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8,156
次編輯
變更
礼义廉耻
,無編輯摘要
| style="background: #808000" align= center|'''<big>礼义廉耻</big> '''
|-
| [[File:2884247618f141f5ae2377978d3c19b6 th.jpg|缩略图|居中|250px|[http://img.mp.itc.cn/upload/20170630/2884247618f141f5ae2377978d3c19b6_th.jpg 原图链接][https://www.sohu.com/a/152782126_99908202 图片来源]]]
|-
| style="background: #808000" align= center|'''<big>lǐ yì lián chǐ</big> '''
'''体 裁''' :[[成语]]
'''释 义''' :有礼节;讲道义;尚廉洁;知羞耻 。封建社会的道德标准和规范 。
|}
'''礼义廉耻'''(lǐ yì lián chǐ),汉语成语,意思是指社会的道德标准和行为规范。该成语出自《管子·牧民》“国有四维,一维绝则倾,二维绝则危,三维绝则覆,四维绝则灭。.....何谓四维。一曰礼,二曰义,三曰廉,四曰耻,礼不愈节,义不自进,廉不蔽恶,耻不从枉。故不逾节则上位安,不自进则民无巧诈,不蔽恶则行自全,不从枉则邪事不生,德治之国通过克己复礼以全其四维。”
然而四者之中,耻尤为要,故夫子之论士曰:“行己有耻。”孟子曰:“人不可以无耻。无耻之耻,无耻矣。”又曰:“耻之于人大矣!为机变之巧者,无所用耻焉。”所以然者,人之不廉而至于悖礼犯义,其原皆生于无耻也。故士大夫之无耻,是谓国耻。
历代的统治者和思想家,一但掌握政权而面对治国安民之要务时,首先想到的就是治民的首倡:“礼、义、廉、耻,国之四维”。礼、尊敬适当的态度和行为;义、 [[ 公正无私 ]] 的道理或举措;廉、不贪不污及纯正高洁;耻、为不当的言行举止有羞愧之心。
“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乃灭亡。”这是两千七百年前振兴齐国,成就霸业的一代英才管仲的千古名言,在管仲看来廉耻是立人之大节,盖不廉,则无所不取;不耻,则无所不为。人而如此,则祸乱败亡亦无所不至。然而事实上廉洁这一品质的养成却远非那么容易,作为廉洁的对立面,腐败问题伴随着私有制和阶级社会而生,它是一个自古以来就困扰着各朝代政权的一大顽症。 [[ 王亚南 ]] 先生说:中国古代官僚的生活就是贪污生活。又说: [[ 中国 ]] 古代的一部二十四史,其实就是一部贪污史。尽管各朝代灭亡的原因并不完全相同,但是都无法逃脱兴亡周期率的轮回:从王朝初期狠抓反腐败斗争,到王朝中叶后反腐败制度渐渐松弛,变得有名无实,再到王朝后期便腐败盛行导致王朝灭亡,然后新王朝又从头开始一轮新的轮回。而清廉自持的官吏之少,也是屈指可数,“翻翻二十四史,人们就会明白,有名有姓并且货真价实的清官,不过几十位。明末清初优秀的文学家、史学家张岱,在所著《 [[ 夜航船 ]] 》卷7'清廉类',扳着指头数了很久,也不过只找出四十位清官。”
==成语释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