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黎錦炯,又名黎亮,鐵道橋樑專家,我國北方第一座鐵路大橋的設計者。在黎氏八兄弟中排行老五,1927年畢業於唐山交通大學(今西南交通大學)鐵路橋樑工程系。

畢業不久,在一次競標中,就敢於和外國人叫板,自行設計施工,修建了中國北方第一座大型鐵路橋——灤河大橋。讓中國人揚眉吐氣。[1]

目錄

個人經歷

京奉鐵路總局要修建灤河大橋,英國投標,比利時人要承擔設計和修建,費用很高。黎亮提出由他設計,大橋標準和質量可以高於比利時的設計,造價也低得多。經過艱苦努力,在他的領導下,終於建成了灤河大橋。

後來,黎亮與中共晉察冀中央分局城工部領導的北京地下黨取得聯繫。他來到解放區晉察冀邊區首府張家口,先後任邊區工礦管理局技正、交通局工程科長,負責修復鐵路交通等工作。

中國共產黨代表與國民黨政府代表簽訂「停戰協定」後,由中國共產黨、國民黨和美國 3 方各 1 名代表組織軍事調處執行部。當時從北平到張家口之間的康莊大橋斷了,美國和國民黨方面提出由他們派出技術專家用兩個月時間修復,並傲慢地認為共產黨方面沒有人才和能力修復大橋。黎亮向晉察冀邊區領導人聶榮臻等請求,由他負責設計,並用解放區的力量來修復這座大橋。在邊區黨政軍民的共同努力下,只用了 40 天的時間就修復了康莊大橋。晉察冀邊區政府授予黎亮「人民工程師」的光榮稱號。他是解放區唯一獲得此榮譽的工程技術人員。

人民解放軍自衛反擊攻打大同市時,聶榮臻賀龍等領導同志當面問黎亮:鐵路能保證軍運嗎?當時大同附近的鐵路早已拆毀,路基都已扒掉了。黎亮堅決保證:軍隊打到哪裡,鐵路修到哪裡!後來,人民解放軍打到大同城下,鐵路也修到了大同城下,保證了軍事運輸任務的完成。

人民解放軍解放了石家莊,黎亮任石家莊鐵路局副局長兼總工程師。石家莊是重要的鐵路樞紐,平漢、石德、正太路都經過這裡。但是,這些鐵路有的路段被破壞了,有的被毀掉了,修復鐵路是迫切而重大的任務。在黎亮和科技人員的共同努力下,在軍民的支持下,很快地完成了修復鐵路的任務。他感慨地說:在這樣的條件下,這樣快地修復鐵路,除了共產黨領導下的解放區,任何國家都是不可能辦到的。

新中國成立後,他歷任華北人民政府交通部副部長,鐵道部設計院總工程師。他主持勘測並修建蘭新鐵路,兼任蘭新鐵路勘測大隊長和西北鐵路幹線工程局局長,還參與了成渝鐵路、鷹廈鐵路、集二鐵路的修建工作和武漢長江大橋的設計工作。全國新建的許多條鐵路都凝鑄了他的心血,他為修路走遍祖國大江南北,一年裡家人難得團聚幾次。

他在文化大革命中受到迫害。周恩來總理指出:「黎亮同志是黨內技術權威,但並不反動,他為我國鐵路建設作出了重大貢獻。」在落實政策時,給他補發了幾年被扣的工資,他不顧自己和子女生活仍有困難,將補發的工資全部交了黨費。

黎亮一生清廉。解放後,單位按規定給他配了小轎車,他拒絕接受,堅持坐公共交通車上下班。他參加工作幾十年來,從未走過後門,從未給親朋、子女安排過工作。直到病逝,他從未因私事用過公家一次汽車,80 歲時生病去醫院,仍堅持自己走着去。

他晚年最關心的是西藏鐵路建設。早在1965 年,他把考慮了很久的修筑西藏鐵路的計劃寫了出來,並說要在 70 歲以前完成這一築路心愿。他將計劃分別上報鐵道部黨委、周恩來總理、陳毅副總理。他想到自己已 65 歲,西藏高原空氣稀薄,修建計劃如果再拖幾年,他就難以參加了。但是,文化大革命使他壯志難酬,抱恨終天。

他從河南幹校回京,一條腿骨斷了。雖年逾古稀。但他還是想修西藏鐵路。他抱着病殘身體,收集有關西藏的地形、氣象等資料,又多次表示他年齡雖大,體質尚強,要到西藏去拚老命。全國五屆人大和政協開會,他多次要他的孩子到部里去要文件,他甚至還要親自去參加會。他向會議提出的唯一提案是修建西藏鐵路。

他已4度入院治病,在一次昏迷後醒過來時,對他的獨生子說:「沒有搞成西藏鐵路,真是死不瞑目啊!」黎亮同志1981 年12月31 日在北京逝世,終年80歲。他生前留下遺言:不開追悼會,不搞遺體告別,喪事一切從簡。

人物評價

黎亮逝世已經 25 年了,他在後人中的印象已經漸行漸遠,但經過歷史的沉澱,他博大而純潔的心靈卻更加明朗和清晰,作為他的繼承人,我們會沿着他的足跡前進。現在可以告慰黎亮老學長的是,被稱為「天路」的青藏鐵路已經通車,九泉之下的他,聽到這個喜訊,一定會「淚飛頓作傾盆雨」的。

視頻

黎錦炯 相關視頻

灤河大橋 航拍視頻
灤河大橋動畫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