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變更

郭化若

增加 127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 郭化若 ''' (1904年-1995年11月26日),原名郭可彬,曾用名郭俊英、郭化玉、郭化羽等, [[ 福建 ]][[ 福州 ]] 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 ]][[ 中将 ]]
==生平==
郭化若1904年生于一个没落 [[ 知识分子 ]] 家庭,从小父母教其念书,一度在家埋头攻读中国古典文化达到7年之久。1918年,14岁的郭化若在福州崇实小学读书。1920年,郭化若小学毕业并且考入福建省立第一中学。不过因为该校学费昂贵,只好放弃,改读免费的农林学校。但是两年后,由于家境贫困只得放弃学业去 [[ 广东 ]] 打工,在潮汕公路局测量队当测量生。1923年,郭化若到 [[ 广州 ]] ,以替人代写书信、抄稿、写碑文等杂业为生。
1923年,郭化若加入桂系军队,做桂军警备司令部当书记员,1924年加入中国 [[ 国民党 ]] ,1925年,21岁的他在3000名考生中获得第一名成绩脱颖而出,考入 [[ 黄埔军校 ]] 四期学习,并在缪纭人、廖翰平的介绍下加入 [[ 中国共产党 ]] ,在校期间参加了对 [[ 陈炯明 ]] 的东征。郭化若毕业后留校任炮兵教官,1927年随教导团准备前往南昌参加南昌起义时,在九江被扣留,此后他脱离部队,单身追赶起义部队。
南昌起义部队失败后,郭被派往 [[ 莫斯科 ]] 留学学习炮兵战术,1929年回国后被派往中央苏区,任红四军前敌委员会成员。次年出任 [[ 红一方面军 ]] 参谋处处长,1931年间曾代理参谋长。1932年遭受诬陷被开除党籍,其后在红军大学担任教员。参加长征后,郭于1935年担任中国工农红军学校训练处处长,1936年任红军教导师参谋长。
==抗日战争与第二次国共内战时期==
[[ 抗日战争 ]] 时期,郭化若于1938年7月恢复党籍,历任抗大步兵学校教育长、中共 [[ 中央军委 ]] 编译处处长、中共中央军委总参谋部第一局局长、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第三分校校长兼军委四局局长、延安中央党校军事教育处处长等职。1937年,郭化若开始整理研究中国古代孙子的研究著作,比较学习历史上评注《 [[ 孙子兵法 ]] 》的十家,曹操、李荃、 [[ 杜牧 ]] 、陈皞、贾林、孟氏、梅尧臣、王哲、何廷锡、张预等的观点,并加入当时文化名人徐特立等人的观点,1939年写出了煌煌4万字的《孙子兵法初探》的提纲,而后在1957年7月出版了《新编今译孙子兵法》,1984年9月出版了《孙子译注》。在此期间,从事 [[ 军事 ]] 理论和军事教育法的研究,撰写了《军事辩证法》、《八路军军事理论》等论文。
1944年,郭参与创办八路军炮兵学校,任校长。1946年6月,被派到华东任鲁南军区副司令员。1948年7月任华东野战军第六纵队副司令员,9月升任第四纵队政治委员, [[ 淮海战役 ]] 后改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野战军第九兵团政治委员。1949年5月,率部参加攻占 [[ 上海 ]] 的战斗,任上海市军事管制委员会委员,9月任淞沪警备司令部司令员,此后长期担任上海地区的军事指挥员。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1955年,郭化若被授予中将军衔,升任南京军区第一副司令员、党委常委(南京军区司令员为 [[ 许世友 ]] )。郭化若在南京军区分管军训工作。1964年12月,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工作通讯》上刊登了南京军区第一副司令员郭化若的一篇在浙江某地宣讲《二十三条》蹲点搞“四清”给毛泽东的报告。 [[ 毛泽东 ]] 对郭化若的报告有一段批示,其中有:“像郭化若同志这样的身体能在农村蹲点,并且有所收获,其他的人更能下去了……。郭化若和我格格不入,几十年都如此。”1965年春,南京军区对郭化若举行批判大会公开批判,大尉以上军官全体参加。郭化若被批判为“反党、反人民、反 [[ 社会主义 ]] ”。因毛泽东表示批判郭化若采取“背靠背”的方式,所以不要郭化若出席批判大会。此后,郭化若被软禁在家,定性为“敌我矛盾做人民内部矛盾处理”。
[[ 文化大革命 ]] 爆发后,1968年,在许世友支持下,南京军区召开大规模批斗“倒许乱军夺权”分子、推行“多中心”学习班。其中在南京军区后勤部学习班批斗郭化若。 [[ 林彪 ]] 倒台、 [[ 邓小平 ]] 复出并主持中央军委工作后,1973年郭化若获彻底平反,平反后复出,调到北京任 [[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 ]] 副院长,从1973年12月任至1982年。1985年离休。1995年11月,91岁的郭化若病重在北京入院,他还时时在病床上翻阅书卷,最后,他默念着母亲教他的《 [[ 木兰辞 ]] 》,安静地逝世。
毛泽东评价郭化若:“古有孙子,今有郭子。” [[ 周恩来 ]] 评价郭化若:“他是我们共产党毛泽东同志的军事高参……他在我国军事理论界的地位和 [[ 郭沫若 ]] 先生在革命文学的地位相当。”
277,769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