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變更

土木之变

增加 76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p style="text-indent:2em;">'''土木之变''',指发生于明朝正统十四年(1449年)明英宗[[朱祁镇]]北征[[瓦剌]]兵败并且被俘的事变。
<p style="text-indent:2em;">正统十四年(1449年)六月,瓦剌太师也先入侵明朝边境,明英宗和[[王振]]亲率五十万大军出征,计划从大同北上,与瓦剌在明朝边境决战。明军刚到达大同就接获太监 [[ 郭敬 ]] 的密报,得知瓦剌已做好准备,明军立即从大同班师东返,计划从居庸关回京。途中遭遇瓦剌多次袭击,大同、宣府接连失守, [[ 吴克忠 ]] [[ 朱勇 ]] 率领的两部大军共五六万人,在鹞儿岭惨败全军覆没。余下部队移师于土木堡被瓦剌袭击,明军战败投降,伤亡过半,明英宗朱祁镇被俘,兵部尚书 [[ ]] 埜、户部尚书 [[ 王佐 ]] 等大臣战死。{{NoteTag|记载土木之变其真其详者莫如当事大臣李贤,《天顺日录》:“明日于土木驻营。宣府报至,遣成国公率五万兵迎之。勇而无谋,冒入鹞儿岭,胡寇于山两翼邀阻夹攻,杀之殆尽,遂乘胜至土木。明日巳时,合围大营,不敢行。八月十五日也,将午,人马一二日不饮水,渴极,掘井至二丈,深无泉(因为土木堡地势高)。寇见不行,退围。速传令台营南行就水,行未三四里,寇复围,四面击之,竟无一人与斗,俱解甲去衣以待死,或奔营中,积叠如山。幸而胡人贪得利,不专于杀,二十余万人中伤居半,死者三之一,骡马亦二十余万,衣甲兵器尽为胡人所得,满载而还。自古胡人得中国之利未有盛于此举者,胡人亦自谓出于望外,况乘舆为其所获,其偶然哉?”}}
<p style="text-indent:2em;">当时京师二十万精锐都已在土木堡失陷,剩下老弱士卒不到十万。[[于谦]]力排众议请郕王调两京、河南备操军,山东和南京沿海的备倭军,江北和北京各府的运粮军驰援,人心渐定,也先送英宗回去,要求守城者开门,于谦等大臣私立郕王为帝,并亲自守城拒绝也先送英宗回京。
<p style="text-indent:2em;">明朝兴起后,留在中原的蒙古人大部分退回大漠,北元分裂成东、西蒙古(明朝称东蒙古为鞑靼,西蒙古为瓦剌),彼此互争雄长,内斗不休。即便如此,终明一朝,也无法根除来自蒙古的巨大威胁,蒙古骑兵始终对明朝北方边境进行袭扰和掠夺,双方冲突不断。史书记载:“终明之世,边防甚重。边境之祸,遂与明终始云。”指的就是明朝政府长达200多年对北边蒙古的防御。
<p style="text-indent:2em;">永乐初年,明成祖 [[ 朱棣 ]] 分别遣使与鞑靼、瓦剌(又名卫拉特)“谕之通好”。瓦剌首领 [[ 马哈木 ]] 为借助明朝力量对付鞑靼,就向明朝称臣,明成祖亦分别封之为王。经长期征战,鞑靼势力不断削弱,瓦剌逐渐强大。
<p style="text-indent:2em;">永乐十六年(1418年),马哈木之子脱欢袭父爵为顺宁王。几年之间,脱欢攻破鞑靼,兼并其众,又统一内部,其势日张,雄视漠北。 [[ 脱欢 ]] 立成吉思汗后裔脱脱不花为可汗,受明朝封为太师,掌瓦剌部实权。明英宗正统四年(1439年)脱欢死,其子也先继位后,不仅漠南诸部全被征服,且东胁朝鲜,西略哈密,草原大半,尽为其所制。也先每年冬遣人贡马于明。起初所遣使者不过五十人,后贪朝廷厚赏,岁增至二千余人,并屡屡索要贵重难得之物。稍不遂,即制造事端,明廷所赐财物,不得不岁有所增。
* '''明蒙关系'''
<p style="text-indent:2em;">随着三杨去世,太皇太后张氏驾崩,一直以来被皇帝朱祁镇宠信的宦官王振开始崭露头角。正统三年(1438年)十二月,麓川思任发进攻掠夺腾冲、南甸、孟养等地。权臣王振力主南征麓川,故而英宗在位前期,明廷的主要视线在南方麓川。
<p style="text-indent:2em;">明正统十一年(1446年)冬天,也先攻打兀良哈,派遣使臣抵达明朝边镇大同乞粮,并且请求会见守备太监郭敬。朱祁镇敕令郭敬不要接见也先,也不要给他粮食。明正统十二年(1447年),也先再次致书明朝宣府守将 [[ 杨洪 ]] 。杨洪奏报朝廷之后,朱祁镇要他礼遇瓦剌使臣。面对瓦剌的蠢蠢欲动,明朝北方的祸乱已近在眼前,但是英宗君臣视而不见,却发动了对麓川的第四次征讨。正统十三年(1448年)三月,思机发再次掠夺孟养,明朝屡次谕令仍不从。英宗复命靖远伯王骥提督军务,都督宫聚为总兵,张軏、田礼为左右副总兵, [[ 方瑛 ]] [[ 张锐 ]] 为左右参将,率南京、云南、湖广、四川、贵州土汉军十三万讨伐麓川{{NoteTag|谷应泰《明史纪事本末·卷三十》:(正统)十三年春三月,初,思机发复据孟养地为乱,屡谕不从。复命靖远伯王骥提督军务,都督宫聚为总兵,张軏、田礼为左右副总兵,方瑛、张锐为左右参将,率南京、云南、湖广、四川、贵州土汉军十三万讨之。}}。
