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黃尚 東漢大司馬,字伯河,南郡邔縣(今湖北宜城縣)人[1]中國東漢時期官員,官至司徒。對農業造詣甚深,安帝朝任司農,領導生產有方,舉國五穀豐登。順帝陽嘉三年(公元134年)升任司徒(宰相),治國有方,社會安定,人民豐衣足食。陽嘉七年,煌災為害,順帝歸罪罷職。


目錄

基本信息

                 中文名         黃尚                  國籍         中國
                         伯河                 出生地         湖北襄陽宜城
                 官職         司農                 朝代         東漢


生平

黃尚年少就歷任顯要官職,以明於政事着稱,曾任大司農,並於漢順帝陽嘉三年(134年)擔任司徒。永和元年(136年),因災異不斷,順帝就召黃尚等眾公卿大臣於顯親殿議論應否以天子之禮改葬原以王禮下葬的北鄉侯劉懿,並追加諡號。時司隸校尉周舉則稱劉懿並非正統,曾經登位只因奸臣之故,以王禮改葬已是尊崇,不應該再加禮葬,災異並非因劉懿禮諡而引起。黃尚與太常桓焉等七十多人都贊同周舉所言,順帝亦聽從了他們的建議。永和三年(138年),黃尚免去司徒[2],後事不詳。


後漢書記載

陽嘉三年-永和三年(134-138)

按《後漢書·卷六 順沖質帝紀第六》:陽嘉三年「(十一月)乙巳,大司農南郡黃尚為司徒。」又同卷:永和三年「八月己未,司徒黃尚免。


水經註記

漢高帝十二年,封黃極忠為侯國。(戴改二作一。趙改同,云:《史表》作一。又云:《漢書·高祖功臣侯表》是十二年封。守敬按:明少本作一,誤。明凌稚隆本《史記》作二,與《漢表》同。則二字是。戴、趙反心二作一,疏矣。《史表》作中,《漢表》作忠。)縣南有黃家墓,(守敬按:墓在今宜城縣東北。)墓前有雙石闕,凋制甚工,俗謂之黃公闕。(守敬按:此闕,《錄釋》但載酈說,《錄續》未摹,蓋已佚。)黃公名尚,為漢司徒。(守敬按:《後漢書·順帝紀》,陽嘉三年,黃尚為司徒。章懷《注》,尚字伯,南郡巳阝人也。《書鈔》六十一引《楚國先賢傳》作伯可,可為河之誤,尚蓋忠極後。)


參考資料

  1. 《後漢書·順帝紀》李賢註:「黃尚字伯河,南郡邔人也。」
  2. 《後漢書·順帝紀》:「八月己未,司徒黃尚免。」

《後漢書·卷六十一·周舉傳》