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龍湖區,廣東省汕頭市轄區,位於廣東省東部,因境內龍湖溝而得名。龍湖區地處汕頭市的中心城區,是汕頭經濟特區的發祥地,著名的僑鄉。區域面積103.13平方公里,轄金霞珠池新津龍祥鷗汀5個街道和外砂新溪2個鎮。

龍湖區

2012年,龍湖區戶籍總戶數110630戶,總人口409999人,實現地區生產總值(GDP)200.12億元。

龍湖區獲得全國民政工作先進區、全國科技進步考核先進區、全國首批實施知識產權強縣工程區、全國人口和計劃生育先進集體、"省老齡工作先進單位"等多項榮譽稱號。

目錄

基本信息

中文名 龍湖區 [1]

面積 103.13平方公里

外文名 Longhu District

人口 55萬 [2]

別名 蓬洲

方言 潮州話-韓江小片-汕頭話

行政區類別 市轄區

氣候條件 亞熱帶季風氣候

所屬地區 中國華南

著名景點 龍湖溝、方特歡樂世界、濕地公園

下轄地區 5個街道,2個鎮

機場 揭陽潮汕國際機場

政府駐地 金霞街道龍湖北路1號

火車站 汕頭火車站

電話區號 0754

車牌代碼 粵D

郵政區碼 515041

地理位置 廣東省東部

行政代碼 440507

區委書記 黃建固

區長 王小輝

人均GDP 41709元

歷史沿革

1950年3月15日成立汕頭市人民政府。1981年經國務院批准,在市區龍湖區試辦經濟特區。1983年12月22日實行市管縣體制,撤銷汕頭地區,原地區所屬8縣1市併入汕頭市。1984年11月經國務院批准,汕頭經濟特區的區域面積擴大為52.6平方公里,分龍湖和廣澳兩片區。1991年4月國務院批准汕頭經濟特區的區域擴大到整個汕頭市區,面積234平方公里,並確定於是年11月正式實施;同年11月,潮汕行政區域調整,潮州、揭陽分設地級市。

2003年,經國務院批准,汕頭行政區劃作出重大調整,潮陽、澄海撤市建區,原市區5個區調整合併為3個區,其中河浦、達濠兩個區合併為濠江區;昇平、金園兩區合併為金平區;龍湖區保留,將原屬澄海市的外砂鎮、新溪鎮劃歸龍湖區;澄海市撤市設區;潮陽市撤市分設潮陽、潮南兩個區。調整後,市區面積從原來的310平方公里擴大到1956平方公里,市區人口從原來的120萬增加到487.5萬。南澳縣建制和區劃不變。

行政區劃

2013年,龍湖區轄5個街道(珠池街道、金霞街道、新津街道、龍祥街道、鷗汀街道)和2個鎮(外砂鎮、新溪鎮)。區人民政府駐金霞街道。

街道名稱 面積 人口 金霞街道 6.87平方公里 4萬 珠池街道 13.6平方公里 7萬 新津街道 7.22平方公里 4.2萬 鷗汀街道 15平方公里 4.3萬 龍祥街道 9.66平方公里 4.2萬 外砂鎮 29.35平方公里 7.8萬

地理環境

位置

龍湖區位於廣東省東部,韓江三角洲南端,北接潮州,西鄰揭陽,東南瀕臨南海。境內韓江、榕江、練江三江入海,大陸海岸線長217.7公里,海島岸線長167.37公里,有大小島嶼82個。

地貌

汕頭龍湖區地貌以三角洲沖積平原為主,占全市面積63.62%,丘陵山地次之,占土地面積30.40%,台地等占總面積5.98%。

龍湖區地處海濱沖積平原之上,處在粵東的蓮花山脈到南海之間,境內地勢自西北向東南傾斜,整個地形自西北向東南依次是中低山--丘陵,台地或階地--沖積平原或海積平原--海岸前沿的砂隴和海蝕崖--島嶼。

氣候

汕頭屬亞熱帶,處於赤道低氣壓帶和副熱帶高氣壓帶之間,在東北信風帶的南緣。汕頭市地處亞歐大陸的東南端、太平洋西岸,瀕臨南海。冬季常吹偏北風,夏季常吹偏南風或東南風,具有明顯的季風氣候特徵。

