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16
次編輯
變更
送别
,無編輯摘要
[[File:%E9%80%81%E5%88%AB%E5%9B%BE.jpg|350px|缩略图|右|[https://pediainside.com/index.php?title=File:%E9%80%81%E5%88%AB%E5%9B%BE.jpg 原图链接]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82ee60b0102v1se.html 图片来自新浪不小兔子微博 <small>]]]
'''《送别》''',曲调取自[[约翰 ·P· •P• 奥德威]]作曲的[[美国]]歌曲《[[梦见家和母亲]]》。《梦见家和母亲》是首“艺人歌曲”,这种歌曲19世纪后期盛行于美国,由涂黑了脸扮演黑人的白人演员领唱,音乐也仿照黑人歌曲的格调创作而成。[[奥德威]]是“奥德威艺人团”的领导人,曾写过不少艺人歌曲。[[李叔同]]留日期间,[[日本]]歌词作家[[犬童球溪]]采用《梦见家和母亲》的旋律填写了一首名为《[[旅愁]]》的歌词。,而[[李叔]]同作于1915年的《[[送别]]》,则取调于犬童球溪的《旅愁》。 如今《旅愁》在日本传唱不衰,而《送别》在中国则已成骊歌中的不二经典。[[沈心工]]也曾根据《梦见家和母亲》写过一首《昨夜梦》,但最终没有抵得过李叔同《送别》的光芒。<ref>[https://www.xiami.com/song/1771778464 朴树 送别]</ref> </br>
{|
|-
| '''中文名称''' || 送别 || |-| ''' 填词编曲外文名称''' || 李叔同Farewell |-| ''' 音乐风格填词/编曲''' || 时代曲 李叔同||
|-
| '''外文名称''' || Farewell || '''谱曲''' || | 约翰 · • 庞德 · • 奥特威|| '''发行时间''' || 1941年
|-
| '''音乐风格''' || 时代曲 |-| '''发行时间''' || 1941年 |-| '''创作朝代''' || 清朝
|}
[[File:送别图1.jpeg|500px400px|缩略图|右|'''明 沈周 《京江送别图》 故宫博物院藏''' [https://pediainside.com/wiki/File:送别图1.jpeg 原图链接] [http://www.sohu.com/a/220500378_415387 图片来自快讯]]]
== 歌词 ==
[[File:%E9%80%81%E5%88%AB%E4%B9%90%E8%B0%B1.jpg|480px400px|缩略图|float|[https://pediainside.com/index.php?title=File:%E9%80%81%E5%88%AB%E4%B9%90%E8%B0%B1.jpg 原图链接] [https://zhidao.baidu.com/question/624454733982848804.html 图片来自百度知道 <small>]]]
惟有别离多。
'''丰子恺手抄本'''
李叔同一生迄今留存的乐歌作品70余首。编作的乐歌继承了中国古典诗词的优良传统,大多为借景抒情之作,填配的文辞依永秀丽,声辙抑扬顿挫有致,意境深远而富于韵味。加上他具有较为全面的中西音乐文化修养,选用的多为欧美各国的通俗名曲,曲调优美动人,清新流畅,词曲的结合贴切顺达,相得益彰,达到了很高的艺术水平。因此,他的乐歌作品广为青年学生和知识分子喜爱,像《送别》《忆儿时》《梦》《西湖》等,特别是《送别》,先后被电影《[[早春二月]]》、《[[城南旧事]]》成功地选作插曲或主题歌,已成为了一个历史时期中国青年学生或知识分子思想感情的象征。由他自己写的词谱曲的《春游》,则是我国目前可见的最早的一首合唱歌曲。</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