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96
次編輯
變更
居延遗址
,無編輯摘要
居延遗址,史称遮虏障,又称为居延边塞,分布在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盟额济纳旗和甘肃省酒泉市金塔县境内,是包括汉代张掖郡居延都尉府、肩水都尉府所辖居延边塞上的烽燧亭障和天田塞墙等遗址在内的遗址群。
居延遗址自东北斜向西南,全长约280千米,始建于汉武帝太初三年(前102年),废弃于东汉末年。居延遗址发现有青铜时代遗址一处,不同时期的城址十三处,墓葬六处,汉代烽燧一百余座,西夏至元代的庙宇、佛塔十多处和大片的屯田区和纵横曲折的河渠遗存 。20世纪,居延遗址出土汉简约4万余枚。
1988年1月13日,居延遗址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ref>[http://www.bytravel.cn/Landscape/7/juyanyizhi.html 居延遗址-阿拉善盟额济纳旗居延遗址旅游指南]</ref>
[[File:居延遗址1.jpg|缩略图|[https://baike.baidu.com/item/%E5%B1%85%E5%BB%B6%E9%81%97%E5%9D%80 居延遗址]]]
== 历史沿革 ==
新石器时代(前100世纪—35世纪),居延一带就有人类频繁活动的印迹。
自汉代(前202年—8年,25年—220年)兴起的丝绸之路,将居延作为重要的中转地。经过河西走廊的绿洲丝绸之路,其中一条线路就是从甘肃向北经居延地区中转,再从居延向漠北进发;还有一条从草原上通行的丝绸之路,在漠南地区呈东西走向延伸,从东部地区的辽中京城、上京城以及元代的大都、上都城向西,经过集宁、黄河北岸的河套地区,再向西进入居延地区,然后从居延处折而向北。居延地区是穿过[[戈壁]]便捷的交通节点,过往的行人、商队可在此备齐补给,再向戈壁进发,然后再走向中亚、欧洲。
唐代(618年—907年)居延地区是沟通农牧文化的交融地带,是北方草原民族“参天可汗道”的必经之地。政府在此设“宁寇军”统领居延军务,筑大同城,[[防御突厥]]、回鹘等北方民族,并为归附的突厥、回鹘部众提供安定的生活家园,同时也为丝绸之路上过往的客商提供了歇脚、中转之地。诗人王维曾经到达居延,留下了“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篇章。<ref>[http://www.bytravel.cn/Landscape/7/juyanyizhi.html 居延遗址-阿拉善盟额济纳旗居延遗址旅游指南]</ref>
[[File:居延遗址3.jpg|缩略图|[http://blog.sina.com.cn/s/blog_538bfe4f0102y0ul.html 居延遗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