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變更

世界气象日

增加 13,017 位元組, 4 年前
创建页面,内容为“'''世界气象日'''(World Meteorological Day)又称“国际气象日”是世界气象组织成立的纪念日,组织的时间在每年的3月23日。…”
'''世界气象日'''(World Meteorological Day)又称“[[国际气象日]]”是世界气象组织成立的纪念日,组织的时间在每年的3月23日。 开展世界气象日活动的主要目的是让各国人民了解和支持[[世界]]气象组织的活动,唤起人们对气象工作的重视和热爱,推广气象学在[[航空]]、[[航海]]、[[水利]]、农业和人类其他活动方面的应用。
[[File:世界气象日1.jpg|缩略图|世界气象日[http://file06.16sucai.com/2017/0323/7f38a1b3f40b8f477a538fe28808bb75.jpg 原图链接]]]

1960年6月,世界气象组织通过决议,从1961年起将公约生效日,即3月23日定为"世界气象日"。 每年的“世界气象日”都确定一个主题, 要求各国成员在这一天举行庆祝活动,并广泛宣传气象工作的重要作用。 <ref>[https://baike.baidu.com/reference/482243/2168xn6zspgUY2IDvHpTUMhIq_uGvGzYam1RCAuNhy0ISs5PSEQrVLjVRIOF4JOUdVvdXQKVL0N5YdPbLbxa_g  海口市气象信息共享服务系统,引用日期2019-09-03] </ref>

2019年世界气象日的主题是“太阳、[[地球]]和天气”英文为"The Sun,the Earth and the Weather"。 2020年世界气象日的主题是“气候与水”。<ref>[https://baike.baidu.com/reference/482243/cee75iBprli0Nxln2S4Fjl-J4tjMGFrrWZBcZRZzXfBAzZ12UjbQxC4HOXZblNMMxxkql5BOXEa5fGf0jmefKPkjByf2nFp5Vk-S3r6U  大连市政府门户网站,引用日期2019-09-03] </ref>
[[File:世界气象日2.jpg|缩略图|世界气象日[http://n.sinaimg.cn/sinacn13/192/w1024h768/20180324/b4a7-fysnevm5430118.jpg 原图链接]]]

*'''中文名''' ;世界气象日
*'''英文名''' :World Meteorological Day
*'''别   称''' ;[[国际气象日]]
*'''节日时间''' :每年的3月23日
*'''节日类型''' ;纪念日
*'''节日起源''' :纪念世界气象组织的成立和《[[国际气象组织公约]]》生效日
*'''节日活动''' :要求各国成员在这一天举行庆祝活动
*'''节日意义''' :宣传气象工作的重要作用
*'''设立机构''' :世界气象组织
*'''设定时间''' :1961年起
==发展历史==
[[File:世界气象日3.jpg|缩略图|世界气象日[http://ku.90sjimg.com/element_origin_min_pic/18/03/19/c0323f5d7a350cd23fb7a5a2ec8df31a.jpg%21/fwfh/804x547/quality/90/unsharp/true/compress/true 原图链接]]]
===起因===
为纪念世界气象组织的成立,每年的3月23日被定为“世界气象日(World Meteorological Day)”,又称“国际气象日”。

国际气象组织原为非官方性国际气象合作机构,在其各成员国代表签订的世界气象组织公约生效一周年之日,即1951年3月23日,改组为世界气象组织(World Meteorological Organization,WMO),成为政府间的国际气象合作机构,并与联合国建立关系。

1960年世界气象组织执行委员会决定把每年3月23日定为世界性纪念日,要求各成员国每年在这一天举行庆祝活动,并广泛宣传气象工作的重要作用。每年世界气象日都有一个中心活动内容,各成员国在这一天可根据当年的中心内容,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和纪念活动,如组织群众到气象台站参观访问,举行有政府领导人参加的群众庆祝仪式,举办气象仪表装备、照片、图表和资料的展览,举行记者招待会,由报刊、广播电台、电视台报道特写文章和讲话,放映气象科学电影,发行纪念邮票等。
[[File:世界气象日4.jpg|缩略图|世界气象日[http://img8.iqilu.com/camimgs/201703/20/17320150318502.jpg 原图链接]]]

