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聯關鎮
黃聯關鎮隸屬於四川省涼山彝族自治州西昌市,位於西昌市西南部,東靠螺髻山,西臨安寧河,南與麻栗鄉鄉接壤,北與經久鄉和安哈鎮聯界。區域面積63.39平方千米,截至2019年末,戶籍人口13746人。
民國,設南寧鄉。1958年,黃連、黃水、阿七3鄉合併為黃聯公社。1984年,公社改鄉。1985年,鄉改鎮。1986年9月,更名黃聯關鎮。2019年12月,黃水鄉併入。截至2020年6月,黃聯關鎮下轄6個行政村。
截至2019年,黃聯關鎮有工業企業3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2個。[1]
目錄
歷史沿革
民國,設南寧鄉。
1952年,分為范家、黃連、陳所3鄉。
1958年,黃連、黃水、阿七3鄉合併為黃聯公社。
1984年,公社改鄉。
1985年,鄉改鎮。
1986年9月,更名黃聯關鎮。
2019年12月,撤銷黃水鄉,將其所屬行政區域劃歸黃聯關鎮管轄。
行政區劃
2011年末,黃聯關鎮轄新鎮、鹿馬、石壩、東坪、大德、哈土6個村民委員會;下設41個村民小組。
截止至2020年6月,黃聯關鎮下轄6個行政村。 鎮人民政府駐土林路20號。[2]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黃聯關鎮地處西昌市西南部,東靠螺髻山,西臨安寧河,南與黃水鄉接壤,北與經久鄉和西溪鄉聯界。 區域面積63.39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黃聯關鎮地處螺髻山下,安寧河邊。地勢自西向東傾斜,地形分為高寒山區、淺山區及河谷地帶。境內最高點位於哈土村的鳩里登;最低點位於大德村的下壩子。
氣候
黃聯關鎮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其特點是夏季多雨,冬季少雨,四季分明,雨熱同季,光照充足,無霜期長。多年平均氣溫16.5℃,無霜期年平均275天。年平均日照時數2450小時。年平均降水量856毫米,主要集中在每年的6~8月。
水文
黃聯關鎮境內河道屬安寧河流域。安寧河自北向南流經黃聯關鎮西面邊境,全長8千米;西溪河從西溪鄉流入黃聯關鎮經鹿馬、石壩、新鎮至安寧河全長10千米。境內有馬鞍渠、巴溪堰、標水堰、銀山堰、東乾渠5條主要水渠,全長約78千米。
自然災害
黃聯關鎮主要自然災害為洪澇災害,每年一遇,主要集中在7~9月,境內5個村都不同程度受災,最嚴重的一次洪澇災害發生在2012年7月4日,8月31日西溪河水猛漲,幾百畝苞谷種被淹,造成石壩村二組15戶房屋進水成危房。2012年8月31日晚由於安寧河上游猛降大雨,導致安寧河下游大德村段水極速上漲,導致百年難遇的洪澇災害,上千畝石榴被洪水淹,洪水漫上108國道,水深達1米左右,淤泥達50厘米左右,108國道受阻。
人口
2011年末,黃聯關鎮轄區總人口12339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3565人,城鎮化率28.9%。另有流動人口809人。總人口中,14歲以下3689人,占29.9%;15~64歲4949人,占40.1%;65歲以上3701人,占30%。總人口中,以漢族為主;有回、彝等4個少數民族。2011年,人口出生率6‰,人口死亡率8‰,人口自然增長率-2‰。
2017年,黃聯關鎮常住人口13696人。
截至2019年末,黃聯關鎮戶籍人口13746人。[3]
經濟
綜述
2011年,黃聯關鎮一般預算收入370萬元,人均純收入7396元。
2019年,黃聯關鎮有工業企業3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2個。
農業
