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變更

鲜奶

增加 15,409 位元組, 4 年前
创建页面,内容为“'''鲜奶'''是指牛奶脱离牛体24小时之内的牛奶,否则不能称之为“鲜”奶。原来国家对于牛奶行业“鲜牛奶”有过明文规定,…”
'''鲜奶'''是指牛奶脱离牛体24小时之内的牛奶,否则不能称之为“鲜”奶。原来国家对于牛奶行业“鲜牛奶”有过明文规定,故各乳品企业在其产品中不能提到“鲜”字。而液态牛奶有[[常温奶]]和[[低温保鲜奶]]两种。
[[File:鲜奶1.jpg|缩略图|左|鲜奶[https://dss1.bdstatic.com/70cFvXSh_Q1YnxGkpoWK1HF6hhy/it/u=2893097111,859259504&fm=26&gp=0.jpg 原图链接]]]
==特性==

人们所饮用的鲜奶主要取自于[[奶牛]]、[[水牛]]和[[羊]],还有[[马]]。根据传统的生产方法,鲜奶挤出后,从牧场运输到加工厂,中间经过几个环节:即由奶生产户的小罐倒入收购户的大罐(桶),然后运送到奶加工厂的[[不锈钢]]的[[冷藏罐]]里,在一小时左右将奶冷却到10℃以下。这种分散的收集方式很容易发生质量问题。如果有一罐变质的奶倒入大罐中,就会影响整大罐奶的质量。因此,加强质量检查并及时对大小罐、桶进行充分的清洗和消毒是非常重要的。鲜奶的变质多数由于细菌的[[增殖]]所引起。也可能由于[[蛋白质]]的分解或[[脂肪]]的[[氧化]]而发生变质。生奶之中本来就含有大量细菌。据统计,奶牛体中的奶液,每毫包含500个以上的细菌,当每毫升奶的细菌数增到107个时,奶液就显出明显的[[腐败变质]]。因此,控制鲜奶的质量关键在于及时[[冷却]]、[[灭菌]],加强容器的[[消毒]]并防止受到二次污染。
[[File:鲜奶2.jpg|缩略图|鲜奶[https://dss0.bdstatic.com/70cFvHSh_Q1YnxGkpoWK1HF6hhy/it/u=3553016711,2532668117&fm=26&gp=0.jpg 原图链接]]]

鲜奶是微生物良好的培养基,其中水分含量大,[[pH值]]接近[[中性]],[[脂肪]]、[[蛋白质]]和[[乳糖]]的含量高,富有营养价值。每年4~6月间生产的鲜奶,其中的脂肪含量低,而以11~1月间生产的鲜奶,其脂肪含量最高。与此相反,4~6月间生产的鲜奶,其中固体的[[非脂肪]]含量最高,11~1月间生产的鲜奶,其固体的非脂肪成分含量最低。奶中的脂肪物质比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等成分更难以破坏。可是,脂肪本身也容易受到[[氧化]]等作用而变质败坏。多数的细菌在10℃~30℃温度范围内最为活跃。限制鲜奶中细菌活化的较低温度为0℃~1℃,完全限制细菌生长的最高温度为70℃。因此,鲜奶在收集以后和销售过程中,应该及时地冷却到10℃以下,以抑制这时间内细菌的增殖。1.2鲜奶的巴氏灭菌出售饮用的鲜奶,必须经过巴氏灭菌处理,其目的是杀死奶中的细菌,以保证其质量。灭菌处理不应影响鲜奶的原有味道、外观和营养价值,温度不宜高。此外,通过灭菌处理,还可以消灭那些容易引起鲜奶变质的微生物。<ref>[https://baike.baidu.com/reference/8433000/3a5cDrzRPoZRff_C5G7VHDVjQ0CDNQxVyNlXcMWKyKUhD8lwOWdD82DlfLA4mboNYfsuMUcN1aazIYQxDaF-gTrnl-TrSeG309aFMd-5r-e3WzVaxniQkA | ] </ref>

{| class="wikitable" style="color:black;"
|-
| 中文名
|
鲜奶
| 定 义
| 脱离牛体24小时之内的牛奶
|-
|外文名
|
milk
| 分 类
|
常温奶和低温保鲜奶
|-
| 适用年龄
|
2岁以上
|
|
|}

