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都鎮
龍都鎮位於江寧區東南部,現隸屬於江寧區湖熟街道。江寧區撤縣設區前為龍都鎮,更早為龍都鄉。龍都是民國"報業巨子"史量才的故里。它有一處完好的明清民居古建築群,被南京人稱為"小九十九間半"的"朱家大院",始建於明代,經過清代康熙、乾隆年間先後改建並遺存下來。[1]
目錄
行政區劃
江寧是南京的三個新市區之一。2000年12月撤縣設區,區人民政府駐東山鎮,區域總面積1573平方公里。
2014年,區劃調整後,江寧區共轄10個街道,128個社區居委會、72個社區村委會。
龍都社區,2000年以前為江寧縣(撤縣設區前)所轄17鎮之一,2000年3月,經省、市政府批准,撤銷龍都鎮,併入湖熟鎮。2007年12月12日,湖熟鎮撤鎮設立街道。[2]
歷史沿革
秦始皇於公元前223年滅掉楚國之後,劃分楚地為四郡,改金陵邑為秣陵縣,隸於鄣郡。秣陵縣的縣治就在今天的秣陵街道,古稱"抹陵關"。後又設置了湖熟(湖孰)縣,縣治在今湖熟鎮3丹陽(丹楊)縣,縣治在今橫溪鎮的小丹陽。有一說認為,古丹楊縣在赤山西、秦淮河南岸,延至深水之北、當塗之東,因山多赤柳,故稱"丹楊"。宋代的龍都附近稱為"泉水鄉"。除以上三縣以外,在今棲霞山之東、句容縣之北的地方,秦代又設置了一個江乘(江頃)縣。
1933年2月10日,江寧自治實驗縣正式成立了。至1934年底,各項縣政工作粗具規模。
設置縣政委員會。(二)廢局設科,合署辦公。(三)更換人員,任用親信。(四)改換基層設置。(五)撤區公所,設自治指導區。其中,新第五自治指導區:湖熟鎮、龍都鎮、土橋鎮、索墅鎮、清溪鄉、和泉鄉、桂誠鄉,六都鄉、京令鄉、堰東鄉、西成鄉、東陽鄉。
抗戰中,曾先後在幾縣交界的"邊區"之處,分別建立橫山、江寧、上元三個縣。江寧縣,中共組織機構稱為"江句縣"。主要在龍都、周崗至赤山、青龍山一帶,先後建立江句深三縣、江句縣、江寧縣抗敵動員會和抗日民主政府。
1982年為湖熟鄉、龍都鄉,1983年湖熟撤鄉設鎮,1994年龍都撤鄉設鎮。1996年,龍都鎮面積49平方千米,人口3.2萬人,轄龍都、勤豐、雙龍、東陽、樂安、解放、永躍、永安、永勝、同進、西北、光明、汾前、新光、新農、晶明、南窯、夏莊18個行政村和泉都、虹南2個居委會。
2000年3月,撤銷龍都鎮,併入湖熟鎮,全鎮轄5個居委會、38個行政村、547個村民小組。
2002年10月22日,將原方山鎮地域劃出設立方山街道,由科學園管理,轄科苑、橫嶺2個社區和9個行政村;12月底,將龍都、雙龍、東陽、雙新、淮源、光明、晶明、新農、萬安、解放、樂安、新林12個行政村及龍都社區,淳化鎮解溪、新華、焦村3個行政村劃歸方山街道管理。
2006年3月,撤銷湖熟鎮、周崗鎮,將原周崗鎮管轄區域與原湖熟鎮管轄的靈順、湖熟、河南、泉都、龍都5個居委會區域和三界、丹桂、友誼、顏莊、新墩、河北、趙家邊、金橋、范土區、耀華、和進、新耀、淮源、雙新、晶明、解放、樂安、新農、雙龍、東陽、光明、萬安22個行政村合併設立新的湖熟鎮,鎮政府駐原湖熟鎮政府駐地。
2007年12月,撤銷湖熟鎮,設立湖熟街道,管理10個社區、12個行政村,人口8.36萬人。[3]
歷史文化
龍都之民善藥
