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84,213
次編輯
變更
淮南联合大学
,创建页面,内容为“淮南联合大学成立于1984年9月,是经省政府批准、国家教育部备案的普通高等专科学校。学校位于中国较大城市安徽省淮南市…”
淮南联合大学成立于1984年9月,是经省政府批准、国家教育部备案的普通高等专科学校。学校位于中国较大城市安徽省淮南市,南依郁郁葱葱的舜耕山,北眺曲折蜿蜒的淮河,紧临城区交通主干道,环境优美,交通便利。办学36年来,学校办学规模不断扩大、教学质量稳步提高、办学特色逐年彰显、社会声誉日益提升。
学校坚持“依法治校、厚德尚学、治学至善、科学发展”的办学理念,以“质量立校、特色兴校、人才强校”为发展战略,突出服务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强化学校与社会、教学与生产、教学与科研相结合,培养现代化建设一线需要的高等实用型技能人才,努力建成实用型人才培养和开放式办学格局的地方高等职业院校。
淮南联合大学成立于1984年9月,是经安徽省政府批准、国家教育部备案的全日制综合性普通高等专科学校,位于特大城市安徽省淮南市。学校南依郁郁葱葱的舜耕山脉,北眺曲折蜿蜒的汤汤淮水,它以开放包容的姿态,迎纳来自祖国各地的莘莘学子,它以创新进取的执著,走出了一条“办学规模不断扩大、教学质量稳步提高、办学特色逐年彰显、社会声誉日益提升”的办学之路。
建校20多年来,学校在安徽省教育厅、淮南市委、市府和社会各界的关心和支持下,各项工作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先后获得“安徽省普通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优秀单位”、“安徽省普通高校招生先进工作集体”、“安徽省普通高校先进教务处”、“安徽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安徽省高校治安综合治理与精神文明建设达标单位”、“安徽省‘五四’先进团委”、“安徽省‘三下乡’先进单位”、“安徽省‘学雷锋’先进单位”、“淮南市级文明单位标兵”、“北京奥运会火炬接力安徽省传递活动学生动员先进集体”等多项荣誉称号。
==办学规模==
===校园环境===
学校占地面积近1000亩。校园总体规划以“因地制宜,独特精美,生态环保,以人为本”为指导思想,充分利用现有自然地形地貌,创造优美、独特的育人环境,有明确、合理的功能分区,方便学生与教工的学习、工作与生活,体现以人为本、亲人宜人的人本精神。
===教学设备===
学校现拥有工程实训中心、计算机教学中心、网络技术、多媒体、机械电子、仪器仪表、化学化工、财会、语音、临床医学、解剖学、病理学和组织标本室等30多个设备较为先进的实验室,图书馆藏书30余万册,设计功能齐全、设施一流,电子阅览室等现代化设施,可满足学生的阅览需求。
===师资力量===
全校在职教职工400余人,其中,高级职称教师84人,硕士学位以上的教师166人,“双师型”教师占教师总数的比例位于全省同类院校前列。
[[Category:525 高等教育]]
学校坚持“依法治校、厚德尚学、治学至善、科学发展”的办学理念,以“质量立校、特色兴校、人才强校”为发展战略,突出服务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强化学校与社会、教学与生产、教学与科研相结合,培养现代化建设一线需要的高等实用型技能人才,努力建成实用型人才培养和开放式办学格局的地方高等职业院校。
淮南联合大学成立于1984年9月,是经安徽省政府批准、国家教育部备案的全日制综合性普通高等专科学校,位于特大城市安徽省淮南市。学校南依郁郁葱葱的舜耕山脉,北眺曲折蜿蜒的汤汤淮水,它以开放包容的姿态,迎纳来自祖国各地的莘莘学子,它以创新进取的执著,走出了一条“办学规模不断扩大、教学质量稳步提高、办学特色逐年彰显、社会声誉日益提升”的办学之路。
建校20多年来,学校在安徽省教育厅、淮南市委、市府和社会各界的关心和支持下,各项工作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先后获得“安徽省普通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优秀单位”、“安徽省普通高校招生先进工作集体”、“安徽省普通高校先进教务处”、“安徽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安徽省高校治安综合治理与精神文明建设达标单位”、“安徽省‘五四’先进团委”、“安徽省‘三下乡’先进单位”、“安徽省‘学雷锋’先进单位”、“淮南市级文明单位标兵”、“北京奥运会火炬接力安徽省传递活动学生动员先进集体”等多项荣誉称号。
==办学规模==
===校园环境===
学校占地面积近1000亩。校园总体规划以“因地制宜,独特精美,生态环保,以人为本”为指导思想,充分利用现有自然地形地貌,创造优美、独特的育人环境,有明确、合理的功能分区,方便学生与教工的学习、工作与生活,体现以人为本、亲人宜人的人本精神。
===教学设备===
学校现拥有工程实训中心、计算机教学中心、网络技术、多媒体、机械电子、仪器仪表、化学化工、财会、语音、临床医学、解剖学、病理学和组织标本室等30多个设备较为先进的实验室,图书馆藏书30余万册,设计功能齐全、设施一流,电子阅览室等现代化设施,可满足学生的阅览需求。
===师资力量===
全校在职教职工400余人,其中,高级职称教师84人,硕士学位以上的教师166人,“双师型”教师占教师总数的比例位于全省同类院校前列。
[[Category:525 高等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