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须杠条(李连君)
作品欣赏
黄须杠条
乡村游承载着乡愁,被越来越多的老年人所推崇。当各地蜂拥而上的农家院强劲解数,纷纷推出特色吸引游人时,曹妃甸诸如河豚小镇、天旭温泉小镇、桃萄水镇等也趁势而出,且声誉日盛的是因为它的与众不同。
没有人会拒绝美食,尤其是带有民俗特色的美食。几个文旅策划人在搜寻当地消失的美食中,突然发现了淡出人们视野的独特“美食”——黄须杠条。
黄须杠条,应该是充满时代感的“美食”。因为它的存在和传承延续,曾使那个不堪的年月达到饥饿极限的人们度日如初。尽管当时黄须杠条是那么令食者生畏。
这是一种充满苦涩记忆的“美食”。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初的“瓜菜代”时期,没有粮食,人们只能把各种能吃的野菜掺和到少量的棒子(玉米)面里,或蒸或煮,充当主粮。其中有苜蓿叶、榆树钱、柳树芽、槐树花等。
最令人难以下咽的要数榨油之后的棉籽饼和豆饼。大人们把这些东西碾成细粉面,再加入棒子面或高粱面做成食品,吃下去直剌嗓子眼。那时候,不论什么,能吃饱就是非常幸福的事。
河北省国营柏各庄农场在“斥卤不毛”的百里荒滩上开发建设了少量稻田后,每年所生产的稻谷加工成大米,被国家作为商品粮调拨北方各地。而此时的滨海盐碱地除了生长少量的芦苇和黄须菜之外,很少再有其他植物。
“瓜菜代”固然也困扰着这个新型农场。
冬初的季节,由于滨海滩涂的广袤,没有任何遮挡,比往年早来的寒流,将贫瘠的土地冻得恰似铁板。
或许是开垦后种植水稻的原因,秋收过后,稻谷已入国库,没有及时秋耕的土地到处裸露着冰霜的稻茬,田野肃杀一片。
还是上了年岁的人有其经验,几个人沿着稻田埝埂寻找着田鼠洞,用铁锹刨挖冻土,顺九曲十八湾的鼠洞,直至挖到田鼠的“粮仓”。
田鼠藏粮还是很有“智慧”的。它一般在鼠洞的终点有一个拳头大小的“粮仓”,通常人挖到这里取走大米便不再延伸了。孰不知,在这个“粮仓”下面应该藏有一个大几倍的“粮仓”,一次能找到四五斤粮食。
从田鼠嘴里“抢”来的米,留给刚刚出生的小孩做米粥食用,而半大小子的少年亦和大人一样,忍受着饥饿。
黄须菜又名盐地碱蓬或皇席菜,是藜科一年生草本植物碱蓬的幼苗。生于盐碱地、海边沙地,在我国主要分布于黄河三角洲、东北、华北以及陕西、江苏等地。
戍边垦荒的人来自全国各地,面对突如其来的自然灾害没有退缩,利用秋末冬初,人们一种叫“拢”的专用传统工具,将盐碱地块成熟的黄须菜穗籽收起来,在空场上翻晒晾干后,人拉扭碌反复碾压,去掉梗叶,迎风扬掉细杂,将脱出的菜籽放入大锅,炒至五六成熟,用麻袋按量装好,放入木制榨油机,经人工土法操作榨油。
在那个年代的渤海湾北岸,黄须菜籽油是一年中普通人家必备的食用油,而黄须菜籽油饼既成了主力口粮来充饥。
“民以食为天”。在那种粮食和副食品极度匮乏的年代,黄须菜籽油及黄须菜籽油饼的发现,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少粮挨饿之急,拯救了许多人的性命。
“美食”——黄须杠条,是这个时代的一大发明。
这里有必要介绍一下“杠条”鱼,它的学名白令狼鱼,英文学名为AnarrhichtysOcellaus。表面上这种鱼与海鳝、海鳗有许多相似的地方,但它是属于鲇鱼的一种。体长3-4英尺,雄性狼鱼头部有隆起,颚宽大、有两排锋利的牙齿。属于气水水域鱼类。同时它们有迁徙的特性,有时在沿海甚至淡水水域也可以见到它们的身影。
黄须杠条的基本做法是,用锤子首先将黄须菜籽油饼砸成小碎块,放在石碾上反复碾压,变成细粉后,掺入少量棒子面和匀,在面板上赶出一手指厚,约一公分左右,用刀打成条,断成三寸长短,放入锅中蒸熟食用。因其形状犹如浅海滩中一种叫“杠条”的鱼,所以人们称其为黄须杠条。
黄须杠条这种“美食”须热食,其口感又松又绵,盐生植物特有的、淡淡的野菜酣香充溢味觉。
其实,黄须杠条这种食法古来有之,只不过正如现代人回望三十年前一样,只不过黄须杠条的做法也已渐行渐远,在特殊的年代,又被守望过去的老人重又拾起,用这种“美食”抵抗了三年自然灾害。
时过境迁,随着新时代物质的不断丰富,人们不再为温饱而焦虑,却在琳琅满目的大千食物里,追求着一个精字。然而,更多人在渴望生活美好的同时,选择的是返璞归真。
诗人李白曾有过这样的诗句:“昔在咸阳城,唯餐独山蕨”。野菜一直是人们生活的独宠,勿疑在那个食物匮乏的年代了,与一代人有着一份不解之缘。
作者简介
李连君,1961年生,职业媒体人,《京津冀文学》微刊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