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106
次編輯
變更
创建页面,内容为“'''《安娜·卡列尼娜》'''是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创作的长篇小说,也是其代表作品。 作品讲述了贵族妇女安娜追求爱…”
'''《安娜·卡列尼娜》'''是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创作的长篇小说,也是其代表作品。
作品讲述了贵族妇女安娜追求爱情幸福,却在卡列宁的虚伪、渥伦斯基的冷漠和自私面前碰得头破血流,最终落得卧轨自杀、陈尸车站的下场。庄园主列文反对土地私有制,抵制资本主义制度,同情贫苦农民,却又无法摆脱贵族习气而陷入无法解脱的矛盾之中。矛盾的时期、矛盾的制度、矛盾的人物、矛盾的心理,使全书在矛盾的漩涡中颠簸。这部小说是新旧交替时期紧张惶恐的俄国社会的写照。
==内容简介==
《安娜·卡列尼娜》是托尔斯泰第二部里程碑式的长篇小说,创作于 1873—1877年。作品由两条既平行又相互联系的线索构成:一条是安娜与卡列宁、伏伦斯基之间的家庭、婚姻和爱情纠葛;一条是列文和吉娣的爱情生活及列文进行的庄园改革。安娜是一个上流社会的贵妇人,年轻漂亮,追求个性解放和爱情自由,而她的丈夫却是一个性情冷漠的“官僚机器 ”。一次在车站上,安娜和年轻军官伏伦斯基邂逅,后者为她的美貌所吸引,拼命追求。最终安娜堕入情网,毅然抛夫别子和伏伦斯基同居。但对儿子的思念和周围环境的压力使她陷入痛苦和不安中,而且她逐渐发现伏伦斯基并非一个专情的理想人物。在相继失去儿子和精神上最后一根支柱 ——伏伦斯基后,经过一次和伏伦斯基的口角,安娜发现自己再也无法在这个虚伪的社会中生活下去,绝望之余,她选择了卧轨自杀。小说揭露了 19世纪六七十年代俄罗斯上流社会的丑恶与虚伪,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处在社会转型期时所进行的复杂的道德探索和思想探索。<ref>[https://www.zqnf.com/daan/200502.html 列夫托尔斯泰《安娜卡列尼娜》小说简介_安娜卡列尼娜读后感]2017-04-04 来源: 答案网</ref>
==创作背景==
19世纪后半期的沙皇俄国,当时正值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整个社会处于由古老、守旧的封建社会向新兴的资本主义社会急剧转变的特殊时期。一方面在世界资本主义尤其是西欧资本主义国家资产阶级革命的强力冲击下,俄国封建农奴制度迅速崩溃,封建贵族地主日趋腐化堕落的思想与新兴资产阶级人文思想发生了激烈的对撞,其政治、经济制度,思想、道德观念也在急剧变化之中,欧洲资产阶级人文思想的启蒙、人性的自觉不自觉地觉醒,使人们要求人性解放、恋爱自由、婚姻自主的呼声越来越高,要求摆脱封建思想道德的羁绊;另一方面,反动腐朽的封建农奴制对资产阶级人文思想仍具强大的阻力。
从19世纪70年代起,俄国乡村遭到资本主义势力的人侵,"到民间"去等活动的开展,使托尔斯泰开始了新的思想危机和新的探索时期。他研读各种哲学和宗教书籍,不能找到答案。他甚至藏起绳子、不带猎枪,生怕自己为了求得解脱而自杀。此后,他访问神父、主教、修道士和隐修士,并结识了农民、独立教徒康。修斯塔夫。终于完全否定了官办教会,接受了宗法制农民的信仰。这是托尔斯泰复杂的探索时期,也正是在这个时期产生了《安娜·卡列尼娜》(1873-1877)。
==经典语录==
人并不是因为美丽才可爱,而是因为可爱才美丽。——托尔斯泰《安娜·卡列尼娜》
我们都在等待,等待着别的人来拯救我们自己。——列夫·托尔斯泰《安娜·卡列尼娜》
幸福的家庭有同样的幸福,而不幸的家庭则各有各的不幸。——托尔斯泰《安娜·卡列尼娜》
人都是为希望而活,因为有了希望,人才有生活的勇气。——列夫·托尔斯泰《安娜·卡列尼娜》
