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變更

陈广胜

增加 30,919 位元組, 4 年前
创建页面,内容为“{{Infobox person | 姓名 =陈广胜 | 圖像 = File:陈广胜1.jpg|缩略图 |居中|200px|[http://img.zjol.com.cn/pic/0/03/68/07/3680734_997903.jpg 原…”
{{Infobox person
| 姓名 =陈广胜
| 圖像 = [[ File:陈广胜1.jpg|缩略图 |居中|200px|[http://img.zjol.com.cn/pic/0/03/68/07/3680734_997903.jpg 原图链接]
[http://zjnews.zjol.com.cn/05zjnews/system/2010/05/04/016574459.shtml 图片来源]]]
| 圖像說明 =
| 出生日期 =
| 國籍 = 中国
| 别名 =
| 職業 =
| 知名原因 =
| 知名作品 = 《变形金刚》<br />《西部英雄约拿·哈克斯》 <br /> 《阳光下的假日》
}}

'''陈广胜''',男,汉族,1969年12月生,山东[[莒南]]人,毕业于杭州大学(现浙江大学),获经济学学士、公共管理硕士学位,1990年8月参加工作,1997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浙江省政府副秘书长,人文及公共管理学者 。

曾任杭州东宝特种泵厂副厂长,浙江省体改委综合信息处副处长,浙江省政府办公厅财金处副处长、处长、综合一处处长,浙江省政府研究室副主任,浙江省政府办公厅副主任,浙江省政府新闻发言人。<ref>[http://zjnews.zjol.com.cn/05zjnews/system/2010/05/04/016574459.shtml 浙江省政府新闻发言人陈广胜] 江在线新闻网站,发布时间;2010年05月04日 16:33:44 浙</ref>

兼任中国行政管理学会常务理事、浙江省电子政务学会会长。

2007年01月任浙江省政府研究室副主任(试用期一年)。

2008年05月任浙江省政府办公厅副主任、党组成员。

2010年04月任浙江省政府副秘书长。

2020年2月3日15时,浙江省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第八场新闻发布会在杭州召开。浙江省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常务副主任、省政府副秘书长陈广胜在发布会上表示,对应“三返”人员,将会做到“回来前要有准备,回途中要有秩序,回来后要有制度。”陈广胜认为,随着春节后“三返”高峰的到来,用周密的措施对“三返”人员形成闭环管理,来有效防止交叉感染的可能性。<ref>[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57518095783935301&wfr=spider&for=pc 省政府副秘书长陈广胜:用周密的措施对“三返”人员形成闭环管理] 浙江新闻,发布时间;2002-0320:20</ref>

出版《走向善治--中国地方政府的模式创新》 、《改变,从心做起》 、《三国大榜单--巅峰对决的历史余味》 、《政府转型看浙江》 等专著。

==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陈广胜]]

别名;佳桐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日期;1969年12月

职业;公务员

毕业院校;[[浙江大学]]

代表作品;《走向善治》《改变,从心做起》《三国大榜单》

==著作==
[[陈广胜]]在政务工作之余,还从事公共管理、区域发展等领域的研究,出版《[[走向善治--中国地方政府的模式创新]]》、《改变,从心做起》、《[[三国大榜单--巅峰对决的历史余味]]》 、《[[政府转型看浙江]]》、《[[人人享有的民生保障]]》 等专著,多篇学术论文被《[[新华文摘]]》、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等权威二次文献全文转载。

《走向善治》

出版于2007年的《[[走向善治]]》,是国内较早系统研究地方政府治理的学术专著。治理和善治理论,是20世纪90年代在西方兴起的极具影响力的公共管理理论。陈广胜从该理论在中国的本土化出发,探讨了地方政府创新的目标模式,并思考政府职能、组织结构、公共资源配置、运行机制创新的实现途径。他认为,就治理主体而言,善治是"善者治理",尤其是作为发挥元治理功能的政府,更应是温良公正的治理者;就治理目标而言,善治是"善意治理",即政府治理的出发点应该是让公众享有更充分的公共物品和更高满意度的公共管理,实现公众福利的最大化;就治理方式而言,善治是"善于治理",强调建立在契约基础上的良性互动和合作;就治理结果而言,善治是"善态治理",即多元和谐的社会状态,出现的矛盾和冲突能被社会所包容,被机制所化解。围绕构建一个顺应全球化又立足本土化的现代地方政府,陈广胜提出诸多较有深度的理论概括和政策建议,与当前国家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的发展方向相契合 。

