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DP28轻机枪


DP28轻机枪( 俄文 :Пулемёт Дегтярёвa Пехотный,又名 捷格加廖夫轻机枪 )是由前苏联少将捷格加廖夫主持设计的一款轻机枪,于1926年设计定型,1928年正式列装苏军,是二次世界大战中苏联军队的主要的班组支援武器,自列装起,捷格加廖夫DP轻机枪共生产了八十余万挺,在战争的进程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由于该机枪射击时弹盘会旋转,在苏军中有着 " 唱片机 " 的绰号 。


我国在抗美援朝战争初期得到了苏联大量的轻武器援助, DP轻机枪更是被广装备到志愿军部队中,在山地、坑道攻防战中立下了汗马功劳。 在《英雄儿女》等抗美援朝题材影片中,这种枪身上方带有大型扁平弹盘的轻机枪横扫美国侵略者的场景更是家喻户晓,国人亲切的成之为“德普轻机枪”、“转盘机关枪 ” 。[1]


目录

开发背景

 
DP28轻机枪设计者 瓦西里·阿列克谢耶维奇·捷格佳廖夫   原图链接图片来自搜狐

十月革命的胜利,俄罗斯彻底打碎了罗曼诺夫王朝和资产阶级国家机器,但并不等于消除一切已取得的科技成就,尤其在军事领域更是如此。由于面对西方的封锁,苏俄乃至以后的苏联红军装备现代化不得不完全靠自身的力量来完成。在机枪方面的表现便是以马克沁重机枪为蓝本的新品种在苏联红军序列中呆了整整40年。


随着苏联红军机械化建设的稳步推进,过去只适合静态阵地战的重机枪在运动作战和进攻时使用不方便,红军迫切需要一种能够紧随步兵实施行进间火力支援的轻便机枪。[2]


按照前苏联红军的战斗条令要求:陆军班用轻机枪必须像步枪一样,可以选择任何姿势射击,并能突然开火,能以猛烈点射或者连续射击横扫敌人,并且要具备极高的机动作战能力。根据该条例的要求,设计师捷格加廖夫于1923年开始了轻机枪的设计,1927年12月21日,捷格加廖夫轻机枪设计完成,经过摄氏零下30度寒区的试验后,被定为苏联红军正式装备。


基本参数

 
DP28机枪枪机     原图链接图片来自搜狐

全枪重量为9.1公斤,全枪只有65个零件,它的枪管可以快速更换,不过由于轻机枪并不需要持续较长时间射击,且它的射速较低,很少更换枪管,枪管前方有一个喇叭形消焰器,携行时可以拧下后反过来装上降低武器长度。结构也非常简单,即便是学徒工也能把它造出来,适合大量生产,该枪的标志性圆形弹盘,大幅降低了全枪的高度,但横向尺寸相当较大,该枪发射M1908R型7.62毫米带底缘枪弹,枪口初速840米每秒,最大射程3千米,表迟射程1500,有效射程800米,理论射速600发每分钟,但是战斗射速只有80 —90发每分钟[3]


 
DP28机枪及拆卸后的弹盘   原图链接图片来自搜狐

射击原理

DP-28型轻机枪为前冲击发模式的导气式工作原理,闭锁机构为中间零件型闭锁卡铁撑开式,采用弹盘供弹,弹盘容弹47发,平放在枪身的上方。该枪还能使用60发弹盘或双层100发弹盘,后来出现的DPM轻机枪不仅能用弹盘也能用金属弹链供弹。发射机构只能进行连发射击,有经常性的手动保险。枪管与机匣采用固定式连接,不能随时更换。枪管外有护筒,下方有活塞筒,内装活塞和复进簧。枪身的前下方装有两脚架。


主要数据

 
苏联阅兵式上DP机枪方队  原图链接图片来自搜狐
总重         11.9千克
全长         1270mm
枪管长度         605mm
弹盘容量         47发
弹药         1908年式7.62×54mm子弹
口径         7.62mm
枪机闭锁方法         卡铁撑开式
发射速率         500发/分
枪口初速         840m/s
有效射程         1000米
膛线         4条,右旋
瞄准具型式         表尺照门及准星