歷史上,江寧人有勤勞之譽:善於勞作,農工皆本,義利並重,故物產豐富,百工興盛;江寧人有智慧之術:有上元之民善商、江寧之民善田,龍都之民善藥、善橋之民善陶,陶吳之民善剞劂,秣陵之民善織,竇村之民善石刻之傳統。
清同治《上江兩縣誌》稱:"龍都之民善賣藥"。據查證,龍都鄉的龐家橋、劉家汾前村,曾有50%以上的人家開藥店。他們上祖傳下代,親戚帶朋友,同鄉帶同鄉,外出做藥工。溯長江西至蕪湖、九江、漢口,順流而下到鎮江、蘇州、上海,從城市到鄉鎮,都有江寧藥匠從事中藥業。《景定建康志》記載,南宋時江寧府就有官辦藥局3個,下屬中藥鋪11家。元、明、清歷代沿襲,並有所發展。被譽為全國四大藥店之一的漢口葉開泰、蕪湖的張恆春等中藥店就是江寧人在明、清時期創立的,南京的藥店明清前有50%以上是江寧龍都人所開設的,老南京稱他們是"南鄉人"。[4]
民俗特色
龍都娃娃鼓
據傳,"龍都娃娃鼓"是明代龍都萬安圩區流傳的一種"三人鼓"。它既是農民農閒時、走廟會時玩耍的節目,也是家庭喜慶時的壓軸戲,後來人們看到由娃娃們打鼓更加生動有趣,於是民間藝人把它加工成適合兒童玩耍、表演的娃娃鼓,流傳至今。
"龍都娃娃鼓"在二十世紀八九十年代較為活躍,多次參加省、市比賽和重大慶祝活動,獲得了較高的聲譽。1996年,參加南京市"中華之聲"鼓樂大賽獲金獎;參加省群眾文化先進區(縣)及市群眾文化匯演獲二等獎;1997年,參加了南京市春節晚會、《金陵春·小康樂》大型廣場電視文藝演出、"迎回歸"大型文藝演出;1998年參加了省春節文藝晚會、全國大學生運動會開幕式演出;1999年,中央電視台農村節目拍攝專題片並在CCTV-4播出;2000年參加了第六屆中國藝術節廣場文藝演出;2002年參加了南京國際梅花節開幕式文藝演出;2004年、2006年參加了"中國南京世界歷史文化名城博覽會"之中華鼓韻及開幕式演出;2014年參加第二屆南京青奧會閉幕式演出,給國內外廣大觀眾留下了深刻印象。
該舞蹈具有空間的極大廣闊性,表演不受環境約束,不僅能在舞台或電視晚會上演出,工廠、礦山、機關、學校、軍營、廣場等地方均可表演。一般來說,龍都娃娃鼓是由20面鼓、10面鑼、10副鑔、40名學生組成的鼓舞。[5]
文物古蹟
楊柳村古建築群
楊柳村古建築群位於南京市南郊江寧縣龍都鄉西北,距龍都鎮約3公里,距南京城約40公里。這裡地處秦淮河平原,整個村子為一東西長,南北窄的狹長村落。全村居住着316戶,1348人,全部住房面積計38,016平方米。村舍大都依山傍水而築,背依馬場山;前臨碧波蕩漾的楊柳湖,富有濃郁的江南水鄉特色。村里人說,楊柳村是個"硯台地",前面的楊柳湖就是"硯池"。
1982年10月,南京市通過文物普查。在江寧縣楊柳村發現了一組古建築群。經文物專業工作者陪同古建及考古專家前往現場考察研究,定為清代的古建群體。這一建築群有36個宅院,其規模之大,建造之精巧,為南京地區所罕見。
楊柳村分中楊柳、前楊柳和後楊柳三個自然村,按照時代順序排列,中楊柳最早,大約建於明代早、中期;其次是前楊柳,始建於明萬曆七年(1579年);後楊柳則為清代咸豐以後所建。清咸豐年間,中楊柳村已毀於兵火,只有前楊柳村的36座宅院組成古建築群得以保存。這一組古建築群自明萬曆至清朝乾隆、嘉慶年間先後建成,歷時二百餘年。這裡的一個個自成體系的獨立宅院,又名之為"堂"。