中国是世界气象组织的创始国之一。

极地地区是全球气候系统的冷源,对[[全球]]的气候变化至关重要。通过对两极地区冰盖上大气沉积物的详细观测,可以了解两极地区乃至全球的气候环境变化。
世界气象组织发表的《[[2006全球气候状况]]》报告指出,2006年全球大部地区气候持续偏暖,极地冰层正在迅速融化。2007年2月1日,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专家预测,到2100年,全球平均气温可能升高1.8至4摄氏度,海平面可能升高18至59厘米。

科学界已记录到了南极洲和格陵兰岛冰原正在不断消失,并发现由于气候变暖,北极地区的结冰时间越来越短,过去基本在海冰上度过一生的北极熊开始逐渐向陆地转移。专家预测,如果北极附近的格陵兰地区冰层消失,那么全世界的海平面将上升7米,这对于一些国家和地区来说意味着“灭顶之灾”。因此,保护极地就是保护人类自己。
[[File:世界气象日5.jpg|缩略图|左|世界气象日[http://img004.file.rongbiz.cn/uploadfile/201603/25/15/15-50-44-75-839235.jpg 原图链接]]]

为提高全球对北极海冰、[[南极冰]]盖变化的重要性的认识,促进国际社会对极地生态系统的保护,世界气象组织确定了2007年气象日的主题——极地气象:认识全球影响,旨在探讨全球变暖对极地气象的影响。这一主题的确立还与2007年3月1日启动的2007-2008年“第四次国际极地年”活动密切相关。
国际社会对极地的关注由来已久。早在1882年至1883年,世界气象组织的前身国际气象组织就发起组织了“第一次国际极地年”活动,有12个国家的科学家联合对南北极进行了考察,标志着极地考察从探险时代进入到科学考察时代,也宣告了极地科学考察国际合作的开始。
===发展===
每年的3月23日是世界气象日。

1947年9月—10月,国际气象组织(IMO)在美国华盛顿召开了45国气象局长会议,决定成立世界气象组织(World Meteorological Organization,WMO),并通过了世界气象组织公约。公约规定,当第30份批准书提交后的第30天,即为世界气象组织公约正式生效之日。

1950年2月21日,[[伊拉克]]政府提交了第30份批准书,3月23日世界气象组织公约正式生效,标志着世界气象组织正式诞生。为纪念这一特殊的日子,1960年6月,世界气象组织执委会第20届会议决定,把3月23日定为“世界气象日”,并从1961年开始,每年的这一天,世界各国的气象工作者都要围绕一个由WMO选定的主题进行纪念和庆祝。
[[File:世界气象日6.jpg|缩略图|世界气象日[http://pic211.nipic.com/file/20190321/4371008_095036509082_2.jpg 原图链接]]]

开展“世界气象日”活动的目的,主要是为了使各国广大群众更好地了解世界气象组织的活动情况以及气象部门在经济和国防建设等方面所作出的卓越贡献,推动气象学在航空、航海、水利、农业和人类其他活动方面的应用。

世界气象组织是世界各国和地区之间开展气象业务和气象科学合作活动的国际机构,总部设在瑞士日内瓦。世界气象组织拥有成员151个,中国是世界气象组织最早的创始国和签字国之一。世界气象组织的主要任务包括:促进世界范围气象观测网的建立和推行气象观测业务标准化。促进国际间的气象资料交换和提出观测、统计资料的统一规格;促进气象学在航空、航海、水资源、农业以及其它方面的应用;促进水文业务的开展和加强气象部门与水文部门间的合作;鼓励气象学及有关领域的科学研究和人员培训。
[[File:世界气象日7.jpg|缩略图|世界气象日[http://img.jf258.com/i/2a1724899402x2872319582b27.jpg 原图链接]]]

本世纪60年代以来,世界气象组织主要活动集中在以下几项国际合作计划;世界天气监视网计划;全球大气研究计划;人类和环境的相互作用计划;技术合作计划;教育和训练计划以及世界气候计划等。

1971年10月,第28届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合法席位。此后,中国陆续加入了联合国所属的一些专门机构,其中最早批准加入的专门机构就是世界气象组织。

