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變更

黄帝故里

增加 2,559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style="background: #E6E8FA" align= center| ''' <big> 黄帝故里</big> ''' 位于河南省郑州市新郑市轩辕路北,占地面积100余亩,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和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海内外炎黄子孙寻根拜祖的圣地,也是十八届世界客属恳亲大会拜祖仪式和历年 |-| [[File: 黄帝故里 拜祖大典的现场。1996年底被命名为郑州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jpg|缩略图|居中|[http://pic8.nipic.com/20100621/2163148_003328533247_2.jpg 原图链接][http://www.nipic.com/show/3317755.html 图片来源于呢图网]]]|-汉代在此始建轩辕庙,历史有毁有修。明代隆庆四年(1570年)修葺,于庙前建“轩辕桥”;清康熙五十四年(1715年)新郑县知事许朝术于庙前立“轩辕故里”碑。后又经2002年和2007年两次大的扩建,形成现在的黄帝故里景区。| style="background: #C0C0C0" align= center||-基本信息| align= light|
中文名称;黄帝故里景区
气候类型;温带季风气候
|}
 
'''黄帝故里'''位于河南省郑州市新郑市轩辕路北,占地面积100余亩,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和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海内外炎黄子孙寻根拜祖的圣地,也是十八届世界客属恳亲大会拜祖仪式和历年黄帝故里拜祖大典的现场。1996年底被命名为郑州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汉代在此始建轩辕庙,历史有毁有修。明代隆庆四年(1570年)修葺,于庙前建“轩辕桥”;清康熙五十四年(1715年)新郑县知事许朝术于庙前立“轩辕故里”碑。后又经2002年和2007年两次大的扩建,形成现在的黄帝故里景区。
==概述==
===轩辕故里祠前区===
 
[[File:黄帝故里1.jpg|缩略图|右|300px|[http://pic8.nipic.com/20100621/2163148_003328533247_2.jpg 原图链接][http://www.nipic.com/show/3317755.html 图片来源于呢图网]]]
轩辕故里祠前区,由南向北依次为汉代石阙、日晷、指南车、四柱石坊
===拜祖广场===
拜祖广场(原为黄帝宝鼎坛区),中间由南向北为一条36米宽,深红色  花岗岩石通道,至黄帝像。地面铺30米×30米“五色土”图案,其五色分布中为黄色以应黄帝,东为青色以应青帝,西为白色以应白帝,南为赤色以应赤帝,北为黑色以应黑帝。拜祖广场东西两侧仍为楹联长廊。<ref>[https://www.360kuai.com/pc/9e06721b98ef13b78?cota=3&kuai_so=1&sign=360_57c3bbd1&refer_scene=so_1 炎黄子孙恭拜始祖 庚子年黄帝故里拜祖大典在新郑举行] , 快资讯 2020-03-26 </ref>
===轩辕丘与黄帝纪念馆区===
轩辕丘与黄帝纪念馆区设中华圣火台、拜祖台、颂歌台、黄帝像、中华始祖坊、黄帝纪念馆等。<ref>[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6694761 庚子年黄帝故里拜祖大典今日举行,全球华人恭拜始祖轩辕!] , 澎湃新闻 2020-03-26 </ref>
拜祖台位于黄帝像前,台东西长27米,南北宽20米,台前设90厘米高汉白玉栏杆。
 
