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N歐洲股份公司
曼恩歐洲股份公司,亦可稱其為曼恩集團,MAN可譯作曼、曼恩、猛狮,這三個字母由公司前身Maschinenfabrik Augsburg Nürnberg(奧格斯堡-紐倫堡機械工廠股份公司)的第一個字母組成,是一家總部位於德國巴伐利亞州慕尼黑的機械製造公司。[1]
曼恩集團是一個歐洲領先的工程集團,業務領域涉及商用車、柴油發動機、渦輪機、汽輪機、印刷機械和其他機械,在各個業務領域都處於全球領先地位。
曼恩集團是德國法蘭克福證券交易所的上市公司,也是30個德國DAX指數成分股中歷史最悠久者之一,同時是世界500強之一。
2008年,曼恩集團迎來其250周年慶典,旗下來自120個不同國家的51,300名員工創造了150億歐元的年銷售額。曼恩集團通過成立全資子公司和與當地公司合資經營的模式,在印度、波蘭、土耳其、中國、美國、阿聯酋、南非、烏茲別克斯坦、葡萄牙和奧地利設有子公司。
目錄
概況
旗下公司
目前曼恩集團主要下轄三大子公司,每個子公司供應全球各個不同地區市場:
- 曼恩商用車公司(MAN Truck & Bus AG):總部位於德國慕尼黑的曼恩商用車公司是曼恩集團中最重要的,也是最大的企業,是世界領先的商用車和柴油發動機製造商之一。
- 曼恩動力設備公司:2010年曼恩柴油機公司與曼恩透平機械公司合併組建為曼恩動力設備公司,曼恩動力設備公司是一家跨國公司,總部設在德國奧格斯堡,生產大口徑柴油發動機和渦輪機用于海洋和固定應用,如船舶推進系統,動力裝置的應用和渦輪增壓器。是全球領先的船用和固定應用大口徑柴油機以及透平機械供應商之一。
- 曼恩拉丁美洲公司:前大眾卡客車公司,是巴西卡車市場領軍者。
成立
曼恩的歷史根源可以追溯至1758年,曼恩集團前身「聖安東尼煉鐵廠」(St. Antony ironworks)作為第一大重工業企業在德國奧伯豪森開業,地處德國重工業之都魯爾區。1808年,「聖·安東尼」與其他兩家煉鐵廠「Gute Hoffnung」和「Neue Essen」合併,名為「鐵礦開採和貿易公司(Hüttengewerkschaft und Handlung Jacobi)」,仍位於德國奧伯豪森,之後公司更名為Gute Hoffnungshütte(GHH)。
1840年,德國工程師Ludwig Sander在德國南部的奧格斯堡成立了「Sander'sche Maschinenfabrik(機械製造廠)",即曼恩集團的雛形。而後曾改名為「"C. Reichenbach'sche Maschinenfabrik(機械製造廠)",這是以印刷機先驅Carl August Reichenbach的名字命名的。最後成為「奧格斯堡機械工廠」。
1898年「紐倫堡機械製造股份公司」(1841年建立)與「奧格斯堡機械工廠股份公司」(1840年建立)合併為「奧格斯堡聯合機械工廠和紐倫堡機械製造公司股份公司」。1908年改名為「奧格斯堡-紐倫堡機械工廠股份公司」,簡稱M.A.N.。
當時,礦石開採和煉鐵依然是魯爾地區生產的主要核心,然而工程機械卻成為奧格斯堡和紐倫堡的主導業務分支。在Heinrich von Buz(海因里希·馮·布斯)的領導下,奧格斯堡機械工廠由一個只有400名員工的中型工廠增長發展成為1913年擁有12000名員工的骨幹企業。
動力運輸和鋼結構建築是這個時期的主要話題。曼恩早期的先輩們負責過許多技術革新項目,對新技術的完全開放是這些早期企業家和工程師的成功的基石。他們在烏珀塔爾市修建了懸軌列車(Wuppertaler Schwebebahn),1857年在慕尼黑建成鋼鐵橋Großhesseloher Brücke,1893年到1897年建造的鐵路鋼軌Müngsten。
早期未更名的MAN經歷過許多次技術革新,如德國第一台旋轉報紙印刷機,第一台製冷機器「林德系統」(1873年),以及參與1893年至1897年柴油發動機的製造。著名工程師魯道夫·狄塞爾在1897年替奧格斯堡機械工廠製造了世界上第一台功能優異的柴油發動機,後來此類動力系統就被命名為「狄塞爾機」,這項發明可以說是今天商用車誕生的基石。1924年,第一台裝置MAN柴油發動機的卡車在柏林汽車展展示,巴伐利亞郵政局購買了大量的此款卡車。
1930年代,MAN用於輪船的柴油發動機授權給美國國內生產,並安裝在海軍的艦隊潛艇上。在太平洋戰爭證明了這些發動機容易故障而不受歡迎。
1942年初,在歐洲,利用MAN設計的車體以及德國萊茵金屬-博爾西希設計的炮塔製造和部署了豹式戰車。德國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便使用了該坦克。
參考文獻
- ↑ 貨車及卡車發動機製造商:曼恩歐洲股份公司,mg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