各堂的名稱是:翼聖堂、四本堂、樹德堂、恩承堂、禮和堂、酌雅堂、安雅堂、思貽堂、敦本堂、崇厚堂、近思堂、敦裕堂、序樂堂、居易堂、天樂堂、映雪堂、祖耀堂、思齊堂、翼經堂、敦樸堂、慎德堂、省樂堂、銘馨堂、安裕堂、敦門堂、安樂堂、三槐堂、忠誠堂、聖德堂、光文堂,還有朱、劉、時、趙四個姓氏的宗祠及王氏住宅等。原來宅院之間閭巷相連,全部以青石板鋪路,條石為階,楊柳村人說,"青石墁地石門樓,走進楊柳不沾泥",是一條潔淨的"青石街"。楊柳村的古建築群,不少宅院己被拆毀,現存比較完整的有17個宅院,共37進,366間房屋,建築面積11160平方米。這些古建築物的門樓雕刻,一般保存完好。其中比較好的13個門樓的題額為:"旋馬遺規"、"遵循韋訓"、"出耕入讀"、"居安由正"、"斯道常由"、"由斯直步"、"斯道坦然"、"緩步凝思"、"行仁履義"等,均為楷書磚雕,四周飾以人物、花卉等精美圖案,富有濃厚的明、清建築風格。這些雕刻磚石門樓,紋式精美,刻工細緻,顯示了古代勞動人民的高度才能。
楊柳村明、清建築群,繼承了我國古代的建築傳統,並有所創造和發展,雕磚石門樓、青石鋪路是其特點之一。這一建築群結構周密嚴謹,均為座北朝南的多進穿堂式高牆深院。一般為三進、四進、五進,最多的"翼聖堂"是"七進,十八道門檻"。其規模格局大體保存傳統風格,在中軸線上建門廳、轎廳及住房,並在左右縱軸線上,布置有客廳、書房、次要住房和廚房、雜屋等做法,成為中、左、右三組縱列的院落群體。後部住房大都為二層建築,樓上宛轉相通,它和江南其它地方的建築結構基本相似,但又有其獨到之處。一般採用穿斗式木構架或斗式與抬梁式的混合結構。外圍砌較薄的空斗牆。廳堂內部根據不同需要,用隔扇、屏門等自由分隔,上部天花除採用"望磚"之外,還做成各種形式的"軒",精巧美觀,富於變化。並在梁架上飾有精美的圖案雕刻,梁棟均不施彩繪,素雅明淨。在各個群體之間,有前後相通的"備弄"(即通道或夾道),既可起防火作用,又便於巡邏。有的宅院後面還設有"更樓"。
為減少暑熱的輻射,宅院採取東西橫長的平面,圍以高牆,還在院牆上開漏窗,以及在房屋前後開窗的辦法,以利通風、採光。客廳和書房前,砌台疊石,作為花圃,加以點綴,構成幽雅、嫻靜的庭院。有些宅院還在宅左右或後部建造花園,整個布局井然有序。
楊柳村古建築群的建築設計師和建築工匠已不可考。據調查現有宅院均為朱氏家族所有。朱氏後裔說,前楊柳村的36個宅院僅是整個楊柳村的一部分,絕大部分是清康、乾時代所建造。"翼聖堂"和"四本堂"'建於康熙年間;今龍都中學所在的"樹德堂"、"恩承堂"和"禮和堂"3個宅院是乾隆年間朱侯昌所建。
楊柳村造房所用的石料,多出自蘇州和南京青龍山,木料從江西湖廣運來。當時為運輸建築材料方便,還專門開挖了一條從秦淮河到村內數里長的"運河"。位於秦淮河畔竹絲崗,有一處名叫"野埠頭"的水陸碼頭,據說就是當年為建房運輸材料的專用碼頭。磚瓦等材料則是就地取材,在馬場山建窯燒制。
如今,楊柳村的主要住戶有朱、劉、時、趙四大姓,因後來朱氏家道中落,宅院由後裔典賣、轉讓或招贅改變了戶主,我們查閱了《朱氏宗譜》的支譜,又多次和村中耆老和基層幹部座談。按《朱氏宗譜》"四本堂"支譜載:朱家世居南渡(一般認為是溧陽南渡),始祖朱明由南渡卜居句容新昌橋陡門口。六世祖朱武公(1503~1562年)尚居住在陡門口。明萬曆七年(1579年,七世祖朱孔陽(1537~1613年),才從句容陡門口遷居今江寧縣龍都鄉楊柳村。朱家住在楊柳村已有四百多年,子孫繁衍已有十五代。
