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變更

粤剧之乡

增加 219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佛山市南海区桂城镇平洲素有“粤剧之乡”的美誉。早在民国六年(1917年),平洲梅园(地名)金山和(原名陈福三,白超鸿之父)回乡招募幼童60余人,组成乐群英粤剧娃娃班,在平东的一家祠堂进行训练。据史料记载,平洲乐群英娃娃班,比广东八和会馆于民国十六年(1927年)创办的粤剧科班——“广州优界八和戏剧养成所”还要早10年。这个娃娃班培养出林超群(男花旦)、金枝叶(男花旦)、张盛才(武生)、鬼马春(丑生)、陈展生(武生)、和叶大富(武生,叶兆梅之父)等一批享誉省港澳的粤剧名伶。因而金山和被誉为“平洲名伶之父”;平洲成为当年珠江三角洲发展粤剧曲艺的重要摇篮。这个摇篮,诞生了建国后荣任广东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和戏剧家、音乐家协会的四位副主席:靓少佳(原名谭少佳,平东人,1907-1982),曾任广东省文联副主席;陈卓莹(平洲三山人,1908-1980),曾任广东音乐家协会副主席;林小群(林超群长女,生于1932年),曾任广东省戏剧家协会副主席;林锦屏(林超群小女,生于1947年),曾任广东省戏剧家协会副主席,以及一批享誉海内外的粤剧演员和粤剧专家。真是“艺园粤剧一枝花,深入人心乐万家。不负戏乡灵胜地,英才辈出吐光华。”
在粤剧史上卓有建树的名家,又陆续诞生了一批在粤剧演艺事业上有所造诣的编剧和演员,例如:广州市炎黄文化研究会副会长、广东八和会馆名誉会长、新华社香港分社文体宣传部原副部长崔领明,白超鸿(平洲乐群英娃娃班班主金山和之子、著名文武生、广东粤剧院艺术委员会原委员),叶兆柏(广东省粤剧团名丑,全国曲艺牡丹奖得主)、梁剑雄(平东人,广西梧州粤剧团编剧)、陈仲琰(陈卓莹之子,广东粤剧学校讲师)、陈蕴玉(陈卓莹之女,广州粤剧团资深演员)、谭玉筠(靓少佳、郭筠玉之女,广东粤剧团资深演员)以及广州粤剧团演员麦穗秀等。<ref>[https://baike.sogou.com/v175773343.htm?fromTitle=%E7%B2%A4%E5%89%A7%E4%B9%8B%E4%B9%A1 | 粤剧之乡] </ref>
==佛山是粤剧的发源地==
粤剧经过数百年兼收并蓄,不但流行于粤、桂、港、澳、台地区,并随着粤籍侨民散居各地,传播到[[亚洲]]、[[美洲]]、[[澳洲]]、[[欧洲]]、[[非洲]],成为海外拥有最多观众和最有影响力的剧种,成为世界文化的重要组成。
建国后,由于粤剧在佛山有非常好的群众基础,仍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佛山粤剧工作者先后编演现代剧目 40多个,深受欢迎。1963年,佛山青年粤剧团一团在广州向周恩来总理汇报演出现代剧《四只肥鸡》,受到周总理的赞扬。改革开放以来,佛山粤剧事业得到进一步的繁荣,佛山青年粤剧团先后创作了《顺治与董鄂妃》、《铁血红伶》、《丽人怨》、《佛山黄飞鸿》、《小周后》等一批新剧目,多次在国家和省艺术大赛中获奖。剧团副团长、当家花旦李淑勤获得第21届中国戏剧“梅花奖”。在对外和对港澳台文化交流中,佛山粤剧艺术工作者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佛山青年粤剧团从1981年赴澳门进行首次商业演出起,至今己30多次赴美国、加拿大、新加坡、香港、澳门、台湾等地进行演出,并创下连演28场,场场满座的纪录,是最受海外观众欢迎的粤剧团之一。<ref>[https://baike.so.com/doc/7619192-7893287.html | 粤剧之乡] </ref> ==参考文献=={{Reflist}}
29,618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