北回歸線從汕頭市區北域通過。全市屬南亞熱帶海洋性氣候。溫和濕潤,陽光充足,雨水充沛,無霜期長,春季潮濕,陰雨日多;初夏氣溫回升,冷暖多變,常有暴雨,盛夏雖高溫而少酷暑,常受颱風襲擊;秋季涼爽乾燥,天氣晴朗,氣溫下降明顯;冬無嚴寒,但有短期寒冷。

年日照2000--2500小時,日照最短為3月份。年降雨量1300-1800毫米,多集中在4-9月份。年平均氣溫21℃--22℃,最低氣溫在0℃以上;最高氣溫36℃--40℃,多出現於7月中旬至8月初受太平洋副熱帶高壓控制期間。冬季偶有短時霜凍。

自然資源

土地資源

根據第二次全國土地調查數據,汕頭市土地總面積2179.95平方公里(326.99萬畝),其中城鎮村、工礦及交通運輸用地85.15萬畝,耕地57.02萬畝(如包含可作為耕地考核地類34.49萬畝,則全市耕地為91.51萬畝),園地、林地、草地115.15萬畝,水域、水利設施用地及其他土地69.66萬畝。按照2009年末全市人口510.73萬人計算,人口密度為2343人/平方公里,人均土地面積約0.64畝,人均實際耕地面積僅為0.11畝,遠遠低於全國、全省平均水平,土地資源極為稀缺。

礦產資源

龍湖區域內已找到的礦產有42種,共有礦產地180處,已探明有儲量的礦產有19種,主要有鎢、鋯英石、輕稀土、重稀土、玻璃用砂、飾面用花崗岩、礦泉水,其次有鈦鐵礦、獨居石、錫、鉍、銅、鉛、鋅、金、銀、砷、地下水、地下熱水等,屬於地質工作程度低,但具有一定含礦品位或儲量規模較小的礦點、礦化點,主要有辰砂、建築用花崗岩、火山岩、輝綠岩、高嶺土、水晶,其次有鐵、錳、鈷、鈹、磷釔礦、硅鈹釔礦、鉀長石、泥炭土、建築用砂和灰貝、磚瓦用粘土、天然氣、地下鹹水、地下肥水等。

植物資源

汕頭地區藥用植物共228科,903屬,1599種,73變種,5亞種,1變型。全區野生中藥材蘊藏量在700萬公斤左右,其中崗梅、狗脊、貫眾、淡竹葉、絡石藤等十二個品種,每種蘊藏量在10萬公斤以上。一些野生品種全市都有分布,而且蘊藏量也較多,如崗梅、海金沙、金櫻子、山芝麻、山白芷、山雞血藤、狗脊、貫眾、葫蘆茶、五指柑、三葉鬼草、了哥王等。

人口民族

人口

2012年末,龍湖區戶籍總戶數110630戶;總人口409999人,其中非農業人口236606人。截至2012年12月底止,全區戶籍人口出生5140人,人口出生率為11.12‰,政策生育率為70.02%,死亡1811人,死亡率0.392%,自然增長3329人,自然增長率為0.720%。

民族

2000年,中國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數據顯示,龍湖區有漢族、蒙古族、回族、藏族、維吾爾族、苗族、彝族、壯族、布依族、朝鮮族、滿族、侗族、瑤族、白族、土家族、哈尼族、傣族、黎族、畲族、哈薩克族、俄羅斯族、鄂倫春族、高山族、水族、納西族、土族、撒拉族、仡佬族、錫伯族、阿昌族、羌族、塔吉克族、京族等民族分布。

政治

姓名 職務 工作分工 王小輝 區長 主持區政府全面工作,分管審計局工作

楊惠文 常務副區長 協助區長處理區政府日常工作;分管編辦、財政局、監察局、安監局、投資管理公司和重點項目、體改、區直企業工作;人民武裝、民兵預備役工作;負責稅務、國土工作 林文光 副區長

分管經信局(旅遊局、科技局、知識產權局、地震局)、城管局(執法局)、工業園區辦、環衛局和科協;負責交通、環保、質監、供電和通訊工作;聯繫高新區工作 鄭曉潔 副區長 分管商務局、工商局、食藥監局、投資中心和法制局工作;聯繫海關、口岸聯檢工作 郭 偉 副區長 分管公安工作;負責消防、國家安全、打私和海防工作 張義良 副區長 分管發改局(糧食局)、統計局、住建局(人防辦)、人社局、市第二建築設計院和粵東物流總部新城、龍東新興產業園工作;負責規劃、房管、社保工作;聯繫華僑試驗區工作 陳泳雙 副區長 分管金融局、農業局(林業局、漁業局)、水務局(三防辦)、民政局、司法局、殘聯和扶貧工作[1]