<p style="text-indent:2em;">明朝征伐麓川,明朝调动了大量人力物力,战争造成了重大的人员伤亡,连年征战,仍未彻底平息叛乱,最终以盟约形式结束;期间连续发动数十万人的进攻,致使大军疲惫、国库亏空,对北面蒙古瓦剌的防御空虚。
<p style="text-indent:2em;">大同前线的败报不断传到北京,明英宗朱祁镇在王振的煽惑与挟持下,准备亲征。兵部尚书邝埜和侍郎于谦“力言六师不宜轻出”,吏部尚书王直率群臣上疏劝谏,但明英宗偏信王振,一意孤行,执意亲征。
<p style="text-indent:2em;">正统十四年(1449年)7月16日,英宗命其弟郕王 [[ 朱祁钰 ]] 留守北京,然后和王振带领约25万大军(号称50万)从北京出发。英国公张辅、成国公朱勇、兵部尚书邝埜、户部尚书王佐、内阁学士 [[ 曹鼐 ]] [[ ]] 益等文武百官护驾从征。
* '''滞留大同'''
<p style="text-indent:2em;">兵部尚书邝埜一再要求驰入居庸关以保证安全,但王振不准。土木堡地势高,无泉缺水,土木堡之南十五里处有河,被瓦剌军占据,将士饥渴难耐,挖井二丈仍无水。{{NoteTag|李贤《天顺日录》:八月十五日也,将午,人马一二日不饮水,渴极,掘井至二丈,深无泉。}} 隔日瓦剌军队包围土木堡。也先遣使诈和,并主动撤离,以麻痹明军。
<p style="text-indent:2em;">明英宗不疑有诈,遣 [[ 曹鼐 ]] 起草诏书。王振下令移营就水,当明军大军移动时,饥渴难忍的军士一哄而起,奔向河边,乱成一团。瓦剌军伏兵四起,趁机发动总攻,仓促应战的明军被打得大败。明军二十余万人有三分之一战死,中伤居半。{{NoteTag|李贤《天顺日录》:速传令台营南行就水,行未三四里,寇复围,四面击之,竟无一人与斗,俱解甲去衣以待死,或奔营中,积叠如山。幸而胡人贪得利,不专于杀,二十余万人中伤居半,死者三之一。}}太师英国公张辅,泰宁侯陈赢,驸马都督井源,平乡伯陈怀,襄城伯李珍,遂安伯陈埙,修武伯沈荣,都督梁成、王贵,户部尚书王佐,兵部尚书邝埜,吏部左侍郎兼翰林院学士曹鼐,刑部右侍郎 [[ 丁铉 ]] ,工部右侍郎主永和,都察院右副都御史邓栗,翰林院侍读学士张益,通政司左通政龚全安,太常寺少卿黄养正、戴庆祖、王一居,太仆寺少卿刘容,尚宝少卿凌铸,给事中包良佐、姚铣、鲍辉,中书舍人俞拱、潘澄、钱禺,监察御史张洪、黄裳、魏贞、夏诚、申祐、尹竑、童存德、孙庆、林祥凤,郎中齐汪、冯学明,员外郎王健、程思温、程式、逯端,主事俞鉴、张塘、郑瑄、大理寺副马豫,行人司正尹昌,行人罗如墉,钦天监夏官正刘信,序班李恭、石玉这五十二名跟随明英宗远征的群臣皆死于混战中。明英宗的护卫将军 [[ 樊忠 ]] 愤怒至极,抡起铁锤砸碎了王振的脑袋。(但据明英宗自己的回忆王振也是被瓦剌军杀死的)樊忠不久亦战死。只有大理寺右寺丞萧维桢、礼部左侍郎杨善、文选郎中李贤等数人侥幸逃出。明英宗看到突围无望,索性跳下马来,面向南方,盘膝而坐,等待就缚。{{NoteTag|《明史纪事本末·卷32》:“初,师既败,上乃下马盘膝面南坐”。.}}
<p style="text-indent:2em;">不一会儿,瓦刺兵冲上来,一个士兵上前要剥取明英宗的衣甲,一看他的衣甲与众不同,心知不是一般人物,便推拥着他去见也先之弟赛刊王,赛刊王在问明英宗时,明英宗反问道:“你是谁?是也先,还是伯颜帖木儿,或者是赛刊王。”赛刊王感到明英宗说话的口气很大,立即报告也先,也先立即去向他请安行君臣礼,献上各种野味美食。 卫拉特还缴获马匹二十万头及无数衣甲器械辎重。{{NoteTag|《明史纪事本末·卷32》:“军士脱者逾山坠谷,连日饥饿,仅得达关。骡马二十余万,并衣甲器械辎重,尽为也先所得。太监喜宁降于也先,尽以中国虚实告之。”}}
* '''瓦剌'''
<p style="text-indent:2em;">土木之变是明军不战自溃。北京围城不下,则蒙古内部矛盾也起了重要作用。不久,蒙古各部终于兵戎相见, [[ 脱脱 ]] 不花汗败亡。 [[ 也先 ]] 称帝,但他无法解决造成封建割据的经济的和政治的矛盾,而为人又心胸狭窄,荒于酒色,终于兵败被杀。 {{NoteTag|曹永年,《土木之变与也先称汗》,《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1(1):46-54。}}
<p style="text-indent:2em;">也有大批的蒙古人不愿在漠北过艰苦日子,借此机会转而投靠明朝,定居北京及北直隶各地。一些内地的汉人由于痛恨明朝暴政而投降也先,去了蒙古高原。{{NoteTag|吴云廷,《土木之变前后的蒙古降人》,《河北学刊》, 1989(3):106-111。}}
8,409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