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變更

摩托车

增加 148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 摩托车 ''' (来自 [[ 英语 ]] 的“Motorcycle”或“Motorbike”),在 [[ 台湾 ]] 另称为机车、欧兜迈(台湾闽南话、台湾客家话,源自日语オートバイ Auto-Bi)、机器脚踏车,在 [[ 香港 ]] [[ 澳门 ]] 称为电单车, [[ 东南亚 ]] 华人圈则称为摩哆,为代步工具之一,是指两 [[ ]] 或三轮的机动车辆,由摩托化自行车衍化而来,以两轮为大宗。其种类相当繁多,主要以脚排摩托车(俗称档车)、轻型摩托车、踏板式摩托车、美式摩托车为主流。部分特殊用途的摩托车会加上外挂式的辅助轮,例如身心障碍用车;而在某些 [[ 军事 ]] 或警政用车上,则会加挂一个侧面车厢及辅助轮,成为特殊的三轮摩托车。
摩托车具有操纵简单、行动方便、价格低廉的特点,因而在日常生活、运输、治安维护、军事中被广泛使用,在 [[ 发展中国家 ]] 也被普遍使用。目前全世界约有2亿台摩托车,密度约为每1,000人中有33辆;大部分的摩托车集中于 [[ 亚洲 ]] ,大约占世界摩托车数量58%(不包括 [[ 日本 ]] )。摩托车也常在文学及 [[ 影视作品 ]] 中出现,例如日本知名特摄剧假面骑士W所使用的摩托车便以本田CBR1000RR作为蓝本。
==试验及发明==
在车辆 [[ 历史 ]] 上,自行车首先出现,之后是摩托车。世界摩托车的发源地在 [[ 欧洲 ]][[ 德国 ]] [[ 法国 ]] [[ 英国 ]] [[ 意大利 ]] 等国,以及 [[ 北美洲 ]] [[ 美国 ]]
第一款面向市场的摩托车 [[ 设计 ]] 是1884年,英国的爱德华·巴特勒(Edward Butler)设计的三轮摩托车Butler Petrol Cycle。这款摩托车由一具八分之五匹(466瓦)600 cc 水冷四冲程引擎驱动,并由Merryweather消防车辆制造公司生产。但由于巴特勒没有足够资金,该款摩托车没有得到成功。
另一款使用 [[ 内燃机 ]] 的摩托车,是1885年由 [[ 德国 ]][[ 发明家 ]] 戈特利布·戴姆勒(Gottlieb Daimler)和威廉·迈巴赫(Wilhelm Maybach)设计并制造的Daimler Reitwagen摩托车。这款摩托车相当于将一具 [[ 汽油 ]] 四冲程引擎装在木制的两轮车上,但它不同于当时的自行车:不通过倾斜车辆的方式产生离心力,并使车辆转向,完全没有使用于70年前研制出的 [[ 自行车 ]] 原理,取而代之的是通过两根前叉的摆动来达到转向的目的。但这辆“摩托车”并非用作实际用途,而只作为两人研制内燃机的载体。
不过,在这两款摩托车发明之前,还有多款使用 [[ 蒸气 ]] 引擎的摩托车、 [[ 电动摩托车 ]] 及使用 [[ 柴油引擎 ]] 的二轮车。如将此三类车辆也算作摩托车,则第一辆摩托车应为1769年由法国人尼可拉斯·库纽制造的,使用蒸气引擎的摩托车。
==环境影响==
因摩托车车身较小、 [[ 重量 ]] 轻、引擎负荷较低,相对使引擎温度更容易控制下、NOx等因高温生成的污高污染废气成分较低,但较低的使用成本,容易导致使用者忽略保养而造成污染控制系统失效而造成污染。
2004年起, [[ 台湾 ]] 修改 [[ 环保 ]] 法规,提高摩托车排气标准,二行程引擎摩托车虽然经过更精进的设计与制造、例如喷射化,仍可通过四期甚至五期的环保标准、但政策方向倾向于停售二行程摩托车,台湾目前已无二行程新车得以购买、但外销业务方面仍持续供应二行程摩托车。
2017年,KTM摩托车发表新一代喷射二行程引擎、将搭载于新发表的越野用摩托车上,符合欧盟摩托车第四期环保法规。
 
==参考文献==
27,232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