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9,562
次編輯
變更
它山堰
,無編輯摘要
[[File:它山堰.jpg|320px|缩略图|右|<big>它山堰</big>[https://p1.cncnimg.cn/jdpic/6/5261_b.jpg 原图链接][https://ningbo.cncn.com/jingdian/tashanyan/profile 来自 欣欣旅游 的图片]]]
'''它山堰'''([[汉语]]拼音:Tuōshān Yàn)是中国[[浙江省]][[宁波市]]的一座古代堤堰,位于海曙区鄞江镇它山堰村,兴建于唐文宗大和七年(833年),是浙江省灌溉面积最大的古代[[水利工程]]。它山堰位于奉化江最大的支流鄞江,使用条石叠砌而成,解决了鄞西大片土地的灌溉和明州(宁波)州城的生活用水问题,经历代修缮,至今仍发挥作用。1988年,它山堰被列入[[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5年10月被国际灌排委员会认定为[[世界灌溉工程遗产]] <ref>[http://help.3g.163.com/0409/16/0115/15/BDCNLQQI04090782.html 宁波它山堰新增一个世界灌溉工程遗产],网易,2016-01-15</ref> 。
==修建==
根据[[南宋]]淳祐年间魏岘所著《四明它山水利备览》 <ref>[https://www.kekeshici.com/guji/mingzhu/145907.html 古籍名著《四明它山水利备览》的年代],可可诗词网,2019-05-30</ref> ,它山堰于唐大和七年由鄮县县令王元𬀩主持兴建。王元𬀩祖籍[[山东]]琅琊,历任[[翰林院]]书记、翰林院编修、朝仪郎,后因争议贬为金华府同知、鄮县县令。就任县令时,刺史于季友已修建一座仲夏堰,但由于选址原因,仲夏堰蓄水不足,且难以解决咸潮倒灌的问题。为此,王元𬀩在仲夏堰上游选择了“两山夹流,铃锁两岸”的它山作为修建新堰的地点,因而堰以山为名。它山堰建成后,王元𬀩并未因此得到重用,反而屡受参劾,于鄮县令任上辞官归隐。
有记载称,它山堰修建时,先疏浚原有的北山古港,再将溪流截断,排水后筑堰,更具体的修建过程则不可考:325。20世纪70年代,村民在它山堰南岸背山面的马鞍岗发现一条通往石宕的道路,且它山堰石材与该石宕的石材相同,因而推断它山堰的[[石料]]来自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