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骨骨折
鼻骨骨折是一種常見病,鼻位於中線兩側,突出於面部中央,鼻骨由於上部窄厚,下部寬薄,下方為鼻中隔和鼻腔,支撐薄弱,因而鼻骨骨折多累及鼻骨下部,並向下方塌陷,易遭受外傷發生鼻骨骨折。鼻骨骨折表現為鼻部疼痛、外鼻變形、鼻出血、鼻塞,可導致外鼻畸形、視力障礙、顱內感染。鼻骨骨折主要通過手術治療,一般預後較好。
目錄
基本信息
就診科室:耳鼻喉科
是否醫保:是
英文名稱:fracture of nasal bone
是否常見:是
是否遺傳:否
並發疾病:外鼻畸形、視力障礙、顱內感染
治療周期;7~14天
臨床症狀:鼻部疼痛、外鼻變形、鼻出血、鼻塞
好發人群:運動員、工人、兒童
鑑別診斷:額竇骨折、顴骨骨折、面中部骨折
常用檢查:X線、CT、超聲、鼻鏡檢查、體格檢查
病因
鼻骨骨折的主要病因為外力撞擊,導致骨折發生的常見原因有鼻部遭受拳擊、運動外傷,個人意外撞擊和道路交通事故等。常好發於運動員、工人、兒童等人群。鼻骨骨折一般無其他誘因。
臨床表現
鼻骨骨折的典型症狀包括鼻部疼痛、腫脹、外鼻變形、鼻出血、鼻塞等,部分患者有鼻清水樣物質流出,提示腦脊液鼻漏,鼻骨骨折導致顱內損傷者可出現頭痛、意識喪失,兒童鼻骨骨折可無鼻部畸形。鼻骨骨折常見的併發症有外鼻畸形、視力障礙、顱內感染等。
診斷
鼻骨骨折典型症狀:鼻部疼痛、腫脹、外鼻變形、鼻出血、鼻塞。
體格檢查、影像學檢查、鼻鏡檢查可以看到鼻骨骨折表現。
鑑別診斷
額竇骨折
典型的臨床表現有眉間和眶上緣軟組織裂傷、前額部凹陷、眶周淤血、結膜下出血 [1]、眶上和滑車上神經分布區域皮膚麻木或感覺異常等。通過影像學檢查可與鼻骨骨折鑑別。
顴骨骨折
顴骨、顴弓骨折後多發生內陷移位、面部塌陷。由於骨折塊發生內陷移位,下頜骨喙突、顳肌和咬肌受壓,導致張口疼痛和受限。顴骨骨折移位後,因眼球移位、外展肌和下斜肌受累致眼球運動受限而出現復視。若顴骨骨折損傷眶下神經,可致該神經支配區域有麻木感。如損傷面神經顴支,則發生眼瞼閉合不全[2]。顴骨骨折時常可合併上頜竇外側壁損傷,竇內出血常從鼻腔流出。鼻骨骨折一般不伴有面部塌陷,通過影像學檢查可鑑別。
面中部骨折
不僅上頜骨會發生骨折,可同時伴發鼻骨、顴骨等相連諸骨的鼻頜面複合骨折。可同時出現眼、口腔和鼻的症狀。通過影像學檢查可與鼻骨骨折鑑別。
治療
鼻骨骨折主要是送往醫院途中的急症治療和手術治療,根據鼻骨骨折程度選擇手術方式,如鼻骨骨折復位術、鼻中隔血腫和膿腫手術、開放鼻骨復位術和鼻中隔手術。鼻骨骨折的治療周期一般為7~14天。
急症治療
鼻外傷後送往醫院過程中用冰袋等對鼻背部冷敷,避免用力按壓。若合併鼻腔出血、流腦脊液,可捏住雙側鼻翼,同時低頭,以防止液體流向咽部。
藥物治療
該疾病一般無需藥物治療。
手術治療
手術治療原則為矯正鼻部畸形和恢復鼻腔通氣功能。
鼻骨骨折復位術
剛發生的閉合性鼻骨骨折,伴有明顯鼻畸形,在充分檢查和評估後,應即刻行鼻骨復位術。若傷後來診時鼻部已明顯腫脹,為不影響復位效果,可囑患者於外傷後1周左右,腫脹消退後複診手術,不宜超過2周。超過2周由於骨痂的形成,增加了整復難度。復位方法:小兒全麻、成人局部麻醉或全麻下手術。單側鼻骨骨折伴塌陷時,先在鼻外沿鼻側用鼻骨整復鉗或骨剝離子量出鼻翼至雙內眥連線的長度,並以拇指標示。然後將剝離子伸入塌陷的鼻骨下方,將其抬起復位,對側拇指仔細向對側上抬的鼻骨施加向下的壓力,鼻骨復位時常能感到或聽到骨擦音。雙側骨折時,用鼻骨復位鉗伸入兩側鼻腔至骨折部位的下後方,向前上輕輕用力抬起鼻骨,用另一隻手在鼻外協助復位。復位後仔細觀察和觸摸,確保鼻骨完全復位。
鼻中隔血腫和膿腫手術
鼻中隔血腫宜儘早手術清除,以避免發生軟骨壞死和繼發感染。血腫切開可放置引流並行鼻腔填塞,膿腫切開引流後無需填塞,應用足量敏感抗生素控制感染,避免發生軟骨壞死、穿孔、鞍鼻畸形等併發症。
開放鼻骨復位術和鼻中隔手術
外傷後數周或更長,鼻骨骨折端骨痂形成,鼻內復位困難,此時施行開放鼻骨復位及整形術。對於伴有明顯鼻中隔偏曲,影響鼻腔通氣者,可施行鼻中隔偏曲矯正術。
併發症及預後
外鼻畸形
部分嚴重鼻骨骨折患者未及時治療或無法復位會出現外鼻畸形。
視力障礙
鼻骨骨折累及眶壁神經或視神經會出現視力下降、復視等視力障礙。
顱內感染
鼻骨骨折累及顱內損傷易合併顱內感染。
鼻骨骨折後,不論在傷後是否準確復位,有相同一部分傷者都會出現不同程度的畸形。傷後復位好,則畸形較少、較輕;復位不良,甚至錯位癒合者,則畸形明顯。青少年鼻骨骨折,傷後才經歷骨生長發育的高峰期者,更容易繼發鼻部畸形。因此,鼻骨骨折後的繼發畸形的整復,應在青春期後,待生長發育基本停止,再進行鼻部畸形整復。否則,還會出現新的畸形。
視頻
鼻骨骨折治療全過程
夫妻帶孩子就診時毆打護士 致其鼻骨骨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