關於楊柳村的形成,有不少傳說,傳說之一是:朱孔陽兄弟二人父母早亡,以做小生意為生,哥哥已有家小,弟弟尚未婚配,因住屋狹小,朱孔陽要將房子讓給弟弟,自己一家出外謀生。而弟弟要哥哥留在家,他一人出去闖,二人爭執不下,由族中人調處,族長在二人手掌心上各寫一個字,叫他們回去再看。二人回到家中,張開手心一看,哥哥手心上寫的是"去",弟弟手心寫的是"留"。於是,朱孔陽帶着家小,挑起雜貨擔,走村串戶。有一天,來到楊柳湖畔,突然雜貨擔的繩子斷了,他們停下來,在湖邊做飯。飯後,朱孔陽妻子去湖邊洗碗,不慎碗又掉進湖裡。為此,朱孔陽長嘆一聲說;"天留我也"。這樣,朱氏就在楊柳湖邊落了戶。據《朱氏宗譜》中反映,楊柳村名一度稱為"留楊村"或"楊留村"。朱氏二十代孫朱星洲說:"過去一年一度'曬譜'時,我在家譜中看到,我們朱氏的始祖是宋代經學家朱熹。"相傳宋代朱熹(即朱柏廬),曾到方山腳下的南垾村(距楊柳村十里)訪友,主人正在午睡。他隨手提筆寫了一首詩:"庭前梧桐百尺,門外河流通江,我來南垾訪友,主人高臥東床。"詩寫好後,放在主人桌上,沒有叫醒主人,就走了。主人醒來,一看詩箋,知道是朱老夫子來訪,急忙出門追趕,客人已經遠去,兩人只能揮手告別。當年朱熹和主人揮手的地方,現仍名叫"朱子崗"。
朱氏家族先後於清乾隆、嘉慶、道光、咸豐、同治間五次修譜,同治、光緒還有續譜。由於年代久遠,大部已散失。現僅存部份支譜和續譜。從所剩不多的譜牒中,仍能說明朱氏家族由朱孔陽以後,尤其在清代康熙、乾隆時期,是一個"書香門第"、"仕宦世家",為南京地區的大家族。朱氏不少人在清朝做過朝官,出過翰林、進士、舉人,以及財務大臣等。還有幾位女子也都是"太學生"。村子裡原來還保存有一塊乾隆御賜"翰林學士"稀年(七十歲)的橫匾。乾隆皇帝於丁丑年(1757年)春下江南時,曾專門為這位"翰林"題詩一首:
石甃淙雲亂,何從問來脈?
摩沙幾千載,滌盪金光澤。澄澈不更崖,雖難金毛碧。鴻漸真識味,高風緬疇昔。
詩碑雖不存,其後人仍保存有碑的拓片。村前原有"聖旨"石牌坊,又有林則徐所題的四個大字,均已蕩然。村前原來還有文峰石塔,後因遭雷擊,留下半截,正擋住秦淮河的落日,成了楊柳村的一景,稱為"半塔斜陽"。
前楊柳的古建築之所以能在戰亂中較完整的保存下來,還有一段傳聞。據說當時太平天國忠王李秀成部駐紮在該村,村下有個小姐嫁與"王爺"(據朱氏後裔朱政恭說這位"王爺"就是李秀成)作了"王妃"。因為有太平軍保護,所以,前楊柳村建築保存了下來。
楊柳村古建築群,古樸而典雅。建築設計獨具匠心,是江南地區典型的民宅建築。它的存在對研究楊柳村的村史和探索朱氏家族的發跡史,提供了重要線索和實物依據,更為重要的是,對於研究明、清時代江南地區建築史具有一定的價值。楊柳村古建築群,已正式列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有關部門正在加強保護和維修。
香圓樹(南窯村)
位於江寧區湖熟街道南窯村 ,為江寧區區級文物保護單位及不可移動文物。
黃楊樹(東陽村)
位於江寧區湖熟街道東陽村,,為江寧區區級文物保護單位及不可移動文物。[6]
著名人物
民國"報業巨子"史量才
