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9,374
次編輯
變更
無編輯摘要
==名称由来==
禄劝古称“洪农碌券”,意为罗婺部族统治下的平民百姓之地。元至元二十六年(1289年)设州,赛典赤嫌“夷名不雅训”改碌券为禄劝。
另有两种说法,一说“禄劝”为彝语“罗好知”的译音,意为有坚硬大石头的地方。另一说禄劝古为 [[ 少数民族 ]] 所统治,后来以官禄诱劝其归附,故名禄劝。
==历史沿革==
战国至秦朝,禄劝属滇国。西汉元封二年(公元前109年),属越嶲郡。蜀汉建兴三年(225),改属建宁郡。晋朝及南北朝,属宁州。隋朝,属南宁州总管府昆州地。唐朝初年,属南宁州总督府地。贞观六年(632),改属戎州都督府。 [[ 贞观 ]] 二十三年(649),为戎州都督府求州地。南诏国及大理国时期,禄劝为东霎37部的罗婺部、掌鸠法块部、洪农碌券部。元宪宗三年(1253),忽必烈消灭了大理国。元宪宗四年(1254),罗婺部首先归附。元至元八年(1271),南诏37部改为南、北、中3路,仁德部(今寻甸)和于矢部(今武定)并入罗婆部为北路。十二年(1275),割仁德、于矢2部置武定路。二十六年(1289),设禄劝州。 [[ 清朝 ]] 乾隆三十五年(1770),武定府改为武定直隶州,禄劝州降为县。
==行政区划==
==交通==
[[108国道 ]] 经过县境南部,县道皎平公路在皎平渡大桥与四川省会理县213省道相连。 [[Category:680 中國地理類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