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召南
齊召南[1](1768年-1703年)浙江天台人,字次風,號瓊台、息園。雍正七年副貢,乾隆元年,舉博學鴻詞,授檢討。與修《續文獻通考》、《大清一統志》等書,累擢至禮部侍郎。旋以墜馬傷病乞歸。後以族人齊周華事株連被捕,奪職放歸而卒。生平學術根底經史,尤精於史學,嘗謂酈道元《水經注》明於西北而暗於東南,因撰《水道提綱》,另有《歷代帝王年表》、《史漢功臣侯第考》、《後漢公卿表》、《寶綸堂文鈔》、《賜硯堂詩》等。
齊召南 | |
---|---|
詩人、地理學家 | |
朝代 | 清朝 |
姓 | 齊 |
名 | 召南 |
字 | 次風 |
號 | 瓊台、息園 |
出生 |
1703年 清浙江天台 |
逝世 | 1768年(64-65歲) |
著作 | |
《水道提綱》 《歷代帝王年表》 《歷代帝王年表》 《後漢公卿表》 《寶綸堂文鈔》 《賜硯堂詩》 |
目錄
人物生平
幼而穎敏,鄉里稱神童。
雍正十一年,命舉博學鴻詞,召南以副榜貢生被薦。
乾隆元年,廷試二等,改庶吉士,散館授檢討。
八年,御試翰詹各官,擢中允,遷侍讀。
九年,以父喪去官。時方校刻經史,召南分撰禮記、漢書考證,命即家撰進。服除,起原官。
十二年,遷侍讀學士。
十三年,複試翰詹各官,以召南列首,擢內閣學士,命上書房行走。遷禮部侍郎。上於寧古塔得古鏡,問召南,召南辨其款識,具陳原委。上顧左右曰:「是不愧博學鴻詞矣!」上西苑射,發十九矢皆中的,顧尚書蔣溥及召南曰:「不可無詩!」召南進詩,上和以賜。
十四年夏,召南散直墮馬,觸大石,顱幾裂。上聞,遣蒙古醫就視,賜以藥。語皇子宏適:「汝師傅病如何?當頻使存問!」幸木蘭,使賜鹿脯十五束。及冬,入謝,上慰勞,召南因乞歸,固請乃許。及行,賜紗、葛各二端。上南巡,屢迎駕,輒問病狀,出御製詩命和。上嘗詢天台、雁宕兩山景物,召南對未嘗遊覽。上問:「名勝在鄉裡間,何以不往?」召南對:「山峻溪深,臣有老母,怵古人登高臨深之誡,是以未敢往。」上深嘉之。既而,以族人周華為書訕上,逮詣京師,吏議坐隱匿,當流,籍其家,上命奪職放歸,還其產十三四。召南歸,遂卒。
傳說 [2]
窗外吟詩
清朝雍正年間,天台出了個大文人,名叫齊召南,天台百姓尊稱他為「齊大人」。齊召南從小就十分聰明,人們稱他為神童。曾任內閣學士、禮部侍郎等職,備受乾隆皇帝稱讚。
齊召南一生著作等身,除參與纂修《大清一統志》、《明鑑綱目》、《續文獻通考》等大型巨著外,還撰有《水道提綱》、《歷代帝王年表》、《後漢公卿表》等著作。
在天台民間,至今流傳着大量有關齊大人的傳說。
齊召南小時候家裡窮,讀不起書。家中有個殘疾的哥哥和一個年幼的妹妹,父母每天早起出去幹活,全靠他照顧哥哥和妹妹。
在齊召南家不遠,有個龍門學館。每當學館中傳來讀書聲,齊召南心就痒痒的。一有空,他就跑到學館外面聽先生講課誦詩。憑着他的天資聰穎,竟讓他學到不少東西。
這一天,他又來到學館外面,躲在一株石榴樹後面偷偷聽先生講課,這天上的是對詩。只聽先生吟道:「天門中斷楚江開,碧水東流至此回。」學館裡的學童立即齊聲吟出下面兩句:「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一片日邊來,」接着,先生又吟出兩句:「峨眉山月半輪秋,影入平羌江水流。」這一下,下面的學童接不上來了,一個個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鴉雀無聲。先生正要發火,忽然聽見窗外傳來了清脆的童音:「夜發青溪向三峽,思君不見下渝州。」
先生一驚,循聲向窗外看去,原來是一個八九歲的孩童,依着石榴樹,一雙炯炯有神的眼正朝學館看着。
先生十分高興,走出學館,來到齊召南前面,看見齊召南雖然衣衫襤褸,卻眉目清秀,渾身透出一股靈氣。
先生慈愛地問道:「小弟,你在哪裡讀書?讀了幾年了?」
「我沒讀過書。」
「那你怎麼會吟詩?」
「都是從先生你這裡聽來的。」
「你為什麼不來讀書呢?」
「家裡窮,讀不起。」
先生說:「你家住在哪裡,帶我到你家裡去好嗎?」
先生來到齊召南家中,對齊召南父母說:「你的兒子十分聰明,將來一定會出人頭地。你讓他跟我讀書吧。」
齊召南父母為難地說:「我們繳不起束修呀。」
