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4,204
次編輯
變更
东莞理工学院
,创建页面,内容为“东莞理工学院1932年07月,东莞县立简易师范学校成立,这是东莞理工学院师范学院的前身,校址在虎门镇“莲溪书院”旧址。…”
东莞理工学院1932年07月,东莞县立简易师范学校成立,这是东莞理工学院师范学院的前身,校址在虎门镇“莲溪书院”旧址。是广东东莞的第一所普通本科院校,省市共建,以市为主,由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杨振宁博士任名誉校长。
于1990年,1991年国家教委批准先行招生,199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教育部批准正式开学,招收专科生。直到2002年获的教育部提批准,招收本科生,2005年开始与华南理工大学、暨南大学联合培养研究生,并进行招生。2006年获得颁发学士学位资格。2007年,东莞理工学院具备招收港澳生资格。2010年学校停招专科生,同年8月获批成为广东省立项建设的新增硕士学位授予单位。
截至2018年6月,现有松山湖、莞城两个校区,共占地2210亩,图书馆总建筑面积45020平方米,累计藏书193万册,有39个数据库、170万册电子图书等数字资源;两校区建成万兆带宽主干、部分千兆带宽到桌面的校园网,建立了3.8万个信息点。
==办学条件==
===院系设置===
截至2018年6月,设有15个学院、48个本科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软件工程、电子信息工程、应用化学、环境工程、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土木工程等9个工科本科专业在广东省第一批本科录取批次招生,部分专业在江西、海南、甘肃、贵州、河南、河北、四川、山东、重庆等省(直辖市第一批本科招生,同时还面向2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招生。
===师资力量===
截至2018年6月,大力实施高水平师资队伍建设工程,重视教师素质能力提升,以超常规措施,面向全球引进一批活跃在国际学术前沿与产业一线、把握智能制造领域关键技术的“杰出人才” “学科领军、骨干人才” “产业精英人才”以及创新创业团队。现有教职工1418人,其中正高职称人员180人、副高职称人员335人,博士527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1人。2015年9月高水平理工科建设以来,学校共引进海内外高层次人才462人,包括徐建中、陈和生、周炳琨、王立军、卢秉恒、杨志峰等双聘、特聘院士6人,柔性引进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外国院士1人,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10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0人,国家教学名师1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1人等;现有“千百十人才培养工程”国家级培养对象1人、省级培养对象11人;实现学校“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珠江人才计划”“珠江学者”零的突破;大力加强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建设,现已招收博士后21人。
===教学建设===
截至2018年6月,建立了421个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和13个创业见习基地,聘请了53名创业导师;建立了华为网络学院、中兴通讯学院、粤台产业科技学院、粤港机器人学院、智汇谷现代网商学院、先进制造学院(长安)、微软IT学院、360网络空间安全产业学院等9个特色产业学院;积极开展“创新人才培养计划”项目建设,建立创新创业学院、创新创业服务中心,每年安排1000万元支持学生创新创业,孵化了一大批学生企业。
截至2018年6月,现有广东省重点学科6个,分别为机械工程、环境工程、化学工程、电路与系统、计算机应用技术、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在第一期学科建设工作中,认定化学工程与技术、电子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机械工程、中国语言文学等5个校级重点学科;在第二期学科建设工作中,认定工商管理、环境工程、工程热物理、光电信息工程、结构工程、应用数学、法学理论、区域经济学等8个校级重点建设学科。
===科研成果===
截至2018年6月,承担了国家973项目课题、863项目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各级各类科研项目1021项,科研总经费9亿多元。获得了日内瓦国际专利技术成果博览会金奖、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教育部技术发明奖、环境保护部环境保护科学技术奖、广东省科学技术奖和东莞市科学技术进步奖等科技奖励及一批发明专利。
[[Category:525 高等教育]]
于1990年,1991年国家教委批准先行招生,199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教育部批准正式开学,招收专科生。直到2002年获的教育部提批准,招收本科生,2005年开始与华南理工大学、暨南大学联合培养研究生,并进行招生。2006年获得颁发学士学位资格。2007年,东莞理工学院具备招收港澳生资格。2010年学校停招专科生,同年8月获批成为广东省立项建设的新增硕士学位授予单位。
截至2018年6月,现有松山湖、莞城两个校区,共占地2210亩,图书馆总建筑面积45020平方米,累计藏书193万册,有39个数据库、170万册电子图书等数字资源;两校区建成万兆带宽主干、部分千兆带宽到桌面的校园网,建立了3.8万个信息点。
==办学条件==
===院系设置===
截至2018年6月,设有15个学院、48个本科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软件工程、电子信息工程、应用化学、环境工程、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土木工程等9个工科本科专业在广东省第一批本科录取批次招生,部分专业在江西、海南、甘肃、贵州、河南、河北、四川、山东、重庆等省(直辖市第一批本科招生,同时还面向2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招生。
===师资力量===
截至2018年6月,大力实施高水平师资队伍建设工程,重视教师素质能力提升,以超常规措施,面向全球引进一批活跃在国际学术前沿与产业一线、把握智能制造领域关键技术的“杰出人才” “学科领军、骨干人才” “产业精英人才”以及创新创业团队。现有教职工1418人,其中正高职称人员180人、副高职称人员335人,博士527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1人。2015年9月高水平理工科建设以来,学校共引进海内外高层次人才462人,包括徐建中、陈和生、周炳琨、王立军、卢秉恒、杨志峰等双聘、特聘院士6人,柔性引进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外国院士1人,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10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0人,国家教学名师1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1人等;现有“千百十人才培养工程”国家级培养对象1人、省级培养对象11人;实现学校“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珠江人才计划”“珠江学者”零的突破;大力加强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建设,现已招收博士后21人。
===教学建设===
截至2018年6月,建立了421个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和13个创业见习基地,聘请了53名创业导师;建立了华为网络学院、中兴通讯学院、粤台产业科技学院、粤港机器人学院、智汇谷现代网商学院、先进制造学院(长安)、微软IT学院、360网络空间安全产业学院等9个特色产业学院;积极开展“创新人才培养计划”项目建设,建立创新创业学院、创新创业服务中心,每年安排1000万元支持学生创新创业,孵化了一大批学生企业。
截至2018年6月,现有广东省重点学科6个,分别为机械工程、环境工程、化学工程、电路与系统、计算机应用技术、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在第一期学科建设工作中,认定化学工程与技术、电子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机械工程、中国语言文学等5个校级重点学科;在第二期学科建设工作中,认定工商管理、环境工程、工程热物理、光电信息工程、结构工程、应用数学、法学理论、区域经济学等8个校级重点建设学科。
===科研成果===
截至2018年6月,承担了国家973项目课题、863项目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各级各类科研项目1021项,科研总经费9亿多元。获得了日内瓦国际专利技术成果博览会金奖、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教育部技术发明奖、环境保护部环境保护科学技术奖、广东省科学技术奖和东莞市科学技术进步奖等科技奖励及一批发明专利。
[[Category:525 高等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