经典句摘

从一定程度来讲,政府应有自知之明。意识到自身能力的有限,是理性确定地方政府职能边界的前提。现代地方政府应当将自己定位于"全能"与"无为"之间,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事实上,只有地方政府秉承了"有限型"的价值基准,才能将自身能力范围内的事情做好,并使自身能力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P151)

把自主治理领域真正让渡给公民社会,把市场和政府同时失灵的领域交给非政府组织,是划定地方政府与非政府组织治理边界的一条重要准则。对于市场机制不能有效调节的空间,凡地方政府也做不了或者做不好的事,应充分发挥非政府组织的作用;对行政手段和社会自治都可以做的事,应尽量发挥非政府组织的作用;地方政府只做非政府组织和市场无法完成的事。(P181)

所有地方政府改革的理性措施,或多或少都有成效,也或多或少会对原有秩序带来冲击,关键在于利弊权衡。改革有时也如"和面":面多了加水,水多了加面--行政权力配置更是如此。但在这种"加水"、"加面"的过程中,最终也会逐步调适,以致中和。这或许是我们探求善治之策的一条重要原则。(P211)

信息不对称容易导致地方政府失信,但政府信用其实也是一种重要的资源,是政府在长期管理活动中所积累和沉淀的为社会公众所信任的财富。社会公众也是理性的,随着时间的推移,政府失信将日益被察觉和感知,从而导致地方政府信用的流失。(P277)

相比西方国家是先有市场、社会,而后有政府;我国则是先有政府,而后有市场和社会。如果说西方国家的自治传统、经济基础和社会组织都已发展到相当的程度,我国各地的非政府力量还比较薄弱。因此,地方政府不单要成为"掌舵者",在适宜的区间还要成为有力的"划桨者"。总之,我国地方政府在有限职能定位的前提下,亟需积极有为地承担起"善治"第一推动者的角色。(P332)

===《改变,从心做起》===

《[[改变,从心做起]]》由陈广胜30篇心灵之作汇成。近年来,随着微博、微信的兴起,博客已不似先前红火。但陈广胜却坚守着"佳桐"博客,写诗、读史,也评时事,独创了一片属于自己的净地。尤其是他积多年的人生感悟,将最能够给心灵松绑、让精神愉悦、激励人们挖掘潜能的秘法,归纳为"30颗心"。这些文章被众多博友点赞热捧,作者干脆结集出版了此书。让人生快乐且有价值,是本书的主题。通过这本书,人们读不出作者的政府职业痕迹,更多的感受是一个散文家自我对话的思索和探寻。

经典句摘

生命是一段生老病死的历程。它的本身没有必然意义,但人是寻求意义的动物,须努力赋予其意义。因为对每个人来说,今生是唯一的一趟生命旅行,理当充分地感受快乐;而快乐又非终极目的,还需进一步创造社会价值。总之,既不能纯粹为了享乐而放弃生命的创造,也不能只求实现价值而忽视人生的幸福。(P6)

进取心以"进"当头,却不能以"取"为本。若大家总想着"取",光将眼睛盯住结果,那么做事尚未开始,求成的烦恼已在心底。因此,关键是先把事做好,尽可能地利用、发掘自己的禀赋,一步步尽力而为。至于今后有怎样的造化,能得到什么收成,则不必苛求,也无法强求。然而,当我们真正把握好全过程,做到了每一环的卓越,又怎会有差的结果?(P51)

自省贵在对症下药,从自身的不足中找到超越的空间。因为人生的最大对手,其实是自己。即使要战胜别人,第一步需战胜的,也是自己的软肋。反躬自省,正是为弥补那些短处、陋处,与自身的惰性、惯性、劣根性较劲。只有克服它们,我们才能撞开挡在头顶上的"天花板",实现对自己的突破。(P81)

