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内容简介

◆失去恋人之后,她展开以一敌十的复仇。是暗夜执法的正义,还是以暴制暴的歧途?

◆东野圭吾以推理唤醒理性,将执念化作救赎。

◆《11字谜案》所承载的内核已不是一部普通的娱乐小说那么简单。

◆藏在酒瓶中的真相点燃狂怒,来自无人岛的杀意,直击人性深处的卑劣。

◆与之前风格迥异的杰作,东野圭吾尝试以本格推理探索人性的弱点。

◆小说家探案之作,对照《恶意》中小说家作案,探索人性之恶的双生之作。

11名旅行者前往无人岛航海旅行,旅途中遭遇船难。其中,10名乘客游到了岛上,只有一名男子未能游上岸,他的女朋友恳求大家前去救人。面对汹涌的大海和恶劣的天气,劫后余生的同伴们都畏难退缩,最终,一名游泳健将挺身而出,但他同时提出了一个意外的要求……本书以倒叙的方式,透过女性推理小说家的私人调查视角追查旧案,撕开了一群互相利用的“坏人们”的真面目。

1987年以kappa小说出版,1990年出版文库本,2009年出新版。2011年改编电影上映,永作博美主演。

作者简介

东野圭吾,日本著名作家。1958 年出生于日本大阪,毕业于大阪府立大学电气工学专业。1985 年以《放学后》获第31 届江户川乱步奖,成为职业作家。1999 年以《秘密》获第52 届日本推理作家协会奖。2006 年以《嫌疑人X 的献身》获第134 届直木奖和第6 届本格推理大奖。早期作品多为精巧细致的本格推理,之后格局逐渐超越传统推理小说,呈现人性的复杂与深度,成为日本超级畅销书作家。

书评

东野圭吾的作品,是我不必看书评和简介,直接打开就能读下去的书,这种信任感,来源于之前看过的他的作品带给我的冲击,如《嫌疑人X的献身》、《秘密》、《沉睡的人鱼之家》等等,从来没有让我失望过,反而给了我一次畅快淋漓地跟随书中人物命运共起伏的机会。

《十一字杀人》是东野圭吾1987年的作品,那时我还未出生,如今,读完这部比我年龄还大的小说,不禁颇有感触。文字实在是很神奇的东西,它跨过时间和空间,穿过街头巷尾的争吵与喧闹,不论国籍、肤色和性别,像一个睿智的长者,将故事娓娓道来。

作为推理小说作家的“我”,面对男朋友川津被杀,痛心之余,调动身旁一切资源,和好友冬子一起深入了解案情,寻找线索。随着调查一丝丝深入,仍有相关人员遇害,“我”也被威胁“再不收手就杀了你”。而为了探寻真相,我和冬子铤而走险,接受了山森社长居心叵测的邀请,前往Y岛,而令“我”难以置信的是,冬子竟然命丧于此。

从Y岛回来后,“我”终于将这一系列案件的真相查明。原来,所有的一切都是从那次十一人航海旅行开始。在旅途中,十一人不幸遭遇海浪,船体进水,慌忙之下,十人游到荒岛被救,只有一人丧生。而此人丧生的真相才是这次人命案件的关键所在。

事实上,当初没游上岸的人是金井,并非后来命丧于此的游泳健将竹本。面对云谲波诡的大海,金井的女友志津子苦苦哀求大家去救金井,奈何海浪一个高过一个,天气也十分恶劣,没有人有把握能够救下身处大海深处的金井。此时,竹本站了出来,他要去救金井,但条件是要志津子陪他一晚。被营救上岸的金井,听到此消息后,惊怒之下,失手推了竹本,致其头部撞到岩石,身体一动不动。在山森社长的带领下,其余十人统一口径,对外宣称,竹本不幸遭遇海难。

而得知真相的竹本的女友冬子,对其余十人展开了疯狂的报复,却也命丧其中。

读完这部推理小说,不仅为环环相扣的逻辑线索所喝彩,更多的是对人性的探讨和思考。

竹本在金井危难之际,愿意以身犯险,但对其女友志津子提出“你只要陪我一个晚上,我就绝不会再出现在你的面前”的条件,实在是趁火打劫的小人。但这并不能成为人们有权利去杀死他的理由。他是一个很勇敢,却又很卑鄙的矛盾体。

而作为竹本女友的冬子,在得知竹本对志津子提出的过分要求后,仍然选择为其报仇,并说“他要求的只不过是你的肉体,并不是你的心——那些自己什么都不做,却还要指责他卑鄙的人才是最无耻的”。冬子不顾一切地要为自己的男友复仇,呈现出一个为爱疯狂、黑白颠倒的女性形象。

而以山森社长为首的一个群体,他们面对危难的金井,选择了退缩,不敢以身犯险,只求自保。面对倒下的竹本,他们选择了掩盖事实,更多的是为了自己的名声与地位。面对想要将事实公布于众的川津,他们想方设法地阻止,就怕此时暴露后影响自己的声誉与名望。

这个社会包罗万象,有些人光明正大的坏,比如竹本;有些人不分黑白,罔顾人伦,比如冬子;有些人道貌岸然地在背后运筹帷幄,比如山森。

令人震惊的不是案件最终的真相,而是在每一个人身上,我们都能看到自己的影子。

我们曾恃才傲物,对人提出过分要求;我们曾心虚羞愧,想要掩盖事实真相;我们曾偏执张狂,听不进任何人的劝告;我们曾随波逐流,不愿承担风险,也不敢表达所思所想。这是真实的我们。

东野圭吾将角色放入了一个极端的环境,绝对地对人性进行了鲜血淋漓的剖析,勇敢、卑鄙、偏执、深爱、软弱、忠贞等等,人性中的善与恶的界限分明又模糊。而衡量的标尺,存在于每一个人的心中。 [1]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