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黃河大堤

來自 網絡 的圖片

黃河大堤包括黃河兩岸的臨黃大堤北金堤等,是黃河下游防洪工程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

目錄

形成原因

黃河下游在華北平原形成高聳的「懸河」,從古至今一直是中華民族的心腹之患,威脅着25萬平方公里地區內的人民生命財產安全。因此,一代代黃河兒女認真研究治黃方略的歷史發展過程,總結古代的治黃經驗,為管束住滾滾東流的河水,北岸自孟縣以下,南岸自鄭州鐵橋以下,除了個別河段傍依山麓外,兩岸皆築有大提。黃河大堤全長達1370千米,猶如「水上長城」。 黃河大堤包括兩岸的臨黃大堤、北金堤等,是黃河下游防洪工程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

歷史沿革

黃河下游的堤防工程,遠在春秋中期就已經逐步形成。當時諸侯各霸一方,所修堤防線路極不合理。到戰國黃河下游堤防已經具有相當規模。《管子·度地篇》中曾指出:修堤的時間以春天的三月最好,因為這時土料較干,易于堅實。而其它季節,夏季農忙勞力緊;秋季多雨土料濕;冬季土料凍結修堤不實。秦漢時期黃河下游堤防逐漸完備。北宋五代時期則已經有了雙重堤防,並按險要與否分為「向著」、「退背」兩類,每類又分三等。到明代,堤防工程的施工、管理和防守技術都達到了相當高的水平,把堤防分為遙堤、縷堤、格堤、月堤四種,按照各堤的作用,因地制宜修建。

明劉天和在《問水集》中曾提出築堤必須選擇能堅實的好土,不能用混有泥沙的土,土的乾濕應該恰到好處,如果土太干則築堤時應該在每層都灑適量的水;關於取土的地點則必須在離堤身數十步外平取,不能挖出深坑,否則會影響耕種,更不能在堤附近形成溝。到清代,修堤技術又進一步發展,特別強調「五宜二忌」。五宜分別之:一審勢時,宜選擇高地修堤,以節省土方,且堤線要順直;二取土宜遠,要在臨河距堤二十丈以外取土,土塘之間要留土格,以防止汛期堤根行溜;三「坯頭宜薄」,坯頭薄了易於硪實;四「硪工宜密」,五驗水宜嚴,硪實以後以鐵錐穿孔,依據灌水的多少來確定是否合格。兩忌是:一隆冬施工和盛夏施工。

從明代隆慶到清代乾隆前期的二百年間,是黃河下游堤防建設的一個高潮。這一時期,傳統的河工理論日益完備,傳統河工技術高度成熟和普及。潘季馴和靳輔,就是這一時期黃河治理的典型代表。其中潘季馴治理黃河的總方略是:「以河治河,以水攻沙。」他試圖利用水沙關係的自然規律,利用水流本身的力量來刷深河槽,減少淤積,增大河床的容蓄能力,從而達到防洪保運的目的。基本辦法是「束水攻沙」,同時還有「蓄清刷渾」和「淤灘固堤」。而實現這一切的主要實踐措施就是堅築堤防,固定河槽。

建國後60年來,黃河大堤經過不斷改造,加高加固,現在巨石砌成的堤壩普遍加高到8~9米。除加固了兩岸的臨黃堤外,還新修繕加固了南北全堤、展寬區圍堤、東平湖圍堤、沁河堤和河口地區防洪堤等。加上干支流防洪水庫的配合,大大提高了黃河防洪的能力。1982年夏季洪峰流量達15300立方米/秒,洪水持續九晝夜,在黃河堤防的控制下,沒有一處發生決口。

堤線長度

黃河下游計有各類堤防總長2291km,其中臨黃堤1371.227km。

(1)右岸臨黃堤。右岸臨黃堤計長624.248km,自上而下為:①孟津堤,自孟津牛莊至和家廟,長7.600km。②自河南鄭州市的邙山腳下,經中牟、開封、蘭考及山東東明、菏澤、鄄城、鄆城至梁山國那裡,長340.183km。③東平湖河段梁山國那裡至東平青龍山的10段河湖兩用堤及山口隔堤,計長19.325km。④從濟南市郊區宋家莊經歷城、章丘、鄒平、高青、博興至墾利縣二十一戶,長257.140km。

(2)左岸臨黃堤。左岸臨黃堤計長746.979km,自上而下為:①自河南孟州中曹坡,經溫縣、武陟、原陽至封丘鵝灣,長171.051km。②貫孟堤,自封丘鵝灣至吳堂,長9.320km。③太行堤,自長垣大車集至蘇東莊,長22.000km。④自河南長垣縣大車集經濮陽、范縣至台前張莊,長194.485km。⑤自山東陽穀陶城鋪經東阿、齊河、濟陽、惠民、濱州至利津四段,長350.123km。

堤防標準

防洪標準 花園口 艾山

(2)堤防超高。由風浪爬高加安全加高決定。黃河大堤為1級堤防,安全加高採用1m,風浪爬高根據各河段河道寬度、風速等進行計算,採用的堤防超高見表。

(3)大堤斷面。堤防斷面採用典型斷面穩定分析與經驗相結合的辦法擬定。堤頂寬度除滿足穩定要求外,還考慮防汛搶險交通需要。現行的斷面標準是:艾山以上頂寬平工段9m~10m;險工段,11m~12m。臨、背河堤坡1:3。艾山以下頂寬平工段7m~8m;險工段9m~10m。背河堤坡1:3,臨河坡1:2.5~1:3.0。堤高一般7m~10m,高的達14m。為了滿足滲透穩定要求,平工段浸潤線一般按1:8,險工段按1:10,不足時加修後戧。戧頂高出背河堤坡浸潤線出逸點1.Om,戧頂寬4m~6m,邊坡1:5,有的地方修多級後戧。[1]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