[[File:黄帝故里2.jpg|缩略图|右|300px|[http://pic8.nipic.com/20100621/2163148_003328533247_2.jpg 原图链接][http://www.nipic.com/show/3317755.html 图片来源于呢图网]]]
颂歌台位于拜祖台左右两侧,每侧各长20米,五级青石面层,每侧可立250名颂歌者。颂歌台两侧置黄龙。
中华人文始祖轩辕黄帝的塑像于2005年4月10日落成。这尊汉白玉塑像为黄帝手执宝剑的正面坐像。像高5.19米,以示“九五之尊”。像前基座正面刻字“中华文明始祖轩辕黄帝像”,基座面以黑色花岗岩板镶砌,其余三面为汉画石刻,每面左上角刻四方图案,即东方青龙、西方白虎,皆头南尾北,南方朱雀、北方玄武,皆头西尾东。四方图案的对角设星宿图。东南西北各置四方七宿和镌刻黄帝故事。
中华始祖坊实为黄帝像背景板,供举行拜祖大典时中央电视台现场拍摄使用,用来遮挡轩辕丘后面左右两侧的居民房屋建筑,为临时性建筑。此坊共九孔,中间高,两边低,正面镌刻所谓黄帝八大功绩,即初定甲子,历算星象;律吕恒音,教民歧黄;踪迹六书,文典辉映;创制指南,舟车四方;五谷丰登,蚕桑美裳;修德振兵,肇造华章;宇内一统,铸鼎开疆;设官司职,政体滥觞。石坊之后为轩辕丘与黄帝纪念馆。<ref>[https://www.360kuai.com/pc/9ba127d663779ba4b?cota=3&kuai_so=1&sign=360_57c3bbd1&refer_scene=so_1 在黄帝故里“祈福树”下 许下对国、对家、对根的最美愿望] , 快资讯 2020-03-24 </ref>
轩辕丘区“圣”:轩辕丘高19米,长100米,丘内建有中华第一宫——轩辕宫,为地穴覆土式建筑,寓意黄帝出生地。黄帝文化艺术苑区“趣”:有丰富多彩的黄帝文化艺术展示。
轩辕故里祠面积小,不能满足海内外炎黄子孙拜祖需要。1997年3月,中共新郑市委书记岳文海、市长李和平、副书记郭更新、旅游局局长李留建及刘彤标等,组织首次对黄帝故里扩建,拆迁祠前居民户,建黄帝故里祠前区和黄帝故里广场,面积约5000多平方米,并进行绿化。2002年至2003年,新郑市委、市政府扩建轩辕故里祠区,易名为“黄帝故里景区”。扩建后景区面积为4.3万平方米,由祠前区、轩辕故里祠区、黄帝宝鼎坛区和轩辕丘与黄帝纪念馆区组成。
 
[[File:黄帝故里3.jpg|缩略图|右|300px|[http://pic8.nipic.com/20100621/2163148_003328533247_2.jpg 原图链接][http://www.nipic.com/show/3317755.html 图片来源于呢图网]]]
祠前区东西宽80米,南北长100米,约8000平方米,由南向北依次置黄帝故里景区扩建碑、第一石坊、乾坤浮雕盘、第二石坊、轩辕桥与姬水河、中华第一石碑、轩辕黄帝之碑和黄帝故里碑等。轩辕故里祠区基本未动,仅于祠两侧建竹林园与通道。
拜祖区(原为黄帝宝鼎坛区),中间由南向北为一条36米宽,深红色花岗岩石通道,至黄帝像。地面铺30米×30米“五色土”图案,其五色分布中为黄色以应黄帝,东为青色以应青帝,西为白色以应白帝,南为赤色以应赤帝,北为黑色以应黑帝。拜祖广场东西两侧仍为楹联长廊。
 
[[File:黄帝故里4.jpg|缩略图|右|300px|[http://pic8.nipic.com/20100621/2163148_003328533247_2.jpg 原图链接][http://www.nipic.com/show/3317755.html 图片来源于呢图网]]]
轩辕丘与黄帝纪念馆区设中华圣火台、拜祖台、颂歌台、黄帝像、中华始祖坊、黄帝纪念馆等。中华圣火台位于拜祖区北,台高2007毫米,取2007年丁亥年拜祖日,地面周长5004毫米,取意黄帝甲子纪年5004年。圣火台创意为“钻木取火”,文明之光。拜祖台位于黄帝像前,台东西长27米,南北宽20米,台前设90厘米高汉白玉栏杆。颂歌台位于拜祖台左右两侧,每侧各长20米,五级青石面层,每侧可立250名颂歌者。颂歌台两侧置黄龙。黄帝像将原黄帝纪念馆前的汉白玉黄帝像沿中轴线前移3.5米,黄帝像抬高4.3米,像前基座正面刻字“中华文明始祖轩辕黄帝像”,基座面以黑色花岗岩板镶砌,其余三面为汉画石刻,每面左上角刻四方图案,即东方青龙、西方白虎,皆头南尾北,南方朱雀、北方玄武,皆头西尾东。四方图案的对角设星宿图。东南西北各置四方七宿和镌刻黄帝故事。中华始祖坊实为黄帝像背景板,供举行拜祖大典时中央电视台现场拍摄使用,用来遮挡轩辕丘后面左右两侧的居民房屋建筑,为临时性建筑。此坊共九孔,中间高,两边低,正面镌刻所谓黄帝八大功绩,即初定甲子,历算星象;律吕恒音,教民歧黄;踪迹六书,文典辉映;创制指南,舟车四方;五谷丰登,蚕桑美裳;修德振兵,肇造华章;宇内一统,铸鼎开疆;设官司职,政体滥觞。石坊之后为轩辕丘与黄帝纪念馆。
===新郑最早称“有熊”===
 
