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溪镇
黎溪镇位于英德最南部、北江河畔,是英德南大门。东经113°15′,北纬23°55′。全镇总面积284.99平方千米(2017年),全镇辖11个村委会,1个居委会,人口33578人(2017年),水陆交通便利。东与佛冈接壤,南与清新相连,北距英德市区35公里,南距广州98公里,距清远40公里,是英德市联系清远、珠三角的桥梁和纽带。由于飞来峡水利枢纽工程的建设,镇址由北江西岸往东岸迁移,坐落于银英公路边。新镇初具规模,集镇人口13000多人。
目录
历史沿革
黎溪镇建制于洪武二年即1396年,属英德县怀义都黎溪图,
因辖区内北江纵贯南北,河西岸叫黎洞,河东岸叫铁溪,两地名各取一字而得名。光绪十二年,即1886年,属英德县含属总局黎溪分局。民国时期先后属英德县第四、第一区黎溪乡。1949年10月至1950年属英中区黎溪乡。1958年改称跃进人民公社黎溪耕作区。1960年改为黎溪人民公社。1987年4月改称镇。1995年9月8日飞来峡区成立,成为该区下辖的四个镇之一。2001年12月1日归回英德市管辖。
自然气候
镇区大部分地方为低谷山地,西北部的天堂山海拔901米,为全镇最高峰。北江河纵贯南北,该镇年平均温度27度,年降水量2400毫米,属亚热带季风气候。
经济发展
镇区自飞来峡水库建设以来,紧抓机遇,因地制宜,大力发展特色农业、旅游业和工业,经济实力明显增强,全镇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2006年全镇工业总产值6200万元,农业总产值13262万元,财政收入达1510万元,几年来增幅年均增长21%,发展势头强劲。2006年全镇人均收入达4080元,增速居全市前列。
城镇建设
英德市黎溪镇位于北江河、银英路旁,现镇区街道呈井字型分布,设计科学合理具有很强的前瞻性,占地面积2平方公里,可容纳3-5万人,现常住人口2.15万人。镇区内设有初级中学和中心小学各一所,有年储蓄额1.5亿元以上的农村信用社,南面建有超过2000工人的佳美达玩具厂,其它配套设施完善,布局科学合理,北江河边建有江滨公园,镇容镇貌整洁,城镇建设已具规模。
基础设施
英德市黎溪镇经过历届党委政府的努力,基础设施较为完善,镇到十二个村(居)委会公路已实现水泥硬底化,形成便利的交通网络,且连江口镇的南坑、银坑和三井村贯通公路后必须经由黎溪北江大桥才能到达黎溪、连江口、英德等地;镇区建有一个11万伏变电站,可以满足不断增多城镇人口和不断发展的工业的需要,相邻乡镇的用电基本上依靠黎溪镇变电站输出;公共卫生医疗设备较完备,2005年黎溪镇卫生院被清远市确定为革命老区中心卫生院,近些年临近的升平、连江口南坑、小樟、大樟村民也分别到黎溪就医、就读、赶集等;电讯实现村村通,移动、联通信号覆盖率达100%。
品牌优势
镇区历届党委、政府注重品牌效应,积极创建了一些无可替代的品牌典型,其产生的品牌效应对黎溪经济文化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推动力。
是中国沙糖桔名镇。现今全镇已发展种植沙糖桔6万多亩,成为英德一大特色农业,规模与品质得到省农业部门的认可,达到"无公害农产品"标准,注册了彩虹桥牌商标,该镇获得中国经济林协会颁发的"中国砂糖桔名镇"的称号,区划调整是黎溪砂糖桔面临的一次机遇,如继续把黎溪砂糖桔品牌进一步做强做大,黎溪乃至英德的知名度会进一步提升,对本镇及周边农村经济发展产生强有力的助推力。