經濟

綜合

2012年,龍湖區實現地區生產總值(GDP)200.12億元,比2011年增長9.2%。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5.71億元,增長6.5%;第二產業增加值94.75億元,增長9.9%,第二產業中工業增加值83.69億元,比2011年增長10.3%;第三產業增加值99.66億元,比2011年增長8.7% 。全區三次產業比例為2.85:47.35:49.80,與2011年相比,第一產業比重下降0.03%,第二產業比重下降0.11%,第三產業比重提高0.14%。全年實現財政總收入51.64億元,比2011年增長7.5%;工商稅收收入49.10億元,比2011年增長6.7%,其中國稅收入22.24億元,比2011年增長5.9%;地稅收入26.85億元,比2011年增長7.3%。公共財政預算收入9.24億元,比2011年增長13.2%,公共財政預算支出15.10億元,下降4.0%。

第一產業

2012年,龍湖區完成農林牧漁業總產值10.65億元,比2011年增長4.8%。其中農業產值5.97億元,比2011年增長6.8%;牧業產值3.88億元,比2011年增長3.8%;漁業產值0.57億元,比2011年下降3.4%;農林牧漁服務業產值0.23億元,比2011年下降1.7%。農作物總播種面積128894畝。糧食作物播種面積43062畝,其中稻穀面積31477畝,旱糧5224畝,薯類6361畝。經濟作物面積2460畝,其中花生1380畝。其他作物蔬菜面積83372畝。2012年末農業機械總動力23257千瓦,化肥施用量(實物量)10389噸,農村用電量14406萬千瓦時;農田有效灌溉面積26994畝,占常用耕地面積的69.6%。

第二產業

2012年,龍湖區完成工業總產值406.26億元,比2011年增長10.5%;其中規模以上工業企業297戶,完成規模以上工業產值313.01億元,比2011年增長11.1 %;規模以上工業產值占全部工業總產值的77.1 %,比重比2011年下降5.8%;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57.65億元,比2011年增長10.9 %。在規模以上工業中,國有企業比2011年增長59.8%,股份合作企業比2011年增長14.1%,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資企業比2011年增長10.5%,集體企業增長比2011年7.2%,股份制企業比2011年增長4.2%。規模以上工業實現銷售產值298.99億元,比2011年增長6.8%,其中出口交貨值84.55億元,比2011年增長6.6 %;工業產品銷售率95.5%,比2011年下降2.5%。全區建築企業完成施工產值48.31億元,比2011年增長1.5%,房屋建築施工面積686.47萬平方米,竣工面積180.25萬平方米。

第三產業

全年批發零售業實現商品銷售總額407.54億元,增長13.0%,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62.66億元,增長13.6%,其中商品零售額150.98億元,比2011年增長13.7%。全年汽車銷售額61.10億元,比2011年增長4.2%。大型超市3個,全年零售額10.02億元,比2011年增長6.8%;餐飲業零售額11.68億元,增比2011年長12.2%。汽車銷售、大型超市和餐飲零售額占全區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50.5%。民營企業零售額131.97億元,占全區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81.1%。

固定資產投資

2012年,龍湖區完成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額87.89億元,比2011年增加23.07億元,增長35.6%。其中房地產開發投資42.70億元,比2011年增長43.5%,全年固定資產投資建設項目為156個,其中本年度新開工項目122個。本年度投資額在1000萬元以上的項目有116個,其中投資額在2000萬元以上的有83個,投資額在4000萬元以上的有33個。

對外經濟貿易

2012年,龍湖區外貿進出口總額24.10億美元,比2011年下降0.6%。進口總額9.58億美元,比2011年下降3.2%。出口總額14.52億美元,比2011年增長1.3%;其中一般貿易出口8.57億美元,比2011年增長8.0%;加工貿易出口5.95億美元,比2011年下降7.1%。全年累計引進外資項目8宗,比2011年下降57.9%。協議投資總額5716萬美元,比2011年下降4.9%;其中新簽三資企業項目3宗,比2011年下降50.0%,協議投資總額1635萬美元,比2011年增長160.8%。增資項目5宗,增資額4081萬美元,比2011年下降24.2%。外商直接投資3179萬美元,比2011年下降61.9%。