[[File:黄帝故里5.jpg|缩略图|右|300px|[http://pic8.nipic.com/20100621/2163148_003328533247_2.jpg 原图链接][http://www.nipic.com/show/3317755.html 图片来源于呢图网]]]
河南省新郑市在远古称“有熊”,这在历史书有明确记载。最早的记载是战国《竹书纪年》:“黄帝轩辕氏,元年帝即位,居有熊。”有熊在什么地方?《史记·五帝本纪·解集》说:“谯周曰:‘(黄帝)有熊国君,少典之子也。’皇甫谧曰:‘有熊,今河南新郑是也。’”北魏郦道元《水经注》说:“或言新郑县,故有熊氏之墟,黄帝之所都也。”唐杜佑《通典·州郡典七》说:“新郑县,汉旧县,有溱洧二水,祝融之墟,黄帝都于有熊亦在此,本郑国之地。”1931年版《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说:“有熊,黄帝之都,即今河南新郑县。”1986-1993年版《汉语大辞典》说:“有熊,古地名,传说黄帝所建之都。故址在今河南省新郑县。”不仅历代史书这样记载,明代至民国年间的《大明一统志》、《大清一志》、《河南通志》、《开封府志》、《新郑县志》都一致记载新郑古为有熊。另外,如碑刻,金代刘文饶的《修德观问道碑记》曰:“郑,古有熊之国,黄帝所都。”明正德十二年《重修太清观志》:“河南新郑,古有熊氏之国也。”
黄帝,姓公孙,名轩辕,号有熊,为五帝之首。早在中国新石器时代的中晚期,有熊氏部落曾在新郑一带定居。其部落首领“少典娶有蟜氏女,生黄帝、炎帝”。黄帝是少典的次子,生于轩辕之丘(今河南新郑西北),故称轩辕氏。黄帝幼时聪明异常,既长见识渊博,才干出众,遂继承父亲少典被拥立为有熊部落首领,故又称有熊氏。 五千多年前,以黄河中下游为中心的我国中原地区,氏族林立,大小部落成千上万。当初炎帝部落势力强大,最有威望。各部族听从他的号令,相安而居。到了黄帝时代,炎帝部落势衰。部落之间不断发生磨擦,甚至互相侵伐掠夺,侵占土地,抢劫财货,虏杀人口。
炎帝不能禁止,人民生活不得安宁。 [[File: 黄帝 修德整兵,习用干戈,以道义促使部落之间相安友好,以武力征伐强暴,制止侵 故里6.jpg|缩 。许多部落慕其戚望,前 图|右|300px|[http://pic8.nipic.com/20100621/2163148_003328533247_2.jpg 原图链接][http://www.nipic.com/show/3317755.html 图片 通好,仰仗归从。当时炎帝侵凌周围部落,黄帝在阪泉(今河北涿鹿东南)与之三次交战,打败了炎帝,使其归顺 已。这时,东方九黎部族兴起,强悍凶横,炼铜制作兵仗刀戟大弩,侵略其他部落。其首领蚩尤更是凶神恶煞,每次出征作战都身披斑斓虎皮,头带双角铜盔,所向披呢图网]]]
炎帝不能禁止,人民生活不得安宁。黄帝修德整兵,习用干戈,以道义促使部落之间相安友好,以武力征伐强暴,制止侵略。许多部落慕其戚望,前来通好,仰仗归从。当时炎帝侵凌周围部落,黄帝在阪泉(今河北涿鹿东南)与之三次交战,打败了炎帝,使其归顺于已。这时,东方九黎部族兴起,强悍凶横,炼铜制作兵仗刀戟大弩,侵略其他部落。其首领蚩尤更是凶神恶煞,每次出征作战都身披斑斓虎皮,头带双角铜盔,所向披 靡。其他部落闻听蚩尤到来,惊魂落魄,溃散四逃。蚩尤在东方扫平诸部落后,一路西上,侵占炎帝部族。炎帝与之交战,竟一败涂地,于是丢弃境域,率领部族奔往涿鹿,向黄帝求救。黄帝亲率部族,九次与蚩尤交战而不能胜,就联合以熊、罴、貔、貅、虎为图腾的六个部落,会合炎帝部族,在涿鹿郊野与蚩尤展开决战。