報人史量才1880年1月2日出生於江蘇省江寧縣龍都鄉楊板橋村,原名家修,中年後以字行。其父史春帆因太平天國戰事赴上海婁(松江)縣泗涇鎮開藥鋪,43歲生下獨子史量才。史量才7歲喪母,9歲隨父遷居泗涇鎮。1899年他科舉受挫,又受康梁維新思想影響,毅然放棄科舉,與松江雷繼興、龔鏡清等青年研求日語及理化等應用科學。1901年考入杭州蠶學館(今浙江理工大學),年假歸故里,得地方父老籌資,創辦泗涇米業養正小學。1903年畢業後,應上海王氏育才學堂之聘,任理化教員,同時執教於兵工學堂、務本女學、南洋中學等校。1904年,創辦上海女子蠶業學校,開我國女子職業教育之先河。1911年後,校址遷往蘇州滸墅關,易名江蘇省立女子蠶桑學校,對環太湖諸郡蠶桑之興,大有貢獻。
1905年,史量才發起江蘇學務總會。1907年,在保路權運動中大力奔走,被選為江蘇鐵路公司董事。在督察上海至石湖盪機務段施工中,風餐露宿,得了終生未愈的胃病。1908年,兼任《時報》主筆,發起成立全國農務聯合會,任總幹事。1910年南京舉辦南洋勸業博覽會,他集全國農學家,參與審察研究參展農產品,以推動全國農業生產。
武昌起義後,他參與江蘇獨立運動,展示出其敏銳的思維和幹練的治理能力,被任命為上海海關清理處長、松江鹽政局長。史量才個性剛直不阿,不適應官場,認定唯"新聞報國"是自己的最佳選擇。1912年接辦《申報》,本着"為社會立一較有權威的言論機關"的使命感、責任感,為履行報人天職,不惜與強權展開毫不留情的鬥爭,先後拒絕袁世凱重金行賄、蔣介石國民政府派員指導辦報等。
史量才認為"企業造產富國福民",故凡是有利於國家社會的,無不參與、提倡。他先後扶助中華書局、五洲藥房等,與華僑黃亦住共同創辦中南銀行,擔任中華全國道路建設協會副會長、《道路月刊》雜誌社副社長,並出資建築自杭州往上海的滬杭國道70公里。因受各界推崇,史量才被選為上海公共租界納稅華人會理事、上海時疫院院長、農村復興委員會委員、中國航空協會常務理事、招商局理事、實業部溫溪造紙廠籌備副主任、新中國建設學會理事。凡文化慈善各公團職務,若被推選,他絕不推辭,如北京故宮博物院董事、中山文化教育館常務理事等。1932年後,他創辦《申報》系列文化教育項目:《申報月刊》、《申報年鑑》、《中華民國新地圖》、《中國分省地圖》,開設了低收費、不收費的申報業餘補習學校、申報婦女補習學校、申報新聞函授學校、申報流通圖書館,以此提高國民文化教育素養。1934年,史與佛界名流居士發起成立佛學會(菩提學會),以翻譯藏文經典及弘法利生為宗旨,對漢藏文化交流作貢獻。
1928年,史量才與狄乎子等人發起成立賑物救助會,給水災、旱災、凍災深重的同胞雪中送炭。史量才早年研習理化,重視科學文化,不惜重金扶助,如資助陶行知十萬大洋搞"科學下嫁",創辦自然學園,安排因科研致殘的高士其去做編輯,給因人體模特兒事件躲避孫傳芳通緝的劉海粟最高稿酬,以資助他赴歐考察等等。
在1932年淞滬抗戰期間,史量才集滬上各界名流組成壬申俱樂部,後轉為上海市民地方維持會,被公推為會長。後任上海地方協會會長、一二八戰區善後處理委員會副會長、上海臨時參議會議長、東北難民救濟協會會長等。
史量才研習琴棋書畫,出入儒道釋三家,積十餘年之精修,得靜定功夫,習拳技擊,身手矯捷,幾為青年所不及。1934年11月13日史量才自杭州返回上海,下午3時許驅車經海寧翁家埠時被匪徒狙擊殞命,年僅56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