社會

科技

2012年,龍湖區區財政在正常投入科技經費200萬元的基礎上,安排專項資金107萬元,扶持企業科技創新。新組建省級工程技術研發中心1家,達到16家;新增市級工程技術研發中心6家,達到29家。新認定國家高新技術企業6家,通過複審9家,達到65家。新增省級創新型企業1家,達到4家。新增省民科企業5家,達到79家;新增市民科企業12家,達到114家。國家、省科技計劃項目立項21個,資金扶持1762萬元;市科技計劃項目立項29個,資金扶持519萬元;區級科技計劃項目立項24個,資金扶持200萬元。申報省知識產權優勢示範企業1家,市知識產權優勢培育企業2家,市專利技術孵化項目2項。2012年龍湖區擁有國家知識產權試點企業1家,省知識產權優勢培育企業5家,市知識產權優勢企業7家,市知識產權優勢培育企業19家,省專利技術實施計劃項目7項,市專利技術實施孵化項目17項。全區專利申請量1985件,授權量1231件,比增75%。其中發明專利申請量428件,比增24%,授權量48件,比2011年增長60%。獲市專利金獎1項,外觀設計優秀獎1項,優秀專利發明人2名。獲中國專利優秀獎1項,省專利金獎1項,市專利金獎3項,市專利優秀獎8項,優秀專利發明人11人。

教育

2012年,龍湖區擁有中等職業技術學校1所,在校學生5198人;普通中學21所,在校學生32443人(其中:初中生21559人,高中生10884人);小學67所,在校學生47191人,幼兒園111所,在園幼兒22070人。全區等級學校32所,其中:省一級4所,市一級12所,區一級16所;規範化學校65所。等級幼兒園11所,其中:省一級2所,市一級4所,區一級5所。全區小學學齡兒童入學率100%,毛入學率119.81%;初中畢業升學率110.12%。

體育

2012年,龍湖區參加國內外重大體育比賽,共獲獎牌359枚,其中:國際級金牌4枚、銀牌1枚、銅牌2枚;國家級金牌6枚、銀牌5枚;省級金牌4枚、銀牌19枚、銅牌17枚;市級金牌104枚、銀牌113枚、銅牌84枚。組隊參加市體育局主辦的廣東省首屆百縣(區)(汕頭賽區)足球聯賽獲第一名,並獲體育道德風尚獎;組隊參加省體育局主辦的廣東省首屆百縣(區)足球聯賽總決賽獲第五名,也獲體育道德風尚獎。

文化

2012年,龍湖區有區級文化館1個、圖書館1個、綜合文化站7個。區文化館是國家"一級文化館",區圖書館是國家"二級圖書館"。全區7個街道(鎮)綜合文化站中,有特級站2個、一級站3個、二級站1個、達標站1個,達標率100%,全市排名第一。全區80%村、居(社區)都建設了"農家書屋"、"綜合文化室"、文化廣場,基層公共文化服務設施全部實現了無障礙、零門檻進入,公共空間設施場地和服務項目全部免費,為豐富人民群眾精神文化生活、提高公民思想道德素質提供了重要保障。

衛生

2012年,龍湖區擁有公立醫院(衛生院)5個,民營醫院3個,營利性門診部9個,診所65個,設立病床642張,實際開放臨床數666張。現有衛技人員1503人,其中具有高、中級職稱資格276人,占18.4%。全區已建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3個,實現社區衛生服務街道全覆蓋;擁有農村衛生站33個,農村衛生站覆蓋率達到100%。

人民就業

2012年末,龍湖區全區城鎮單位從業人員6.78萬人,其中在崗職工 6.67萬人。全年實現新增就業10102人,下崗失業人員再就業6567人,就業困難對象再就業405人,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3535人,開發公益性崗位322個,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2.48%以內。

人民收入

2012年,龍湖區中心城區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024元,比2011年增長14.6%。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10473元,比2011年增長18.39%。單位在崗職工工資總額2363408萬元,在崗職工年人均工資35000元。

