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變更

太陽黑子

增加 1,875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File:太陽黑子.jpg | thumb | 300px | 太陽黑子 <br> [https://kknews.cc/news/bply6p9.html 原圖鏈接] ]]
'''太陽黑子'''(亦稱日斑)是太陽光球上的臨時現象,它們在可見光下呈現比周圍區域黑暗的斑點。它們是由高密度的磁性活動抑制了對流的激烈活動造成的,在表面形成溫度降低的區域。
*它們的溫度仍然大約有3000-4500K,但是與周圍5,780K的物質對比之下,使它們清楚的顯視為黑點,因為黑體(光球非常近似於黑體)的熱強度(I)與溫度(T)的四次方成正比。
*如果將黑子與周圍的光球隔離開來,黑子會比一個 [[ 電弧 ]] 更為明亮。*當它們在太陽表面橫越移動時,會膨脹和收縮,直徑可以達到80,000公里,因此在地球上不用 [[ 望遠鏡 ]] 也可以直接看見。
*激烈的磁場活動顯示,太陽黑子會導致次一級的活動,像是冕圈和再聯結事件。
*大多數的閃焰和日冕物質拋射都起源於可見到黑子群存在的磁場活動區域。
*太陽黑子是太陽光球表面上最明顯的現象,美國天文學家海爾 (George Zllery Hale, 1868-1938)於西元1908年發現太陽黑子和 [[ 磁場 ]] 有關。太陽黑子是太陽表面局部磁場較強的地方,溫度較低故較周圍黑暗。* [[ 地球 ]] 上極光出現的頻率,也受到太陽黑子數目變化的影響 *太陽黑子是[[太陽光球層上的臨時現象,它們在可見光下呈現比周圍區域黑暗的斑點。**是由高密度的磁性活動抑制了對流的激烈活動造成的,在表面形成溫度降低的區域。**黑子的溫度大約有3000-4500K ,但與周圍溫度高達5,780K的光球層對比之下,使黑子在人類視覺上顯示為黑點,當它們在太陽表面橫越移動時,會膨脹和收縮,直徑可以達到80,000公里,因此在地球上,有時不用望遠鏡也可直接看見
==太陽黑子與地球人類的影響==
*當太陽進入活躍期的時候,待在外太空的太空人是比較危險的,人造衛星也是。
*太陽常數會隨著太陽黑子相對數而變化,大約11年的太陽黑子活動周期,會使得到達地球的陽光量相差約有0.1%。目前的太陽常數是每平方公分每分鐘有1.95卡的輻射量,或是每平方公尺有1,360瓦特的太陽能。
*當太陽上有大群黑子出現的時候,地球上的指南針會亂抖動,不能正確地指示方向;平時很善於識別方向的信鴿會迷路;無線電通訊也會受到嚴重阻礙,甚至會突然中斷一段時間,這些反常現象將會對飛機、輪船和人造衛星的安全航行、還有電視傳真等等方面造成很大的威脅。
**黑子還會引起地球上氣候的變化。100多年以前,一位瑞士的天文學家就發現,黑子多的時候地球上氣候乾燥,農業豐收;黑子少的時候氣候潮濕,暴雨成災。<ref name="每日頭條">{{cite web |url=https://kknews.cc/zh-tw/science/axzzav.html | title= 太陽黑子是什麼東西 太陽黑子有什麼影響 | language=zh | date=2016-07-21 | publisher=每日頭條 | author=光明網  | accessdate=2020-04-18}}</ref>*黑子活躍時會產生磁暴現象,對地球的磁場產生影響,讓地球南北極和赤道的大氣環流作經向流動,從而造成惡劣天氣,使氣候轉冷。嚴重時甚至會對各類電子產品和電器造成損害。==如何觀測或記錄太陽黑子?==*1.太陽觀測望遠鏡 (望遠鏡 + 太陽減光濾鏡)**專業的觀測方式就是使用特殊的太陽減光濾鏡接在望遠鏡前方,變成太陽觀測望遠鏡,可讓太陽光減少99.9%以上,便可使用高倍率望遠鏡來觀察太陽黑子,亦可接上數位相機(DSLR或DC)來進行太陽直焦攝影或太陽擴大攝影,這樣一來就可以輕鬆的用拍攝方式記錄黑子的變化囉!*2.目視法(需使用太陽濾片)**最簡單觀測的方式當然就是用肉眼來看太陽囉!但必須使用特殊的太陽濾片,可將太陽光減弱至眼睛可以接受的強度,此時看到的太陽像是黃豆大小,適合用來觀察較大面積的黑子。*3.投影法**將望遠鏡對準太陽後,使太陽成像於望遠鏡後方的太陽投影板或白色硬紙板,調整對焦輪使太陽的影像清晰可見,接著就可以透過投影在板子上的太陽,觀測黑子的樣子及大小,並可在投影板上放上太陽黑子觀測紀錄紙,將太陽投影成直徑10公分大小的影像,再用鉛筆在黑子的位置描繪其形狀大小。<ref name="鴻宇光學">{{cite web |url=https://www.galuxe.com.tw/pages/天文觀星-週期11年的太陽黑子極大期2012年 | title=如何觀測或記錄太陽黑子? | language=zh | date= | publisher=鴻宇光學 | author=| accessdate=2020-04-19}}</ref>
==参考來源==
{{Reflist}}
<ref name="传奇">{{cite web |url=http://eaglevisiontimes.nz/2018/10/24/蒲松龄前世与后身的传奇/ | title= 蒲松龄前世与后身的传奇 | language=zh | date=2018-10-24 | publisher=EagleVision Times | author=Susan | accessdate=2019-01-22}}</ref>
]]
 
[[File:青木宣親.jpg | thumb | 300px | 青木宣親 <br> [http://sports.ltn.com.tw/news/breakingnews/1954901 原圖鏈接] ]]
 
 
 
 
原文網址:https://kknews.cc/science/axzzav.html
[[Category:300 科學總論]]
[[Category:301 科學理論]]
6,509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