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變更

裂叶榆

增加 7,737 位元組, 4 年前
创建页面,内容为“ '''裂叶榆'''(学名:Ulmus laciniata (Trautv.) Mayr.):又名青榆、大青榆等等,是榆科榆属落叶乔木。树皮淡灰褐色或灰色,浅纵…”

'''裂叶榆'''(学名:Ulmus laciniata (Trautv.) Mayr.):又名青榆、大青榆等等,是榆科榆属落叶乔木。树皮淡灰褐色或灰色,浅纵裂,裂片较短,常翘起,表面常呈薄片状剥落。叶倒卵形、倒三角状、倒三角状椭圆形或倒卵状长圆形,叶面密生硬毛,叶背被柔毛,叶柄极短。花排成簇状聚伞花序。翅果椭圆形或长圆状椭圆形,除顶端凹缺柱头面被毛外,余处无毛。花果期4-5月。

生于海拔700-2200米地带之山坡、谷地、溪边之林中。分布于中国、前苏联、朝鲜、日本等。该树种树形高大,树冠丰满,生长较快,适生范围广,兼顾用材与观赏树种,春季发芽早,适于作道路行道树绿化、庭院观赏等用途。

* 中文学名:裂叶榆
* 拉丁学名:Ulmus laciniata (Trautv.) Mayr.
* 别   称:青榆、大青榆、麻榆、 大叶榆、粘榆、尖尖榆
* 界:[[植物界]]
* 门:[[被子植物门]]
* 纲:[[双子叶植物纲]]
* 亚   纲:[[原始花被亚纲]]
* 目:[[荨麻目]]
* 科:[[榆科]]
* 属:[[榆属]]
* 种:裂叶榆
* 分布区域:中国、前苏联、朝鲜、日本
* 命名人及年代:Trautv.,Mayr.,1906

== 形态特征 ==

落叶乔木,高达27米,胸径50厘米;树皮淡灰褐色或灰色,浅纵裂,裂片较短,常翘起,表面常呈薄片状剥落;一年生枝幼时被毛,后变无毛或近无毛,二年生枝淡褐灰色、淡灰褐色或淡红褐色,小枝无木栓翅;冬芽卵圆形或椭圆形,内部芽鳞毛较明显。

叶倒卵形、倒三角状、倒三角状椭圆形或倒卵状长圆形,长7-18厘米,宽4-14厘米,先端通常3-7裂,裂片三角形,渐尖或尾状,不裂之叶先端具或长或短的尾状尖头,基部明显地偏斜,楔形、微圆、半心脏形或耳状,较长的一边常覆盖叶柄,与柄近等长,其下端常接触枝条,边缘具较深的重锯齿,叶面密生硬毛,粗糙,叶背被柔毛,沿叶脉较密,脉腋常有簇生毛,侧脉每边10-17条,叶柄极短,长2-5毫米,密被短毛或下面的毛较少。

花在去年生枝上排成簇状聚伞花序。翅果椭圆形或长圆状椭圆形,长1.5-2厘米,宽1-1.4厘米,除顶端凹缺柱头面被毛外,余处无毛,果核部分位于翅果的中部或稍向下,宿存花被无毛,钟状,常5浅裂,裂片边缘有毛,果梗常较花被为短,无毛。花果期4-5月。

== 主要价值 ==

裂叶榆的材质好,天然具有美丽的色彩和纹理,其边材黄色或淡褐黄色,心材暗红灰褐色;木材纹理直或斜行,重量及硬度适中,可供家具、车辆、器具、造船及室内装修等用材。 其次,裂叶榆因树形漂亮、深绿色的裂叶而备受人们的喜爱,是很好的绿化树种 ,可孤植或丛植,做庭荫树。另外,裂叶榆还能提取纤维;其果实在民间可用于杀虫。

== 近种区别 ==

该种叶面密生硬毛,粗糙,小枝无毛,与同一分布区的大果榆(U.macrocarpa Hance)相同。在有花、有果及裂叶榆叶端3-7裂的情况下,两者极易鉴别,反之易于混淆。其区别在于本种的叶柄极短,长2-5毫米,叶的基部常明显地偏斜,较长的一边常覆盖叶柄,与柄近等长,其下端常接触枝条,二年生枝淡褐灰色、淡灰褐色或淡红褐色。

== 产地生境 ==

裂叶榆多生于海拔700-2200米排水良好湿润的山坡、谷地、溪边,混生在林内;其适应性强,耐盐碱,耐寒,喜光,稍耐荫,较耐干旱瘠薄 。在土壤深厚、肥沃、排水良好的地方生长良好。