忍受寂寞,一定程度上就是守候成功。只有经受了冷板凳的磨炼,熬过走弯路后独自疗伤的苦痛,才能收获极宝贵的心路历程,让自己知晓真正需要什么,值得追求哪些,从而平心静气面对当下,也更有定力去拓展未来。(P122)

人,自然没有终极意义上的满足,知足是心灵的充实与平静。人们的知足,其实也有着层次的差别。高品质的知足心,将在知足中知不足--对名利知足,当止步时须止步,以此让人生轻装上阵;对修为知不足,锲而不舍磨砺,持续地丰富和提升生命的内涵。(P178)

==文章摘取==

“这一生到底要做多少次自我介绍,你才能认识我?”<ref>[http://blog.sina.com.cn/s/blog_63272f510102e5p7.html 坦诚心(陈广胜《改变,从心做起》)]佳桐的博客,发布时间;(2013-08-03 20:10:53</ref>

若仅仅记住对方的姓名和脸孔,只要想认识,也许一次就足够。但要真正地认识一个人,那与多少次并无简单关联,因为它取决于“自我介绍”的坦诚。

每个人都有不同的侧面,甚至有的还因人而易,不断展现变幻着的多张嘴脸,令你无法判断哪张是其本色。心怀坦诚,是以不掩饰、不修饰的自我,坦率、诚恳地待人处事。他让你知道葫芦里装着什么,倒给你的也是实实在在的东西。所以,每个人不管自己是否坦诚,却无一例外希望与坦诚的人相交。

怀坦诚心,首要的是坦开胸襟。凡事没必要遮遮掩掩,因为你可能蒙蔽一个人,却难以蒙蔽所有人,更难以永远蒙蔽所有人,襟怀坦白便是明智的选择。据说太平洋战争爆发后,在阿卡迪亚会议期间的某一天,罗斯福手拿《联合国家宣言》(草案)突然闯入邱吉尔的房间,连声说“大英帝国有救了”。哪知邱吉尔正在洗澡,竟赤条条从浴室冲了出来。罗斯福连忙避让,丘吉尔则自我解嘲道:“不不不!大不列颠首相在美国总统面前没有什么可隐瞒的。”

这不过是一则趣闻,但说明合作与交往需要拆除心中的“篱笆”。当彼此知根知底,人们才能建立起真正的互信。反之,即使共同利益再多,假如相互算计,也容易反目成仇。心怀坦诚,贵在从容地向对方展示开放的自我,这正是人与人携手同行的基点。

坦诚的本质是真诚。在现实生活中,谁都可以承认自己的缺点,但绝不会宣告自己虚伪,甚至有些人扮演的就是真诚。他们试着与你掏心掏肺,告诉你从未讲过的悄悄话,以致为自己的真诚热泪盈眶。但坦诚心本是质朴的。根据字面拆分,诚从言、从成,有言出必成之意。坦诚来不得虚假,必须对说出的话负责。而戴面具的真诚骗不了人,因为眼睛就能暴露秘密,时间更能戳穿演技。只有发自本性、不带水分的真诚,才能穿透人与人的间隔,赢得他人心底里的信任。

坦诚是好东西,但在什么商品都过剩的今天,为何又显得这般稀缺?一句话,只因害怕彼此的不对称——我对你坦坦荡荡,你对我躲躲闪闪,这便引发博弈论中的“囚徒困境”。在许多人看来,“逢人只说三分话,未可全抛一片心”是最好的自我保护。更为恶劣的,还利用坦诚的不对称,耍一些自以为聪明的伎俩。可所谓的聪明,凡器局小了,必然不高明。人际交往是双向的,你以何种姿态待人,别人也照样复制,于是相互损伤,谁都难成赢家。

