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黑枕燕鷗

中文學名: 黑枕燕鷗
拉丁學名:Sterna sumatrana
界: 動物界
門:脊索動物門
綱:鳥綱
目:鴴形目
科:鷗科
屬:燕鷗屬
種: 黑枕燕鷗
亞種:2亞種
命名者及年代: Raffles, 1822
英文名稱: Black-naped Tern
保護級別: 無危(LC) IUCN標準

黑枕燕鷗[1](學名:Sterna sumatrana)(學名:Sterna sumatrana)體長31厘米,是一種體型略小而非常白的燕鷗。具形長的叉形尾及特徵性的枕部黑色帶。上體淺灰,下體白,頭白,僅眼前具黑色點斑,頸背具黑色帶。第一冬鳥頭頂具褐色雜斑,頸背具近黑色斑。幼鳥:頭側及頸背灰褐,上體近褐而具皮黃及灰色扇貝形斑,腰近白,尾圓而無叉。

喜群棲,與其他燕鷗混群,喜沙灘及珊瑚海灘,極少到泥灘,從不到內陸。主要以小魚為食。也吃甲殼類,浮游生物和軟體動物等海洋動物為食。

目錄

形態特徵

黑枕燕鷗自眼前近嘴基處開始有一條黑帶穿過眼到後枕相連,並向下擴展,在枕和後頸形成大塊黑斑,其餘頭部白色,後頸基部有一條白色領圈,位於後枕黑色和上背灰色之間。背、肩和翅上覆羽淡葡萄珠灰色。腰、尾上覆羽和尾白色。尾呈深叉狀。外側尾羽逐漸變尖。第一枚初級飛羽外側黑灰色,內側淡灰色。其餘飛羽淡灰白色,內側羽緣白色。前額、頭頂、眼以下頭側和頸側,以及整個下體白色。下體綴有玫瑰色。

冬羽和夏羽相似,但枕部黑色帶斑少而窄。

幼鳥枕部黑色星月形帶斑不完整,頭頂具黑色縱紋,上體具褐色橫斑。翅上覆羽暗灰褐色,具皮黃色羽緣。初級飛羽暗灰色。其餘似成鳥。

虹膜褐色,嘴和腳黑色。

叫聲:尖厲的tsii-chee-chi-chip叫聲,告警時為chit-chit-chitrer聲。

大小量度為:體長300-350毫米,嘴峰31-38毫米,翅218-227毫米,尾129-153毫米,跗跖18-21毫米[2]。  

生活習性

黑枕燕鷗為典型海洋鳥類。主要棲息于海岸、岩礁和海中島嶼上,從不進到內陸水域。常成群活動。頻繁的在海面上空飛翔,休息時多棲息於岩石或沙灘上。主要以小魚為食。也吃甲殼類,浮游生物和軟體動物等海洋動物為食。

黑枕燕鷗在海南島和台灣為留鳥。在浙江、福建、廣東、香港為夏候鳥,春季於4-5月遷到大陸沿海繁殖,秋季於10-11月遷離[3]。  

棲息環境

喜群棲,與其他燕鷗混群,喜沙灘及珊瑚海灘,極少到泥灘,從不到內陸。

繁殖方式

繁殖期為5-6月。常成群在一起營巢。通常營巢于海島和海岸岩石上,有時也在海濱沙灘營巢。每窩產卵通常為2枚。卵的顏色為灰石色,被有赭色或暗灰色斑點。卵的大小為35-43×26-30毫米[4]

地理分布

世界分布:分布於印度洋和西太平洋,從日本往南,包括日本、菲律賓、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新幾內亞,新喀里多尼亞和澳大利亞。

中國分布:黑枕燕鷗在中國國內繁殖於浙江南部、福建、廣東、香港、海南島、台灣和蘭嶼。偶爾遊蕩到河北和山東沿海。中國南沙群島也有分布。有些鳥冬季在海南島附近及更南的海島上越冬。

亞種:黑枕燕鷗指名亞種(學名:Sterna sumatrana sumatrana)。在中國大陸,分布於河北、山東、浙江、福建、廣東、海南等地。

亞種分化

亞種 學名 分布
黑枕燕鷗西印度洋亞種 Sterna sumatrana mathewsi 亞達伯拉、安米爾安特群島、查戈斯群島和馬爾代夫、西印度洋
黑枕燕鷗指名亞種 Sterna sumatranasumatrana 澳大利亞、馬紹爾群島,波納佩島,密克羅尼西亞、孟加拉、緬甸、日本和中國;冬季進入南方

種群現狀

該物種分布範圍廣,不接近物種生存的脆弱瀕危臨界值標準(分布區域或波動範圍小於20000平方公里,棲息地質量,種群規模,分布區域碎片化),種群數量趨勢穩定,因此被評價為無生存危機的物種。

保護級別

該物種被列為三級中國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5]。 該物種已被列入中國國家林業局2000年8月1日發布的《國家保護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經濟、科學研究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名錄》。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2012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ver3.1--低危(LC)。

參考資料

  1. 黑枕燕鷗概述,鳥網,2018-6-27
  2. 黑枕燕鷗形態特徵,濕地之友網線, 2017-4-1
  3. 黑枕燕鷗生活習性,中文百科在線,2014/3/25
  4. 黑枕燕鷗繁殖方式,有道搜索
  5. 中國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簡單學習網,2019-0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