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變更

吳沙墓

移除 254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生平事蹟==
*吳沙乃[[福建]][[漳州]]人,有「開蘭始祖」之稱<ref>1776 。1776 年,[[林元旻]]由[[烏石港]]北邊的河流上溯,成功入墾[[淇武蘭]],為漢人入墾[[蘭陽平原]]最早者[http://homepage19.seed.net.tw/web@1/gxi452/jiaoxi/2-5.html 清朝漢人拓墾蘭陽平原的歷程] {{webarchive|url=https://archive.is/20120713023140/http://homepage19.seed.net.tw/web@1/gxi452/jiaoxi/2-5.html |date=2012-07-13 }} </ref>,
*西元1684年清朝將臺灣納入版圖,隨著漢人由南而北的墾拓,至十八世紀末,在臺灣西部建立了漢人的農耕社會。隨著拓墾的進展,原先位處臺灣東北僻遠之地的噶瑪蘭,已漸有漢人履足跡於其上。起先多為商人番割而已,一直到乾隆時期,才有漢人嘗試進入開墾,但仍然沒有成功。
*1796年,吳沙率三籍移民入墾才開始有所成就。在入蘭之前,吳沙已在宜蘭北境的三貂地區,從事農商活動,對噶瑪蘭情形,略知一二。吳沙入蘭後,又採取縝密有組織的集團開墾方式,所以順利的建立漢人聚落,如頭圍、二圍等。
*吳沙墓建在清[[嘉慶]]3年(西元1798年),設立地點為現今的[[新北市]][[貢寮區]][[仁里里 (貢寮區)|仁里里]][[澳底]]一帶,剛好在[[草嶺古道]]上。嘉慶年間,噶瑪蘭通判[[楊廷理]]前往吳沙墓祭拜,并撰聯曰:'''天開草昧撫番岸絲諍道合中庸,地辟蘭陽踐土食毛民懷大德'''。
*到了西元1810年清朝才將他正式收入版圖。
*1888年,吳沙墓首次翻修,1931年吳沙墓再次整修,並在上面加上刻字寫:{{Cquote 2| 皇清例授武信郎顯考諡春郁吳公墓}} 。<ref>[https://nchdb.boch.gov.tw/assets/advanceSearch/monument/19850819000033  吳沙墓].文化部文化資產局</ref>
== 參見 ==
4,927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