也有人说,我并不想成赢家,可也不想当输家。坦诚会被人利用,所以不得不有所提防。此类想法极正常,在一定程度也不失为理性。但需要指出,坦诚不是口没遮拦,万事和盘托出。怀坦诚心,同样应看对象和情形,讲求待人处事的效果。它可以有防人之心,只是没有害人之意;可以有必要的隐密和含蓄,却不能两面三刀,这才让大家安心相处、放心共事。

“以诚感人者,人亦诚而应。”人心是相通的,只要打开门槛,就会去除许多隔阂。从良性互动的角度,既然希望他人怎样对待自己,那就先从怎样对待他人开始。世上没有免费的午餐,若将坦诚视作“午餐”,也不妨先主动为对方提供。自然而然,坦诚会有彼此的默契。有的即使不用讲太多话,只要相互之间多存几分诚敬,也能你知我知、以心换心。

坦诚将带来坦诚的回报,但心怀坦诚,毕竟不是为了交换,切不可用生意场上的盈亏来衡量。真正的坦诚,需超越狭隘的功利意识,所以经常表现为“拙诚”。曾国藩说:“纵人以巧诈来,我仍以浑含应之,以诚愚应之;久之,则人之意也消”。此时的坦诚,是以我为主的“坦”,以不变应万变的“诚”,甚至有一股“但行好事,莫问前程”的傻气。然而,世上的事理犹如百川归海,最终汇聚一处。在现实生活中,多少人勾心斗角,却“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而不带机巧的坦诚,往往无招胜有招,在淡看功利中反成就更大的功利。

从深层次讲,坦诚绝不仅仅对他人而言,它更导向自己。当今社会有许多人,为了追求成功,往往按场面上的需要不断对自我进行改妆。渐渐地,自己也被外在的游戏规则所游戏,将真实的内心迷失在途中。多少人在将自己装在套子里的同时,其实也在远离乃至欺骗自己,长此以往,便出现人格分裂的各种情形。

最高意义的坦诚心,无疑是对他人与对自己坦诚的统一。每个人身上都有自己不愿面对的一面,或者存在不为己知的盲点。对自己坦诚,是通过持续地反省、剖析,扫除遮蔽视线的尘障,认清既带着人性弱点又怀着超越期望的自己。精神上的强者必定由内而外的坦诚,他们并非没有欠缺,但有内在的富足和底气,因此不屑于伪装自己,不屑于在人前表演。他们选择做真实的自己,懂得按内心的声音抉择,也许只有这样,才不曾贬低和辜负生命,在一片坦诚中实现自己的特色人生。

===《三国大榜单》===
《[[三国大榜单]]》是关于三国人物的文论合集,对[[三国]]人物性格及这些人物在三国时期对政治格局的影响进行了梳理,从中体现作者关于三国的个人思考。

==新闻发言与访谈==

别人说相见恨晚,我说至少我们在座的层面可能没有相见恨晚的,但今后可能是相聚恨少,希望这样的活动有第一次,还有第二次,还有第三次……

(2011年6月在浙江省新闻发言人俱乐部成立仪式上【视频】)

我们省里推进基本医疗保障体系建设的基本原则是12个字:"全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所以全民医保,首先是让人人享有基本医疗保障,可以说是一媒体媒体个都不少。

(2011年4月在浙江省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进展情况新闻发布会上【视频】)

"从原有的强县扩权到如今的扩权强县,意味着浙江将为县域发展提供普惠公平的制度保障,并提高县级政府应对当前经济困难的能力。"[[浙江省政府办公厅]]副主任陈广胜说,行政权力下放既能提高行政效率,又能增强区域经济发展的自主性,从而更直接、高效地为企业和百姓提供服务。

(2009年9月接受新华社记者访谈)

[[浙江省]]政府办公厅副主任陈广胜说,浙江块状经济发展到现在,从总体上来说还是处于同质竞争、比较粗放的发展形态,扩张方式更多的是依靠拼量、拼价格来实现的,在全球分工体系中多处在加工制造环节,缺乏在上游研发、设计环节,以及下游市场营销环节的延伸,产业集群垂直分工协作体系构建滞后。这次国际金融危机只是加速了长期累积问题的集中暴露。

