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8,752
次編輯
變更
吴屏周
,创建页面,内容为“{{Infobox person | 姓名 = 吴屏周 | 圖像 = 缩略图|center|[https://p1.ssl.qhmsg.com/t019db30f9a855cb6ca.jpg 原图链接]…”
{{Infobox person
| 姓名 = 吴屏周
| 圖像 = [[File:吴屏周2018.jpg|缩略图|center|[https://p1.ssl.qhmsg.com/t019db30f9a855cb6ca.jpg 原图链接]]]
| 圖像說明 = 吴屏周
| 出生日期 = 1916
| 國籍 = 中國
| 别名 =
| 職業 =
| 知名原因 =
| 知名作品 = </br> </br> </br> </br> 。
}}
'''吴屏周'''(1916~1947)出生于安徽省巢县一户穷苦人家。小时候就读于芜湖职业中学。1935年,吴屏周因家贫离校去淮南铁路局当工人,后来当上了火车司机。1938年春天,怀着"宁愿饿死,决不替敌人开火车"的一腔热血,毅然离开铁路,参加了中共巢县县委领导的青年训练班,由训练班负责人刘顺元介绍,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吴屏周于1946年12月由华中军区军工部调来大连。他来连后,先在研究所工作,1947年5月,被任命为大连建新公司裕华工厂(炮弹厂)厂长。
== 人生经历 ==
参加工作
1939年春,巢县成立抗日动员委员会,吴屏周担任农民抗敌协会理事长。他积极发展党员,扩大组织,组建中共黄山区委会,并担任区委书记。同年秋天,他根据上级党委关于"发动群众,组织武装,坚持巢北斗争"的指示,组建了新四军江北指挥部巢湖游击大队,建立了敌后抗日政权。1940年,他被调到中共淮南津浦路西区委任组织科长。1942年3月,任中共定风怀县县委书记,后调新四军2师任军工部政委。1945年1月,他被调到华中军区任军工部副政委。
1945年8月15日,日本帝国主义投降后,国民党军队依仗美国援助的武器装备悍然发动了内战,大举向解放区进攻。为粉碎国民党军队的进攻,加速中国革命进程,中共中央决定在大连秘密筹建兵工生产基地。当时,朱德总司令签发电报,要求"各战区速派干部携带资金到大连筹备兵工生产事宜"。
== 参加炮弹研制 ==
炮弹厂建成后,要批量生产炮弹,必须对炮弹样品进行试验,做出技术鉴定。这是因为当时没有合格的原料钢,制造炮弹只能使用从大连机械厂拉来的车轴钢,而使用这种钢材生产炮弹,过去既没有经验,也没有使用数据。不进行弹体爆破试验和技术鉴定,炮弹质量就没有保证。弹体爆破试验对今后生产至关重要,同时也非常危险,吴屏周和引信厂厂长吴运铎决定亲自试验。
1947年9月23日,弹体爆破试验正式开始,试验场地选择在龙头山下的海边。当时采用的试验方法是用绳子拉引信起爆,即:挖一个坑,把炮弹埋进去,外面只露出炮弹的引信。引信撞针用保险叉卡住,保险叉上系有钢丝,在钢丝上系上绳子,拉动绳子使保险叉脱落,撞针便击发雷管引爆炮弹。
按照这个方法,两位厂长连续试验6颗炮弹都顺利将其引爆。当试验第7颗时,炮弹没有爆炸,再拉一下绳子,绳子已经脱离炮弹。于是他俩慢慢地将绳子收回,一看,绳子头仍拴在钢丝上。他俩认为炮弹引信有问题,于是都跑到了埋炮弹的地方。当他俩刚要进行检查时,炮弹意外地爆炸了,吴运铎身负重伤倒在了血泊中,而吴屏周却当即献出了年轻的生命,时年31岁。
纪念
'''吴屏周'''牺牲后,全厂工人化悲痛为力量,用最大的干劲,最快的速度,将吴屏周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炮弹大批地生产出来,送往解放战争前线,以实际行动实现了烈士生前"支援全国解放战争"的意愿。当时,华东野战军司令员陈毅亲笔写信,对中共旅大地委和旅大工人阶级对华东战场的支援表示感谢。副司令员粟裕赞扬说:华东的解放,特别是淮海战役的胜利,离不开山东民工的小推车和大连生产的大炮弹。