是教育强镇。衡量一个地区是否可持续发展,其中一个重要指标就是教育水平。黎溪镇始终坚持优先发展教育事业,不断加大教育投入, 不断完善中小学校硬、软件建设,中学、中心小学均被评为清远市一级学校,2006年黎溪镇顺利通过清远市教育强镇达标验收,成为英德市仅有的两个教育强镇之一,由于教学条件、教学质量的提高,吸引了临近连江口南坑、小樟、大樟村民子弟来本镇就读。
是2004年6月被清远市委市政府评为文明小康镇,湖溪村被清远市评为"文明村"、被英德市 评为"文明小康村",湖溪村还是广东省新农村建设的示范点。
是英德市华侨和归侨最多的乡镇。
区位优势
英德市黎溪镇是具有悠久历史,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拥有众多古迹遗址文物,其中最著名的有大湖村的鸡坑遗址,其出土的文物具有与曲江马坝石峡遗址相同的特点;有恒昌村(原松岗村)占地300多平方米的英德最大的吴光亮墓。在众多的黎溪镇历史名人中有抗元志士朱文焕,清朝抗倭名将吴光亮等等。黎溪作为革命老区,黎溪人民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中作出了巨大贡献,黎溪一直是革命活动非常活跃的地带,黎溪至今仍有部分健在的老游击队员。
自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飞来峡建区以来,该镇各项事业稳步发展,在上级党委、政府和全镇人民的共同努力下,1997年建设了一个面积达1.1平方公里,拥有13000多人的黎溪新镇,近几年市政建设和各项配套设施也日臻完善。
该镇物产丰富,近几年来,镇党委、镇政府非常重视发展高效农业,现今全站拥有各类果树65000多亩,其中砂糖桔60000多亩,投产的8000多亩,蒿水竹26000亩,笋竹12000亩,各类蔬菜6600亩,尤其是大湖村的沙糖桔皮薄清甜,已闻名遐迩,2001年已被清远市列为"一乡一品"发展基地。
该镇社会治安秩序良好,投资环境优越,新镇范围内有7万平方米的平地可建各种厂房,供水、供电、道路等设施配套齐全,近些年来,镇党委、政府确立了"农业稳镇、工业立镇、旅游旺镇、人才兴镇、科技富镇、教育强镇"的经济发展战略,同时为海内外客商来这里兴办各类经济实体提供了许多便利和优惠条件,并将严格按照《英德市招商引资优惠办法》使广大投资者能获得优厚回报!
砂糖桔名镇:黎溪镇被中国经济林协会命名为"中国砂糖桔名镇",这是该市继获得"中国红茶之乡"、"中国麻竹笋之乡"、"中国砂糖桔之乡"、"中国蚕桑之乡"之后的又一殊荣。
镇区地处英德市南部,是南亚热带向中亚热带的过渡地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总面积296平方公里,入春盛吹南风和偏南风,入冬盛吹北风和偏北风,具有气候温暖湿润、雨量充沛、无霜期长等特点。正是由于处于南亚热带北缘的地理位置,不但避开了北部寒害和南部沿海的台风害,而且由于台风带来的降雨,缓解了夏秋雨季的干旱,全镇25度以下的坡地16万亩,形成了发展砂糖桔得天独厚的气候条件。
现今,黎溪镇砂糖桔种植面积达8万亩,该年全镇砂糖桔挂果面积约5万亩,预计平均亩产700公斤,总产量预计3.5万吨,总产值预计1.4亿元以上。现今,黎溪镇砂糖桔示范基地已通过了广东省农业厅及有关部门对土壤、空气、水源及砂糖桔成分等检测,达到无公害农产品的标准,并取得了"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和产地认证证书,销售砂糖桔包装都贴上了无公害农产品专用标识,其中黎溪镇砂糖桔注册了"彩虹桥"砂糖桔商标。[1]
旅游资源
