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80
次編輯
變更
华阴市
,無編輯摘要
[[file:华阴市01.jpg|缩略图|[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90801/916e2cf4d62341e79c1b8d7de200acee.jpeg 原图连接]]][[file:华阴市02.jpg|缩略图|[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90801/0153383f2f4a4d068b453be30ecc41c1.JPG 原图连接]]][[file:华阴市03.jpg|缩略图|[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90801/7d963c1096974b71a949bdd4546b737d.JPG 原图连接]]][[file:华阴市04.jpg|缩略图|[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90801/22f090c7fbc8437caa25d6147fd2f2da.jpeg 原图连接]]][[file:华阴市05.jpg|缩略图|[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90801/b374f1673e984303890f33ae53bb508d.JPG 原图连接]]][[file:华阴市06.jpg|缩略图|[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90801/02052df675a841f0af709a1e8397d6f1.JPG 原图连接]]][[file:华阴市07.jpg|缩略图|[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90801/5724fa4f4fd949af954b323e7d08c4c0.jpeg 原图连接]]][[file:华阴市08.jpg|缩略图|[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90801/5e7534d7666944bcb58c084f0e98b52c.JPG 原图连接]]][[file:华阴市09.jpg|缩略图|[https://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q_70,c_zoom,w_640/images/20180801/c9d142ea6816482398f49ad89d4d7700.jpeg 原图连接]]][[file:华阴市10.jpg|缩略图|[https://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q_70,c_zoom,w_640/images/20180801/b98188c244e74c318872e6140c906d4a.jpeg 原图连接]]] ==华阴== [[华阴市]],隶属于[[陕西省渭南市]],因境内的[[西岳华山]]而闻名,位于[[关中平原]]东部,秦晋豫三省结合地带,东起[[潼关]],西邻[[华州区]],南依[[秦岭]],北临[[渭水]],介于北wei34°19′22″—34°40′00″,东经109°54′00″—110°12′13″之间,总面积817平方千米。 华阴[[春秋]]设邑,[[战国]]置县,至今已有2300多年历史,自古有“[[三秦]]要道、八省通衢”之称,是中原通往西北的必经之地。1990年12月经[[国务院]]批准撤县设市,是陕西四个县级市之一,1993年被陕西省政府命名为[[历史文化名城]]。 华阴市是天下[[杨氏]]的发源地,有“天下杨氏出华阴,华阴杨氏归东宫”之说,隋朝开国皇帝隋文帝[[杨坚]]即为华阴人。战国时大纵横家[[公孙衍]],东汉两袖清风的名臣[[杨震]]也诞生于此。 2018年,华阴市下辖2个街道、4个镇,另设有1个国企。截至2017年末,华阴市常住人口26.3352万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84.96亿元,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6.24亿元,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32.26亿元,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46.46亿元,三次产业结构比为7:38:55,按平均常住人口计算,人均GDP为32293元。 ==地名由来== “华阴”作为县名,始于[[汉高祖]]八年(前199年),因治县在[[华山]]北麓而得名。 ==历史沿革== ===建置沿革=== 早在[[新石器时代]],华阴县观北乡龙窝村,[[敷水镇]]横阵村、敷南村,岳庙镇西关村等地就已有先民活动。 [[夏]](约前21—前17世纪) 传说禹帝制九州,华阴隶属雍州。 [[商]](约前1600—前1028年) 华阴属雍州。 [[西周]](约前1027—前771年) 华阴属豫州。 [[春秋]](前770—前475年) 华阴属晋,晋置阴晋邑,故治在今陕西华阴市卫峪乡段家城村。 [[战国]](前475—前221年) 韩、赵、魏三分晋室,华阴以魏长城为界,东属魏,西属秦。 秦惠文王六年(前332年),魏纳阴晋于秦。秦置于宁秦县(包括今华阴、潼关二县年),取“宁靖秦疆”之意。 [[秦]](前221—前206年) 宁秦县属内史管辖,治县仍为阴晋城。 [[西汉]]((前202—8年) [[汉高帝]]二年(前205年),属[[渭南郡]]。 汉高帝八年(前199年),以地处华山之北更名华阴县,属[[京兆尹]],治县阴晋城。 汉高帝九年(前198年),属内史。 [[汉武帝]]建元六年(前135年),分内史为左右。华阴县属右内史。 [[太初]]元年(前104年),改右内史为京兆尹,华阴县属之。 [[新莽]](9—23年) [[始建国]]元年(9年),属于冯翊郡。 [[天凤]]二年(15年),更名华阴为华坛县,辖区约为华阴县西部。同时改船司空县为船利县,同属翊尉郡。辖区为华阴县东部及潼关县地。 更始元年(23年),复名华阴县,属京兆尹。 [[东汉]](25—220年) 复名华阴,撤船利县,辖地并入华阴县。初同属京兆尹。 建武十五年(39年),由京兆尹改属[[弘农郡]]。 [[三国曹魏]](220—265年) 华阴属司州恒农郡。 [[西晋]](265—316年) 西晋泰始元年(265年),恒农郡复为弘农郡,华阴县属之。 [[东晋十六国]](317年-420年) 东晋太元十八年(393年),华阴及敷西县改属梁州华山郡。 [[前赵]](304—329年),华阴改属雍州弘农郡。 [[后赵]](319—349年),华阴属雍州弘农郡。 [[前秦]](351—394年),华阴及敷西县属洛州弘农郡。 [[后秦]](384—417年),华阴及敷西县属冀州华山郡。 [[大夏]]时废敷西县。 东晋义熙十三年(417年),改属雍州,治所华阴。 [[南北朝]](420—589年) [[北魏]]太平真君元年(440年),仍置华山郡,华阴县属之。 北魏太和十一年(487年),华阴与大荔县合并,迁临晋城(今大荔县城附近年),同年复设敷西县,属东雍州华山郡。 