传说,蚩尤有八十一个兄弟,个个铜头铁额,凶猛无比,又惯使刀戟弓弩等武器,炎黄兵卒战胜不过。黄帝即命风后制作战车,采用战车合围战术冲杀。蚩尤大败逃至中冀,被黄帝大将应龙擒杀。 黄帝平定蚩尤,威名大掁。各部族对他钦佩得五体投地,一致拥戴他为部落联盟首领。从此炎黄部族逐渐融合为一。接着,黄帝又打败北方前来侵扰的荤鬻部族(匈奴族的前身),在釜山(今河北怀来东)召集“万国”首领,庆贺天下太平,并“邑于涿鹿之阿”,休整士卒,养息生民。后来,他为了氏族的安全,又率领部族复归故里,“都于有熊”(今河南新郑)。为安抚百姓,他曾巡行四方,东至于海,南抵长江,西及崆峒(今甘肃陇右),北至河北燕山,初步奠定了中国的规模。
黄帝定都有熊,致力于各部落的繁荣与发展。他选贤任能,设官司职,治理天下。“举风后、力牧、常先、大鸿以治民”;仰天地置列侯众官,以风后配上台,天老配中台,五圣配下台,谓之三公;置左右太监,监于万国(诸部落),建立起完备的部落联盟管理体制。 黄帝总结神农氏炎帝时代的农业生产经验,祭祀天地百神,划野分州,计田设井,教民因时播种五谷蔬菜,驯养畜禽。黄帝和他的臣下,有很多发明创造。传说他命大挠制定天干地支,用来计算年月日,从此中国有了年月日的计算,后人称之为“黄帝历”。命容成制作盖天(浑天仪之类),观察天象;使羲和占日,常仪占月,臾区占星宿;命隶首作算数,制定度量衡之制,用来计量物之轻重、长短、多寡;命仓颉总结前人经验,制作象形文字;  命宁封为陶正,制作釜、甑、碗、碟,进一步完备人们的饮食器物;命赤将为木正,共鼓、化弧刳木为舟,剡木为楫,邑夷作大辂,挥作弓,夷牟作矢,雍父作杵、臼;命伶伦定律吕,将竹管截成十二个长短不同的竹段,按照声音的高下清浊分为十二个音阶,制成各种乐器;命荣猨铸十二钟,以和五音;命元妃嫘祖教民养蚕制丝,供作衣料;伯余制作衣裳和鞋子。黄帝作冕垂旒充纩,定玄衣黄裳,于是衮冕衣服之制兴。建筑宫室,以避寒暑。与岐伯、雷公探讨医药之学。命俞跗、岐伯、雷公察明堂,究息脉;巫彭、桐君处方饵,防治疾病。黄帝时代,发明创造繁多,成就辉煌宏大,遂使中国跻身于“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列,因而被尊为中华民族的祖先。
黄帝在位百年,死于荆山(又名覆釜山,今河南灵宝阌乡镇南),葬于上郡桥山(今陕西黄陵西北)。相传有子25人,得姓者14人,分为后世各国,不断繁衍,逐渐形成以华夏族为主体,由众多民族相结合的中华民族。因此,后人共尊黄帝为祖先,称自己为炎黄子孙。
黄帝战胜蚩尤后,建立了部落联盟,黄帝被推选为部落联盟首领。他带领大家发展生产,种五谷,驯养动物,冶炼铜铁,制造生产工具;而做衣冠的事,就交给正妃嫘祖了。在做衣冠的过程中,嫘祖和黄帝手下的另外三个人作了具体分工:胡巢负责做冕(帽子);伯余负责做衣服;于则负责做履(鞋);而嫘祖则负责提供原料,她经常带领妇女上山剥树皮,织麻网,她们还把男人们猎获的各种野兽的皮毛剥下来,进行加工。不长时间,各部落的大小首领都穿上了衣服和鞋,戴上了帽子。嫘祖因为劳累过度而病倒了。她不想吃饭,一日比一日 消瘦。周围的男男女女,人人焦急万分,个个坐卧不安。守护在嫘祖身边的几个女子,想了各种办法,做了好多嫘祖平时爱吃的东西。谁知嫘祖一看,总是摇摇头,一点也不想吃。
 
