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999
次編輯
變更
紫宽嘴鸫
,無編輯摘要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style="background: #808000" align= center|'''<big>白鹇</big> '''|-|[[File:141531191白鹇.jpg|缩略图|居中|白鹇[http://pic.birdnet.cn/forum/201810/31/101445o3uliiz0gd16ppxl.jpg 原图链接][https://www.birdnet.cn/thread-3499161-1-1.html 原图链接]]]|-| align= light| 中文学名: 白鹇</br> 拉丁学名:Cochoa purpurea </br>别 称:紫鸫 </br>界: 动物界 </br>门:脊索动物门 </br>纲:鸟纲 </br>目:雀形目 </br>科:鸫科</br>属:宽嘴鸫属 </br>种: 白鹇 </br>亚 种: 无亚种 </br>命名者及年代: Hodgson, 1836 </br>英文名称: Purple Cochoa </br>保护级别: 无危(LC) IUCN标准</br>|} '''紫宽嘴鸫'''<ref>[https://www.birdnet.cn/thread-3459542-1-2.html 紫宽嘴鸫 (附图)],鸟网, 2018-10-5</ref> (学名:Cochoa purpurea)为雀形目鸫科的鸟类,俗名 [[ 紫鸫 ]] 。是体长 约28 约[[28 厘米 ]] 的褐紫色似鸫的鸟。雄鸟通体淡紫色;头顶和尾羽紫蓝色沾灰,脸侧和颈部黑色;飞羽淡紫色,其羽缘及端部黑色;尾羽具黑色端斑;下体均为淡紫色;雌雄羽色不同。亚成鸟顶冠黑而具白色点斑,上体褐,喉皮黄,腹部具黑色及棕色横斑。
栖于常绿阔叶林内,林栖型,显懒散。通常在最高的果树上觅食,有时也于地面觅食。以食昆虫为主,嘴具钩齿,用于撕碎果实。分布于印度次大陆,中南半岛和中国的东南沿海地区,中国四川、贵州、云南等地。
== 外形特征 ==
紫宽嘴鸫的 ''' 雄性 ''' 成鸟:头顶 [[ 淡紫蓝 ]] 色略 [[ 沾灰 ]] ;眼先、眉纹、耳羽和颈部均为 [[ 黑色 ]] ;背部 [[ 淡棕紫色 ]] ;两翅覆羽和次级飞羽基部为淡紫色;初级覆羽黑色;第1、第2枚初级飞羽黑色,其他初级飞羽外翈基部淡紫灰色,构成翅上淡色块斑;次级飞羽端部黑色;尾羽淡紫蓝色沾灰,具黑色端斑;下体均为淡紫,略带淡褐色,喉和胸部羽色较暗。
虹膜红褐色;嘴、跗跖 及趾等暗褐色近黑。
== 生活习性 ==
== 栖息环境 ==
== 繁殖方式 ==
繁殖 期5期[[5-7 ]] 月,通常营巢于海拔1500米到2500米的山地森林。巢呈浅杯状,结构较为粗糙松散,主要由苔藓和草根构成。巢多置于常绿阔叶林下小树上,距地高1.5-6米,有时也营巢于针树林下。每窝产 卵2卵[[2-4 ]] 枚。卵淡蓝绿色,被有红色斑点,卵的大小为29-35mm×20-23mm,雌雄亲鸟轮流孵卵,雏鸟晚成性,孵出后由雌雄亲鸟共同育雏。
== 地理分布 ==
'''分布状况''':留鸟见于四川山区北至汶川(卧龙)、云南及西藏东南部海拔900~2800米<ref>[http://www.baiven.com/q/18/218/2016/0518/176291.html 紫宽嘴鸫地理分布],鸟类_百问中文库,2016-05-18 </ref>。
== 亚种分化 ==
== 种群现状 ==
该物种分布范围广,不接近物种生存的脆弱濒危临界值标准(分布区域或波动范围小于20000平方公里,栖息地质量,种群规模,分布区域碎片化),种群数量趋势稳定,因此被评价为 [[ 无生存危机 ]] 的物种。
== 保护级别 ==
列入《 [[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 ]] 》(IUCN)2012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3.1--低危(LC)。
列入中国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ref>[http://www.forestry.gov.cn/main/3954/content-959027.html 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党政机关,2017-03-15</re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