分布于中国(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河北、陕西、山西及河南)、前苏联、朝鲜、日本。

== 繁殖方式 ==

=== 播种 ===

及时采种,随采随播,以提高发芽率。5月下旬至6月初采种,采种后可进行鲜种混沙露天催芽(种沙温度20 ℃左右)、鲜种混沙塑料棚催芽(种沙温度25 ℃ 左右)、气干种混沙露天催芽、气干种混沙塑料棚催芽四种催芽处理,但是,以鲜种混沙塑料棚处理最好。白天勤翻动种沙,适量洒水,保持一定湿度。种子经催芽处理后7-10 天,见有少量种子裂嘴露白即可播种。

裂叶榆的播种量,鲜种为每公顷315-375千克,气干种为每公顷90-150千克;适宜留苗密度为每公顷36万株,即每平方米60株左右。

=== 嫁接 ===

砧木的培育:

种子采集与处理:嫁接前一年的4月下旬-5月初,白榆种子成熟季节,从白榆种子园或种质基因库中采集足量的种子,清除杂物净种,将种子去翅,待播。

播种:种子处理好后即播种,每亩播种量2-3千克,开沟条播,行距60厘米,每米长播种50-60粒,覆土1.5-2.0厘米,镇压,浇水。

间苗:种子发芽后,幼苗长到10厘米左右时进行定苗,方法是按株距20厘米,留1株生长健壮苗,去除多余苗木。对缺苗断垄的地方,按株距20厘米移植多余苗,进行补植,每亩留苗5500株左右。定苗后应及时浇水。至苗木生长结束,当年苗高可达1-1.5米,地径0.8-1.2厘米。

砧木和接穗的选择:选取1年生健壮的白榆作砧木。2月上中旬从裂叶榆母树采取当年生生长健壮、芽子饱满的径粗度0.6-1厘米的1年生壮枝做接穗,每接穗2-3个芽,两端封蜡,放背阴处混湿沙地下贮藏,或用双层塑料封闭,在5℃低温下贮藏备用。

嫁接方法:嫁接选用劈接、袋接、插皮接等几种嫁接方法。以袋接法应用较多。

春季一般采用袋接方法进行嫁接。3月下旬,树液开始流动时,根据不同用途,将砧木截干,削平切口。剪取4-5厘米长的接穗,下端削出双马耳形削面,削面要平滑无刺,一边厚,一边薄。在砧木切口处,用劈接刀楔部撬开砧木形成层,把接穗楔形削面插入砧木韧皮部与木质部中间,用塑料薄膜连带接穗接口绑缚。

嫁接后管理:嫁接10-15天后,嫁接体萌芽破膜,嫁接成活。1月后嫁接体与砧木完全愈合后,剪除嫁接部位的塑料薄膜。

嫁接苗生长特别旺盛,嫁接成活后,一要接穗及时抹芽,保留一个健壮芽培养树干;二在风大的季节,要绑支架对嫁接部进行固定保护;三嫁接成活后要及时清除砧木萌芽,以免影响嫁接体生长。

== 栽培技术 ==

=== 选地 ===

育苗地应选择在地势平整,水肥条件适中,排灌方便的土壤,切忌在土壤粘重,易积水的地方育苗。育苗前圃地要深耕、耙平,做畦,畦宽2米,埂宽30厘米。

=== 浇水 ===

嫁接后苗圃地要保持土壤疏松湿润,及时浇水,至保证嫁接苗木发芽整齐,成活。根据苗圃地干湿情况及时浇水,正常年份生长季节6-8遍水。

=== 施肥 ===

育苗前圃地可施有机肥1000-2000千克/亩,或施复合肥100千克/亩,耕前撒施,随耕入土层。5月上中旬,施第一遍追肥,施肥量每15-20千克/亩左右,种类以N、P、K复合肥为宜;第二遍肥在6月中旬,施肥量40-50千克/亩,以复合肥和尿素各半为宜;第三遍肥在7月中下旬,施肥量每40-50千克/亩,以磷酸二铵为主。

=== 松土锄草 ===

浇水后半月左右,松土锄草一次,松土的深度1-2厘米;要特别注意不要损伤、松动苗木。以后视杂草和土壤板结情况,进行松土除草,每次锄草时,要除早、除小、除净。

==参考文献==
{{Reflist}}
[[Category:370 植物學總論]]
waters
26,673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