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丘居士
龍丘居士 |
本 名:陳慥 別 名:龍丘先生,方山子 字:季常 所處時代:北宋 出生地:四川眉山 主要事跡:「河東獅吼」 |
陳慥(生卒年不詳),字季常,北宋眉州(今四川青神)人,一說永嘉(今浙江永嘉)人,陳希亮第四子。居於黃州之龍丘(今湖北武漢市新洲區三店街),晚年隱於黃州歧亭(今麻城歧亭),常信佛,飽參禪學,自稱龍丘先生,又曰方山子,與蘇東坡是好友,常與蘇軾論兵及古今成敗,喜好賓客,蓄納聲妓。
目錄
人物生平
眉州青神(四川眉山市青神縣)人,字季常。生卒年不詳。陳希亮第四子,少嗜酒好劍,用財如糞土。北宋時,常從兩騎挾二矢與蘇軾游,並論用兵及古今成敗,自謂一世豪士。折節讀書,終不遇。家鉅富,洛陽園宅壯麗與公侯並列,河北有田歲得帛千匹,晚年皆棄而不取,隱於黃州之歧亭(今麻城歧亭)。自號龍邱居士,庵居蔬食,徒步往來山中,不與世相聞。人以其所著之帽方正高聳,似古之方山冠,因謂之「方山子」。北宋元豐二年(1079年)蘇軾貶黃州,屢至探陳慥於岐亭,並為之作傳【即《方山子傳》】,始知其名。
陳慥的故事主要見於蘇軾《方山子傳》、洪邁《容齋三筆》和戲劇《獅吼記》。
史籍記載
陳慥的故事主要見於蘇軾《方山子傳》。
《方山子傳》原文 方山子,光、黃間隱人也。少時慕朱家、郭解為人,閭里之俠皆宗之。稍壯,折節讀書,欲以此馳騁當世,然終不遇。晚乃遯於光、黃間,曰歧亭。庵居蔬食,不與世相聞;棄車馬,毀冠服,徒步往來,山中人莫識也。見其所著帽,方屋而高,曰:「此豈古方山冠之遺像乎?」因謂之方山子。 余謫居於黃,過岐亭,適見焉。曰:「嗚呼!此吾故人陳慥季常也,何為而在此?」方山子亦矍然,問余所以至此者,余告之故。俯而不答,仰而笑。呼余宿其家,環堵蕭然,而妻子奴婢,皆有自得之意。余既聳然異之。 獨念方山子少時,使酒好劍,用財如糞土。前十九年,余在歧山,見方山子從兩騎,挾二矢,游西山。鵲起於前,使騎逐而射之,不獲;方山子怒馬獨出,一發得之。因與余馬上論用兵及古今成敗,自謂一世豪士。今幾日耳,精悍之色猶見於眉間,而豈山中之人哉? 然方山子世有勛閥,當得官;使從事於其間,今已顯聞。而其家在洛陽,園宅壯麗與公侯等;河北有田,歲得帛千匹,亦足富樂。皆棄不取,獨來窮山中,此豈無得而然哉? 余聞光、黃間多異人,往往佯狂垢污。不可得而見;方山子儻見之歟?
《方山子傳》譯文 方山子,是光州、黃州一帶的隱士。年輕時,仰慕漢代遊俠朱家、郭解的為人,鄉里的遊俠之士都尊奉他。年歲稍長,就改變志趣,發奮讀書,想以此來馳名當代,但是一直沒有交上好運。到了晚年才隱居在光州、黃州一帶名叫岐亭的地方。住茅屋,吃素食,不與社會各界來往。放棄坐車騎馬,毀壞書生衣帽,徒步來往于山里,沒有人認識他。人們見他戴的帽子上面方方的且又很高,就說:「這不就是古代樂師戴的方山冠遺留下來的樣子嗎?」於是人們就稱他為「方山子」。 我因貶官居住在黃州,有一次經過岐亭時,正巧碰見了他。我說:「啊喲,這是我的老朋友陳慥陳季常呀,怎麼會住在這裡的呢?」方山子也驚訝地問我到這裡來的原因。我把原因告訴了他,他低頭不語,繼而仰天大笑,請我住到他家去。他的家裡四壁蕭條,然而他的妻兒奴僕都顯出怡然自樂的樣子。 我對此感到十分驚異,就回想起方山子年輕的時候,曾是個嗜酒弄劍,揮金如土的遊俠之士。十九年前,我在岐山下,見到方山子帶着兩名騎馬隨從,身藏兩箭,在西山遊獵。只見前方一鵲飛起,他便叫隨從追趕射鵲,未能射中。方山子拉緊韁繩,獨自躍馬向前,一箭射中飛鵲。他就在馬上與我談論起用兵之道及古今成敗之事,自認為是一代豪傑。又過了多少日子了,但是一股英氣勃勃的神色,依然在眉宇間顯現,這怎麼會是一位蟄居山中的人呢? 方山子出身於世代功勳之家,例應有官做,假如他能廁身官場,到現在已得高官榮名了。他原有家在洛陽,園林宅舍雄偉富麗,可與公侯之家相比。在河北地方還有田地,每年可得上千匹的絲帛收入,這些也足以使生活富裕安樂了。然而他都拋開了,偏要來到窮僻的山溝里,這難道不是因為他獨有會心之處才會如此的嗎? 我聽說光州、黃州一帶有很多奇人逸士,常常假裝瘋顛、衣衫破舊,但是無法見到他們。方山子或許能遇見他們吧。
視頻
經典!蘇軾寫詩笑陳季常怕老婆,「河東獅吼」因此由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