北魏[[孝昌]]二年(526年),还治今华阴市卫峪乡段家城村。属华山郡。 北魏[[永熙]]元年(534年),在华阴县东5千米处设定城县,后废。 [[西魏]]废帝三年(554年),正月改名华州,华阴及敷西县属华州华山郡。 [[北周]]袭西魏属制。 [[隋代]](581—618年) 隋初,撤敷西县,其辖地并入华阴县,迁址今县城。 [[开皇]]三年(583年),废华山郡。华阴县直属华州。 [[大业]]三年(607年),州废,属京兆郡。 大业五年(609年),移治今华阴市区,仍属京兆郡; [[义宁]]元年(617年),分京兆郡,郑县、华阴二县,复置华山郡。华阴县属华山郡。 [[唐代]](618—907年) [[武德]]元年(618年),华山郡改置华州,华阴县属之。 垂拱元年(685年),改华州为太州,改华阴县为仙掌县。 天授二年(691年),分仙掌县东部设立潼津县(今潼关县地年),属虢州。 圣历二年(699年),三月改属太州。 长安二年(702年),撤潼津县,辖地并入仙掌县。 神龙元年(705年),太州复名华州,仙掌县复名华阴县。 天宝元年(742),华州改置为华阴郡,华阴县属之。 上元二年(761年),再改为太州,华阴县改为太阴县。 宝应元年(762年),太州复名华州,同时复名华阴县,属京畿道华州。 乾宁四年(897年),华州升为兴德府,华阴县属之。 天祐三年(906),复为华州。华阴县属之。 [[五代]](907—960年) 属华州,五代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北宋,金,元不变。 [[北宋]](960—1127年) 华阴属永兴军路华州。 [[金]](1115年-1234年) 皇统二年(1142年),华阴属京兆府路华州。 [[元]](1260—1368年) 至元十六年(1279年),华阴属安西路总管府。 皇庆元年(1312年),属奉元路华州。 [[明]](1368—1644年) 华阴属陕西省等处承宣布政使司西安府华州。 [[洪武]]七年(1374年),设潼关守御千户所,属陕西都指挥司。 洪武九年(1376年),改设潼关卫(改隶河南都指挥司年),屯、营、堡、寨星占华阴28处。 [[清]](1644—1912年) 雍正四年(1726年),华阴县东部置潼关县,与华阴县同属陕西华州直隶州。 雍正十三年(1735年),华州降为散州,不再领县,华阴、潼关改属陕西潼商道同州府。 [[中华民国]](1912—1949年) 民国二年(1913年),撤同州府,华阴属陕西省关中道。 民国十七年(1928年),直属陕西省。 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属陕西省第八行政督察专员公署;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八月,于华县设立陕西省第二行政督察专员公署,华阴县属之。 [[中华人民共和国]](1949年—) 1949年5月23日,华阴解放,属陕甘宁边区政府渭南分区。 1950年5月,属陕西省渭南专区。 1956年10月,改属陕西省。 1958年12月,并入渭南县。 1961年9月,恢复华阴县建制,属渭南专区。 1969年,属渭南地区。 1990年12月27日,经国务院批准,改华阴县为华阴市。 ==行政区划== ===明清时期=== 明洪武九年(1376年),设潼关卫,寓兵于农。星占华阴各里屯、营、堡、寨共有28处。 明万历四十一年(1613年),华阴为4乡30里。 清袭明制。雍正二年(1724年),撤潼关卫。雍正四年(1726),设潼关县。乾隆十二年(1747年),改县设潼关厅。以满城(潼关县城)西门外为界,西属华阴,东属潼关。潼关在华阴县各屯、营、堡、寨仍归潼关所辖。华阴行政区划共辖28里,376村堡。 ===民国时期=== 民国初年,沿袭清乡里制,华阴依旧为28里。 民国十年(1921年),华阴设5区辖28里。 民国十八年(1929年),陕西省增设平民县,将华阴县东北黄河河滩的一部分,划归平民县。 民国二十年(1931年),华阴又划为5区,39个乡镇,753闾,3738邻。 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取消区建置,实行保、甲,并改乡镇为联保,联保下设保,保下为甲,华阴变为28个联保。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又调整为10联保,95保,1882甲。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又改联保为乡镇,华阴共设10个乡镇。是年底,因华阴、潼关划定县界,故正、关西划归潼关。自民国三十年(1941年)元月起,华阴、潼关按区划界线,分别接管。 民国三十三年(1944年),华阴为8个乡镇,92保,1730甲。至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5月华阴县解放,除个别保甲有变更外,乡镇数未变。 ===解放后=== 解放后,县以下建置实行区、乡制,将民国时期的8个乡镇改为8个区。同时废除保甲制,建立乡、村政权。 1949年10月下旬,撤销太华、里仁两区,将原8个地名区调整为6个以序数命名的区,辖42个乡镇,229个行政村。 1950年5月,撤销定远区,华阴编为5区41个乡。 1951年4月1日,经华阴县和大荔朝邑协商,报渭南专区批准,决定以渭河为界,华阴县河北的王家庄划归大荔县,薛董家划归朝邑县,朝邑县河南的吊庄、南栅、平民3村归华阴县。1952年,华县梁村划给华阴县。 1953年7月,华阴县辖区新增6个乡。一区增设红岩乡。二区增设竹峪乡、桃园乡。三区增设东里乡。四区增设陈家乡。五区增设杜峪乡。是年,二区桃岭乡改为三峪乡。四区北社乡改为尚村乡。 1956年2月,撤区并乡,华阴保留敷水、三河两个区,将47个乡调整为15个乡镇。 1957年9月,撤销敷水、三河两个区,区辖乡(镇)为县直属管理。华阴直辖15个乡(镇)。 1958年9月,人民公社化运动开始,“政社合一”的公社、大队代替原乡、村体制。华阴共辖155个大队,570个小队。 1959年元月1日,并入渭南县,设华阴人民公社,下辖12个管区。华阳划归渭南县金堆公社管辖,设华阳管区。 1960年10月,因修建三门峡水库,6个管区的全部或大部外迁并撤销,涉及部分村民外迁的有兴建、敷水。随后又新设硙峪、观北管区。至此,华阴公社共有8个管区,下辖155个大队,570个生产队。 1961年5月,中共渭南县委决定撤销华阴公社及管区,成立“党政合一”的华阴地区工作委员会,下辖5个人民公社。 1961年9月1日,恢复华阴县建置,华阴工委撤消,华阳公社重归华阴县。华阴经调整有9个公社,下辖155个大队,570个生产队。 1964年10月,恢复设立城关镇。 1980年12月,增设桃下、华山镇建制。华阴为9个公社,3个镇,下辖157个大队,590个生产队。 1983年4月,实行政、社分设,恢复乡、村建制。华阴为9个乡3个镇。1985年1月乡镇调整,华山乡并入华山镇,兴建乡并入桃下镇,同时改孟塬乡、敷水乡为镇建制。此时,华阴划为岳庙、观北、硙峪、五方、华阳5乡;城关、华山、孟塬、桃下、敷水5镇。下辖158个行政村,602个村民小组。 1990年3月,移民返库,正式成立北社、五合、焦镇3个乡。华阴共辖8乡5镇,下辖186个行政村,721个村民小组;16个居民社区,75个居民小组。 