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變更

淺草寺

增加 3 位元組, 4 年前
起源與历史
'''淺草寺'''({{jpn|j=浅草寺|hg=せんそうじ|rm=Sensō ji}}),正式名稱為'''金龍山淺草寺''',位於[[日本]][[東京都]][[台東區]][[淺草]]二丁目,是[[東京都]]内歷史最悠久的[[寺院]]。山號為[[金龍山]],是日本現存的具有“[[江户]]風格”的民眾休閒娛樂之地。。供奉的[[本尊]]是[[聖觀音]]。原屬[[天台宗]],於[[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獨立,成為[[聖觀音宗]]的[[總本山]]。[[觀音菩薩]]本尊通稱為「淺草觀音」。
== 起源與历史 ==
根據寺傳的資料,[[推古天皇]]36年(628年),於宮戶川(現・[[隅田川]])捕魚的檜前浜成・竹成({{lang|ja|ひのくまのはまなり・たけなり}})兄弟於漁網發現了一尊佛像。就是淺草寺本尊的[[聖觀音]]像。兄弟的主人・土師中知({{lang|ja|はじのなかとも}})拜了此佛像之後出家,把房屋改成[[寺廟]]來供奉。這是淺草寺之始。[[觀音]]像,相傳為高一寸八分(約5.5cm)的金色像,由於是非公開的秘藏[[佛像]],故實體不明。   其後,[[大化 (孝德天皇)|大化]]元年(645年),據說勝海上人為寺院進行整備、經[[觀音]]報夢告知而把本尊定為秘藏佛像。至平安時代初期[[天安 (文德天皇)|天安]]元年(857年)([[天長 (淳和天皇)|天長]]5年-828年),[[延暦寺]]僧人・[[円仁]](慈覺大師)來寺製造了「{{lang|ja|お前立ち}}」(代替秘藏佛像供人參拜)[[觀音]]像。故稱淺草寺由勝海開基(創立者),円仁中興開山。   雷門與仁王門於[[天慶 (朱雀天皇)|天慶]]5年(942年),安房守[[平公雅]]任武藏守的時候創建,雷門是為祈求天下太平和五穀豐登而建造的。
淺草寺於[[文獻]]首次出現是[[鎌倉]]時代的『[[吾妻鏡]]』。近世為[[德川]]家的祈願寺,[[關東]]有名的[[觀音]]靈場,参拜者眾。
[[江戶時代]]後半,境内「[[仲見世]]」也就是淺草寺前位于雷門與本堂之間的街道名為“[[仲見世]]”。这是由雷門通向寶藏門及正殿的一條300餘公尺長的參道 地區開始出現商店與芝居小屋,亦有賣藝人集中,成為當時[[庶民]]的娛樂中心,有著大大不同於其他寺廟的獨特光景。直至近代,淺草依然是平民的繁華街,娛樂場所發達,淺草寺作為此處地標,[[明治]]初期被指定為公園地 。1885  1885 年(明治18年)於[[表参道]]兩側的「仲見世」漸漸變成近代的磚造建築物。1917年(大正6年)開始上演日本語的喜[[歌劇]]「淺草OPERA({{lang|ja|淺草オペラ}})」,於[[電影]]普及之前,[[大眾演劇]]盛極一時。[[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的淺草,由於[[東京都]]内其他娛樂場所的多樣化發展,而經歷一時衰退。但是作為[[東京]]代表性的觀光地,加上[[羽子板]]市、[[燈籠]]花市等活動,觀光客與善信不絕。
== 寺内 ==
2,346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