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變更

浦北县

增加 4,052 位元組, 4 年前
创建页面,内容为“浦北县在中国广西壮族自治区南部、南流江流域,北靠十万大山,是钦州市所辖的一个县。马江河贯穿整个浦北县城,形成一…”
浦北县在中国广西壮族自治区南部、南流江流域,北靠十万大山,是钦州市所辖的一个县。马江河贯穿整个浦北县城,形成一江两岸的基本雏形。该县于2017年4月被国际人口老龄化长寿化专家委员会认定为“世界长寿之乡”。

浦北县版图总面积2520平方公里,截至2014年末,下辖2个街道、14个镇。

浦北县地貌以丘陵为主,县境地势中部高,南、北低;地处低纬地区,光热充足,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盛产“香蕉”,是中国种蕉面积最大、总产量最高的县,被誉为“中国香蕉之乡”。

浦北县紧邻大西南出海通道的南端,地处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桥头堡,先后获全国农村教育综合改革先进县、全国先进文化县、全国体育达标先进县、全国科普示范县等荣誉称号。2016年12月,列为第三批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地区。2017年10月,被住建部命名为国家园林县城。

==地方文化==

===特色节庆===

穷鬼日

正月初三俗称“穷鬼日”。是日,解放前,浦北县境民间习惯搞清洁卫生,备户人家清洗衣服,打扫垃圾,以示“送走穷鬼”。解放后,是日仍大搞清洁卫生,沿习。

土地诞

解放前,浦北县境内大多村庄的农民均在村庄附近一棵大榕树下,立上“土地神”,俗称“社公”,有的还设有“社田”。农历二月初二日为土地诞,俗称“社日”。是日,当地大多农民备办鸡或肉及米饭拜祭“社公”;六硍、平睦、乐民等镇的居民。每逢“社日”,集体备办全猪、全羊祭祀 “社公”,并舞狮、抢炮头(抢花炮)拜祭“社公”。解放后,取缔“社田”、倒毁“社公”。20世纪80年代,个别村庄有复立“社公”的现象。

观音诞

农历二月十九日为观音诞。是日,解放前,浦北县境内有部分妇女,习惯以糯米饭、片糖供奉私自设在房里的观音偶像,以示求子祈福。解放后,该日供奉观音的活动已消失;但仍有吃糖拌糯米饭者。

上已节

农历三月三日为“上已节”。解放前,浦北县境的南部各乡农民于是日习惯做鸡屎藤(米壹),有的还采枫叶和红蓝草混墨糯煮成“红蓝饭”作饭餐;北部各乡群众,则煮红蓝饭,和成块熟猪肉带到田边祭“田头公”,以祈稻谷丰收。解放后,在该日祭“田头公’’已废,但部分群众吃红蓝饭、鸡屎藤(米壹)仍沿袭。

灶君日

农历十二月廿三日为灶君日,解放前,浦北县境民间俗称“送灶君日”。传说是日灶君上天向玉皇大帝启奏人间善恶,至三十日(小月29曰)才下尘间,回到原来家户。群众习惯在这段时间,检修屋舍,拆灶、建灶或改灶;搞清洁卫生,洗餐(炊)具、器皿、被服,擦窗橱、桌椅;做烧饼、粉利、糕点’备办年货;清理债务;外出或远离家乡的人,也于除夕前回家团聚。解放后烧香纸送灶君的迷信活动已废,其余民俗,仍沿袭。

岭头节

“岭头节”是浦北县中部北通、龙门、三合、白石水等镇的人民群众每年庆祝农业丰收而欢度的一个节日,这个节日很隆重,比过春节还要热闹。

==民间艺术==

客家傩舞

傩舞,是中国祖先创造出来的民间艺术形式之一。浦北客家傩舞又称"跳岭头"、 "岭头节"、"傩戏"、"颂鼓"、"跳鬼僮",也是客家人用以祈求风调雨顺,年景丰收的舞蹈。浦北客家傩舞有1500多年的历史,主要分布在龙门、北通、白石水、大成、张黄、三合、福旺等客家人集中聚居的地方,其表演内容大致有"开擅"、"扯大红"、"跳三师"、"拜四师"、"舞五雷"、"五雷灭妖"、"庆丰收"等。傩戏表演一般从当天下午开始,到次日上午结束。浦北傩戏表演时间为每年农历八月初二开始至十月二十。
64,212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