2011年,撤销卫峪乡、北社乡并入岳庙街道,将桃下镇和敷水镇合并设立罗敷镇,将五方乡和玉泉街道合并设立华山镇。 ===区划现状=== 截至2018年,华阴市下辖2个街道、4个镇,另设有1个国企。华阴市人民政府驻[[太华路街道]]东岳路23号。 ==人口== 截至2017年末,华阴市户籍总人口为25.1624万人,其中:城镇人口99125人,乡村人口15.2499万人;男女性别比为1.040:1。全市共有83736户家庭,家庭户平均规模约为3.00人/户。根据2017年1‰人口抽样调查情况显示,年末常住人口26.3352万人,出生人口2863人,出生率10.87‰;死亡人口1817人,死亡率6.90‰,自然增长率3.97‰。 ==交通运输== ===交通=== [[郑西高速铁路]]、[[陇海铁路]]、[[西潼高速公路]]、[[310国道]]、老西潼公路横贯华阴市东西,[[南同蒲铁路]]、202省道、拟建的沿黄公路华阴段纵横南北。公路路网密度达90千米/百平方千米。境内有5个火车站,其中[[华山火车站]]为国家二级编组站,郑西高速铁路(时速350千米/小时)华山北站规模仅次于[[西安站]]和郑州站,年旅客流量达8000万人次,距西安30分钟车程。 ===运输=== 2017年,华阴市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实现增加值7.5269亿元,较上年增长7.1%;营利性服务业实现增加值4.243亿元,同比增长26.2%。全年公路交通完成旅客运输总量792万人,公路客运周转量28269万人千米;完成货物运输总量128万吨,公路货运周转量11296万吨千米。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华阴市位于陕西省关中盆地东南部,最南以[[秦岭]]山脉老爷岭与[[洛南县驾鹿乡]]相连,最北以[[渭河]]中心为界与[[大荔县西寨乡]]相望,最东以[[孟塬镇]]的王家寨、沟李家,硙峪乡的西河村与[[潼关县]]的安平乡、高桥乡相接,最西以[[敷水镇]]左家堡与[[华县]]柳枝镇的王寨村、陈家堡、曹家巷毗邻。介于北纬34°19′22″—34°40′00″,东经109°54′00″—110°12′13″之间,市境南北长约34.5千米,东西宽约28千米,总面积为817平方千米,约占陕西省总面积的0.4%,渭南市总面积的6.22%。县城东距潼关县界12千米,西距华县县界19千米,南距洛南县界17千米,北距大荔县界8千米。 ==地质构造== ===地层=== 华阴市境内南部为太古界太华群深变质的片麻岩地层,北部为新生界第四系沉积物。 ===太古界太华群=== 分布于山前断裂带以南,共有7个地层组,出露地表的由下而上有三官庙组、秦仓沟组、桃峪组,总厚6012米,同位素年龄为25—26亿年。 ===新生界第四系=== 分布于山前大断层以北的广大地区和以南的沟谷、河流阶地。 ===侵入岩=== 华阴市境内侵入岩主要是中生代燕山期酸性岩浆侵入,是境内最强烈且十分频繁的一次岩浆活动,其岩石种类有: 华山花岗岩:分布于桐岭以东,主要是正常花岗岩,角闪正常岩,构成了华山的主体。岩体呈东西向展布,东西长约21千米,南北宽约6.6千米,总面积130余平方千米,其中县境内占总面积的85%。 老牛沟花岗岩:分布于大敷峪至蓝田县姜家沟之间的地区,呈东西向展布,长约46千米,宽3.5—13.5千米不等,总面积约440平方千米,县境内仅占0.5%。 ===区域地质构造=== 华阴市境南部构造单元属豫西断隆的太华台拱,为一长期隆起的构造单元,迄今仍在上升。北部地质构造单元属于汾渭断陷,该区基岩深埋,以华山断裂旁的华山凹陷为最深,内有第四纪沉积物,厚达1000米。基底中不同方向的断层错综复杂。 ==地形地貌== 华阴市地处秦岭北麓,地形地貌大致分为秦岭山地、山前洪积扇群、渭河阶地和黄土台塬等。 ===山地=== 横亘于华阴市南部的山地是秦岭山脉北支的东段华山山脉,面积约327平方千米,占全市总面积的40%。海拔430—2483.6米之间,绝大部分海拔在1000米以上,南部分水岭一带超过2000米。南高北低,群山拔地而起,雄伟险峻,主脊线呈东西向 延 伸于华阴县和洛南县交界处,主要山峰自西向东有金岩沟(2483.6米),老爷岭(2250米)、赛华山(2200米)、王道岭(2338米)。另外,华阴县五方乡和华阳乡交界处的最高峰海拔达2279.1米,孟塬乡南北走向的山岭两个高峰海拔分别为2225.9米和2240.5米。西岳华山位于南部山地中部,四面绝壁,以险闻名天下。 ===黄土台原=== 华阴市黄土台原俗称孟塬,位于华山山脉以北,观北至潼关断层以东的三角地带,东部以陡坎断面与平原和洪积扇相隔,前缘高差30—50米。本区面积65平方千米,约占全市总面积的8%。塬面海拔400—850米。最高的牛家岭一带超过900米,总地势南高北低,向北部平原倾斜。 ===山前洪积扇=== 华阴市山前洪积扇位于观北断层以西的山地北麓,总面积46平方千米,占全市总面积的5.6%,是源于南部山地各河的洪积物沉积而成的扇状地形。地势南高北低,扇面宽3—4千米,海拔350—400米,近山一带倾角5°—10°,前缘倾角3°—5°。各河在近山区深切达20米以上,中前部深切10—20米。 ===平原=== 华阴市平原区位于黄土台原和山前洪积扇以北,系渭河及其支流冲积而成,总面积约379平方千米,占全市总面积的46.4%,海拔329—420米。地势南高北低,东西高差不大,全区包括渭河河漫滩和一、二、三级阶地。 ==气候特征== ===光照=== ===太阳辐射=== 太阳辐射以6月最多,达16千卡/平方米,12月最少,仅5.9千卡/平方米。全年太阳辐射126.45千卡/平方米。 ===日照=== 多年平均日照时数为2130.6小时,最高的1977年达2549.3小时,最少的1984年仅1483.32小时。 各月平均日照时数最多是8月,达240小时,最少是2月和12月,分别为136.4和136.8小时。历年日照最多的月份是1969年6月,多达297.8小时,最少的是1975年12月,仅57.8小时。 ===气温=== 南部山地年平均气温5.7—9.1℃,山麓洪积扇一带年平均气温为11.8℃,黄土台原地区年平均气温为11.2℃,平原地区年平均气温13.5—14.7℃,敷水乡沿山地带由于沙石地表和焚风效应,年平均气温达14.7℃。 多年平均气温为13.5℃,1月是一年中气温最低月,月平均气温为-0.6℃,最高气温多出现于7月,月平均气温为26.5℃。夏季各月平均气温均在25℃以上,3个月均达25.7℃;冬季各月均在2℃以下,3个月平均为0.7℃。春温略低于秋温,二者气温分别为12.5℃和13.4℃。 平原地区平均无霜期是208天,最长226天,最短194天。初霜多出现于10月下旬,最早出现于10月上旬,最迟出现于11月初。终霜一般出现于3月底到4月初,最迟出现于4月下旬。 ===降水=== 年降水量的分布是自北向南递增。县气象站测得平川区年降水量为599.0毫米;黄土台原区(孟塬)638.7毫米,沿山区710.2毫米;山区介于907.4—1361.3毫米;其中华山气象站测得华山西峰年降水量为907.4毫米,华山以北以青柯坪为中心,沿华山峪有一条狭长的多雨区,年降水量1000—1300毫米,年降水量达1361.3毫米的青柯坪为全市降水最多的地方。 ===气压=== 气压变化的规律是夏季气温高,空气密度小,质体轻,因而气压值小;冬季气温低,空气密度大,质体重,因而气压值大。冬夏季气压差异大,与季风性质、植被状况、降水多少等诸方面皆有关系,表现了大陆性较强的气候特征。 ===风=== 风速:多年平均风速2.1米/秒,其中春秋风速最大,达2.5米/秒。