英德市黎溪镇有丰富的旅游资源,景点之多、景色之美,令人叹为观止。距离新镇不远处有远近闻名的白水寨瀑布,飞来峡水库关闸后,全镇有8000多亩湖面,湖面荡漾,波光粼粼,库湾走廊,九曲回环,风光旖旎,还有大庙峡、香炉峡、铜鼓石、通天洞等景点。黎溪镇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得到充分利用,已开发的旅游项目有飞来峡漂流、丰盛古寺,年接待游客13万人次以上,在建的天骄影视城、金果山庄、百塔林等旅游项目的建成,将吸引更多的游客到来,广阔的飞来峡库湾、白水寨风光、大埔鸡斗山等有待下一步开发,黎溪镇的丰富旅游资源将为英德市打造旅游强市奠定基础。
铁溪文化小镇(简称铁溪小镇)位于英德的南大门黎溪镇东面的大围村,村中鸟语花香,环境幽静,是原生态的乡村典范。小镇内有保存完整的"椿墙屋"古屋、古道,旧屋古巷和新建的精致木屋、农家小栈相互依托。 铁溪小镇通过乡村旅游及民宿经济带动农民增收致富。 2018年7月28日,广东省旅游局、广东省交通运输厅联合发布首批10条广东最美旅游公路。铁溪小镇成为广东最美旅游公路之清远"北江画卷"的重要节点。
丰盛古寺坐落于黎溪旧镇址西边(土名叫榕树头),寺庙中有一棵十分有灵气的千年古榕,据植物学家分析,该榕树距今有1500多年的历史,该树深受我镇人民的爱护,当地群众仍在古榕树下摆设观音菩萨进行拜祭,祈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香火延绵不断。据综合分析,该寺庙属于佛教,距今约有1400多年的历史,清朝道光年间曾重建,抗日战争时期和文革时期被多次毁坏。现今已恢复并扩建了古庙的大雄宝殿、观音殿、藏经楼、八百罗汉殿等建筑,古寺工程完工后是广东规模最大的一个寺庙景区,同时亦已对外开放接待游客,弘扬佛教旅游文化,是现时黎溪镇游客参观的主景点之一。
飞来峡漂流景区位于黎溪镇大湖村,毗邻飞来峡景区,南距广州90公里,北距英城45公里,与北江一水相连,与飞霞古洞、飞来峡大坝、宝晶宫四景点连成一线。飞来峡漂流景区2001年10月动工兴建,按4A标准景区建设,2002年8月建成接待游客,漂流全程约5公里,是漂流与观瀑、戏水于一体的好去处,也是"中国漂流之乡"的十大品牌之一,是旅游观光与游玩的目的地。
江滨公园位于黎溪镇沿江路,北江岸边,是公益性基础设施项目,与其他旅游项目相配套。现今,江滨公园示范性工程建设已完成,游客可免费到公园休闲,观望北江日落美景,还可垂钓,体验黎溪镇山水休闲的无穷乐趣。
著名人物
吴光亮(1834-1898年),字霁轩,书名家霁,英德黎溪松岗村人,生于道光十四年,卒于光绪二十四年。官至记名提督(二品官),赏戴花翎、赏穿黄马褂、赐"诚勇巴图鲁"名号,赏给三代正二品封典(其妻刘氏封"一品夫人"),御笔"梅花"、"福"、"禄"、"寿"等字。
据英德政协文史资料《人杰地灵的黎溪》介绍:吴光亮出生于黎溪松岗村的一个贫困农家。据吴氏后人称,吴光亮的曾祖父吴举文生了两个儿子:一为吴武汉,一为吴武宣。吴武汉即为吴光亮的祖父,生子吴世承,吴世承即为吴光亮的父亲。吴世承娶邓氏,生下兄弟三人。吴光亮为长子,吴光忠为次子,吴光明为季子。吴光亮做官后还收养了其堂弟吴光熙,后人称他们是"吴家四大人"。《英德县续志》(宣统版)载:吴举文、吴武汉、吴世承皆因吴光亮被敕封"建威将军"名号,其三人的妻子均被敕封"一品夫人"。《吴光亮墓志铭》有载:"吴光亮五年(公元1879年)署理福建建宁镇,十一月补授福建南澳镇,赏给三代正二品封典"。
相关视频
=英德.黎溪镇丰盛古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