈)。小说固难尽信,且存之。   丁外艰(父亡)疑在是年。失去主要经济来源,或是李贺少年赴试的原因之一。   参加河南府试,作《河南府试十二月乐词并闰月》,获“乡贡进士”资格。旋有与贺争名者毁之曰:“父名晋肃,子不得举进士。”韩愈为作《讳辨》。然贺终未能就礼部试,落第。   元和三年(808) 19岁   春,离京返回昌谷,作《出城》,有“卿卿忍相问”句,可知贺娶妻当在进京赴试前。   九、十月间,再次西入长安。经停洛阳,韩愈、皇甫湜到访慰藉落第之人,李贺作《高轩过》答谢。十月十四日,《仁和里杂叙皇甫湜》,后与前辈话别。至长安,干谒请托无果。   元和四年(809) 20岁   春,经宗人推荐,考核后,父荫得官,任奉礼郎,从九品。居长安,为官3年间,李贺亲身经历,耳闻目睹了许多事情,结交了一批志同道合的朋友,对当时社会状况有了深刻的认识。个人生活虽不如意,却创作了一系列反映现实、鞭挞黑暗的诗篇。   李贺之妻或亡于这三年间。   元和五年(810) 21岁   这一年,韩愈为河南令,有诗《燕河南府秀才》,诗中有“惟求文章写,不敢妒与争”。可能是感怀此前李贺的不幸遭遇,诫勉本届考生。   元和七年(812) 23岁   春,送落第友人沈亚之回乡,作《送沈亚之歌》。后以病辞官,归昌谷。   元和八年(813) 24岁   六月末,前往潞州,投友张彻。未见重于昭义军节度使郗士美,寄人篱下近2年。   元和十年(815) 26岁   春,别张彻,南下和州访十四兄。恰逢其时,吴元济据蔡州,反。朝廷进剿,兵乱,李贺归途遇阻,遂南下,游历江浙一带。   元和十一年(816) 27岁   淮西兵乱稍解,李贺北归返家,不久病故。
 
 
推荐
Copyright © 名人资料网 www.mrzl.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传记
 
  《李长吉歌诗叙》作者:杜牧   太和五年十月中,半夜时,舍外有疾呼传缄书者,牧曰: “必有异,亟取火来!”及发之,果集贤学士沈公子明书一通,曰:“我亡友李贺,元和中,义爱甚厚,日夕相与起居饮食。贺且死,尝授我平生所著歌诗,离为四编,凡二百三十三首。数年来东西南北,良为已失去;今夕醉解,不复得寐,即阅理箧帙,忽得贺诗前所授我者。思理往事,凡与贺话言嬉游,一处所,一物候,一日一夕,一觞一饭,显显然无有忘弃者,不觉出涕。贺复无家室子弟,得以给养恤问。尝恨想其人咏味其言止矣!子厚于我,与我为贺序,尽道其所来由,亦少解我意。”牧其夕不果以书道不可,明日就公谢,且曰:“世谓贺才绝出于前。”让居数日,牧深惟公曰:“公于诗为深妙奇博,且复尽知贺之得失短长。今实叙贺不让,必不能当公意,如何?”复就谢,极道所不敢叙贺。公曰:“子固若是,是当慢我。”牧因不敢复辞,勉为贺叙,终甚惭。   贺,唐皇诸孙,字长吉。元和中,韩吏部亦颇道其歌诗。云烟绵联,不足为其态也;水之迢迢,不足为其情也;春之盎盎,不足为其和也;秋之明洁,不足为其格也;风樯阵马,不足为其勇也;瓦棺篆鼎,不足为其古也;时花美女,不足为其色也;荒国陊殿,梗莽邱垄,不足为其怨恨悲愁也;鲸呿鳌掷,牛鬼蛇神,不足为其虚荒诞幻也。盖骚之苗裔,理虽不及,辞或过之。骚有感怨刺怼,言及君臣理乱,时有以激发人意。乃贺所为,得无有是?贺能探寻前事,所以深叹恨古今未尝经道者,如金铜仙人辞汉歌、补梁庾肩吾宫体谣。求取情状,离绝远去笔墨畦径间,亦殊不能知之。贺生二十七年死矣!世皆曰:使贺且未死,少加以理,奴仆命骚可也。贺死后凡十有五年,京兆杜牧为其叙。   《李长吉小传》作者:李商隐 翻译,赏析请见链接“李贺小传”   京兆杜牧为李长吉集叙,状长吉之奇甚尽,世传之。长吉姊嫁王氏者,语长吉之事尤备。长吉细瘦,通眉,长指爪。能苦吟疾书,最先为昌黎韩愈所知。所与游者,王参元、杨敬之、权璩、崔植辈为密。   每旦日出与诸公游,未尝得题然后为诗,如他人思量牵合以及程限为意。恒从小奚奴,骑距驴,背一古破锦囊,遇有所得,即书投囊中。及暮归,太夫人使婢受囊出之,见所书多,辄曰:“是儿要当呕出心乃始已尔!”上灯,与食,长吉从婢取书,研墨叠纸足成之,投他囊中。非大醉及吊丧日率如此,过亦不复省。王、杨辈时复来探取写去。长吉往往独骑往还京、洛,所至或时有著,随弃之,故沈子明家所余四卷而已。   长吉将死时,忽昼见一绯衣人,驾赤虬,持一板书若太古篆或霹雳石文者,云:“当召长吉。”长吉了不能读,欻下榻叩头,言阿奶老且病,贺不愿去。绯衣人笑曰:“帝成白玉楼,立召君为记。天上差乐,不苦也!”长吉独泣,边人尽见之。少之,长吉气绝。常所居窗中,有烟气,闻行车嘒管之声。太夫人急止人哭,待之如炊五斗黍许时,长吉竟死。王氏姊非能造作谓长吉者,实所见如此。   呜呼!天苍苍而高也,上果有帝耶?帝果有苑圃宫室观阁之玩耶?苟信然,则天之高邈,帝之尊严,亦宜有人物文采愈此世者,何独眷眷于长吉而使其不寿耶?噫!又岂世所谓才而奇者,不独地上少,即天上亦不多耶?长吉生二十七年,位不过奉礼太常,时人亦多排摈毁斥之。又岂才而奇者,帝独重之,而人反不重耶?又岂人见会胜帝耶?   《旧唐书·卷一百三十七·列传第八十七·李贺》   李贺,字长吉,宗室郑王之后。父名晋肃,以是不应进士,韩愈为之作《讳辨》,贺竟不就试。手笔敏捷,尤长于歌篇。其文思体势,如崇岩峭壁,万仞崛起,当时文士从而效之,无能仿佛者。其乐府词数十篇,至于云韶乐工,无不讽诵。补太常
寺协律郎,卒,时年二十四。   《新唐书·卷二百三·列传第一百二十八·李贺》   李贺字长吉,系出郑王后。七岁能辞章,韩愈、皇甫湜始闻未信,过其家,使贺赋诗,援笔辄就如素构,自目曰高轩过,二人大惊,自是有名。为人纤瘦,通眉,长指爪,能疾书。每旦日出,骑弱马,从小奚奴,背古锦囊,遇所得,书投囊中。未始先立题然后为诗,如他人牵合课程者。及暮归,足成之。非大醉、吊丧日率如此,过亦不甚省。母使婢探囊中,见所书多,即怒曰:“是儿要呕出心乃已耳!”以父名晋肃,不肯举进士,愈为作讳辩,然卒亦不就举。辞尚奇诡,所得皆警迈,绝去翰墨畦径,当时无能效者。乐府数十篇,云韶诸工皆合之弦管。为协律郎,卒年二十七。与游者权璩、杨敬之、王参元,每撰著,时为所取去。贺亦早逝,故其诗歌世传者鲜焉。   按:新、旧唐书关于李贺的记载(如协律郎、7岁做《高轩过》)多有疏漏,且存之。
重要笺注
 
