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56
次編輯
變更
臺灣府城小東門
,無編輯摘要
清乾隆五十三年(西元1788年),改建為土城。西面因面臨臺江內海,故退縮一百五十餘丈。
清道光15年(西元1835年)加建大南門、小南門、小東門、大北門、小北門等五座甕城,並依其城門的方位命名,小東門又稱<[[鎮東門]]>。 清同治元年(西元1862年)與清同治十三年(西元1874年),臺灣發生了大地震與暴風雨,土造城垣因禁不住[[風雨]]和[[地震]]的[[摧殘]],損毀嚴重,經過搶修,得以完固。 乙未戰爭以後,因都市發展的需要,城垣被迫 [[ 拆毀 ]] 。日本大正四年(西元1915年),小東門及其旁側的城垣難逃拆除的厄運。僅存在勝利路上,北起小東路長約二百公尺,南止於大學路長約六十五公尺的城垣殘段隱藏在樹林下。民國五十五年(西元1966年),成功大學收購光復營區為校地時,建造校園圍牆,拆除南段城垣。
小東門之大小,「每座三間,中間寬一丈五尺(約4.5米),兩邊間寬四尺(約1.2米),深七尺(約2.1米),柱高一丈(約3.0米)」。小東門屋頂則採單脊燕尾硬山形式,下簷不施作斗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