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變更

五仙观

增加 297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1980年代修葺后对外开放,1989年6月晋升为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1998年划归越秀区文化局管理。
1999年撤销观内的惠福西路第二小学。2000年下半年,五仙观内外的民居、商铺开始被清拆,2001年完成,随后兴建文化广场。2002年起对头门外的东、西廊、牌坊等进行重修,2003年对外开放。当时当局的施工原则是,尽量按原貌恢复,并要求于翌年[[春节]]开放。重建的新牌坊瓦坑数较原样的为多,柱础变大,其他一些细节造型也与原貌有差异。由于[[牌坊]]前的地面已在早前被垫高,重建时抬高了牌坊台基,而且未能恢复原来正间上的七级台阶。2013年3月,五仙观及岭南第一楼被列入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ref>[http://roll.sohu.com/20130509/n375352367.shtml 广州五仙观近日被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名单(组图)],搜狐,2013-05-09</ref>
==建筑==
===岭南第一楼===
后殿往后是岭南第一楼。其始建于明朝洪武七年(1374年),现存的是万历年间重建。该楼坐北朝南,宛如城楼,分为上下两层。下层以红砂岩砌筑而成,宽14米、深12米、高7米,中间为拱券洞门,前后贯通。上层为木结构,呈长方形,宽11.8米,深9.7米,重檐歇山顶,桁梁刻有“[[乾隆]]五十三年重建”字样。现存二层的木构架是清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的建筑。[[屈大均]]在《广东新语》中把它与镇海楼、海山楼和拱北楼合称为“四大崇楼” <ref>[http://www.gzzxws.gov.cn/gzws/gzws/ml/gsws76/201207/t20120703_28925.htm 五仙观的沧桑],广州文史,2012-7-3</ref>
楼上悬挂一口高3.04米、宽2.1米、重5吨的铜钟。该钟为洪武十一年(1378年)所铸,钟体铸篆文:“大明国洪武十一年岁次戊午孟春十八日辛卯广东等处承宣布政使司铸造” ,阳文,钟口之下是该楼中心的方形大井口,每逢敲钟,钟声会传至十里之远。此钟只有遇到火警等灾难时才撞击鸣钟,平时禁止撞钟,故称之为“禁钟”,该楼又称为“禁钟楼”。楼后有小院,摆放一块[[太湖]]石,是晋代“坡山古渡”遗址。1989年6月广东省[[人民政府]]公布其为省文物保护单位。
<center> “岭南第一楼”藏身五仙观 古人一细藤吊起万斤铜钟 </center>
<center>{{#iDisplay:o0863w20p1p|560|390|qq}}</center>
 
==参考文献==
[[Category:920 建築藝術總論]]
46,162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