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999
次編輯
變更
绿宽嘴鸫
,無編輯摘要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style="background: #808000" align= center|'''<big>绿宽嘴鸫</big> '''|-|[[File:绿宽嘴鸫.jpg|缩略图|居中|'''绿宽嘴鸫'''[http://pic.birdnet.cn/forum/201405/14/225116xat5ylylnnvm0lhm.jpg 原图链接][https://www.birdnet.cn/thread-785003-1-1.html 原图链接]]]|-| align= light| 中文学名: 绿宽嘴鸫</br> 拉丁学名:Cochoa viridis </br>别 称:绿鸫 </br>界: 动物界 </br>门:脊索动物门 </br>亚 门:脊椎动物亚门 </br>纲:鸟纲 </br>亚 纲:今鸟亚纲</br> 目:雀形目 </br>科:鸫科 </br>属:宽嘴鸫属 </br>种: 绿宽嘴鸫 </br>亚 种: 无亚种 </br>命名者及年代:Hodgson, 1836 </br>英文名称: Green Cochoa </br> 保护级别: 无危(LC) IUCN标准</br>|} ''' 绿宽嘴鸫 '''<ref>[https://www.birdnet.cn/thread-785003-1-1.html 绿宽嘴鸫(附图)],鸟网,2014-5-14</ref> (学名:Cochoa viridis) 为雀形目鸫科的鸟类,俗名绿鸫。体长 约28 约[[28 厘米 ]] ,是一种黑色及闪辉绿色似鸫的鸟。头顶与尾羽蓝色;脸侧黑色;两肩至尾上覆羽暗绿色;两翅具灰蓝、黑、褐等色相镶的翼斑;尾羽具黑色端斑;下体淡绿色。主要生活于常绿阔叶林内以及或出没于小溪边、常绿密林及险峻的地方。
分布于中国南疆诸邻国以及中国大陆的云南、福建等地。
== 外形特征 ==
== 生活习性 ==
'''食性''':主要以鞘翅目步行虫科、叩头虫科、埋葬虫科、以及鳞翅目和双翅目等[[昆虫]]和昆虫幼虫为食,此外也吃蚯蚓等其他动物和植物果实与种子等<ref>[http://dy.163.com/v2/article/detail/E4GT6B0M05373I3P.html 绿宽嘴鸫生活习性],网易,2019-01-02 </ref>。
== 栖身环境 ==
== 生长繁殖 ==
繁殖 期5期[[5-7 ]] 月,早的在4月末就开始繁殖。巢呈浅杯状,结构较为粗糙松散,主要由苔藓和草根构成。巢多置于常绿阔叶林下小树上,距地高1.5-6米,有时也营巢于针树林下。每窝产 卵2卵[[2-4 ]] 枚。卵灰绿色,被有红色斑点,卵的大小为27-33mm×20-23mm,雌雄亲鸟轮流孵卵,雏鸟晚成性,孵出后由雌雄亲鸟共同育雏。[1] == 分布范围 ==
== 地理 分布 于印度次大陆,包括印度、孟加拉、不丹、锡金、尼泊尔、巴基斯担、斯里兰卡、马尔代夫。中南半岛,包括缅甸、越南、老挝、柬埔寨、泰国以及中国的东南沿海地区。==
'''分布状况''':罕见留鸟于[[福建、云南]]南部及西藏东南部海拔300~1600米<ref>[http://www.baiven.com/q/18/218/169653.html 绿宽嘴鸫的地理分布],鸟类_百问中文,2016-09-29</ref>。
== 亚种分化 ==
== 种群现状 ==
该物种分布范围广,不接近物种生存的脆弱濒危临界值标准(分布区域或波动范围小于20000平方公里,栖息地质量,种群规模,分布区域碎片化),种群数量趋势稳定,因此被评价为 [[ 无生存危机 ]] 的物种。
== 保护级别 ==
列入《 [[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 ]] 》(IUCN)2012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3.1--低危(LC)。
列入中国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ref>[http://www.forestry.gov.cn/main/3954/content-959027.html 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党政机关,2017-03-15</re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