[[File:黄帝故里7.jpg|缩略图|右|300px|[http://pic8.nipic.com/20100621/2163148_003328533247_2.jpg 原图链接][http://www.nipic.com/show/3317755.html 图片来源于呢图网]]]
有一天,这几个女人悄悄商量,决定上山摘些野果回来给嫘祖吃。她们一早就进山,跑遍了山山峁峁,摘了许多果子,可是用口一尝,不是涩的,便是酸的,都不可口。直到天快黑了,突然在一片桑树林里发现满树结着白色的小果。她们以为找到了好鲜果,就忙着去摘,谁也没顾得尝一小口。等各人把筐子摘满后,天已渐渐黑了。她们怕山上有野兽,就匆匆忙忙下山。回来后,这些女子尝了尝白色小果,没有什么味道;又用牙咬了咬,怎么也咬不烂。大家你看我,我看你,谁也不知道是什么果子。正在这时,造船的共鼓走了过来,发现几个女子站在那里发愣,连忙问发生了什么事。女子们便把她们为嫘祖上山摘回白色小果的事说了一遍。拱鼓一听,哈哈一笑说:“你们这些憨女子,现在咱们有火有锅,咬不烂就用水煮嘛!”他这么一说,立刻提醒了几个女子,她们连忙把摘回的白色小果都倒进锅里,加上水用火煮起来。煮了好长时间,捞出一个用嘴一咬,还是咬不烂。正当大家急得不知该怎么办的时候,有一个女子随手拿起一根木棍,插进锅里乱搅,边搅边说:“看你烂不烂,看你熟不熟!”搅了一阵子,把木棒往出一拉,木棒上缠着很多像头发丝细的白线。这是怎么回事?女子们继续边搅边缠,不大功夫,煮在锅里的白色小果全部变成雪白的细丝线,看上去晶莹夺目,柔软异常。她们把这个稀奇事立即告诉嫘祖。嫘祖是个急性子,不听则罢,一听马上就要去看。这些女子为了不让她走动,便把缠在棒上的细线拿到她身边。嫘祖是个非常聪明的女人详细看了缠在木棒上的细丝线,又询问了白色小果是从什么山上、什么树上摘的。然后她高兴地对周围女子说:“这不是果子,不能吃,但却有大用处。你们为黄帝立下一大功。”
从此,在嫘祖的倡导下,开始了栽桑养蚕的历史。后世人为了纪念嫘祖这一功绩,就将她尊称为“先蚕娘娘”。
 
<center>
{{#iDisplay:f091675pji7|480|270|qq}}
</center>
<center>黄帝故里新郑介绍</center>
 
<center>
{{#iDisplay:q0872xdozhy|480|270|qq}}
</center>
<center>华夏乐舞《黄帝颂》明空·新郑·黄帝故里·拜祖大典</center>
 
== 参考资料 ==
 
[[Category:670 中國地方志總論]]
15,650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