齒孔
齒孔是指為了方便郵票的撕開,在整版郵票的各枚之間用打孔器打出孔洞。分撕後,單枚郵票邊緣凹進的半圓形部分稱孔,凸出的部分稱齒,合稱為齒孔。集郵者主要關注齒孔的形狀、直徑大小、齒度和打孔方式。[1]
齒孔度數簡稱齒度,是表示齒孔密度的量度,以20毫米內有多少齒和多少孔的數量來表示。
目錄
表示方法
1、如一枚郵票的一邊在20毫米內有10個齒和10個孔,齒孔度數為10°;如果是11個齒、12個孔或12個齒、11個孔,則齒孔度數為11.5°。齒孔度數以P表示。
2、一枚郵票四邊齒數相等叫常式齒孔。如P14,表示四面齒孔都是14°。
3、一枚郵票兩邊或四邊齒孔數不一樣,叫複式齒孔。如上、下兩邊齒孔數相同均為13.5°左右兩邊是另一種相同齒孔,均為11.5°則寫成P13.5X11.5。如四周齒孔均不相同,則從郵票上邊順時針方向表示齒孔度數,即上X右X下X左。如是三角形郵票,則是先左腰次又腰,後底邊。
類型
根據齒孔的形態可分為:
1、光齒(Clean—Cut Perforation):郵票打孔後齒孔中的圓形紙屑完全脫落,孔洞邊緣光潔。
2、毛齒(Rough Perforation):因齒針舊鈍或紙質柔軟,郵票紙僅有部分被穿通,齒孔中紙屑未完全脫落,孔洞邊緣不光潔,呈毛狀。
3、盲齒(Blind Perforation):在郵票打孔後只有印痕,齒孔中的紙屑沒有脫落,孔未通透。
4、漏齒(Imperforation Error):應該打孔而漏打齒孔的。
5、點線齒(Imaginary Line Roulette):也稱虛線齒。不是打圓孔,而是只有壓痕跡,呈點線狀。
線式打孔(Line Type Perforated)是指齒針排列成直線狀,長度常貫穿整張郵票。每打一次只能完成一行齒孔,須先後再橫、直方向逐行打孔。如整張20*10枚郵票,須在橫行打孔11次,直行打孔21次方可完成。線式齒孔郵票角上的交叉孔吻合的極少。
梳式打孔
梳式打孔(Comb Type Perforated)是指齒針排列形如梳子。齒針根據每行郵票的枚數、間距、高度而設計,每打一次同時完成一行中每枚郵票的三邊齒行。如整張20*10枚郵票,連續打孔11(或21)次即可完成。打孔時逐行推進,不須掉轉方向即可打完整張郵票的齒孔。
整式打孔
整式打孔(Harrow Type Pwrforared)又稱棋盤式、方格式、全張式打孔。齒針根據整張郵票的行列、間距設計成方格棋盤狀,稱為「針版」,如對整張20*10枚郵票,由橫11直21行的針排交叉組成針版,打一次即可完成整張郵票的齒孔。針版可為平面式或滾筒式,常與印刷機械聯動,隨印刷速度逐張打孔。這種齒孔度數準確,郵票角上的齒孔完整、規範。
歷史
1854年1月,英國開始發行帶齒孔的郵票。不久,瑞典、美國、加拿大也分別於1855年、1857年、1858年有了齒孔郵票。其中美國郵政在正式發行有齒孔郵票之前,曾使用特殊的鑿孔機在郵票上鑿孔,這些鑿有長方形齒孔的郵票,已是市場上罕見的珍郵。世界上最早的異形齒孔郵票,是昆士蘭於1867年發行的方孔異形齒孔郵票。之後,保加利亞於1884年至1885年發行了上面打有菱形異形齒孔的欠資郵票。
與這些國家相比,中國的第一套郵票——大龍郵票在發行時就有齒孔了,其中大龍郵票和小龍郵票都是採用老式的線式打孔機逐行打孔的。由於原先的打孔機發生毛病,使用了新的打孔機,使得大龍郵票以及小龍郵票存在着光齒以及毛齒之分。
隨着郵票打孔機的發展,郵票齒孔也就種類繁多,特徵各異。從形狀上看,齒孔有孔形齒、線形齒和針形齒之分。按製作原理,郵票齒孔可分為模切式、沖切式、滾切式和刮削式以及激光切割式等類型。