夏季次之,风速2.3米/秒。冬季1.8米/秒,秋季最小,仅1.6米/秒。各月平均风速最大的是4月、5月、8月,达2.9米/秒,12月最小,仅1.4米/秒。 风向:多年平均风向以偏东风最多,以东风为主导风向的月份有2、3、5、8、9共5个月。风向频率在9—16%。次风向为西风,以西风为主导风向的月份有1、6、11、12共4个月,风向频率为8—9%。第三主导风向为东北风,以东北风为主导风向的月份有4、7月,出现频率11—12%。10月份以上3个月风向频率相当。 ==水系水文== 华阴市地处黄河流域的渭水下游,渭水自西向东横贯县北界。境内河流发源于南部山地,自南向北注入渭水。全市河流流域面积5平方千米以上的15条,10平方千米以上的8条,100平方千米以上的4条。长度5千米以上的17条,10千米以上的10条,20千米以上的7条。 ===[[渭河]]=== 渭河西自良坊附近入境,东至贾村附近出境,境内全长47.7千米。渭河多年平均径流量94.8亿立方米,平均流速253.6立方米/秒。 ===方山河=== 方山河发源于方山峪,流经白土坡、左家堡、孙庄,在良坊附近注入渭河,全长20.57千米,全河流域面积17.08平方千米。 ===葱峪河=== 葱峪河源于葱峪,流经葱峪口,横阵西堡、台头,于冯家庄附近注入渭河(现入排水干沟),全长23.6千米,其中山区段长8.5千米。全河流域面积25.5平方千米。 ===罗敷河=== 有东、西两源,最长的东源发源于华阳乡的后沟,西源发源于华县境内,二源在华阳乡八里桥附近汇合,在华阳乡草滩附近进入华县港子街段,后于桃下镇的牛圈芋进入华阴,流经罗敷、桥营,北流汇入渭河,全长49.6千米,流域面积200多平方千米,是华阴县境内最大的渭河支流。 ===柳叶河=== 柳叶河发源于仙峪,流经仿车、王道、南营在北严村附近注入渭河。全长30.6千米,山区段长16千米,全河流域面积134.9平方千米。 ===长涧河=== 长涧河源于黄甫峪,流经红岩、西关、风匣城在东阳村附近注入渭河,全长29.4千米,山区段长15千米,全河流域面积118.6平方千米。 ===白龙涧=== 白龙涧发源于蒲峪,流经营里、严家、马村、西谢、苗家、周家、硙峪、沙渠等村,在三河口附近注入渭河。全长26.6千米,山区段长10.7千米,黄土台原区长10.9千米,全河流域面积119.4平方千米。 ===磨沟河=== 磨沟河源于潼关高桥与华阴县孟塬一带,中游在华阴境内,下游在潼关境内注入渭河。华阴县境内全长8.5千米,流域面积约3平方千米,平均比降1.9‰。 ==土壤类型== 华阴市土壤有9个土类,主要有棕壤、褐土、黄绵土、淤土、娄土、潮土、草甸土、水稻土及沼泽土等。 ===棕壤=== 分布于海拔1300—1400米以上的山区,总面积263989.93亩,占全市总面积的21.5%。 ===褐土=== 分布于海拔1300—1400米以下山区和黄土台原部分地区,面积218469.73亩,占全市总面积的17.8%,共有黄土质褐土性土和砾质褐土性土两个土属。 ===塿土=== 华阴市主要农业土壤之一,面积44447亩,占全市总面积的3.7%,主要分布在平川区和塬区。面积27151亩。占土壤总面积的61.3%。 ===黄土性土=== 主要分布于孟塬、硙峪、观北、岳庙、敷水等乡的塬坡和各村周围的壕沟等地势低洼的地方,面积92814亩,占全市总面积的7.6%。黄土性土包括黄绵土、黄墡土两个亚类、4个土属的14个土种。 ===淤土=== 有洪淤土和河淤土两个亚类的6个土属、10个土种,占全市总面积的6.4%,主要分布于山前洪积扇上及长涧、罗敷、柳叶、白龙涧等大河两岸。 ===潮土=== 有潮土、盐化潮土两个亚类的3个土属5个土种,主要分布于沙营、掌化、仿车、大城、六一等村和老西潼关公路以北地下水位较高的地带,面积30354亩,占全市总面积的2.5%。 ===水稻土=== 有潜育型水稻土和潴育型水稻土两个亚类的3个土属,3个土种,即黄泥田、漏沙泥田和泥沙田,面积946.83亩,占全市总面积的0.08%。主要分布于掌化、仿车、杨家城、兴乐坊等地下水位高的地方。 ===沼泽土=== 主要分布于海拔333米以下、二华排水沟附近及平川地区地下水位高、地表有缓慢流水的地区沟道内。市境仅有沼泽地一个土种,总面积544.5亩,占全市面积的0.05%。 ===草甸土=== 分布于海拔333米以北的地区。面积26531亩,占全市总面积的2.16%。 ==自然资源== ===水资源=== 华阴市境内秦岭北麓6条南山支流与渭河交汇,水源充足。地表水年总经量1.2亿立方米,地下水年补给量1.43亿立方米 。各河山区段落差大,径流集中,水力资源丰富,全县理论水力蕴藏量为24968千瓦,其中罗敷河13276千瓦,可开发4040千瓦。 ===植物资源=== 华阴市地处暖温带半湿润气候区,典型的地带性植被是落叶阔叶林和森林草原,主要树种有[[桐树]]、[[榆树]]、[[杨树]]、[[柳树]]等,南部山地由于垂直高差,水热条件随海拔高度变化而变化,植被呈垂直分布,有落叶阔叶林和森林草原,针、阔叶混交林等林型,主要针叶树种有[[华山松]]、[[油松]]、[[白皮松]]、[[侧柏]]等。全市共有乔木植物44科66属,110余种。 ===动物资源=== 华阴市南部秦岭,不仅是中国重要的自然地理分界线,而且是动物区系的分界线,按世界动物地理区的分界,秦岭位于东洋界和古北界的分界线。华阴市属于动物区系的古北界,但又位于古北界的南缘,在动物的区分组成上又有一定的东洋界动物潜入。由于华阴市的动物地理位置,故华阴市动物资源丰富,全市有动物18目,29科,54种。 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的有:[[大鲵]](娃娃鱼),主要分布于华阳乡的罗敷河中。 国家三级保护动物的有:[[金钱豹]]、[[草鹿]]、[[苏门羚]]、[[青羊]]以及鸟类中的[[锦鸡]](金鸡)。 兽类:有[[草兔]]、[[松鼠]]、[[黄鼬]]、[[獾]]、[[水獭]]、[[野猪]]、[[狐狸]]、[[山羊]]、[[獐子]]、[[黄鼬]]、[[刺猬]]、[[穿山甲]]等。 鸟类:有[[斑鸠]]、[[家燕]]、[[老鹰]]、[[猫头鹰]]、[[啄木鸟]]、[[乌鸦]]、[[灰喜鹊]]、[[雕鸮]]、[[山麻雀]]、[[黄鹂]]、[[野鸡]]、[[白鹳]]等。 ===矿产资源=== 金属矿藏:华阴市已探明矿藏25种,金属矿产有:[[铁矿]]、[[铜矿]]、[[金矿]]、[[钼矿]]、[[铝矿]]、[[稀土]]、[[铀矿]]等,位于华阳川的铀、铌、铅矿区,远景储量大,是重要的稀有金属放射性元素多金属磁盘的后备基地。 非金属矿产有:[[硅石]]、[[长石]]、[[水晶石]]、[[花岗岩]]石材等,其中优质花岗岩石材可开采量在30亿立方米以上。 地热:华阴市[[地热资源]]丰富,是陕西省批准开发的四个重点地区之一。〇五一基地地热井,井口水温105吨,单井涌水量240立方米/时,井水所含锶、锌、锂、偏硅酸等微量元素和矿物质达到国家医疗保健地质水标准。矿泉水经国土资源部鉴定,银、锌、锂等8种微量元素含量丰富,为优质矿泉水,日出水量达1200立方米。 ==经济== ===综述=== 2017年,华阴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84.96亿元,较2016年增长8.2%。