全球气候变暖使世界各地极端天气引发的自然灾害明显增多,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通过全球综合观测,人类可获得有关天气、气候和水等方面的重要信息。掌握这些信息虽然无法阻止自然灾害的发生,但可以做到对灾害进行早期预警,提前防范,以及最大限度地减轻灾害所造成的影响。
==主题口号==
[[File:世界气象日8.jpg|缩略图|[http://pic.ibaotu.com/spiders/18069262-5c88d70da8c8a.jpg 原图链接]]]
===主题制定===
每年的“世界气象日”,世界气象组织执行委员会都要选定一个主题进行宣传,以提高世界各地的公众对自己密切相关的气象问题的重要性的认识。每一个主题都集中反映了人类关注的与气象有关的问题。主题的选择主要围绕气象工作的内容、主要科研项目以及世界各国普遍关注的问题。

2009年世界气象日的主题为“天气、气候和我们呼吸的空气”,旨在呼吁人们关注气候变化和空气质量。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2007年发布的第四份气候变化评估报告认定,人类活动大量排放温室气体是造成全球气候变化的主因。IPCC还预计,随着气候变化加剧,洪水、干旱和其他天气和气候极端事件发生的频率和强度将会增加。此外,天气、气候和空气质量还与人类健康密切相关。空气中的颗粒物和相关污染物会危害人体的呼吸系统和[[心脏]],导致人们患上[[哮喘]]、[[心脏病]]、[[肺癌]]等疾病。

早在上世纪50年代,世界气象组织就率先协调大气成分的观测和分析。通过利用地面实地观测站、遥感站、气球探空仪、飞机和卫星组成的全球网络,专业人员可定时采集有关温室气体、气溶胶和臭氧信息以及传统的气象和水文参数。掌握这些信息有助于人们对气象问题的研究,进而做到对灾害进行早期预警,提前防范,以最大限度地减轻灾害所造成的影响。世界气象组织秘书长雅罗在2009年世界气象日的致辞中强调,由于90%的自然灾害与天气、气候和水害直接相关,因此,加强气象工作,防灾减灾,有利于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的实现。
==设立宗旨==
[[File:世界气象日9.jpg|缩略图|[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80331/2ba1f098b9bc4afb9ad16866ca4bf210.jpeg 原图链接]]]
每年的3月23日是“世界气象日”,由世界气象组织于1960年6月确定。气象是指大气的状态和现象,如冷、热、干、湿、风、云、雨、雪等。为了加强国际间的气象研究与合作,更好地把气象观测结果应用于人类的各项实践活动,1878年国际气象组织在维也纳成立,该组织1947年9月召开气象局长会议,审议并通过了《[[世界气象组织公约]]》,公约于1950年3月23日正式生效,国际气象组织由此改名为世界气象组织,并成为联合国的一个专门机构。

1960年6月,世界气象组织通过决议,从1961年起将公约生效日,即3月23日定为“世界气象日”。世界气象组织要求各成员国在这一天以多种方式举行庆祝活动,宣传气象学在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中的作用,并且每年气象日都选定一个主题,号召各成员国以多种方式开展宣传活动。主题的选择基本上围绕气象工作的内容、主要科研项目以及世界各国普遍关注的问题。开展世界气象日活动的主要目的是让各国人民了解和支持世界气象组织的活动,唤起人们对气象工作的重视和热爱,推广气象学在航空、航海、水利、农业和人类其他活动方面的应用。 <ref>[https://baike.baidu.com/reference/482243/4948RLsflXsDXjy60jjVMN36fGka5q4rMQ88mA8EciT2gVuYJK6l2mWNFRSKEkH-UmwIU2ZplSH7UF_V_WONfwVYfCE  节假日网,引用日期2013-04-28] </ref>
==组织机构==
世界气象组织(WMO):世界气象组织(World Meteorological Organization,WMO)成立于1950年3月23日,1951年成为联合国的专门机构,是联合国关于地球大气状况和特征、与海洋相互作用、产生和导致水源分布气候方面的最高权威的喉舌,其总部设在瑞士日内瓦。

世界气象组织成立至今已整整50年,组织的会员由成立初期的30个发展到今天的185个,包括了[[非洲]],中、西欧和西南太平洋国家,其中国家会员179个,地区会员6个(含中国香港和中国澳门),成为最具广泛代表性和合作精神的国际组织。50年来,世界气象组织为国际社会的经济发展,协助各会员气象部门提供及时、准确的天气预报、警报提供了服务,也为区域乃至全球社会经济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视频==
{{#iDisplay:f0937i94j89 | 560 | 390 | qq }}
==参考文献==
{{Reflist}}
43,036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