==分类==

液态牛奶有常温奶和低温保鲜奶两种。 低温保鲜奶,通常是指用原奶进行[[巴氏灭菌]]、均质而成的牛奶,也叫[[巴氏奶]],俗称则为鲜奶。这种牛奶不添加任何[[稳定剂]]、[[增稠剂]]、乳化剂等。生产鲜奶的企业要有充足的原奶,原奶可向当地[[牧民]]或奶农收购,但最好还是企业自身拥有乳源基地,这样有利于确保奶牛的健康和牛奶的营养卫生。乳源基地的建设需要大量资金,故生产鲜奶的企业需要一定的规模。

常温奶是采用超高温杀菌技术的牛奶,由于其具有保质期长,储存方便以及各种营养成分的含量比较充足等特点,生活中很多人更愿意选购常温奶。

==加工方式==

===传统方法===
加工方式有批量式和连续式两种.批量式是分批将瓶奶送入压力釜或蒸锅中由蒸汽加热.连续式则靠输送带将奶连续地送入加热室中。冷却操作也是机械化的。无菌鲜奶中并不是绝对无菌的,主要是消灭了细菌中的营养,可能残留一些耐热的抱子。这种无菌鲜奶的货架寿命通常可达7天至一个月左右。最常发生的质变是蛋白质的沉淀和某些残留的抱子微生物的繁殖所引起的其他质变。超高温灭菌(UHT)是把鲜奶加热到135℃或更高的温度.为时2秒钟,可生产出真正的“无菌鲜奶”。鲜奶经过超高温处理之后,所有的孢子都被杀死,而且由子加热时间很短,不至于对鲜奶的味道和营养万分有明显的影响。超高温灭菌工艺有两种,一种是间接式,即借助于片状或管状的热交换器加热;

另一种是采用[[热蒸汽]]直接喷射加热。经过超高温灭菌处理后的鲜奶,必须在无菌化的条件下反鲜奶充直到无菌的容器里1.5鲜奶包装的前景鲜奶的消费童相当大,其包装形式具有一定的社会性意义。反复回收使用的玻璃瓶包装是一种传统的包装形式,消费者也习以为常。但是,从生产部门和运输部门考虑,玻璃瓶包装的最大优点是成本低,基带来的缺点也不少,诸如空瓶子的运输、贮存、破旧损和清洗问题。因此,纸盒和软包装等新型包装也日益增多。

同时也应该看到,一次性的销售包装形式硬存在着一定的缺点,主要是成本比[[玻璃瓶]]的为高,其次是[[空盒]]和[[空塑料袋]]的后处理与社会环境的卫生公害问题。综合起来,进一步改进和完善回收奶瓶的清洗设备,以及改善运输包装,减少奶瓶在运输等流通环节中的破损,玻璃瓶包装仍然是一种比较现实的消费包装形式。从部分要求方便消费(例如学校、幼儿园、旅游等)的角度来说,可以采取软包装形式,供一次性消费。
[[File:鲜奶3.jpg|缩略图|鲜奶[https://dss0.bdstatic.com/70cFuHSh_Q1YnxGkpoWK1HF6hhy/it/u=1647409864,3312227374&fm=26&gp=0.jpg 原图链接]]]

===巴氏灭菌法===

最普遍采用的巴氏灭菌法是高温短时间灭菌(HTST),即把生奶加热到70℃~72℃,历经12~15秒钟,巴氏灭菌的工艺过程可以分为如下六个程序:

#利用刚处理过的鲜奶的余热来加热新送来的生奶,可将它加热到57℃左右。
#通过热水管将奶加热到72℃,并保持规定的时间。
#在72℃下,保持时间不超过15秒钟6实际生产的工艺是把生奶送入管道,控制奶的流量,保证奶的受热温度达到72℃和准确的持续时间。然后,把奶输送到第一阶段系统的另一端,在那里把新送进来的生奶预热,同时其本身也受到冷却。
#在热交换器内把热奶冷却到57℃左右。
#冷却后,继续用冷水把奶冷却到24℃。根据冷水的供水条件和季节的不同,可能稍高或稍低。
#最后阶段,把奶冷却到3℃。灌装后奶的温度保持在4℃~6℃,即可从奶厂发运销售。所有的巴氏灭菌都把结核菌作为微生物的控制指针。
#在实际生产中,消灭了所有的[[结核菌]],就意味着其他的病菌也全被消灭。巴氏灭菌还能够消灭奶中所有的[[酵母]]、[[霉菌]]和[[细菌]]的多数植物细胞。经过巴氏灭菌处理以后的鲜奶,也会发生腐败。[[腐败]]的原因除了光催化氧化使油脂变质以及奶中各种酶以外,主要是由于细菌的繁殖所引起的。鲜有的变酸结块,通常是由于乳酸菌所造成的。
#乳酸菌在10℃~37℃温度范围内会产生乳酸。当温度超过37℃鲜奶甚至还会产生大量的挥发性物质,散发出酸败的气味;一种所谓“强烈性发酵”会产生多种气体,是由[[大肠菌]]群引起的;“稀奶油结轩”和“在低酸度下的凝结”经常发生在气候温暖的气温下,出现小块脂肪漂浮在奶的表面;“粘乳”的发生是由于奶一离开牲畜的乳以后奶中的细菌繁殖所造成的,因而所有的工具和容器都必须经过严格的消毒和杀菌处理;鲜奶发苦是由于某些微生物侵袭奶中的蛋白质和脂肪并使之变质的结果;鲜奶中产生丁酸,造成腐败是由于奶中存在的脂肪酶或某些霉菌和细菌所引起的。如此等等,鲜奶的腐败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必须采取有效的灭菌和防护措施,才能确保鲜奶的质量。

==健康功效==

#据国内外牛奶营养专家多年研究证实:每天喝一杯鲜奶对人体至少有13个好处
#牛奶中的[[钾]]可使[[动脉血管]]在高压时保质稳定,减少中风危险;
#牛奶可阻止人体吸收食物中有[[毒]]的[[金属铅]]和[[镉]];
#酸奶和脂肪可增强[[免疫系统]]功能,阻止[[肿瘤]]细胞增长;
#牛奶中的铁、铜和[[卵磷脂]]能大大提高大脑的工作效率;
#牛奶中的[[钙]]能增强[[骨骼]]和[[牙齿]]、减少骨骼病发生;
#牛奶中的[[铁]]、[[铜]]和[[维生素A]]有[[美容]]作用;
#牛奶中的酪[[氨酸]]能促进激素——[[血清素]]的大量增长;
#牛奶中的[[镁]]能使[[心脏]]耐疲劳;
#牛奶中的[[锌]]能使伤口更快愈合;
#牛奶中的[[维生素B]]能提高视力;
#喝牛奶能预防[[动脉硬化]];
#牛奶含钙高,吸收好;
#睡前喝牛奶可帮助[[睡眠]]。

人们常说的鲜奶其实就是经过[[巴氏杀菌]]法制成的低温保鲜奶,即巴氏奶。饮用鲜奶可以补充人体所需的蛋白质、[[脂肪]]和[[钙]]。

由于鲜奶采用的是低温灭菌法,相对于常温奶来说它的口感比较浓郁,这也是人们选择饮用鲜奶的重要原因。和鲜奶相对的则是采用高温灭菌技术制成的常温奶,很多人认为经过超高温灭菌的常温奶将会流失很多营养成分,其实不然。

人们饮用牛奶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补充[[蛋白质]]、[[钙]]和其他[[维生素。牛奶中富含的营养很多,但最重要有四种,分别是[[赖氨酸]](一种氨基酸)、[[钙]]、[[维生素B2]](核黄素)和维生素B12,虽然在超高温灭菌工艺中会有一些成分失去活性,但并没有降低牛奶中的营养。

首先,牛奶中的[[蛋白质]]经技术处理后会产生变性,这属于物理变化,但蛋白质的变性对其营养价值没有影响。其次,牛奶中的钙,加热并不会影响人体对它的吸收利用;最后,牛奶经超高温消毒后的确会使某些对热敏感的维生素会被破坏,但破坏程度很低。牛奶中除了维B2和维B12外,其他人类所需的维生素的含量较低,而且大多数维生素的获取途径主要是蔬菜和水果。

鲜奶主要营养成分与常温奶并无显著区别,鲜奶与常温奶相比,无论是钙的吸收率、钙对骨密度的影响,还是蛋白质的功效,二者都没有什么区别。

许多人已经注意到鲜奶的包装较简单,产品货架期短,运输过程中需要冷链系统,鲜奶对储存条件的要求比较严格,很容易导致变质从而无法饮用。所以如果选购鲜奶一定要注意及时饮用。