先生說:「這個你們不用愁。我不要你們束修,召南的書、墨、筆、硯由我提供,如何?」
齊召南的父母見先生這樣好,沒話可說了。
從此,齊召南就在龍門學館讀書、教書,直到上京赴試。
一目十行
齊召南的記憶力驚人,傳說他曾經和自己的表兄打賭,兩人一起從東門洞開始,騎馬沿着大街(現在叫中山路)跑到西門,一人記大街一側的店名,看誰記得多。結果,齊召南從東到西,一家店名都不落,全背了出來。他表兄連一半都沒記住。
平日裡,他讀書的速度特別快,一目十行,而且是過目不忘。
雍正十一年,齊召南告別父母,千里迢迢赴京趕考。
一天,他走到蘇州吳江縣,天色暗了,來到吳江縣館驛投宿。可是這天客人特別多,館驛已經客滿。他挑着行李,站在館驛前面,正在無法可想之時,吳江縣令金天麟正好路過這裡,看見齊召南雙目炯炯,一表人才,愛才之情,油然而生,邀請他到縣衙住宿。
用過茶飯之後,兩人一攀談,十分投緣,一個叫老爺,一個稱賢弟,大有相見恨晚之意。兩人談到二更,金縣令把齊召南領到自己的書房歇息。
剛進書房,齊召南就被四壁滿架的圖書吸引住了,原來,金縣令也是一個進士出身的飽學之士。這些書很多都是齊召南從未見過的。他顧不得打開行李,就如饑似渴地翻閱起來。最終,他抽出一套好書。頭也不回地問道:「金大人,此書可否借給在下一閱?」金天麟連說:「可以,可以。」
齊召南翻開書本,立刻沉浸在書海里,連金天麟什麼時候離開都不知道。
這套書,共有8本,是一套奇書,金天麟視為珍寶,平日從不借人,今日因敬佩齊召南,開了例。
到雞啼時,僅僅兩個時辰,這套書,他就全讀完了。
第二天,齊召南吃過早飯,作別上路。金天麟從書房裡捧出那套書遞給齊召南:「賢弟,這套書你昨晚沒看完,帶着在路上看吧,日後有機會再還我。」
「我已經看完了。」
「看完了?」金天麟有些不信。「的確看完了。」
「好吧,讓我來考考賢弟,第三卷第156頁是什麼內容?」
齊召南想也沒想,立即背了出來,一字不差。
「第八卷第97頁是什麼內容?」齊召南又滔滔不絕地背了出來。
金天麟不禁讚嘆:「真是天下奇才也!」
個人列傳[3]
幼有神童之目。十六補諸生,二十二,選拔貢成均。雍正七年,己酉科鄉試中副車。十一年,詔複詞科之制,總督學使以博學鴻詞薦。乾隆元年,召試於保和殿,欽定二等第八名,改翰林院庶吉士,充《大清一統志》纂修官,授檢討。四年,充武英殿校勘經史官,又充明鑑綱目館纂修官。累遷右春訪右中允,日講起居注官,侍讀學士,充《大清會典》,《續文獻通考》纂修官,主順天鄉試,充會試同考官,擢內閣學士,禮部侍郎。旋充續文獻通考館副總裁,特旨勘定通禮。十四年四月,充冊封婉嬪副使。二十九日,自圓明園直上書房,歸澄懷園,甫及門,馬驚墮,觸大石,負重傷幾殆,上為動容,賜藥,遣中官就寓探問,傳蒙古醫療治。既乞歸,高宗南巡,數召對,賞賚頻多。主敷文書院,上幸書院,制詩索和。三十二年,因族子周華黨呂留良遣戍歸,刻其書呈於巡撫熊學鵬,並列召南十罪。學鵬上其書於朝。讞定,磔周華,其近族弟侄子孫論大辟者凡十人,召南逮至京,法司當召南徇隱之罪,而盡籍其產,後予革取,還其產之十三,旋卒。年六十六。
先生所著述,其在史局,則《一統志》中河南、山東、江蘇、安徽、福建、雲南,其所編輯。其外藩屬國向無底本,召南創稿新撰也。《明史綱目前紀》二卷,神、光、惠三朝,召南所輯也。其分撰經史考證,經則《尚書》、《禮記》、《春秋》三傳,史則《史記功臣侯表》五卷,《漢書》百卷,《後漢書?郡國志》五卷。《隋書?律歷夭文》三卷,《舊唐書?律歷天文》二卷。嘗言:「酈氏之注《水經》,明於西北,而暗於東南,且域外之水道未詳。」因撰《水道提綱》三十卷,大而河海,小而溪澗,溯源窮委,一覽可悉。又有《史漢功臣侯第考》一卷,《歷代帝王表》十三卷,《後漢公卿表》一卷,《宋史目錄》等,皆藏於家。
作品欣賞[4]
【春日山行 其二】
石勢趨丹壑,鐘聲隱翠微。穿雲籬筍直,帶露藥苗肥。
香麝游樵徑,春鋤立釣磯。正看農務急,閒客亦來稀。
【春日山行 其一】
木杪開青澗,岩跟出綺村。梯田高接屋,碓水曲侵門。
芝草蟠雲葉,松花漲雨痕。若將漁棹入,寧異武陵源。
【新昌道中 其一】
窈窕溪山畫不如,行游況值雁來初。霜前隴色開茅屋,煙外春聲度筍輿。
竹筧引泉分雪灌,麥畦梯壁帶雲鋤。劉門道是劉郎宅,風物真疑漢代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