参加战役

 
柏林战役中苏军DP28机枪阵地   原图链接图片来自百家号

苏德战役

在1941-1945年伟大的卫国战争期间,捷格加廖夫轻机枪伴随苏联红军参加了每一次重大军事行动,得到士兵们的赞誉,号称是德国MG42机枪的“克星”。德国人将缴获的大量捷格加廖夫轻机枪改称MGl20(r)型轻机枪,转给仆从国军队和“俄罗斯解放军”使用。曾经就有两名苏联红军战士,利用有利地形,仅用一挺捷格加廖夫轻机枪,在不停的更换弹盘的情况下阻击了一个营装备精良的德国部队经典战绩。


此类机枪共生产有70多万挺,也曾被广泛用在伟大卫国战争中。第一批捷格加廖夫轻机枪配置圆盘式弹盘。战争结束后,在捷格加廖夫轻机枪的构造基础研制出采用弹链供弹的RP-46式连用机枪。苏联原创捷格加廖夫机枪在伟大卫国战争结束后从苏联武器装备中退役。[4]

 
电影《英雄儿女》中王成的经典造型   原图链接图片来自搜狐


抗美援朝

抗美援朝战场上,志愿军从1951年开始换用这种火力凶猛的苏式机枪,并给予美军重大杀伤。因为装弹数量多,捷格加廖夫机枪的火力持续性比捷克造好的多,在战局紧张的时候机枪手常常进行凶猛的连发打退逼近敌军的进攻。比如在上甘岭战役597.9高地的防守战斗中,驻扎某坑道口的一个排装备的两挺捷格加廖夫对冲上来的美军猛射完了整个弹盘里的子弹,这么猛烈的一梭子直接瓦解了敌人的冲锋,为后方部队赶来赢得了时间。我国在1953年仿制了捷格加廖夫轻机枪,命名为53式,这种机枪在解放军中服役了10多年,直到56式班用机枪的出现其才逐步退役。[5]


抗日战争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一共从苏联购买了2500挺捷格加廖夫轻机枪,这种大火力持续输出让中国军人很是喜爱,毕竟当时名噪一时的ZB-26机枪弹夹只有20发。当时日本已经装备了30发弹容的96式轻机枪,ZB-26很吃亏,于是在第二次长沙会战时候,中国军队开始使用47发弹容量的捷格加廖夫轻机枪吊打日军,两机枪手互射,对面的日军根本抬不起头。日本某些士兵戏称它为“转盘绞肉机”。[6]


武器评价

 
抗日战争末期一名国军军官与DP28轻机枪   原图链接图片来自新浪

这款机枪具有结构简单、制造方便、不易发生故障等特点,适合苏联寒冷的作战环境,弹盘容量比其它轻机枪大,火力持续性好,因为这款轻机枪在设计的时候,中间威力步枪弹尚未问世,所以它使用的还是全威力步枪弹,威力较大,它标志性的大圆盘,实际上是一种独特的47发弹盘供弹器。这款轻机枪用途广泛,它曾安装在装甲车、坦克以及飞机上使用,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苏联军队主要的班组火力支援武器,自列装部队时候起,一共生产了八十余万挺,在战争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虽然捷格加廖夫轻机枪火力强大,在当时在轻火力方面无人匹敌,但是它的缺点一样很多。首先就是它太重了,全枪加弹盘,加上机枪架达到30斤。这就无形的加重了机枪手的负担,扛着枪来回转移位置,还要携带弹盘,很吃力。其次就是精度太低了,后坐力太大,弹着点精度低,甚至在防御敌军冲锋中满盘子弹在300米的距离甚至打不倒一个敌人。最后一个是它最致命的,故障率太高。例如打着打着卡壳情况频发,以及日常的保养方面也十分繁琐。[7]


捷格加廖夫轻机枪是一款坚固可靠的轻机枪,为苏联步兵及中国步兵提供了灵活的火力支援,弥补了马克沁重机枪机动不便的缺点,在二战及抗美援朝战场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立下了汗马功劳。


视频

看大片识武器《英雄儿女》:DP-28捷格加廖夫机枪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