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變更

黄曼君

移除 11 位元組, 6 年前
無編輯摘要
<big>'''黄曼君'''</big>(1935 年5月30日---2010年11月22日)笔名黄毅军,湖南株洲人,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博导、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带头人、著名学者和诗人。2010年11月22日因病辞世。
 
<gallery>
<ref>黄曼君讲座—教育—视频高清在线观看-优酷 https://v.youku.com/v_show/id_XMjgxMjYyNzA0.html?spm=a2h0k.11417342.soresults.dtitle&debug=flv</ref>
</gallery>
 
<big>'''人物简介:'''</big>
[[《华大学人研究书系:黄曼君学术与人生》]]是为了纪念研究中国现代文学的著名学者、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黄曼君先生逝世一周年而编辑的一部纪念集。作者[[黄永林]],湖北仙桃人。华中师范大学副校长、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文化产业研究中心主任。其中精彩书摘:
黄曼君先生把文学经典当作既是实在本体,又是关系本体的观点,是一种“视界融合”的经典阐释理论。它的主要意义在于,体现了从历史发展的多维视野中对文学经典进行认识和把握的文学历史发展观,要求我们不断从新的高度对经典进行历史建构。它有利于我们从社会历史文化的变动中寻求历史精神资源;有利于我们从传统中去发现与发展人生经验与审美经验;有利于阐述主体创造意识的拓新,从根本上不断地变革传统、丰富传统,不断地激活传统、发展传统。可以说这种“视界融合”的经典阐释论,是一个具有开放性观念意义与方法论意义的文学批评理论贡献。其次,关于现代文学经典。中国现代文学经典形成了新的知识系统,体现了新的价值观。中国现代文学有无经典,这是多年来困惑当代学术界的一个问题。从80年代中期开始,有人认为,1949年以后的30年间的文学成就,远不及1949年以前的30年,1949年以前的文学成就最重要的价值,恐怕就是充当思想史的资料。黄曼君先生认为这样一种在文学急剧转型时代的焦虑感与危机感主要是源于本体论缺失所造成的阐释性焦虑,它也迫使我们必须深入反思中国现代文学的经典问题。新世纪以来,关于传统文化复兴的思潮中,受海外汉学的影响,存在着一股对“五四”以来新文化传统与新文学传统的解构主义倾向,用一种二元对立立场,把“五四”文学放在与古代文学的对立面,否定或消解现代文学经典。黄曼君先生认为,无论是消解大师、告别经典,还是寻找大师、重释经典,都要避免盲目性。我们必须从经典的融合视野来认识现代文学经典,建立一个全新的现代价值观。把现代文学经典放在与古代文学经典的比较与对话中来确立现代文学经典、认识现代文学经典。
 
 
<gallery>
黄曼君讲座—教育—视频高清在线观看-优酷 https://v.youku.com/v_show/id_XMjgxMjYyNzA0.html?spm=a2h0k.11417342.soresults.dtitle&debug=flv
</gallery>
1,918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