风中之烛在风中摇曳,微弱的亮光照亮四周,最终在黑暗之中黯然消逝。——列夫·托尔斯泰《安娜·卡列尼娜》
水满则溢,说盈则亏”,这个世界从来只有更美,而没有最美。而最靠近完美的一刻,就是最容易走向相反的时刻。——列夫·托尔斯泰《安娜·卡列尼娜》
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列夫·托尔斯泰《安娜·卡列尼娜》
==作品影响==
1877年,小说首版发行。据同代人称,它不啻是引起了"一场真正的社会大爆炸",它的各个章节都引起了整个社会的"跷足"注视,及无休无止的"议论、推崇、非难和争吵,仿佛事情关涉到每个人最切身的问题"。
但不久,社会就公认它是一部了不起的巨著,它所达到的高度是俄国文学从未达到过的。伟大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兴奋地评论道:"这是一部尽善尽美的艺术杰作,现代欧洲文学中没有一部同类的东西可以和它相比!"他甚至称托尔斯泰为"艺术之神"。而书中的女主人公安娜·卡列尼娜则成为世界文学史上优美丰满的女性形象之一。
《安娜·卡列尼娜》把19世纪批判现实主义推向了最高峰,人们又把《安娜·卡列尼娜》当做俄国19世纪现实的教科书。正是通过它,许多人了解到了俄国19世纪70年代的社会现实。俄国后来的民主主义革命者对社会的攻击便是从这里开始的。俄国革命的领导人列宁曾反复阅读过《安娜·卡列尼娜》,以至把封皮都弄得起皱了。
100多年来各国作家按自己的理解把安娜搬上舞台、银幕、荧光屏。
==作者简介==
列夫·托尔斯泰(1828~1910),俄罗斯文学大师。他以自己一生的辛勤创作,登上了当时欧洲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高峰,在世界文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他描绘了俄罗斯民众广阔的生活场景,被称为“俄国革命的一面镜子”。代表作为《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和《复活》。
==參考资料==
{{Reflist}}
[[Category:810 文學總論]]
作品讲述了贵族妇女安娜追求爱情幸福,却在卡列宁的虚伪、渥伦斯基的冷漠和自私面前碰得头破血流,最终落得卧轨自杀、陈尸车站的下场。庄园主列文反对土地私有制,抵制资本主义制度,同情贫苦农民,却又无法摆脱贵族习气而陷入无法解脱的矛盾之中。矛盾的时期、矛盾的制度、矛盾的人物、矛盾的心理,使全书在矛盾的漩涡中颠簸。这部小说是新旧交替时期紧张惶恐的俄国社会的写照。
==内容简介==
《安娜·卡列尼娜》是托尔斯泰第二部里程碑式的长篇小说,创作于 1873—1877年。作品由两条既平行又相互联系的线索构成:一条是安娜与卡列宁、伏伦斯基之间的家庭、婚姻和爱情纠葛;一条是列文和吉娣的爱情生活及列文进行的庄园改革。安娜是一个上流社会的贵妇人,年轻漂亮,追求个性解放和爱情自由,而她的丈夫却是一个性情冷漠的“官僚机器 ”。一次在车站上,安娜和年轻军官伏伦斯基邂逅,后者为她的美貌所吸引,拼命追求。最终安娜堕入情网,毅然抛夫别子和伏伦斯基同居。但对儿子的思念和周围环境的压力使她陷入痛苦和不安中,而且她逐渐发现伏伦斯基并非一个专情的理想人物。在相继失去儿子和精神上最后一根支柱 ——伏伦斯基后,经过一次和伏伦斯基的口角,安娜发现自己再也无法在这个虚伪的社会中生活下去,绝望之余,她选择了卧轨自杀。小说揭露了 19世纪六七十年代俄罗斯上流社会的丑恶与虚伪,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处在社会转型期时所进行的复杂的道德探索和思想探索。<ref>[https://www.zqnf.com/daan/200502.html 列夫托尔斯泰《安娜卡列尼娜》小说简介_安娜卡列尼娜读后感]2017-04-04 来源: 答案网</ref>
==创作背景==