社會保障

2012年,龍湖區各險種參保人數達到93.3萬人次,比2011年增加22.2萬人次,增長31.2%。各險種參保人數分別為173303人(其中企業參加養老保險167446人)、職工醫療保險42028人、失業保險68839人、工傷保險68832人、生育保險65510人、城鄉居民醫療保險379319人、城鄉居民養老保險134681人。龍湖區各項社會保險基金總收入46685萬元,比2011年增長23.78%;(其中:社保費徵集收入44315萬元,比2011年增加8973萬元,增長25.39%)。各項社會保險基金總支出15145萬元,比2011年增長41.16%。

2012年,龍湖區全區共評定低保對象3145戶、8978人,發放低保救濟金1898萬元。區委區政府、區慈善會籌資101萬元在春節、中秋兩個節日期間,向龍湖轄區內3200多戶低保戶、五保戶、特困下崗職工、城鎮孤老等困難群眾發放大米26.7萬斤、食油3.4萬升。連續第二年啟動助學育才惠民工程,向286名困難家庭學生髮放101萬元助學金,並向在2012年高考、中考中取得優異成績的48名優秀學子頒發獎學金,合計19萬元。按照每戶2.5萬元的資助標準,積極落實市下達我區的10戶低保戶建房指標。全年共受理醫療救助對象339人次,發放醫療救助金203.8萬元。資助城鄉低保戶、五保戶、重度殘疾人參加城鄉居民醫療保險9013人,資助金54.08萬元。實行低保、五保戶限額門診制度,共撥款42.3萬元,資助低保、五保對象2364人次。資助4名18歲以下先天性心臟病患者到廣州軍區總醫院就診。全年共下撥臨時救濟款21.5萬元,救濟突發困難群眾192人;積極開展第三屆"廣東扶貧濟困日"活動,共募集善款301.7萬元。

交通

航空

汕頭外砂機場,原屬軍民兩用機場,2011年12月15日,汕頭機場民航業務全面轉場至揭陽潮汕國際機場後,該機場全部轉為軍用,不再作為民航用途。

鐵路

汕頭火車站分為汕頭客站、汕頭北貨站、潮陽站,汕頭客站在汕頭東部,汕頭北貨站在汕頭的北部,潮陽站作為汕頭首個高鐵客運站,位於潮陽穀饒鎮。廣梅汕鐵路全長480千米,1991年1月動工,1995年7月鋪通,9月27日投入貨運,12月28日投入客運。汕頭客站為廣梅汕鐵路的始發終點站,廈深高鐵進汕聯絡線建成後,汕頭客站將作為廈深高鐵始發終到站。

高速公路

深汕高速、汕汾高速(深汕、汕汾高速均屬於國家高速G15瀋海高速)、經過潮汕機場的汕梅高速(G78汕昆高速)、以及在建或規劃的S14汕湛高速、潮惠高速、潮汕二環線等。

幹線公路:廣汕(324國道)、汕揭(206國道)、省道官汕線、潮汕線等,通廣州、梅州、廈門、潮州、揭陽等市。

風景名勝

媽嶼島

媽嶼島為著名旅遊勝地。島上媽祖宮始建於清光緒年間(1875-1908),後經多次修繕,集潮汕木雕、嵌瓷、石刻三大獨特傳統工藝於一體。北部放雞山西麓有清乾隆年間所建東海普陀山寺遺址。尚存"東海普陀山"石刻橫匾和基礎垣階,門前榕樹為明代所植。南端鳳山觀海亭,背山面海,綠瓦飛檐,亭下石卵累累,稱"鳳卵"。

證果寺

汕頭市龍湖區鷗汀街道證果寺,現由趙朴初(1907-2000.5.21)題名,相傳始建於明永樂四年(1406),是1994年10月6日被市府公布為文物保護單位的古剎。區宗教局於1985年5月24日批准其歸還僧人管理,1995年春起准其登記開放。證果寺以獨特的山門、無量(梁)殿、九龍壁玉雕、超500年歷史菩提樹、般若泉、大型泰國佛銅像和緬甸釋迦佛玉像,為經濟特區添一禮佛名藍、旅遊勝地。

榮譽

龍湖區先後獲得"全國科技工作先進區"、"全國社區建設示範區"、"全國民政工作先進區"、"全國愛心獻功臣先進區"、"廣東省創建文明城市先進單位"、"南粵錦繡文化先進區"和"廣東省雙擁模範區"等稱號。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