黃聯關鎮有農業耕地面積18791畝,人均1.5畝,其中水田9988畝,旱地8803畝,以種植石榴、烤煙、蔬菜為主。2011年,農業總產值5066萬元,農業增加值占生產總值的13.7%;糧食作物以水稻為主。2011年,生產糧食10300噸,人均834.7千克。經濟作物以石榴、烤煙、蔬菜為主。2011年,石榴種植面積8000畝,產量3萬噸;烤煙種植面積1000畝,產量300噸;洋蔥種植面積3500畝,產量17500噸。
黃聯關鎮畜牧業以飼養生豬、羊、牛、家禽為主。2011年,生豬年末存欄14956頭,出欄21935頭;羊年末存欄4030隻,出欄2530隻;牛年末存欄2767頭,出欄650頭;家禽飼養量59065羽,上市家禽20840羽。2011年,生產肉類2633噸,其中豬肉1305噸,牛肉828噸,羊肉500噸;畜牧業總產值1235萬元,占農業總產值的24.3%。
截至2011年末,黃聯關鎮累計造林13400畝,其中防護林7579畝,經濟林145.5畝,農民住宅四旁樹木860萬株,林木覆蓋率49%,活立木蓄積量2.6萬立方米。
工業
2011年,黃聯關鎮有工業企業7家,職工100人,實現工業增加值2023萬元,比上年增長8.8%。
商業
2011年末,黃聯關鎮有商業網點145個,職工210人。2011年,社會商品銷售總額1080萬元;集市貿易市場1個,年成交額1300萬元。
金融
截至2011年,黃聯關鎮境內金融機構各類存款餘額7000萬元,比上年增長11%。[4]
社會事業
教育事業
2011年末,黃聯關鎮有幼兒園2所,在園幼兒420餘人,專任教師6人;小學4所,在校生1442人,專任教師63人,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100%;中學1所,在校生2247人,專任教師107人,初中適齡人口入學率、小升初升學率、九年義務教育覆蓋率均達100%。
2011年,黃聯關鎮財政預算內教育經費1200萬元。
文體事業
1958年11月,黃聯關鎮開通有線廣播站。1996年9月開通有線電視。2011年末,有線電視用戶2793戶,入戶率100%。
2011年末,黃聯關鎮有文化站1個,村文化活動中心6個。
2011年末,黃聯關鎮有學校體育場2個。經常參加體育活動的人員占常住人口的20%。
醫療衛生
2011年末,黃聯關鎮有中心衛生院1個,村衛生室9個;病床30張。專業衛生人員29人。
社會保障
2011年,黃聯關鎮有城鎮最低生活保障戶數18戶,人數39人,支出3.7萬元。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戶數196戶,人數329人,支出24.9萬元,月人均63元;供養農村五保31人,支出11.1萬元;農村醫療救助58人次,民政部門資助參加合作醫療386人次,共支出1.9萬元。國家撫恤、補助各類優撫對象31人,撫恤事業費支出1.6萬元。年末參加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11968人,參保率97%。[5]
基礎設施
郵政電信
2011年末,黃聯關鎮有郵政代辦所1處,報紙、期刊發行410份(冊),業務收入55萬元。電信服務網點1個,移動通信機站4個;固定電話用戶2793戶,電話用戶普及率70%;移動電話用戶2500戶;寬帶接入用戶558戶。
給排水
2011年末,黃聯關鎮鎮區有自來水廠2座。
交通運輸
截至2011年,黃聯關鎮境內有成昆鐵路穿境而過;雅攀高速、108國道、107省道貫穿境內南北。汽車客運站1個,有縣級公交線路西昌一黃聯一德昌、西昌一黃聯一會理、西昌一黃聯一會東。2011年末,鎮區公交線路1條,年客運量20多萬人次。
歷史文化
地名由來
黃聯關鎮因當地屬帶形黃土斜坡,因坡上黃連樹多而得名。清朝末年在黃聯老街設關收稅,改稱黃聯關。
方言
黃聯關鎮的客家人,是在西昌說着地道的"土廣東話。這裡的人們大多靠種植石榴為生,一般能說兩種方言,對內說"土廣東話",對外說客家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