(2009年9月接受《瞭望》新闻周刊记者访谈)

"注重统筹协调,是浙江经济走向良性发展的重要保证。"浙江省政府研究室副主任陈广胜如是说。近年来,浙江省委、省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统筹推进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统筹推进城乡协调发展,着力将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这块"短板"补长。

(2008年1月接受新华社记者访谈)

"资源价格不能准确反映市场供求关系尤其是资源消耗所付出的成本,是造成资源浪费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深化要素配置市场化改革,建立科学合理的资源价格形成机制,是构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保证。"省政府研究室副主任陈广胜认为。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无法实现个人财富和收入的均等化,但应通过构建惠及全民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确保发展成果的普惠性,使广大居民享有大致均等的基本公共服务。"省政府研究室副主任陈广胜表示,"行动计划"涉及的政府公共服务包括社会保障、教育文化、医疗卫生等社会建设的内容。今后5年政府将切实采取措施,努力缩小城乡之间、地区之间的基本公共服务差距。

陈广胜认为,不能忽略公共服务之前中的"基本"两字。政府的公共服务具有多层次性,鉴于长期以来城乡二元结构的实际和区域发展不平衡的现状,行动计划首先着眼于解决群众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等基本需求层面的公共服务。当然,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尤其是顺应人民过上更好生活的新期待,基本公共服务的内涵将日益拓展,公共服务所满足的需求层次也将不断提升,这一切都是"尽力而为"与"量力而行"的有机统一。

(2008年1月接受浙江日报记者访谈)

浙江省政府办公厅财金处处长陈广胜说,市场经济体制越成熟,市场细分就越具体,不同区域间的互补性就越强。重要生产要素跨区域配置的关键是建立新的配置机制,从而促进配置者和配置对象的充分衔接。

(2003年11月接受新华社记者访谈)

==绩效探索==

政府绩效的浙江探索<ref>[http://blog.sina.com.cn/s/blog_63272f510102ywd6.html 陈广胜:政府绩效的浙江探索佳桐的博客,发布时间;(2019-03-30 15:03:49)</ref>
——写在《[[浙江省政府部门绩效考核评价办法]]》修订之际

政府绩效管理是行政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对提高行政效能、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具有深远意义。2018年以来,浙江省政府在原先部门目标责任制考核的基础上,积极创新政府绩效管理,初步形成了一整套制度框架、运行机制和工作体系。经过一年来实践,浙江省政府于近期又修订了部门绩效考核评价办法,为建立科学合理、导向明确、规范管用、具有浙江特点的政府绩效管理制度迈出新步伐。

一、浙江省政府绩效管理制度的基本特点

(一)贯穿“两强三提高”的核心理念。“两强三提高”即强谋划、强执行,提高行政质量、行政效率和政府公信力,被喻为是本届浙江省政府工作的生命线。在绩效考评体系中,浙江省既突出了紧扣业务工作的“行政业绩”指标,对省政府部门履行主要职责、落实重点工作开展考评;又设立了衡量共性工作的“行政质量”“行政效率”“政府公信力”等指标,对省政府部门加强自身建设、提高行政效能情况进行考评。5个一级指标、18个二级指标的体系架构,透射出“两强三提高”的基本逻辑。绩效考评实行双百分制,其中“行政业绩”为100分,其他一级指标合计100分,体现了将不同功能模块予以统筹的结构化思维。

(二)注重目标导向、过程控制的闭环管理。原先的部门目标责任制考核采取年底一次性算总账的方式。为更好地发挥绩效考评的驱动作用,浙江省建立项目化管理机制,对政府部门重点工作从年初到年终进行全程跟踪。一方面,要求省政府部门根据绩效考评指标体系及操作细则,在年初逐一编制绩效目标。年度绩效目标注重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坚持定量目标优先,对定性目标也力求可考核性和可评估性。另一方面,加强阶段性评估,对发现的问题及时提醒预警;省政府办公厅动态采集、汇总各项指标的阶段性评估结果,视情开展察访核验;对年终考评建立指标数据复核制度,并注重反馈改进和结果运用,形成环环相扣的完整链条。