21世紀以來,各國郵政在郵票發行上,不僅從發行方式、印刷方法、票幅等多方面努力創新,而且從郵票齒孔上狠下功夫:橢圓形、文字組合形、五角星等齒孔紛紛出現在各國方寸中,而在中國2007年的郵票發行中也有多套異形齒孔郵票。不斷變化的齒孔,不僅增加了郵票的收藏樂趣,更重要的是提高了郵票的防偽能力。
便於郵票和郵票之間的分撕。也是區別於其他有價憑證的重要特徵之一。
美觀
郵票的齒孔,對郵票的美觀起了一定的作用。損壞一個齒,就像掉了一顆牙齒,所以要注意保護。從信封上洗下郵票時,往郵冊中插郵票的時,都要細心,注意不要折壞齒尖。保持郵票齒孔的完整,不僅使郵票完美,而且對於研究郵票也很重要。
防偽
給郵票打上異形齒孔,是20世紀末以來中國郵政採取的一種行之有效的防偽手段。1998年首次發行異形齒孔郵票,當年的《何香凝國畫作品》使用了橢圓形齒孔,隨後在1999年發行了五角星異形齒孔的《澳門回歸祖國》小型張;2000年發行了大圓齒孔的《中國「神舟」飛船首飛成功紀念》郵票。到了2002年,異形齒孔的數量和形狀都有了新的創新,其中普30《保護人類共有的家園》採用了啞鈴形和橢圓形齒孔;《2002年世界盃足球賽》採用了正方形的雙齒孔。《步輦圖》小型張則在四個角上各打了一個「十」字形異形齒孔,這也使得造假者難以模仿。
產生藝術效果
(1)齒孔「搭建」銀幕。
中國香港郵政於2001年4月發行了第二組《香港影星》郵票,共4枚,分別介紹了吳楚帆、白燕、鄧碧雲、新馬師曾、黃曼梨、張活游、麥炳榮、鳳凰女8位香港影星。有趣的是,這組郵票為雙層打孔,內層的齒孔打成弧形,呈寬銀幕形狀,與郵票的主題頗為貼切;外層的齒孔為矩形,在兩側的中間各有一個橢圓形齒孔。
(2)凹凸有致的齒孔。
加拿大於2000年9月發行1枚電子郵票,主題是「加拿大石油產業」。該票的兩個邊打了突出的齒,另兩個邊打了凹進的孔,這種孔邊形式比較少見。
(3)美麗的楓葉形齒孔。
2005年10月,加拿大與中國聯合發行一套《美洲豹與金錢豹》郵票。加拿大另發行1枚小全張,張上的兩枚郵票之間打了一個楓葉形的齒孔,很受郵人青睞。
(4)密若繁星的齒孔。
歐洲的「郵珍國」列支敦士登以發行精美的郵票著稱於世。2004年11月,該國為紀念聖誕節而發行一套《聖母子與天使》郵票,共3枚。奇特的是,每枚郵票均打了4層齒孔,大小不一,形狀各異,實屬罕見。
(5)齒孔勾勒和平鴿。
加拿大於2002年10月為紀念一位著名的抽象派畫家而發行1枚小型張。在小型張的邊紙上用齒孔打出一隻飛翔的和平鴿圖案,令人稱奇。
(6)齒孔「雕」出的面值。
中國香港郵政於2006年1月發行一套12枚以鳥為圖案的通用郵票,同時發行1枚小型張。小型張上所含4枚郵票的面值是用齒孔打出來的,令人耳目一新。
(7)齒孔為筆「繪」主圖。
2002年,中國香港郵政發行一套《聖誕節》郵票,共4枚,主圖分別為聖誕樹、聖誕飾物、雪人和聖誕鍾,都是用齒孔勾勒出來的,再點綴以全息飾物,畫面五彩繽紛,別具一格,烘托出濃濃的節日氣氛。
齒孔錯位(Perforation Shift)是指郵票齒孔偏離正常位置。是齒孔變體之一。齒孔嚴重偏離的,甚至將齒孔打到圖案上,稱為大移位。郵票齒孔偏離正常位置,但未打到郵票圖案上的叫做小移位,不屬於齒孔變體,可作趣味品收集。略有偏離而未入圖案的屬品相次等。
齒孔錯誤
齒孔錯誤(Perforation Error),誤用與指定規格不同的打孔機而造成的齒度錯體,或者是跳漏、重複打孔而造成的漏齒、復齒。
視頻
齒孔 相關視頻
參考文獻
- ↑ 郵票的齒孔原來還可以這樣玩,搜狐,2018-1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