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628
次編輯
變更
钩盲蛇
,無編輯摘要
[[File:钩盲蛇06.jpg | thumb | 300px | 钩盲蛇 <br> [https://www.ettoday.net/news/20150814/548621.htm 原圖鏈接] ]]
'''钩盲蛇'''(学名:Ramphotyphlops braminus) <ref>{{cite web|url=https://baike.baidu.com/item/%E9%92%A9%E7%9B%B2%E8%9B%87?fromtitle=%E7%9B%B2%E8%9B%87&fromid=3218956|title=钩盲蛇|date=2008-06-09|work=百度百科}}</ref>又名入耳蛇,是蛇目盲蛇科下的一种无毒蛇种,主要分布于[[非洲]]及[[亚洲]],不过钩盲蛇的分布已推广至世界各地。钩盲蛇是栖息于地洞的蛇种,由于体型细小,加上善于掘洞,因此经常被误认为蚯蚓,唯一分别就是钩盲蛇的身体并没有分成明显的段节。钩盲蛇的学名,是由印度教名词“Brahmin(婆罗门)”拉丁化而来的。钩盲蛇下尚未有任何被确认的亚种。
==基本信息==
==简述==
体小,圆筒状,似蚯蚓,是中国已知蛇类中最小的一种,全长84~164毫米。头小,半圆形,头颈无区分; 吻端钝圆;尾很短,末端钝。鼻鳞被鳞沟分成前后两半,鼻孔位于其间; 上唇鳞4枚,第一枚最小,末枚最大。背鳞和腹鳞分化不明显,通身覆大小一致的圆鳞,环体1周20行。背面棕黄色、棕色、蓝灰色或黑褐色或褐色,腹面色较浅,吻、肛部及尾尖均杂以白色。生活于海拔300~800米的山区,栖息于泥土中,营穴居生活,常栖于枯木中、落叶堆、石下、岩缝中,或潜伏于园田土里、住宅区的砖缝泥土中、缸钵下等潮湿阴暗处,夜间或阴雨时到地面活动,行动敏捷。食白蚁或其他昆虫、虫卵、 [[ 蛹 ]] 、幼虫等,亦食 [[ 蚯蚓 ]] 。卵生,每次产卵2~7枚,卵大小为13毫米×4毫米。据报道,此种是蛇类中惟一能孤雌生殖的种类。分布于四川、云南、贵州、湖北、浙江、江西、福建、台湾、广东、海南、广西。
==外形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