19世纪后半期的沙皇俄国,当时正值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整个社会处于由古老、守旧的封建社会向新兴的资本主义社会急剧转变的特殊时期。一方面在世界资本主义尤其是西欧资本主义国家资产阶级革命的强力冲击下,俄国封建农奴制度迅速崩溃,封建贵族地主日趋腐化堕落的思想与新兴资产阶级人文思想发生了激烈的对撞,其政治、经济制度,思想、道德观念也在急剧变化之中,欧洲资产阶级人文思想的启蒙、人性的自觉不自觉地觉醒,使人们要求人性解放、恋爱自由、婚姻自主的呼声越来越高,要求摆脱封建思想道德的羁绊;另一方面,反动腐朽的封建农奴制对资产阶级人文思想仍具强大的阻力。
从19世纪70年代起,俄国乡村遭到资本主义势力的人侵,"到民间"去等活动的开展,使托尔斯泰开始了新的思想危机和新的探索时期。他研读各种哲学和宗教书籍,不能找到答案。他甚至藏起绳子、不带猎枪,生怕自己为了求得解脱而自杀。此后,他访问神父、主教、修道士和隐修士,并结识了农民、独立教徒康。修斯塔夫。终于完全否定了官办教会,接受了宗法制农民的信仰。这是托尔斯泰复杂的探索时期,也正是在这个时期产生了《安娜·卡列尼娜》(1873-1877)。
==经典语录==
人并不是因为美丽才可爱,而是因为可爱才美丽。——托尔斯泰《安娜·卡列尼娜》
我们都在等待,等待着别的人来拯救我们自己。——列夫·托尔斯泰《安娜·卡列尼娜》
幸福的家庭有同样的幸福,而不幸的家庭则各有各的不幸。——托尔斯泰《安娜·卡列尼娜》
人都是为希望而活,因为有了希望,人才有生活的勇气。——列夫·托尔斯泰《安娜·卡列尼娜》
风中之烛在风中摇曳,微弱的亮光照亮四周,最终在黑暗之中黯然消逝。——列夫·托尔斯泰《安娜·卡列尼娜》
水满则溢,说盈则亏”,这个世界从来只有更美,而没有最美。而最靠近完美的一刻,就是最容易走向相反的时刻。——列夫·托尔斯泰《安娜·卡列尼娜》
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列夫·托尔斯泰《安娜·卡列尼娜》
==作品影响==
1877年,小说首版发行。据同代人称,它不啻是引起了"一场真正的社会大爆炸",它的各个章节都引起了整个社会的"跷足"注视,及无休无止的"议论、推崇、非难和争吵,仿佛事情关涉到每个人最切身的问题"。
但不久,社会就公认它是一部了不起的巨著,它所达到的高度是俄国文学从未达到过的。伟大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兴奋地评论道:"这是一部尽善尽美的艺术杰作,现代欧洲文学中没有一部同类的东西可以和它相比!"他甚至称托尔斯泰为"艺术之神"。而书中的女主人公安娜·卡列尼娜则成为世界文学史上优美丰满的女性形象之一。
《安娜·卡列尼娜》把19世纪批判现实主义推向了最高峰,人们又把《安娜·卡列尼娜》当做俄国19世纪现实的教科书。正是通过它,许多人了解到了俄国19世纪70年代的社会现实。俄国后来的民主主义革命者对社会的攻击便是从这里开始的。俄国革命的领导人列宁曾反复阅读过《安娜·卡列尼娜》,以至把封皮都弄得起皱了。
100多年来各国作家按自己的理解把安娜搬上舞台、银幕、荧光屏。
==作者简介==
列夫·托尔斯泰(1828~1910),俄罗斯文学大师。他以自己一生的辛勤创作,登上了当时欧洲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高峰,在世界文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他描绘了俄罗斯民众广阔的生活场景,被称为“俄国革命的一面镜子”。代表作为《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和《复活》。
==參考资料==
{{Reflist}}
[[Category:810 文學總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