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龍蝦圖是由中國著名山水畫大師——趙少昂創作的作品。作品描繪了三隻體量碩大、栩栩如生的龍蝦。此幅作品在2011北京誠軒秋季拍賣會上受到了許多收藏家的好評。《龍蝦圖》描繪了三隻體量碩大的龍蝦。蝦螯猶如長戟利戈,神武有力,蝦身皮肉剔透,柔軟而有韌勁,螯之粗壯與腹之柔勁,對比分明,觸角之長,與腹部游足之短細,亦均刻畫入微。不見水,而鮮活有姿,新穎別致,在齊白石之外,為近代水族畫別開一條蹊徑.[1]

[]

目錄

畫家簡介

趙少昂(1905年-1998年),字叔儀,男,漢族,祖籍廣東番禺,生於廣州市。擅長中國畫。作品有《萬顆金丸綴頭稠》、《蟬聯》、《雙鳥枝頭話歲寒》等。

趙少昂有的作品為美國波士頓美術館、華盛頓省立博物館、紐約公眾圖書館、新加坡南洋大學博物館及香港藝術館等收藏。代表作品有《木棉紅占嶺南春》、《一池楊柳垂新綠》、《枝頭小鳥驚初雪》、《秋林暮靄》、《悠然自得》、《煙雨歸舟》、《荔熟》、《群雨追落花》、《灕江雨過》、《蒼松吐艷》、《歸鴉認故枝》、《秋色》、《竹林幽思》、《小鳥話春寒》、《漁村小雨》、《飲露自潔》、《獨釣寒江雪》、《明月蕭瑟》等。先後出版的畫冊及專集有1936年《嬋嫣集》、1940年《少昂畫集》、1951年《少昂近作集》(3輯)1959年至1973年《少昂畫集》(20輯)、1985年《趙少昂畫集》、1986年《榮寶齋畫譜.十五》(花鳥蟲草部分)、1988年《實用繪畫學》等。

趙少昂花鳥畫的風格以及他繪畫藝術在世界各地的傳播與關係,致力從畫家的生平、藝術風格、美術教育等方式揭示在20世紀中國繪畫的變革及發展。 趙少昂作為「嶺南畫派」第二代弟子中的佼佼者,師從高奇峰,通過刻苦鍛煉,紮根香港,在特定的社會環境中傳播「嶺南畫派」繪畫的新風尚之餘,通過自己天份與努力,創造出自己獨特的個人風格再把足履世界各地而獲得的藝術感受,引入自己的創作空間,為「嶺南畫派」注入新內容,對日前中國繪畫的走向有啟發作用。 本文力圖通過比較,論證趙少昂從中國傳統崇尚六法、寫意的審美旨趣出發,融合西方美學因素的中國畫作為一種不同的、現代化的藝術.表現他藝術思想領域中「中西融合」的觀念,提倡師法自然,重視寫生的主張,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時代氣息。 趙少昂立志把中國藝術在世界的大藝壇上發揚光大,所以海外弟子眾多,桃李滿天下,本文收集了一些他在世界各地的學生、弟子的有關資料,藉此展現二十世紀下半葉 「嶺南畫派」繪畫在香港、台灣、美加及其他東南亞等地區、國家的傳播和影響。趙少昂的藝術,對嶺南畫派的形成與發展有着重大的影響,也必將在後人發展嶺南畫派的藝術實踐中,起到承前啟後的作用。

畫作簡介

《龍蝦圖》的尺寸為:105×41cm。畫作上的鈐印為:「少昂」。作者落下的款識是:「三十八年七月大暑,少昂於香島旅次。」

作品欣賞

《龍蝦圖》描繪了三隻體量碩大的龍蝦。蝦螯猶如長戟利戈,神武有力,蝦身皮肉剔透,柔軟而有韌勁,螯之粗壯與腹之柔勁,對比分明,觸角之長,與腹部游足之短細,亦均刻畫入微。不見水,而鮮活有姿,新穎別致,在齊白石之外,為近代水族畫別開一條蹊徑。

在布局上,三隻龍蝦首尾相連,近者大,遠者小,呈俯衝姿勢,留白和題款布置相合,使得畫面飽滿而不盈溢,疏闊而不空泛,相當絕妙,體現着他以「不平凡出之,所以表其難也」的構圖取向。龍蝦在他的筆下鮮見,如此大幅,更為難得。

創作背景

趙少昂認為,天地萬物無不充滿畫料,要在大自然中仔細揣摩,要對動物、植物、物理、自然現象加以研究,不獨研究物象的形、質,同時還找出各自的特性,再通過筆墨表達出來,才可以達到不失實的效果。畫作充分表現其對物像的深入探索,三隻龍蝦腹背水潤透亮的質感,以及四周輕微暈染出的水和光的層次,亦可見趙少昂在畫作中運用透視學和光學的過人成就。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