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6.24亿元,增长5.2%;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32.26亿元,增长9.5%;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46.46亿元,增长7.7%。第一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为7.34%,第二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为37.97%,第三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54.68%。三次产业结构比为7:38:55。按平均常住人口计算,人均GDP为32293元。全市城镇化率为56.3%。非公有制经济实现增加值43.26亿元,同比增长7.83%,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占生产总值比重达50.9%。 ===固定资产投资=== 2017年,华阴市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21.50亿元,同比增长22.7%。其中: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20.19亿元,增长22.1%。在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中,第一产业投资15.58亿元,增长28.76%;第二产业投资11.42亿元,下降13.48%;第三产业投资93.19亿元,增长27.48%。农户固定资产投资完成7600万元,同比增长16.9%。 ===财税收支=== 2017年,华阴市地方财政预算内收入完成2.2937亿元,同口径下降14.3%。其中企业所得税完成750万元;个人所得税完成423万元。全年财政预算内支出18.6688亿元,比上年增支3.4555亿元,增长22.7%。其中预算内支出中教育支出为3.7361亿元,占总支出的20%。 ===人民生活=== 2017年,华阴市居民可支配收入19696元,较2016年增长9.3%。人均全体消费性支出16260.5元,增长6.0%;其中食品支出为3998.4元,下降8.5%,占总支出的24.6%。全年城乡居民收入比为2.99:1。 2017年,华阴市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8866元,较2016年增长8.7%。其中工资性收入21265.6元,增长6.4%,占收入的73.7%;经营净收入2598.0元,增长11.1%,占9.0%;财产净收入2147.6元,增长28.2%,占7.4%;转移净收入2854.8元,增长11.6%,占9.8%。人均消费性支出23422.4元,增长7.0%。 2017年,华阴市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656元,较2016年增长9.0%。其中工资性收入4560.5元,增长11.2%,占收入的47.2%;经营净收入3939.6元,增长6.6%,占40.8%;财产净收入663.4元,增长8.4%,占6.9%;转移净收入492.5元,增长8.0%,占5.1%。人均消费性支出8022.5元,增长4.0%。 2017年,华阴市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为100.7%,较上年下降0.2%,其中八类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中分别是食品烟酒类价格指数为97.8%;衣着类价格指数是99.6%、居住类价格指数是102.0%、生活用品及服务类价格指数是101.3%、交通和通信类价格指数为101.1%、教育文化和娱乐类价格指数为102.2%、医疗保健类价格指数为104.8%、其他用品及服务类价格指数为100.9%。 ===第一产业=== 2017年,华阴市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达到11.6610亿元(不含农民家庭兼营工业),较上年增长3.1%(现价)。其中,农业产值7.8495亿元,增长4.0%;林业产值4390万元,增长17.4%;牧业产值2.3658亿元,下降2.3%;渔业产值4467万元,增长6.4%;农林牧渔服务业总产值为5600万元,增长2.8%。 ===种植业=== 2017年,华阴市粮食产量达到80003吨,基本与2016年持平;其中夏粮总产量33974吨,增长4.8%;秋粮总产46030吨,下降3.4%。瓜果总产70730吨,比2016年增长3.7%;油料总产1245吨,增长5.2%;蔬菜总产58587吨,增长10%;棉花总产1100吨。 ===林业=== 2017年,华阴市完成造林面积68968亩,较2016年增加30068亩;四旁零植100万株,较2016年增长11.1%。 ===畜牧业=== 截至2017年末,华阴市大牲畜存栏8720头,较上年下降3.2%。全年肉类总产量3986吨,较上年增长0.86%;牛奶产量15310吨,增长3.3%。 ===渔业=== 2017年,华阴市水产品产量3150吨,增长12.5%。 ===生产条件=== 2017年,华阴市用于农田基建和基础设施建设资金达2162.5万元,较2016年增长22.5%。全年新增有效灌溉面积6000亩,改善灌溉面积1.8万亩,新打机井107眼,新修渠道、暗管160千米,年末累计有效灌溉面积19.095万亩。 ===第二产业=== 据横阵村出土文物考证,华阴市早在新石器时代就有编织和纺织生产。秦汉时期,即有砖瓦制造业。 明洪武年间(1368—1398年),驻守在潼关压编下来的士兵陆续定居华阴市弃戎从农,以农具为主的铁业加工者逐渐增多。 清未民初,竹编、酿造、洗染、砖瓦、食品加工等行业遍及华阴各个乡村。 民国十六年(1927年),冯玉祥部队在华阴市西岳庙内和云台观先后建立了兵器工厂,主要产品有华阴牌步枪、手榴弹、子弹等。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县政府建民生工厂(后改为染织科职业学校实习工厂),全厂共有[[织布机]]、织毯机、毛巾机、裹腿机、缝纫机等17种58台(架),主要产品有线毯和各种布匹。民国三十年(1941年)元月陕西省三原工职学校与县政府在庙前村合办纺织工厂,主要产品有斜纹、平纹、条纹布和线毯。陇海铁路贯通华阴市后,铁业、木业、纺织业、编织业、粮油加工业、打包搬运等个体手工业迅速发展,从业人员逐年增多。 新中国建立后,华阴逐步建立起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的地方工业。1958年在“全民大办工业”中,华阴市组转了一批地方国营企业。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华阴市工业朝着门类齐全的方向发展。 ===工业=== 2017年,华阴市工业增加值30.67亿元,较上年增长9.7%,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增加值29.51亿元,增长9.9%。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110亿元,较2016年增长26.2%。