(三)强化创新创优、公众满意的价值取向。浙江的发展离不开改革创新,在新时代要勇立潮头,更需要政府部门弘扬锐意改革、勇于创新、争先进位的精神。在“行政质量”指标项下,浙江省专门设立了“创新创优”二级指标,旨在通过对突出业绩表彰奖励、改革创新事项评优等加分考评,建立常态化的政府创新创优促进机制。同时,将“满意度评价”作为一级指标,分设省政府领导评价、“四办一院”评价、省政府部门互评、市县政府评价、社会公众评价,尤其是以随机抽样方式确定省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普通群众对省政府部门履职和服务情况进行满意指数评分或调查,初步构建起360度反馈评估机制。

( 四)探索分类考核、均衡激励的评价机制。原先的部门目标责任制考核重点在工作“量”,对“质”和“效”的管理偏弱。一些单位由于职能所限,量化目标不多,难以获得超额完成任务加分,故极少能进入优秀等次,因此容易产生旁观者心态。为使各单位相对公平地参与绩效考评,新制度根据省政府部门的不同性质和特点,按照行政审批、行政执法和社会服务职能的多少,将之分为A、B两类。在统一排序的基础上,确保被评为优秀等次的B类部门不少于3家。实践证明,这一做法取得了积极效应。

(五)健全督考合一、多轮驱动的互促体系。浙江省将政务督查深度嵌入政府绩效管理,实行统筹安排、一体联动。在“行政效率”指标项下,专门设立了“督查效能”二级指标,重点考评省政府部门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重要会议、文件精神和领导批示情况,以及督查事项整改、审计事项落实等情况。在日常工作中,加强对部门绩效目标完成情况的督促检查,对存在突出问题的部门和地方负责人进行约谈,并视情予以通报和问责。结合年度绩效考评,建立政务督查激励机制,推动形成比学赶创的良好氛围。

二、具有探索性的若干绩效指标

( 一)专项重点工作。在“行政业绩”指标项下,除“部门重点工作”外,还设立了“专项重点工作”二级指标。究其目的,是因为政府的许多重点工作已不能“单打一”,必然离不开部门协同。浙江省政府为此每年列出几项重点工作,如“最多跑一次”改革、大湾区大花园大通道大都市区建设、乡村振兴行动、稳企减负等,由省级牵头单位对与该项工作相关的政府部门进行考评,使其有责任又予以赋权,切实增强了牵头的工作力度。

(二)改革创新。该模块隶属于“创新创优”二级指标,采取部门申报、专家评审、区分档次、综合赋分的评审机制。浙江省于2018年首次开展此项工作,所有政府部门都积极申报具有代表性的改革创新项目。专家评审实行“初审+复审”两轮制,初审采取远程线上评分,复审采取现场陈述评审。专家聚焦创新目标是否明确、实现路径和措施是否得当、是否在国内处于先进水平、是否具有可持续性和推广价值等问题,按照改革创新的重要程度、突破程度、效益程度3个维度进行综合评审。在36个申报项目中,省农业农村厅“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省经信厅深化“亩均论英雄”改革、省卫生健康委县域医疗卫生服务共同体建设试点最终脱颖而出,排名前三位。

(三)数字化转型。政府数字化转型是政府主动适应数字化时代背景,对施政理念、方式、流程、工具等进行根本性重塑的过程。浙江省在“行政
质量”指标项下设立该二级指标,体现了建设数字政府、智慧政府的鲜明导向。通过考评省政府部门以“最多跑一次”改革为牵引,在推进数据资源共享、“互联网+政务服务”、业务流程优化再造、电子政务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工作情况,能进一步凝聚共识,推动数字技术与政府履职不断融合,促进政府治理能力全面提升。

(四)标准化建设。没有标准化,就没有真正意义的规范化,也没有高水平的现代治理。浙江是国家标准化综合改革试点省,也在全国率先将标准化理念纳入政府绩效管理体系。“标准化建设”隶属于“行政质量”指标项,分标准化任务、标准组织实施和标准化建设成效3个部分,主要考评省政府部门完成标准化建设目标、推动本领域标准化水平提升等情况,从而以标准化促进政府治理现代化。

