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變更

蝗災

增加 31 位元組, 4 年前
歷史記載
== 歷史記載 ==
[[ 詩經 ]] 》中稱蝗為螽,戰國後多稱蝗,約在宋以後,蝗又稱「蝻」,合稱蝗蝻,至今沿用。 [[ 歐陽修 ]] 形容蝗蟲「口含鋒刃疾風雨,毒腸不滿疑常飢」。
[[ 明朝 ]][[ 徐光啟 ]] [[ 農政全書 ]] 》中說「凶飢之因有三,曰水、曰旱、曰蝗。地有高卑,雨澤有偏被。水、旱為災,尚多倖免之處,惟旱極而蝗,數千里間,草木皆盡,或牛馬毛、蟠幟皆盡,其害尤慘,過於水旱。」
[[ 尚書 ]] ‧微子篇》中說:「天毒降災荒。」意思就是災荒是上天對人類的懲戒。中華傳統神傳文化認為,吉祥凶禍的出現都預示著國家興衰存亡。因此《 [[ 中庸 ]] 》中說:「國家將興,必有禎祥;國家將亡,必有妖孽。」
漢代 [[ 董仲舒 ]] 更提出天人感應學說,認為:「國家將有失道之敗,而天乃先出災害以遣責之。不知自省,又出怪異以警懼之。尚不知度,而傷敗乃至。以此見天心之仁愛人君,而欲止其亂也。」
所以,古代明主聖君在災異來臨之際,多能躬身自省,罪責己過,以求得上天寬憫,破除人間災異。
 
== 唐太宗蝗災故事 ==
2,202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