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65.8852亿元,规模以上工业企业R&D经费内部支出(上年度)1.2259亿元,规模以上工业企业R&D经费投入强度(上年度)1.86%。 ===建筑业=== 2017年,华阴市全社会建筑业完成增加值1.59亿元,比上年增长12.6%。资质以上建筑企业累计总产值1.98亿元,增长17.74%。资质以上建筑企业利润总额268万元,房屋建筑施工面积24.5万平方米,房屋建筑竣工面积10.2万平方米。 ===第三产业=== ===国内贸易=== 2017年,华阴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2.5706亿元,比上年增长13.4%。按规模标准划分:限额以上企业完成零售额22.4424亿元,增长17.2%,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68.9%,其中限额以上法人企业完成零售额15.2695亿元,增长19.2%,大个体户完成零售额6.9792亿元,增长14.4%;限额以下完成零售额10.1281亿元。 ===招商引资=== 2017年,华阴市新签项目39个,当年合同引进金额203.78亿元,当年实际利用外资金额4.27亿元,招商引资实际到位资金50.02亿元,同比增长15.9,已投产企业数15个。 ===房地产业=== 2017年,华阴市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1.4868亿元,比2016年增长33.71%;房地产开发企业房屋施工面积35.6777万平方米,增长25.48%;商品房销售面积60572平方米,增长14.53%;商品房待售面积20.4975万平方米。 ===邮电通信=== 2017年,华阴市完成邮电业务收入6998万元,较2016年增长11.24%。其中,邮政业务收入3428.05万元,增长14.6%;电信业务收入3569.95万元,增长8.2%。年末固定电话用户数36871户,其中城市电话用户19508户,住宅电话用户数17363户。年末局用交换机总容量为45800门,其中:城市30530门,乡村15270门;移动电话用户达到187652户,比上年末减少8247户。全市电话普及率为89.23部/百人,其中移动电话普及率达到74.58部/百人。 ===旅游业=== 2017年,华阴市共接待国内外游客986万人次,较上年增长15.3%,其中登山人数达270.73万人次,下降1.38%。全年旅游收入83.6亿元,较2016年增长10.73%,其中门票收入3.4558亿元,下降1.84%。 ===金融业=== 截至2017年末,华阴市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115.3265亿元,比上年末增加10.1730亿元,增长9.67%,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81.5688亿元,比上年末增加6.2214亿元,增长8.26%。各项贷款余额75.8277亿元,比上年末增加8.1907亿元,增长12.11%。存贷比达65.8%。 ===保险业=== 2017年,华阴市保险业保费收入1.0422亿元,较2016年增长0.47%。其中:寿险保费收入8992.04万元,与2016年持平;财产险保费收入1430万元,增长4.6%。支付各类赔款及给付1177.9万元,下降6.44%。其中寿险给付赔款513.9万元,下降14%;财产险给付赔款664万元,增长0.48%。 ==社会事业== ===科技事业=== 2017年,华阴市受理专利申请量20件,其中发明专利16件,实用新型专利1件,外观设计专利3件;专利授权量4件,其中授权发明0件,实用新型1件,外观设计3件。 ===教育事业=== 华阴远在2000年前即有兴教办学之风。 据载,东汉章帝、和帝年间(76—105年),杨震讲学于牛心谷、东泉店等地,博得“关西夫子”之美誉。后数百年,封建教育抚育了诸如书法家张伯英、杨修等文人名士。隋文帝创科举后的一千余年间,沿袭科举教育,以《[[四书]]》《[[五经]]》为教材,行“尊孔”、“忠君”之教育,为发展封建文化造就人才。 [[鸦片战争]]后,废科举,兴新学。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华阴县改云台书院为高等小学堂,改义学为师范传习所。宣统二年(1910年),设初等农业学堂。西方文化逐步渗入。 民国元年(1912年)废读经。民国三年(1914年),华阴举行考试会。此后10年间,华阴县先后创办育英、乐育、新民、三成、开民、罗山、光明、崧华等私立小学,并创办县立单级师范、女子初小、职业补习学校及高等小学校多所。培养新学师资,倡导男女平权,造就实业人才,推行“三民主义”教育。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私立云台初级中学成立,是为华阴县中学教育之始。民国三十年(1941年),县教育管理部门令县立各中心小学校长负责本学区民众教育。民国三十三年(1944年),国民政府推行义务教育,儿童入学人数逐年增加。 1949年5月华阴解放,人民政府接管所有学校。10月,华阴县各校师生开始学习贯彻新的文化教育政策。此后在对旧教育进行改造的同时,不断改革教育体制。大力兴办业余教育、职业教育、师范教育、技术培训,贯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改革教材内容,改革教学方法,改善办学条件,提高教育质量,现代化教学手段开始进入课堂。 1978年,华阴县实现无盲县,1984年,普及初等教育,1990年,高考成绩比改革前大幅度提高,教育整体改革稳步前进。 截至2017年末,华阴市拥有各类学校42所,在校学生23988人。其中,高级中学2所,在校学生3008人;初级中学7所,在校学生5312人;中等职业教育学校1所,在校学生399人;小学31所,在校学生15174人。全市共有幼儿园79家,普惠性幼儿园52家,占比达到65.8%。 ===文化事业=== 截至2017年末,华阴市自办节目836期,其中《华阴新闻》共播出147期,全年共播发《百姓健康》、《影讯播报》和《科技视窗》各24期、《脱贫攻坚在行动》9期,《创业足迹》8期,《今日聚焦》20期。华阴一、二套共播电视剧、电影1000部左右;《周末戏苑》和《周日影院》各48期、《中国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系列公益广告、宣传标语各50余条;制作播出通知通告、电视讲话等30条。全年创收49.09万元,全市广播综合覆盖人口23.65万人,广播综合覆盖率为92.85%;电视综合覆盖人口25.40万人,电视综合覆盖率为99.72%。年末114个行政村接通有线电视信号。 ===卫生事业=== 截至2017年末,华阴市共有各类医院、卫生院25个,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开设床位1311张,拥有卫生技术人员1506人,医师数386人,注册护士数591人,平均每万人拥有床位49张,每万人拥有卫生技术人员57人。参加农村合作医疗的人数为17.4491万人。药品市场得到有效整治,医疗制度改革顺利实施,“四苗”接种率达99.7%以上。 ===劳动就业=== 2017年,华阴市城镇新增就业人员5313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1737人,城镇登记失业人员数为233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37%以内。全市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45164人。 ===社会保障=== 截至2017年末,华阴市参加失业保险职工人数17138人,参加工伤保险人数13635人,附合条件人员基本都覆盖;已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人数146148人,其中:城镇职工已参加养老保险人数17148人;城镇职工已参加医疗保险人数29000人;城镇已参加生育保险的人数12160人。农村养老保险参保12.9万人。 ===社会福利=== 截至2017年末,华阴市共有社区服务设施25个,共有1023人纳入城市最低生活保障,3475人纳入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农村“五保户”人数1023人,全年共发低保金879.15万元。全年发放义务兵优待款679.86万元,国家抚恤补助人数达916人;发放救灾款230.2万元,救灾被3900床。 ===基础建设=== 2017年,华阴市创建为省级首批“森林城市”,年末华阴市实有城市道路面积为157.83万平方米,排水管道铺设长度为120.96千米,建成区绿化覆盖面积为622.34公顷,绿化覆盖率达34.50%,园林绿地面积541.5公顷,其中:公园绿地面积为134.5公顷。全年用于城市维护建设的资金有42561万元。 ===环境保护=== 2017年,华阴市环境污染治理投资额达7300万元,工业烟尘和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均都达到100%。全年累计投资1.42亿元用于城区内卫生建设,垃圾和污水处理率都大幅提高,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和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率分别到97.55%、91.02%,较2016年同期分别提高2.79%、0.71%。 ==历史文化== 华阴春秋设邑,战国置县,已有2000多年历史。历代才人辈出,著书立说者层出不穷,被汉相[[张良]]誉为“物华天宝,地灵人杰”之地。拥有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3个(西岳庙、魏长城遗址、西汉京师粮仓),省级文物保护单位3个(玉泉院、横阵遗址、西关村遗址)。据考证,中国历史上的三代帝王、四代后妃,皆为华阴杨姓人氏,此外还有战国时被称为“五国相王”的著名纵横家[[公孙衍]],清廉为政、名彪青史的“关西夫子”[[杨震]],才思敏捷的三国名士[[杨修]];勇猛无比、胆略过人、有“飞人”之称的北魏名将[[杨大眼]];立隋代周、一统天下、最为海外政史界称颂的华夏帝王[[杨坚]];文武双全、深谋远虑的开国宰辅[[杨素]];才华横溢、革新诗风的“初唐四杰”之一[[杨炯]];书法风貌与颜真卿(史称颜杨)并称的五代时期大书法家[[杨凝式]]等。他们对中国历史和文化的建树与影响源远流长。 华阴拥有众多的文化艺术形式,华阴老腔、华阴迷胡、华阴皮影、剪纸等文化遗产悠远流传,华阴老腔和华阴迷胡被列为国家非物资文化遗产名录,尤其以华阴老腔为代表。华阴老腔俗称“老腔影子”,作为古老的历史剧种,以悲壮苍凉的艺术魅力、乡土原声的古朴格调、憾人心旌德独特题材、声影和谐的视听效果,赢得了关中的共鸣和专家的价值认可。作家[[金庸]]、[[陈忠实]],评论家[[靳之林]],作曲家[[赵季平]]都给予了高度评价。中央电视台、香港凤凰卫视等多家媒体进行了专题报道。 ==著名人物== 华阴是中国历史上的四代帝王:隋文帝[[杨坚]]、隋炀帝[[杨广]]、隋恭帝[[杨侑]]、隋皇泰帝[[杨侗]],五代后妃:晋武帝武元皇后[[杨艳]]、晋武帝悼后[[杨芷]]、北周武帝天元皇后[[杨丽华]]、唐玄宗元献皇后杨氏、贵妃[[杨玉环]],及众多文臣武将骚士名流的故里。 东汉时期著名的“四知先生”[[杨震]]、三国名士[[杨修]]、“初唐四杰”的[[杨炯]],等皆为华阴杨姓人氏。 ==地方特产== 在华阴沿山峪道中生长的[[红芽香椿]]和[[花椒]],具有日照时间短,生长周期长的特点。沿山三条峪道盛产香椿和花椒,据统计,华阴红芽香椿种植面积3000多亩,年产量200万公斤。 华阴卫峪乡拥有丰富的地下泉水资源,其“泉水莲”——九孔贡莲为历朝朝贡专用。 ==特色小吃== ===麻食菜=== 麻食菜是华阴的地方风味小吃,其受欢迎程度可以与羊肉泡馍相媲美。据了解,麻食菜因其主料粉条像麻绳,又属食材,且口味带麻,故称麻食。一百年前已经在华阴流传开来。 麻食菜选料讲究,有粉条、豆腐、海带、大葱、香菜、花椒、生姜、豆瓣酱等数十种之多。制作麻食菜一般都是在店门口支起一口大锅,锅上加一横杆,将大把的粉条搭乘在上面。客人来时,店主将提前备好的配料放在一个大笊篱里,在精心熬制的浓汤里轻轻煮烫,盛碗后,加上特质的红烧肉,配上花椒、胡椒、蒜末、姜末等作料,浇上浓汤,碗面上立刻飘起一层油花,手一端碗,香气扑鼻。食客根据食量可将锅盔馍掰成块泡在碗里,那可真是让人垂涎三尺,吃起来别有一番滋味。 ===槐花麦饭=== 槐花“麦饭”,我们一般是把花序上的花朵摘下来、洗干净,用开水烫烫,将水分捏去,再拿专门的“擦子”把土豆擦成扁丝,把土豆丝和槐花放到盆子里,倒入适量面粉搅匀,上笼蒸20分钟左右,蒸好后,用调好的汁子(一般是蒜泥、辣子面、味精、葱花、酱油和醋放在碗里泼些油)拌着吃,味道好极了叫槐花洋芋“麦饭”。 ===肉夹馍=== “肉夹馍”的叫法是古汉语的倒装句式,其意为“肉夹于馍中”。肉夹馍历史悠久,远近闻名。其色泽红润,气味芬芳,肉质软糯,糜而不烂,浓郁醇香,入口即化。素有“肥肉吃了不腻口,瘦肉无渣满含油”的赞语,用烧饼夹腊汁肉,更是别有风味。俗称腊汁肉夹馍。腊汁肉,在战国时代称“寒肉”,基本上属于卤汁肉类。早在《周礼》一书中提到的“周代八珍”中的“渍”就是它。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记载的“腊肉”制法,与现代腊汁肉的制法基本相同。 ===荞麦凉粉=== 华阴凉粉品种繁多,风味各异,制作考究,佐料独特。用荞麦制成的凉粉柔软滑爽,用豌豆制作的凉粉晶莹透亮,还有用扁豆、粉面等制作的凉粉。其中用养麦制作的凉粉工艺复杂,风味俱佳。荞麦凉粉是先把荞麦碾成荞珍子,去衣后,把荞珍子用手工碾成粉末,放在清水中浸泡,然后用马尾编织的细罗过滤,滤出的精华部分入锅用文火熬煮,熬成稀粥状后舀人盆中,冷却后逐渐变得软硬适宜时,即可食用。食用时,可削成长条形薄片,也可用专用的“捞捞”捞成长粉条状,盛入碗中,调入油泼辣子、芝麻酱、醋、酱油、芥末、蒜泥、精盐、花椒面等佐料,吃起来咸、酸、香、辣、鲜诸味俱全。特别在盛夏时节,一碗凉粉下肚,全身凉爽,暑气全消。在吃主食时,配以凉粉,往往使人食欲大增,胃口大开。 ===泡馍=== 牛羊肉泡馍,最早为西周礼馔,历史悠久。据史料记载,牛羊肉泡馍是在古代牛羊羹的基础上演变而成的。古代许多文献,如《礼记》以及先秦诸子,都曾提及牛羊肉羹。最初多用于祭祀及宫廷御筵。