(五)财政绩效。财政既是政府的一个经济部门,又是以政府为主体的一种经济行为。财政绩效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能衡量政府运行效率。浙江省将“财政绩效”作为“行政效率”的关键性指标,根据财政业务特点和管理模式,从预算编制、预算执行、预算绩效、政府采购、非税收入管理、资产管理、会计管理、财务管理及经费控制等方面进行考评,促使财政资金用在刀刃上,以管住钱来管好人、管对事、管出高质量。

(六)依法行政。法律是治国理政的最重要规矩。依法行政意味着政府的一切行为都必须服从法律,这是政府守规矩、讲信用的内在要求。浙江省在“政府公信力”指标项下设立的首个二级指标即“依法行政”,主要考评省政府部门加强法治能力建设、完善依法行政制度、推进行政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法治化、坚持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强化对行政权力制约和监督、依法有效化解社会矛盾纠纷等内容,以此将行政权力纳入法治轨道。

三、推动政府绩效管理制度再创新

浙江省政府绩效管理工作虽已破土奠基,但相关探索还刚刚起步,必须切实强化问题意识,并以解决问题来驱动改革,促使制度创新迈出更大步伐,赢得效能革命的建瓴之势。

一是以更高站位深化顶层设计。政府绩效管理不只是单纯对政府部门进行考核,而是涉及全方位的政府治理模式创新。从世界范围来看,它发轫于20世纪七八十年代兴起的新公共管理运动,此后成为西方发达国家共同取向,旨在重塑政府使其运行更好、成本更低,并逐渐形成不同类型的实践形态。我国的政府绩效管理与西方有本质差异,当然不能照搬照抄。党的十八大提出“推进政府绩效管理制度”,十九大报告强调“构建决策科学、执行坚决、监督有力的权力运行机制”,为我们深化改革指明了方向。作为经济社会发展先行的沿海省份,浙江不仅应积极开展政府绩效管理创新,还应站在推动政府治理现代化的高度设计谋划,切实在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上下功夫,努力为中国特色政府绩效管理创新提供浙江样本。

二是以系统思维优化制度安排。政府绩效管理制度是一项动态的系统工程,必须善于根据实践的发展持续迭代。从价值取向讲,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绩效目标设定方面,既应考虑政府投入成本的经济性、投入产出的效率水平,还应衡量相对于预期目标的实际效果,并且应关注公平、公正等相关因素。绩效考评也是分层次的,既包括组织的整体绩效、部门绩效,还应逐步延伸至个体绩效,真正将综合绩效观植入制度体系。要进一步增强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从政府治理的产出、能力等多角度优化绩效管理,切实完善相配套的激励与惩戒措施,健全有利于政府绩效提升的运行机制和责任体系,防止政府部门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最大限度激发公共生产力。

三是以智慧手段提升管理层次。从某种角度讲,绩效管理是工具理性取向,更要树立和强化工具应用意识。在信息化、网络化、智能化蓬勃发展的今天,能不能充分依靠科技进步尤其是数字技术提升绩效管理层次,对政府有效治理将带来深远影响。浙江是政府数字化转型的先行省份,无疑应在智慧绩效考评方面积极探路。按照绩效数据标准化、考评内容表单化、业务处理信息化、统计分析可视化的要求,加快完善政府绩效管理信息化系统,不断拓展功能,打通数据壁垒,深化流程再造,切实推动技术融合、业务融合、数据融合,努力实现对政府绩效计划、目标设定、信息采集、过程监控、评估反馈等全过程、一站式管理。积极应用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关键技术,建立健全政府绩效分析模型,开展对绩效数据的深度挖掘、综合研判和预警纠偏,促进政府绩效管理层次和治理能力持续提升。


==参考资料==
{{Reflist}} [[Category:学者]][[Category:公职人员]][[Category:中国共产党党员]]
33,606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