为了永远缅怀吴屏周,工厂为他修建了烈士陵园。陵园的正面有两个宽大的门柱,上面写着"山霞千古存浩气,海啸朝夕慰英灵"的挽联。1998年8月,中共大连市委、大连市人民政府为吴屏周建立塑像,并将塑像敬立在大连英雄纪念公园,展现他为争取民族解放英勇战斗的革命精神。
| 姓名 = 吴屏周
| 圖像 = [[File:吴屏周2018.jpg|缩略图|center|[https://p1.ssl.qhmsg.com/t019db30f9a855cb6ca.jpg 原图链接]]]
| 圖像說明 = 吴屏周
| 出生日期 = 1916
| 國籍 = 中國
| 别名 =
| 職業 =
| 知名原因 =
| 知名作品 = </br> </br> </br> </br> 。
}}
'''吴屏周'''(1916~1947)出生于安徽省巢县一户穷苦人家。小时候就读于芜湖职业中学。1935年,吴屏周因家贫离校去淮南铁路局当工人,后来当上了火车司机。1938年春天,怀着"宁愿饿死,决不替敌人开火车"的一腔热血,毅然离开铁路,参加了中共巢县县委领导的青年训练班,由训练班负责人刘顺元介绍,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吴屏周于1946年12月由华中军区军工部调来大连。他来连后,先在研究所工作,1947年5月,被任命为大连建新公司裕华工厂(炮弹厂)厂长。
== 人生经历 ==
参加工作
1939年春,巢县成立抗日动员委员会,吴屏周担任农民抗敌协会理事长。他积极发展党员,扩大组织,组建中共黄山区委会,并担任区委书记。同年秋天,他根据上级党委关于"发动群众,组织武装,坚持巢北斗争"的指示,组建了新四军江北指挥部巢湖游击大队,建立了敌后抗日政权。1940年,他被调到中共淮南津浦路西区委任组织科长。1942年3月,任中共定风怀县县委书记,后调新四军2师任军工部政委。1945年1月,他被调到华中军区任军工部副政委。
1945年8月15日,日本帝国主义投降后,国民党军队依仗美国援助的武器装备悍然发动了内战,大举向解放区进攻。为粉碎国民党军队的进攻,加速中国革命进程,中共中央决定在大连秘密筹建兵工生产基地。当时,朱德总司令签发电报,要求"各战区速派干部携带资金到大连筹备兵工生产事宜"。
== 参加炮弹研制 ==
炮弹厂建成后,要批量生产炮弹,必须对炮弹样品进行试验,做出技术鉴定。这是因为当时没有合格的原料钢,制造炮弹只能使用从大连机械厂拉来的车轴钢,而使用这种钢材生产炮弹,过去既没有经验,也没有使用数据。不进行弹体爆破试验和技术鉴定,炮弹质量就没有保证。弹体爆破试验对今后生产至关重要,同时也非常危险,吴屏周和引信厂厂长吴运铎决定亲自试验。
1947年9月23日,弹体爆破试验正式开始,试验场地选择在龙头山下的海边。当时采用的试验方法是用绳子拉引信起爆,即:挖一个坑,把炮弹埋进去,外面只露出炮弹的引信。引信撞针用保险叉卡住,保险叉上系有钢丝,在钢丝上系上绳子,拉动绳子使保险叉脱落,撞针便击发雷管引爆炮弹。
按照这个方法,两位厂长连续试验6颗炮弹都顺利将其引爆。当试验第7颗时,炮弹没有爆炸,再拉一下绳子,绳子已经脱离炮弹。于是他俩慢慢地将绳子收回,一看,绳子头仍拴在钢丝上。他俩认为炮弹引信有问题,于是都跑到了埋炮弹的地方。当他俩刚要进行检查时,炮弹意外地爆炸了,吴运铎身负重伤倒在了血泊中,而吴屏周却当即献出了年轻的生命,时年31岁。
纪念
'''吴屏周'''牺牲后,全厂工人化悲痛为力量,用最大的干劲,最快的速度,将吴屏周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炮弹大批地生产出来,送往解放战争前线,以实际行动实现了烈士生前"支援全国解放战争"的意愿。当时,华东野战军司令员陈毅亲笔写信,对中共旅大地委和旅大工人阶级对华东战场的支援表示感谢。副司令员粟裕赞扬说:华东的解放,特别是淮海战役的胜利,离不开山东民工的小推车和大连生产的大炮弹。
为了永远缅怀吴屏周,工厂为他修建了烈士陵园。陵园的正面有两个宽大的门柱,上面写着"山霞千古存浩气,海啸朝夕慰英灵"的挽联。1998年8月,中共大连市委、大连市人民政府为吴屏周建立塑像,并将塑像敬立在大连英雄纪念公园,展现他为争取民族解放英勇战斗的革命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