==如何检验==

检验灭菌是否彻底的方法是,牛奶先用[[苯基磷酸二钠]]培养后,加人2,6[[二氯醌]][[一氯亚胺]]混匀。如果牛奶显出蓝色,表明巴氏灭菌不足,抑或牛奶受到了污染。1.3鲜奶的包装鲜奶经过巴氏灭菌以后,通常是灌装在玻璃瓶里,送到消费者手里。玻璃瓶是反复使用的。回收的玻璃瓶采取“浸泡式”或“冲喷式”,洗瓶机进行清洗。

经过第一道测洗后,[[瓶子]]经过一道或两道热洗涤液冲洗,然后用温的清水进行刷洗。清洗过的瓶子一般未经过专门的灭菌和消毒处理,较完善的[[洗瓶机]]在洗涤过程中也包括消毒工序。鲜奶的灌装是自动化操作的,从充填漏斗装人瓶内以后,立即用铝箔封瓶,以防二次污染。
[[File:鲜奶4.jpg|缩略图|鲜奶[https://dss1.bdstatic.com/70cFuXSh_Q1YnxGkpoWK1HF6hhy/it/u=2513991025,296019286&fm=26&gp=0.jpg 原图链接]]]

==如何密封==

国内普遍采用[[蜡纸]]或浸蜡纸板封盖,其效果不如[[铝箔]]封盖的好。也可采用复合纸盒包装鲜奶,例如瑞典开发的“TeTra""""TeTrabrick”和“PurePak”等包装形式。这类包装都是在成型-充填-封合包装机上进行的,设备比较昂贵。从实际生产和应用经验表明,这类包装不论从防护和方便功能,抑或从展销方面都是可行的,只是包装成本高于玻璃瓶包装。可是,玻璃瓶包装由于瓶了回收使用,还需要增加洗瓶机等设备投资,而纸盒包装则是属于一次性使用。为了降低包装成本,对于短时间流通消费的鲜奶,也采用塑料袋包装,例如,最简单的包装材料是[[聚乙烯薄膜]]添加[[二氧化钛]]白色颜料。当然,更完善的软包装材料是铝箔与塑料薄膜复合制成的“自立袋”。欧美国家的鲜奶包装屡经演变。不论什么形式的包装,都应该针对和满足鲜奶的防护要求,以及消费者所能接受的程度。

玻璃瓶包装具有清洗容易、透明和硬质等优点,但是体重、易碎以及透过紫外光等是它的缺点。玻璃瓶适用于无菌包装,但却不适用于长期贮存鲜奶的包装。因此,鲜奶的包装是一个重要的问题。玻璃瓶是透明的,[[日光]](主要是紫外光)会破坏鲜奶中的[[核黄素]](维生素B2)和[[维生素C]],并促使脂肪的氧化酸败和蛋白质分解。棕色玻璃瓶虽然可以阻挡紫外光透过,曾经引起人们的兴趣,但是后来发现,棕色玻璃瓶包装的鲜奶比无色玻璃瓶包装的鲜奶更容易发酸,所以棕色玻璃瓶没有得到推广应用。1.4无菌鲜奶商业上加工无菌鲜奶的方法,是将鲜奶在66℃左右均质化以后,灌装在窄口瓶中。瓶内的余留空间(即从奶的液面至瓶盖之间)约为8cm高度。封瓶后,将瓶子和奶一起加热到105℃~110℃不等,历时20~40分钟。

==相关法律==

1986年9月原国家标准局发布的《[[生鲜牛乳收购标准]]》

中明确规定,生鲜牛乳系指从正常饲养的、无传染病和[[乳房炎]]的健康母牛乳房内挤出的初乳。2003年[[卫生部]]和[[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的《[[鲜乳卫生标准]]》又进一步指明,从牛(羊)的乳房中挤出的分泌物,无食品添加剂且末从其中提取任何成分。“生鲜”的含义是新鲜,不经过任何加工。因为不经过热加工处理的生鲜乳,在很短时间内就会受微生物(细菌)污染。饮用后会危害人身健康。因此,早在[[20世纪]][[80年代]]初,[[卫生部]]颁布的《乳与乳品卫生管理办法》中明确规定:生牛乳禁止上市。也就是说,在市场上根本见不到鲜奶。
==视频==
;{{#iDisplay:d08416u8uer | 560 | 390 | qq }}

==参考文献==
{{Reflist}}
13,331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