  李贺诗集,自编为四编本授予沈子明,收诗223首。北宋以来流传的《李贺集》4卷本,都是219首,卷数与自编的相同,而篇[1]数不同,编次也很零乱,并非准确编年。又有5卷本的集子,是4卷外加上《外集》1卷,诗23首,与4卷合计,共242首,篇数也和李贺自编的不同。5卷本今有汲古阁校刻的北宋鲍钦止本、董氏诵芬室及蒋氏密韵楼两家影刻的北宋宣城本流传,集名为《李贺歌诗编》。又有《续古逸丛书》影印的南宋本,集名为《李长吉文集》,无外集。又有铁琴铜剑楼、《四部丛刊》影印的蒙古刊本,集名《李贺歌诗编》。后两种原书今藏北京图书馆。   注本最早的是南宋吴正子注,有日本印本和通行本流传。后有王琦《李长吉歌诗汇解》,选录了吴正子、刘辰翁、徐渭、董懋策、曾益、余光、姚佺、姚文燮各家的评或注。还有陈本礼《协律钩玄》、黎简评本和吴汝纶评注本。1977年出版的《李贺诗歌集注》,是将王琦《汇解》、姚文燮注及方世举批注三种评注本汇编、加以校点而成。另外,钱仲联有《读昌谷诗札记》和《李长吉诗永贞诗史发微》,考订诗的本事有新见。1984年出版的钱仲联《李贺年谱会笺》,是兼年谱与诗注性质的新著,解诗与旧注多有不同。   李贺生平,有李商隐《李贺小传》、新、旧《唐书》本传、《宣室志》《幽闲鼓吹》《唐摭言》《太平广记》《唐才子传》,还有朱自清的《李贺年谱》和钱仲联的《李贺年谱会笺》可资参考。   1.杜牧《李长吉歌诗叙》   2.李商隐 《李长吉小传》   3.《新唐书 文艺志》(其中记载李贺诗集有五卷本,较之“小李杜”的记载多出了一卷,为外卷)   4.北宋五卷本《李贺歌诗编》   5.南宋本《李长吉文集》   (主要有鲍钦止本、宣城本、京师本、会稽姚氏本等五种刻本,其中,前三本都是四卷二百一十九首,而后两本除有四卷本的二百一十九首以外,还多出了一个外集)   6. 南宋 吴正子《李长吉诗笺注》(这是现存的李贺诗歌的最早注释本,其中的内容有题解、校勘、注释、笺疏四个部分,吴氏还详细论证了鲍钦止本、宣城本、京师本、会稽姚氏本等五种刻本的流变与特点)   7.《四库全书》中将刘辰翁评与吴正子评合为一本,题名为《笺注评点李长吉歌诗》,四库馆臣评此二书为:“正子此注,但略疏典故所出,而不一一穿凿其说,犹胜诸家之淆乱。辰翁论诗以幽隽为宗,逗后来竟陵弊体。所评杜诗,每舍其大而求其细。王士禛顾极称之。好恶之偏,殆不可解。惟评贺诗,其宗派见解,乃颇相近,故所得较多。”   8.明代 徐渭 董懋策 评注的《唐李长吉诗集》   9.明代 曾益 注释的《昌谷集》   10.明代 余光解 《昌谷诗集》   11.明代 黄淳耀 评注的《李长吉集》   12.明清之际 由姚佺笺注,邱象升等六人辨注、孙之蔚等七人评注的《李长吉昌谷集句解定本》   13.清代 姚文燮 注《昌谷集注》   14.清代 刘嗣奇 辑评之《李长吉诗删注》   15.清代 李汝栋 选注《昌谷集注》   16.清代 王琦 笺注之《李长吉诗汇解》(此作为李贺诗歌评点集大成者,分为校注、汇解两大部分,录诗分卷,均依吴正子的注本。明清以来成就最高,流传最广。四卷并外集共收诗二百四十一首,又从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中收录《静女春曙曲》和《少年乐》,故而凡二百四十三首,为李贺集各种旧注本中存诗最多者)   17.清代 吴汝纶 评注之《李长吉诗评注》   18.清代 方世举 批点之《李长吉诗集批注》(方世举的评点也值得一读,所评点的长吉诗,过寻于姚佺等人笺注《李长吉昌谷集句解定本》,凡评诗一百九十首,有总批数则,批语中特以“以长吉之近律者与律同为标明”)   19.清代 黎简 评点黄淳耀评本之《李长吉集》   20.清代 陈本礼 注《协律钩玄》   21.清代 李裕 辩注《昌谷集辩注》   22.叶葱奇 疏注之《李贺诗集》(此作十分重要,与南宋吴正子的《李长吉诗笺注》,清代王琦的《李长吉诗汇解》为三座里程碑)   23.李衍 笺注之《李贺诗校笺证异》   24.刘斯翰 选注之《李贺诗选》   25.吴企明、尤振中先析之《李贺诗选析》   26.杨抱朴 《诗鬼之诗》   27.傅经顺 主编之《李贺诗歌赏析集》   28.朱自清《李贺年谱》及《补记》
人物评价
 
