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山梅(中藥材)
黃山梅 | |
---|---|
圖片來源 | https://baike.so.com/gallery/list?ghid=first&pic_idx=1&eid=5572296&sid=5787492 |
基本信息 | 中文名稱:黃山梅 漢語拼音:huáng shān méi |
黃山梅,中藥名。為虎耳草科黃山梅KirengeshomapalmataYatabe的根莖。具有滋補強壯,舒筋活血的功效。主治勞累乏力,全身酸痛麻木。[1]
目錄
藥理簡介
各種名稱
中文名:黃山梅
別名:少女花、鈴鍾三七
來源
虎耳草科黃山梅Kirengeshoma palmata Yatabe,以根狀莖入藥。
生境分部
功能主治
舒筋活血,滋補強壯。主治疲勞過度,全身酸痛麻木。
用法用量
內服,鮮品4~5錢,切薄片,加黃酒、紅糖,隔水燉服。[2]
摘錄
《全國中草藥匯編》
化學成分
地上部分含槲皮素,山柰酚,咖啡酸等。[3]
相關論述
- 1、《天目山藥用植物志》:「民間治疲勞過度,全身酸痛發麻。」
- 2、《全國中草藥匯編》:「舒筋活血,滋補強壯。」
相關配伍
治疲勞過度,全身酸痛發麻:鮮(黃山梅)根12-15g,切成薄片,加黃酒、紅糖,重湯燉,飯前服。(《天目山藥用植物志》)
採收加工
秋季採挖,洗淨,切片,鮮用或曬乾。
藥材性狀
鮮品呈扁狀不規則形,彎曲,長7-14cm,寬2-4cm,棕褐色或棕黃色,上方殘留多個大型孔狀的莖基,下側及二側着生多數須狀根;莖基圓形,直徑0.6-1cm,有的中間已朽蝕或呈空洞狀。橫斷面類白色,形成層成黃色壞紋狀,有細密放射狀紋理。干品表面有皺紋。
原形態
多年生草本,高80-120m。莖直立,近四棱形,無毛,略紫色。葉生於莖下部的最大,圓心形,長和寬均10-20cm,掌狀7-10裂,裂片具粗齒,基部近心形,兩面被糙伏毛,生於莖上部的葉漸較小,長、寬均3-7cm,最上部的葉卵形或披針形,先端漸尖;葉柄生於莖最下部的最長,長達25cm,生於莖上部的漸短以至於無柄。聚傘花序生於莖上部葉腋及頂端,通常具3花,中部的花最大,無小苞片,兩側的花較小,具小苞片,有時退化僅具1-2花;苞片披針形;花黃色,直徑4-5cm;花梗長1-3(-4)cm,中部的花梗常較兩側的短,稍被緊貼柔毛;萼筒半球形,直徑7-10mm,被柔毛,裂片三角形;花瓣5,離生,形狀稍不等,長圓狀倒卵形或近狹倒卵形,長2.5-3.5cm,寬10-15mm,先端急尖;雄蕊15,外輪的與花瓣近等長,內輪的稍短;花柱線形,向上稍狹,長約2cm。蒴果闊橢圓形或近球形,直徑約1.3cm,頂端具宿存花柱,干時褐色;種子黃色,扁平,連翅長7-10mm,寬3-5mm,周圍具膜質斜翅。花期3-4月,果期5-8月。
生長環境
多零星或集群分布,海拔範圍為700m-1500m,多生長於林下陰濕處、路邊或花崗岩岩石上,黃山梅大都生長在遮蔭度較高的林下石壁或流水的石縫處。
生長見習
黃山梅為陰性草木,不耐強光照射,喜溫涼、濕潤、富含有機質的酸性黃棕壤的生境,常在落葉闊葉林下陰濕之地呈小片生長。分布區年平均溫約7.7℃,1月平均溫-3.4℃,7月平均溫17.8℃,年降水量約2000mm,相對濕度約90%。浙江西部其上層樹種主要為燈台樹CornuscontroversaHemsl.、華東榿葉樹ClethrabarbinervisSiebetZucc.、圓錐繡球HydrangeapaniculataSieb.等;伴生植物主要有窄頭橐吾Ligulariastenocephala(Maxim.)Matsum.etKoidz.、油點草TricyrtismacropodaMiq.與闊鱗鱗毛蕨Dryopterischampionii(Benth.)C.Chr.exChing等。本種新芽於3月上中旬萌動出土,4月上旬展葉。花蕾於6月下旬出現,7月上旬開花,可延至8月。蒴果於9-11月成熟。
繁殖方式
黃山梅的繁殖和栽培並不十分困難。可採用播種育苗,但種子發芽率不很高,且生長緩慢,通常情況下可採用分株繁殖。
栽培技術
分株繁殖:深秋或早春,從野外連根掘起塊莖,再從塊莖間結合比較薄弱處攤開,每一塊都須具有1-2芽,然後進行栽種,當然,要注重保護資源,切忌亂掘濫挖。栽培用土可選高山腐殖土,澆灌用水以河水和糖水為好,切忌水中含有氯離子及鹼性物質,否則會造成爛根。為減少夏天遮蔭的麻煩,可將植株栽種在大樹的間隙中,借樹冠的濃蔭,降低地面的溫度和減小光照強度。炎熱和夏季,植株葉面要經常噴水,以確保其安全越夏。[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