西周时曾将牛羊肉羹列为国王、诸侯的礼馔。《战国策》记载中山国君,由于一杯羊羹而激怒了司马子期,怒而走楚,说楚王伐中山,招致亡国的命运。《宋书》载:南北朝时,毛修之因向宋武帝献出羊羹,味美,武帝竟封俘虏修之为太官史,后又高升为尚书光禄大夫。到了隋朝,出现了“细供没忽羊羹”。此当为最初牛羊肉羹和面食混作的烹调形式。据文献记载,唐代宫廷御膳和市肆都擅长制羹汤。“三日入厨下,洗手作羹汤”。羊羹者,羊肉烹制的羹汤,即当今牛羊肉泡馍的雏形。 ===锅盔=== 锅盔,是陕西关中地区城乡居民喜食的传统风味面食小吃。锅盔整体呈圆形,料取麦面精粉,压秆和面,浅锅慢火烘烤。外表斑黄,切口砂白,酥活适口,能久放,便携带。省外人编成的顺口溜“陕西十大怪”中,有一怪为“烙馍像锅盖”,指的就是锅盔。华山锅盔的做法与关中地区其他地方的做法大同小异,只是在馍面上多放了茴香,烤制完毕,更加清香可口。华山锅盔色泽金黄,皮薄膘厚,酥脆味香,能煮耐爵,存放期长,方便快餐,吃法多样。锅盔品种繁多,有椒盐锅盔、葱香锅盔、五香锅盔、香椒叶锅盔、咸甜锅盔、夹酥锅盔等。 ===踅面=== 踅面为华阴独有,为当地人偏爱的风味小吃,称得上是最早的“方便面”,可即食,也可放置数日再食。制作方法:首先把荞麦拣净淘好,磨成细面。和面时用一根粗木棒顺同一方向搅拌,这是关键的一环,必须稀稠得当,搅拌均匀。面糊和得好,摊出的面才能好。摊面用的是铁鏊,重达40余斤,直径二尺多。舀一勺和好的面糊倒在鏊中心,用半月形的木踅子划开摊平,据说“踅面”即由此得名。烙到七八成熟,叠在一起,折成四折,用刀切成细丝。切好的面码在木箱在里备用。吃时把水烧开,放少许盐,踅面入锅,略一翻搅,或干捞,或带汤,调上大油、大油辣椒、清油辣椒、盐、醋、蘸一点花椒面,撒一点葱花或韭菜花,便可食用。 ==风景名胜== ===玉泉院=== 玉泉院位于陕西华阴市玉泉路最南端,是华山道教活动的主要场所,[[玉泉院]]为登临华山的门户。<ref>[https://www.sohu.com/a/337345569_428863 玉泉院:登华山的必经之地] </ref> 相传金仙公主在镇岳宫玉井中汲水洗头,不慎将玉簪掉入水中,却在返回玉泉院后,用泉水洗手时无意中找到了玉簪,方知此泉与玉井相同,于是赐名此泉为玉泉。玉泉院因此得名。玉泉院为园林建筑,充分利用了优美的自然环境,精心设计,巧妙构造,使山上山下的景色融为一体,整个布局十分严整。由于清康熙四十二年山洪暴发,河水改道而废。现玉泉院之水是改引峪中河水曲流人内的。玉泉院内巨石盘陀,流水潆回,老树虬蟠,绿荫蔽日;更有长廓回区,碑石题记,雕梁画栋,亭榭相望。康有为曾写诗赞美道:“谷口清泉引曲流,长廊回医树无忧。泉水岳色可忘出,让与希夷睡万秋。”<ref>[https://m.sohu.com/a/244490422_155446 华山脚下清静地---玉泉院] </ref> ===西岳庙=== 中国西岳华山神庙建筑亦称“[[西岳庙]]”,是历代中国历代封建王朝祭祀华山神的专用场所,同时又是皇帝的行宫,占地186亩。位于陕西省华阴市,南距华山5千米。始建于西汉,发之于唐宋,盛之于明清,历代均有修葺和扩建,现存建筑多属明清遗构。形制、布局和气势酷似北京故宫,有“陕西故宫”之美誉。又因其在五个岳庙中建庙时间最早、占地面积最大,因此还被称为“五岳第一庙”。<ref>[https://www.sohu.com/a/330812374_634792 华山旁灿烂的明珠—西岳庙 ] </ref> 1988年被国务院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西岳庙是华山风景名胜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天威咫尺”石牌楼明代万历年(1573~1620)所建。结构为四柱三开间五楼式。其建筑独具匠心,雕刻手法精湛,采用了圆雕、浮雕、线雕、透雕等各种技法;建筑构图以中国古代象征吉祥如意的禽兽花草为主,是庙内保存最完整,等级最高的一座石碑楼。石碑文化西岳庙又有“小碑林”之称。<ref>[https://www.sohu.com/a/197041497_100021832 来华阴旅游必去之地---西岳庙 ] </ref> ===华山风景区=== 华山,古称“西岳”,是中国著名的[[五岳]]之一,位于陕西省华阴市境内,距西安120千米,秦、晋、豫黄河金三角交汇处,南接秦岭,北瞰黄渭,扼大西北进出中原之门户,素有“奇险天下第一山”之称。华山系一块完整硕大的花岗岩体构成,其历史衍化可追溯至27亿年:《山海经》载:“太华之山,削成而四方,其高五千仞,其广十里。”华山之险居五岳之首,有“华山自古一条路”的说法。 华山有东、西、南、北、中五峰,主峰有三:南峰“落雁”,为太华极顶,海拔2160.5米;又有东峰“朝阳”,西峰“莲花”,三峰鼎峙,“势飞白云外影倒黄河里”,人称“天外三峰”。云台、玉女二峰相辅于侧,36小峰罗列于前,虎踞龙盘,气象森森,文人谓之西京王气之所系。山上奇峰、怪石、云海、鸣泉、飞瀑、古迹遍布,著名景点多达210余处有凌空架设的长空[[栈道]],三面临空的鹞子翻身,以及在峭壁绝崖上凿出的千尺幢、百尺峡、老君犁沟、上天梯、苍龙岭等。华岳仙掌被列为关中[[八景]]之首。<ref>[https://m.sohu.com/a/309250223_120024394 2019年华阴市(华山)古庙会 安 全平稳度过] </ref> ==荣誉称号== 华山1982年被国务院颁布为首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 1991年被国家旅游局评为四十佳旅游胜地; 1999年被国家文明委、建设部、旅游局命名为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示范点; 2000年被国家旅游局评委AAAA级景区; 2003年被评为中华十大名山; 2005年被评为中国顾客十大满意风景名胜区、中国最值得外国人去的五十个地方之一; 2006年入选国家级自然文化双遗产名录,被评为中国最令人向往的旅游胜地; 2010年被国家旅游局评为AAAAA级旅游景区。 2012—2014周期国家卫生城 市(区)。 2019年5月18日,入选“2019中国最美县域榜单”。 2019年7月,入选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工程试点县(区)。 同年9月,入选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 同年11月,入选第二批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区)。 2020年3月,获得渭南市2019年度“全面深化改革先进市”称号。 ==视频== <center> 华阴市宣传片 {{#iDisplay:a0180f2xet9 | 560 | 390 | qq }} </center> ==视频== <center> 华阴市宣传视频 {{#iDisplay:l0776v3v71y | 560 | 390 | qq }} </center> ==视频== <center> 华阴市最新宣传片 {{#iDisplay:n0153vnnm3p | 560 | 390 | qq }} </center> ==参考文献=={{Reflist}} [[Category:670 中國地方志總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