  李贺是中唐重要的作家。因为政局混乱及自身失意,其诗多揭露时弊之作和愤懑不平之音。既有昂扬奋发之气,也有感伤低沉之情;既有热烈奔放的抒怀,也有凄冷虚幻的意境;既有朴素唯物主义思想,也有及时行乐的颓唐。他作诗态度认真严肃,呕心沥血,属意创新,形成了想象奇特、思维奇谲、辞采奇丽的独特风格。在同时代的韩、孟、元、白诸家之外别树一帜,启迪了晚唐的诗歌创作。但由于过分标新立异,也有的作品晦涩险怪。有《李长吉歌诗》。
英语教授
 
  当代学者李贺(1940-),男,汉族,黑龙江开通人,教授,中共党员。1965年毕业于北京外国语学院英语系。同年赴英国伦敦大学国王学院进修,专攻语言学兼学英国史课程,1967年回国。1986至1987年在英国兰卡斯特大学进修,获语言学硕士学位。1993至1994年在美国俄亥俄州海勒姆学院从事英国史研究。曾任英语系英国社会文化研究教研室主任,英语系副主任、主任。主要著作有《大学英语教程》(一、二册,合编,获教育部优秀教材二等奖),《英美文化辞典》(合编)及《英语国家概况》(合编)等。
推荐
Copyright © 名人资料网 www.mrzl.com All Rights Reserved.
<gallery>http://www.mrzl.com/mingren/wx/uploadfiles/201006/201062821539192.jpg<gallery>
Example.jpg|说明1
Example.jpg|说明2
</gallery>
2018年 12月 10号
姓名;张九龄
张九龄墓前雕像 张九龄,唐开元尚书丞相。他是一位有胆识、有远见的著名政治家、文学家、诗人、名相。他忠耿尽职,秉公守则,直言敢谏,选贤任能,不徇私枉法,不趋炎附势,敢与恶势力作斗争,为“开元之治”作出了积极贡献。他的五言古诗,以素练质朴的语言,寄托深远的人生慨望,对扫除唐初所沿习的六朝绮靡诗风,贡献尤大。誉为“岭南第一人”。 中文名: 张九龄 国籍: 中国 民族: 汉 出生日期: 678年 逝世日期: 640年 职业: 宰相 信仰: 儒教
172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